工商企业管理职业经理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7110706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4.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商企业管理职业经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工商企业管理职业经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工商企业管理职业经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 考 毕 业 论 文题 目:关于重庆地区零售业业态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专 业 工商企业管理职业经理 学生姓名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 职称 讲师 日 期 目 录中文摘要:1关键词 :1引言2一、零售业态的概述21、零售业态的界定22、零售业业态的经营形态3二、重庆零售业业态的现状分析31、重庆零售业业态的发展历程32、重庆零售业业态的现状53、重庆零售业业态存在的问题6三、重庆零售业业态发展的策略分析81、准确为零售业定位,转变重加工轻流通的观念当前82、适应城市整体经济发展的需要93、开发像卫星城市式的新市场在主城区的商业中心94、整合流通渠道95、注重业态选择106、开发零售自有品牌107、发挥特色经营118、加强成渝合作11四、重庆零售业业态的发展121、重庆零售业业态的发展趋势122 、重庆零售业业态的竞争趋势163、重庆零售业业态发展的SWOT分析17结论19致谢20参考文献2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2页 共25页关于重庆地区零售业业态的现状及发展研究专业名称: 工商企业管理 学生姓名:胡青青 导教师:翁群芬中文摘要:重庆的本地企业,私营以山城超市为代表,国营以新世纪为代表,虽然百货以及批发业务是其主体,但是目前近30家连锁超市的规模再加上其发展的速度,土霸王的称号应该当之无愧。经过十多年的迅猛发展,重庆零售业在规模、市场结构、业态分布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仍存在网点分布不均,与其他产业间关联度不高,业态分布不合理,组织化信息化程度低,缺乏特色经营和规模效益不明显等问题。面对新的竞争环境,重庆零售业必须及时转变观念,提升零售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度,调整市场结构,选择合适的经营业态,降低物流成本,实施连锁经营,开发自有品牌,强化特色经营以及加强成渝合作,必须抓紧除主城区外商业区的规划,认真做好业态配置与功能定位,引导大中型商贸业向主城区以外的延伸,逐步形成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才能获得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通过分析、研究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态势;分析、研究重庆市零售业的发展态势;了解重庆市零售业的不足之处和所具有的优势,结合重庆市本地零售业的特点,结合自身所学的市场营销的知识,提出有见解的措施或方法促进重庆市零售业的发展。关键词 : 重庆地区 零售业 发展趋势 现状 引言重庆零售业在最近十多年来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开放的深入,零售业已经成为典型的微利行业,重庆零售业也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竞争压力。如何及时为重庆本土零售业把脉,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业态是产品在销售过程中,由零售企业所采取的经营形式和组织形态。一种零售业态的产生、发展、成熟和衰退,一方面与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战略有关;另一方面,更重要是和市场竞争、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在健全完善的市场体系中, 业态的产生发展有一定的基础。一、零售业态的概述1、零售业态的界定所谓零售业态,是零售企业为满足消费需求扩大销售而采取的营业形态。零售业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营销形式不同的业态,如折扣商店、方便店、无店铺售货、总代理、总经销、批零兼营、工商联营等;另一类是变革企业组织形式而形成的新的业态,如企业集团、超级市场、连锁店、综合商店、专业店、仓储店以及附设娱乐、餐饮、休闲的购物中心或商业城等。随着生产的发展,需求的增长,零售业态也在不断地发展。按照零售业态分类原则分为食杂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建材商店、购物中心、厂家直销中心、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直销、电话购物等18种零售业态。 零售业态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经营形态。 针对特定消费者的特定需求,按照一定的战略目标,有选择地运用商品经营结构、店铺位置、店铺规模、店铺形态、价格政策、销售方式、销售服务等经营手段,提供销售和服务的类型化服务形态。2、零售业业态的经营形态根据我国2001年8月推出的零售业态分类规范意见,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经营形态。业态的分类主要依据零售业的选址、规模、目标顾客、商品结构、店堂设施、经营方式、服务功能等确定。目前,重庆零售业的主要业态有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仓储式商场、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等。重庆零售业的发展,如果以业态的发展为标志,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前以国有大型百货业态为主体的单一业态阶段;1992年尤其是1996年以来以连锁超市为主体的多业态并存的阶段。从事零售活动的基本单位和具体场所是商店,而商店依据销售形式不同又区分出不同的经营形态。我国零售业的主要经营形态有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仓储式商场、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等。二、重庆零售业业态的现状分析1、重庆零售业业态的发展历程历史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 零售业经历了三次革命性变化。第一次以百货商店的诞生为标志,1852年法国出现首家百货店,标志着 零售业从过去分散的、单一经营的商店发展为综合经营各类商品的百货商店;第二次以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超级市场为标志,它通过大量销售体制和自我服务方式,创造出深受 消费者欢迎的薄利多销新业态;第三次以20世纪50年代的 连锁经营的广泛发展为标志。 重庆零售业经历了150年的发展历程,孕育了像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隆等一大批巨型零售企业,创造了百货、超市、仓储俱乐部等零售业态,相对于重庆零售企业而言,具有规模、资金、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优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零售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三到五年将逐步取消对地域、数量、外资持股比例等方面的限制,重庆的零售业在迎接机遇的同时,面临巨大挑战。重庆零售业的现状如何,能否在与强大对手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重庆零售业经历了自 1978年开始的流通体制改革,尤其是在1992年允许外资零售企业进入重庆零售领域以后,获得巨大的发展。目前已打破百货商店单一业态的格局,形成了百货、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多种业态并存的格局。引人注目的是在与传统百货业的竞争中,以连锁超市为主的连锁经营形式展示了巨大的生命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半期,是重庆百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从1997年开始,重庆百货业进入全面萎缩阶段,百货业的主导地位被动摇。面对这些现象,新兴业态、连锁经营模式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甚至有人认为目前零售业已步入连锁经营的时代。对于处于困境的百货业态为主的企业,人们也纷纷建议企业改变业态形式,实行连锁经营。但从连锁企业的经营绩效来看,结果并不令人满意。面对外企的巨大冲击,改变业态形式,连锁经营是否能使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连锁超市的经营绩效状况表明,简单的转换业态形式和采用所谓的连锁经营形式并不能使企业的经营状况得到根本的改善,关键是对零售企业进行经营绩效的深入分析,探求业态转换和连锁经营模式内在的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有关因素,借助这些因素的改善,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培养自身的竞争优势,争取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零售作为商品从流通领域进入到消费领域的最后一道环节,有其自身的内涵、特点和功能。(1)大型百货业态为主体的单一业态阶段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80年代中期,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阶段,这时,大型商业零售 业还没有成为我国流通规模扩张的主导型商业形态。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重庆形成了兴建大型商厦的热潮。不仅商业系统,许多国营单位、地方政府以及各行业部门也纷纷立项上马,仅从1986年到1990年,重庆新建的大型零售商场就相当于前35年建设的总和。到了90年代初期,大型商场的发展速度更是惊人。据有关资料统计,年销售额在1.2亿元以上的大型百货商场,1991年只有94家,1992年增加到150家,1993年达到291家,1994年1995年分别达到488家和624家,年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的大型百货商场,19921995年分别是2家、7家、10家、21家,仅5年时间内大型商场的数量增加了5倍多。 (2)连锁超市为主体的多业态并存的阶段 大约在20世纪80年底中后期,超市在重庆出现,其原始形态是大中型百货商场设立的自选商场或自选柜台以及城市小商品批发市场里的自选摊位。从其产生到90年代中期的一段时间里,超市在城市零售市场里并未占有什么重要地位。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尤其是近几年来,大中型连锁超市企业的销售规模逐年递增,销售增长明显高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与传统百货商店的增长。自1994年开始,重庆连锁超市的平均增长速度在70%以上,成为各种零售业态中发展最快、极具市场活力与竞争力的零售业态。据重庆连锁经营协会提供的资料,1988年,以“超市”命名的年销售额超过一亿元的超市公司就有22家之多,它们共同拥有门店数1530个,每家超市平均拥有门店数69.55个,平均每个门店的年销售额为1192万元。1999年,联华超市的销售额达到73亿元,利润 利润5333万元;2000年销售额首次突破百亿元,比1999年增长53%,上海连锁业“三巨头”联华、华联和农工商超市分列全国零售业10强的第一、第五和第八位。2001年,前百家零售企业中,以超市为代表的新型连锁企业有33家,其中有23家超市连锁、3家仓储连锁和1家专业连锁:其商品销售总额合计为1155.23亿元,占百强企业商品销售总额的49.32%,同比增长54.5%,增长速度高于传统百货业态的企业38个百分点,其零售额合计944.63亿元,占百强零售企业零售额的49.63%,同比增长44.4%,增长速度高于传统百货业态的企业16.6个百分点。2、重庆零售业业态的现状综观重庆目前逐渐发展壮大的零售业,仅在主城区都业已集中了华联商厦、北京华联、太平洋百赁、百盛、王府井、银太百货、新一佳、诺玛特、家乐福、沃尔玛等国内外知名的零售商,再加上本土的“零售大头”重百、新世纪,更是把重庆的商业市场搅得狼烟四起。同时,还有不少国内外的大型零售商已经或是开始觊觎我市的零售市场。业界人士认为,从商业市场角度来看,商业业态发展规律和零售商商业经营理念在促进本市商业零售市场的繁荣。但是,他们的扩张,已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商业物业前景看涨,商业物业市场明显放量如此激烈的竞争应值得我们关注。(1)商业步入连锁时代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的零售业态发展主要借鉴了日本零售业态发展的经验、模式等。零售业态主要是指为了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经营形态,需要零售企业来承担完成。零售业的核心要素有竞争对手、顾客和环境,当这些要素具备,零售业才能得到发展,同时零售业态才会逐渐形成。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宏观总供给开始超过总需求,卖方市场逐步转向买方市场。这一市场类型的转变对零售业发展影响尤为深远,导致零售企业在整个商品流通环节中的功能和经营重点发生根本性转变。零售企业改变了从自身经营需要出发、关心进货渠道的工作重点,而是以满足市场需求,满足消费的细分化和消费者的个性化来适应其发展环境的变化,从而使零售企业经营思想、经营方式和经营行为也发生转变。为了解重庆市零售商场的发展情况,有关人员走访了重庆百货的“市场营销科”王科长。据王科长介绍,重庆零售商业业态有三次比较明显的变化,这三次变化一次比一次规模大,一次比一次更趋于国际化。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中,都会产生一些大型零售商。3、重庆零售业业态存在的问题(1)城市化水平低商业网点分布不均重庆城市规模零散成片状,人口数量大,城市化水平低,流动人口规模不足,集聚效应差,制约着重庆商务流通业的发展。从分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重庆市内的主城九区仍然占了重庆零售行业的一大半,从外资大型零售企业以及外地零售在重庆的分布就可以轻易的看出这一点。(2)产业关联度不高零售业整体发展速度落后于其他产业零售业作为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与纽带,其发展受第一、第二产业的制约,同时,发达的零售业又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重庆零售业在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上还显不足。如,重庆的加工业以及周边地区的加工能力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一定的影响,但零售业对国内外的辐射能力不足;另一方面,零售业的发展并没有与重庆主导产业的发展相协调,如,重庆在汽车、摩托、重工业产品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但这些行业的产品在国内零售业中缺少突出表现。在很多发达城市的零售业发展历史上,零售业与地区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相互协同、共同发展的成功例子很多,重庆零售业在这方面很有潜力可挖。(3)业态布局不合理,结构失调重庆零售业在业态发展上,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达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用了几十年才实现的业态形式,目前已拥有国外几乎全部成熟商业所具备的业态形式。重庆地区零售业业态快速更替的现象,既有利于企业快速跟上世界零售商业的发展步伐,也使得零售企业不能在一种业态进入市场后保持相对稳定的获利期,结果是,一种旧的业态还未进入获利期,就被更有生命力的新业态所挤垮。这种迫使企业不断地去追赶新业态的局面,使企业的开设成本和业态升级成本增加。具体表现为重庆市内大型商场超常规发展,传统商业中心重复建设,而农村新型业态发展滞后,网点数量不多,规模普遍偏小,超级市场的规模优势和低价难以体现。目前,重庆市零售商业发展不平衡造成的结构失调,反映出零售商业布局正处于起步阶段、缺乏长期规划、脱离现实消费需求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商业区域功能的发挥。(4)业态组织化程度低运作不规范首先,百货店长期以来是重庆市零售业的龙头,但在激烈的竞争中己暴露出许多问题,市场定位和经营方式已不能适应需求的多样化。其次,超市不超、连锁不锁现象比较普遍。国内外经验表明,一个连锁企业通常要发展到家门店以上才能发挥规模优势。但目前,重庆市大部分超市由原国有粮店、副食店、小百货改造而成,不具有通常超市应具有的低毛利、高周转、廉价销售的特点,而且,一般不经营生鲜食品这一超市的代表商品,连锁店数量少,规模效益难以显现。在农村,零售商业态不规范表现尤为突出,以为超市就是开架售货,几家商店统一了店名、服装、标识就是连锁,许多地方的连锁店表面连锁而实质仍是单店操作、各自为政,很少真正做到“统一”配送、“统一”核算和“统一”管理。三是企业普遍规模偏小,技术落后,管理传统,人才缺乏。这就造成超市与百货商店、便利店和仓储商店之间的正面竞争,无法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以致使进一步发展受到阻碍。(5)经营方式单一,缺乏特色经营这表现在一方面,大多数企业还是靠新建和扩建商场来扩大商业经营规模,另一方面,一些大中型商场定位雷同,片面追求大而全,忽视了便民、服务和自身特色。由于行业本身的特点,市场进入壁垒低,难以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与品牌优势。与其它行业相比,员工整体素质不高,管理层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管理上缺乏一贯性,服务上缺乏一致性,企业也就缺乏相应的形成差别化的有效措施。(6)信息网络缺乏物流配送发展滞后长期以来,信息网络缺乏、物流配送滞后一直是制约重庆零售商业发展壮大的“瓶颈”,随着流通业连锁经营和网上销售的迅猛发展,这一薄弱环节显得日益突出。重庆商业系统基本采取自有物流形式,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效率低、成本大,往往不能形成有效的物流服务,容易造成重复建设,妨碍了运营成本的降低,阻碍了企业规模的扩大。三、重庆零售业业态发展的策略分析1、准确为零售业定位,转变重加工轻流通的观念当前流通业正在由末端产业上升为先导产业,零售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世界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都经历了一个流通现代化的阶段。如日本曾在上个世纪60年代连续推出三个流通现代化的五年计划,意在配套和促进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韩国在上个世纪70和80年代也效仿了这一做法,并大大提升了流通产业化水平,为增强本国经济的竞争力、实现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我国的情况看,尽管工业化发展水平与世界上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但相比较而言,流通业的发展更为滞后。重庆市政府近年来对第三产业,包括零售业的实际重视与扶持力度不足,重视程度低于加工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因此,相对于整体经济发展而言,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偏缓,甚至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一度落后于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重庆有条件发展更为强盛的流通业,但需要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切实调整经济结构。2、适应城市整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零售业与其它产业协调发展充分利用重庆工业基础雄厚的有利条件,发展壮大零售业。与其它城市比,重庆雄厚的工业基础为零售业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条件。工业的发展不仅创造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同时,重庆的一些优势加工业也为零售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货源条件。重庆零售业的发展必须与工业携起手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依存,互相促进,这不仅对商业发展有利,对整个重庆的经济发展也大有益处。房地产业、城市交通运输业都要考虑零售业发展的要求。首先,要想方设法促进地产业与零售业的密切结合,改变目前房地产开发中的一些短期行为,特别是将物业分割出售的做法。鼓励地产商从事零售业经营,特别是发展购物中心项目。建立地产的增值发展与零售业共同受益的机制,从根本上改变商业物业的增值与发展商无关的局面。其次,城市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要考虑零售业发展的要求。如公交站的设置,人行天桥的建设都要为零售企业的营业提供方便,这不仅对零售业有利,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交通运输设施的效力。3、开发像卫星城市式的新市场在主城区的商业中心大型商业圈居多,商业零售业的竞争日益剧烈。因此,建议市内的零售业不应只针对主城区,更应在主城区外建立像卫星城市那样的卫星商业中心。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市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商贸业的发展,对带动西南地区城市商业现代化以及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至关重要。同时,西南地区的商业生存空间很大,远未达到饱和,因而除主城区外的地区商贸业发展的严重滞后必将极大地阻碍重庆市打造区域性购物中心。所以,必须抓紧除主城区外商业区的规划,认真做好业态配置与功能定位,引导大中型商贸业向主城区以外的延伸,逐步形成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4、整合流通渠道降低物流成本零售企业欲提高在终端市场的竞争力,整合流通渠道及关注物流配送能力是其关键一环。以沃尔玛为例,它拥有世界上最好、效率最高的物流配送系统,沃尔玛利用配送系统把商品送到门店的成本只占商品零售额的2.5%左右,而其竞争对手做同样的事情,一般付出5%,这样沃尔玛自然能做到低价。由于重庆本土零售业实力相对较为薄弱,尚不足建立足够的自有配送中心,更多的是依靠第三方物流。而现在重庆的物流企业规模较少。因此,政府应加强对物流行业的整合规划,为重庆市的零售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本土零售企业对创新的关注也应进一步锁定在如何整合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压缩流通成本和节约流通费用上。5、注重业态选择走社区超市之路零售行业的经营业态包括百货、超市、大卖场、便利店等,每个业态都有特定的细分市场,针对不同的目标消费群体。其中,便利店满足的是消费者日常消费、紧急购买的需要,大卖场则以一站式购物的方式满足现代消费者大批量采购及物美价廉的需求。从经营模式的角度看,尽管大卖场能够较快达到保本点,但它投资大,对单店的管理要求很高,信息系统和采购系统复杂,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另外,从市情民俗、消费者习惯看,重庆的便利店以贴近市民等优势在市民生活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重庆零售企业不一定要跟在跨国零售企业的后头亦步亦趋地模仿其业态,相反,可以发挥自己更为贴近本土市场的优势,积极开展业态创新。目前市内大卖场已经饱和,总量差不多达到了控制数量,如果还要开设新网点,可以发展以服务于周边居民为主的社区便利店或社区超市。1999年,重庆百货大楼的销售被新世纪超越,近些年,重庆新世纪百货更是发展迅速,其业绩竞争主要来源之一就是将连锁超市伸入社区。目前,新世纪连锁超市已遍及重庆主城区各个社区及重庆区县。6、开发零售自有品牌提升商品核心竞争力开发自有品牌对于零售业意义重大,从根本上改变了零售业“坐商”的传统盈利模式。商业自有品牌经营改变了传统的商场只充当生产与消费的“传导”媒介和“以产定销”的经营方式,而代之“以需定产”、“以销定产”的全新经营方式,使零售业引导生产、创造生产的潜能得以发挥出来。自有品牌不仅是零售企业实力的一种象征,还可以培养顾客对零售企业的忠诚度。从长远来看,为加强对商品的调控权,摆脱大供应商的限制,发展自有品牌,将是今后中国零售企业的一个大趋势。我们可以充分借鉴国外企业成功的经验,从低端产品做起,开发一部分自有品牌,在消费者逐渐接受自有品牌以后,零售商再审时度势实施恰当的品牌延伸和经营策略,不失时机地把自有品牌向其他商品、领域延伸。目前,商业自有品牌战略主要使用于大型零售企业,以实现大规模销售。重庆市绝大多数商业企业经营规模尚小,开发自有品牌的条件不成熟,暂时还无法启动自有品牌的创建功能,但我们应有意识地引导一些条件较为成熟的企业开展这方面的创新活动。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老字号企业完全可以利用这种优势,避免与外国零售商正面冲击,聚集自己的消费群体。7、发挥特色经营实现差异化营销特色经营,即商业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采取独特的经营方式和方法,从而形成一种富有明显个性的经营风格,它是一种变被动为主动的积极的经营策略。零售业的特色经营主要通过商品特色、服务特色、环境特色和品牌特色等来具体体现。就要求重庆零售企业根据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认真搞好商品品种和档次定位,在经营中有所侧重,避免出现“大而全”的现象。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以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零售企业的产品其实就是服务,如何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形成特色服务是零售企业能否立足于市场,站稳市场,提高市场份额的关键所在。重庆零售企业只有具备贴近居民、反映新都市生活、具有鲜明的个性价值等经营特色,找准目标市场,挖掘特定商品的更完善的服务功能,满足社区内特定消费者的深度消费需求,才能在这一领域内获得竞争优势。8、加强成渝合作促进两地零售业的共同繁荣应该说,任何形式、任何行业之间的成渝合作对重庆的零售业发展都有好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1)是改善流通条件,加快流通效率,快速流通。这方面,成都很多企业界人士已经提出了非常迫切的要求,流通条件的改善、流通效率的提高以及流通时间的缩短,对两地的交流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零售业将首先受益。(2)是要大力发展物流业,因为零售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就是物流业。成都是物流中心,重庆要发展成为物流中心,双方应该进行合作,优势互补。(3)是重庆与成都零售业的竞争。重庆的优势是价格低,这种优势来自于整个社会的物价水平低,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四、重庆零售业业态的发展1、重庆零售业业态的发展趋势中国的百货业是一个“夕阳产业”,在如日中天的百货业黄金时期,很多的零售业人士嗤之以鼻。可是仅仅就是2000年,以连锁超市经营为主体的上海联华一骑绝尘,轻松的把上海一百甩在了身后,荣登中国零售企业头把交椅的宝座。在重庆,两年前,重庆百货大楼的销售被新兴的小弟新世纪超越,2001年在全国零售业百强排名上更是以13亿元的差距落后于新世纪近10位,排名仅列23位。而新世纪的业绩竞争主要来源之一就是近30家在重庆地区的连锁超市。 1995年, “家乐福”在北京打开了它的第一家店;其价格震撼力足以让零售业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冲击。人们说:在其方圆五公里内,甭想再开超市。紧接着“万客隆”,“普尔斯玛特”,“沃尔玛特”相继在中国抢滩。随着超市大战烽火狼烟的冉冉升起,国际商业跨国公司展开了一场席卷大陆市场的赛跑,外资企业的进入虽然给中国的零售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是,它们所带来的成熟的经营手段却给中国人以更多的启发。典型的如麦德龙,以其简单的服务,边缘的口岸,并不很丰富的商品;这简直就是行商之大忌讳。那么又是什么力量使这些跨国公司的商店在很多的地方人流如潮,生意兴隆呢;毫无疑问,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价格;而正是因为那些被认为是行商之大忌的因素才形成了他们在价格上的压倒一切优势。 为了抢得市场得先机,随着市场的分化和购买力的扩散,人们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到对连锁店的发展上,中国的企业家们开始了一个又一个的连锁圈地运动,这种“顾客走到哪里,商店建到哪里”的思想方式使零售企业的扩张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真的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也正是2001年的零售企业销售排名,上海联华、华联、农工商、江苏蔬果、深圳万佳,牢牢占据了在零售业中的前几位排名,并且上升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时间,不过短短的几年。拥有更大程度上的市场分额,成为大多零售业者的梦想,这也是雄心勃勃的中国企业家希望能够限制与打击外来“侵略者”的武器之一。 不管是对于零售的理解深刻还是肤浅的人。对于市场竞争的体制来说,这一切本来是无可非议的。无论是拥有规模还是占有分额,都是经济学家告诉我们的竞争精髓之所在;然而人们却在复制规模的同时,也复制了臃肿,在扩大市场占有的同时,也扩大了亏损;当所有的生意人都在埋怨日子一天不如一天时,中国经济却被认为正处于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而且这个时期还远远没有结束。这真是一个巨大的怪圈,怪得让人莫名其妙。然而事实上市场绝非人们想象的那样无穷无尽,其饱和的程度就意味着竞争的程度;在商圈分布上没有一个整体的城市规划,对市场掠夺性的开发以及对其拥有资源的挥霍性的使用,使零售业的总体经营成本急剧上升。自1998年后,全国各地百货公司与超市的关门,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尽管人们为之曾付出了极大的辛苦,但终究无济于事。无论是低价促销,还是广告宣传,顾客均报以冷漠。对于以大店经营为主的连锁企业,由于竞争的日益惨烈,很多的店铺就成了一个个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心疼,设备、人力物力投入巨大,占有市场的心血白费了;苦苦挣扎,惨淡经营,亏不了多久,老本都要掏空,赔了夫人又折兵。到底该怎么办? 在所有中国的零售业者在争先恐后的去抢夺地盘,争夺江湖地位的同时,随着WTO的加入,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的限制被逐步取消,已经开始逐步的蚕食广阔的中国市场。不要忽略了这样的数据:“武林盟主”上海联华在2000年的销售额,仅仅等于沃尔玛利润的1/5!这决不是简单的数据比较的差距,群狼已经来了。 先看一看重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山水城市,拥有3200万人口的最年轻的直辖市。 1998年,家乐福在重庆棉花街进驻;随后江北金观音店开业; 1999年,南坪麦德龙开业; 2001年12月,普尔斯玛特签下南坪14000平方米的场地; 2002年3月,好又多进驻沙坪坝 2002年5月的“一会一节”,沙坪坝华宇广场签下北京华联的“巨额订单”,以新华联的名义,宣布华联的进驻。 又听闻沃尔玛将进驻杨家坪这个离解放碑约10KM,100万人口的卫星城市。 各大天王齐聚山城,这些国内外零售业的巨无霸,大多都不会选择单体店作为他们在重庆的生存方式,发展才是硬道理。重庆的商业形势,已经到了群雄混战的局面,重新洗牌的时候已经到了,对于重庆的商家来讲,这样不可避免的局面是好事还是坏事? 重庆的本地企业,私营以山城超市为代表,至今开设了近20个1500平方米以上的连锁超市,国营以新世纪为代表,虽然百货以及批发业务是其主体,但是目前近30家连锁超市的规模再加上其发展的速度,土霸王的称号应该当之无愧。 在内地的零售经营我们不能忽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消费者的本土化意识对于外来企业以及私营企业的经营来讲,是一个短期内无法逾越的大山,地方保护主义对于外来企业的限制也是非常的明显。家乐福两个店在重庆2000年的销售仅为2.8亿元,麦德龙在南坪的惨淡经营,这些原因至关重要。但是,历史的车轮是挡不住的,社会在不断的进步,该来的,再怎么挡都挡不住,不符合潮流的,终将被淘汰。此为题外话。但是,现在的零售业经营者,特别是竞争力较弱的企业,不应该一窝蜂的去拼命的抢占地盘,应该学会未雨绸缪,充分考虑到未来的竞争和压力,避开锋芒,选择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道路才是真正的经营之道。便利连锁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目前零售业发展在内地的一个真空。在营销形式上,超市、专业商店和百货商店将成为我国零售业态的三大支柱,与此同时,仓储商店作为一种新业态也会有很大发展。(1)超级市场我国在80年代也曾把超市做为一种先进的经营方式加以引进,但由于当时在经济发展等方面跟不上超市发展的要求,开办超级市场没有结合中国国情,而是依靠行政手段盲目引进国外先进经验,这种不顾特定经济背景的作法导致了超级市场经营的失败。超级市场的产生和发展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国民经济发展达到小康水平。 其主要标志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001000美元水平,恩格尔系数下降到50%以下; 汽车进入家庭,电冰箱开始普及。工业生产和电子技术现代化具备一定基础。 工业生产和电子技术的发展能够带来商品的丰富。实现供大于求,批量销售;同时会促使包装工业、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使超级市场一次性结算收款方式得以实现。居民消费习惯发生变化。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生活节奏加快,妇女就业增多,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转向购买加工食品、罐头食品和半成品;消费者由每天到集市购买新鲜食品,逐步转向在超市买预包装、冷藏销售的食品。这些变化都有利于以大量销售为经营原则的超级市场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上条件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已基本具备。据全国城市社会调查队统计,1996年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恩格尔系数已低于50%。大城市的电冰箱普及率达到90%以上。根据我国“九五”计划,到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可达到1000美元左右,这将为超市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2)专业商店专业商店是以“专、特”为经营方针的各类专业化特色商店,如服务周到的便民店,针对特定消费对象的专业店,层次较高的精品店等。专业商店旨在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不同需求的特殊消费。许多专家认为,目前我国零售店打的是“价格战”而非“商品差异战”,这种用低价倾销的方式击败竞争对手的实质是垄断市场后再抬高商品价格,最后吃亏的仍然是广大消费者。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争夺顾客的关键就是依据企业自身条件、产品及市场需求的特点来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然后将自己的营销精力集中于这个特定的市场上,有的放矢地根据目标市场上顾客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专业商店正是这种目标市场定位战略运用的结果。由于它适应了市场的需求,因而在零售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将充分发挥其优势,得到长足的发展。(3)百货商店80年代以前百货商店是我国零售业的支柱。80年代以后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百货商店由于其固有的缺点,如,过于庞杂,经营费用高,投资大等使其获利能力开始降低。美国学者戴维森等人认为零售业态的变化与它们销售的产品一样,具有周期性,这种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创新期、加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这一理论称之为零售生命周期理论。按照这一理论,百货商店在我国已进入成熟期。零售业竞争空前激烈,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改变了百货店在我国零售业一统天下的局面,但失去主导地位的百货商店并没有失去竞争力,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a.拥有各式各样的商品供顾客选购,顾客可以在同一店内采购不同商品,节省时间和精力。b.百货商店顾客流量大,购物气氛热烈,可以刺激购买。c.资金雄厚,重视商誉。d.能够提供多种服务。e.有良好的购物环境。这些优势的存在,使百货商店仍然是我国零售业态的主要形式之一。(4)仓储商店仓储商店的出现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前景看好。第一,90年代以来,由于商品品种增加,包装改善,标准化和商标工作的发展,适用于自选销售的日用品和加工食品已有相当比重;第二,消费者商品知识增长,自主意识增强,人们购物除了取决于自身消费体验外,更多的是受广告宣传的影响,对营业员协购服务的依赖大为减弱。第三,由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开,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不同收入的消费者要求有不同水平的消费,在社会中占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消费者对价格比较敏感。在购物中,物美价廉、经济实惠是他们的基本要求。而一些较高收入者由于受崇尚节俭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长期低消费的惯性作用也愿购买低价商品。仓储商店正是顺应了这种形势变化和消费需求,它通过一切手段从各个环节努力降低成本,以价格上的优势吸引消费者,达到薄利多销的目的。所以说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的仓储式商店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企业的组织形式上,连锁商店将发展到各种零售业态。并在某些业态中居支配地位。对商业零售业来说,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小企业,我国商业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所占比例不到15%,85%都是小企业。解决中国零售业问题的难点不是大中型企业,而是那些既没有规模优势,也没有资金优势的小企业。小企业如何在不改变现有设施,不进行大量投入的条件下与大百货商店开展竞争?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连锁经营,寻求规模优势。目前,我国的连锁经营局限于超市和少数的特色商店、快餐业等方面。但从国外连锁店发展的历程看,连锁经营最终是全方位的。大型百货、各种专业商店都要走连锁发展的道路。连锁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零售业态,而是零售企业的组织形式,可以为任何一种业态所有,并在某些业态中可以占居支配地位。2 、重庆零售业业态的竞争趋势对中国的零售业界来说,乐天集团还比较陌生,但在韩国,乐天是和三星、LG、现代汽车等企业齐名的韩国五大集团之一,同时也是世界500强企业。乐天业务涉及食品饮料、流通观光、电子贸易等,旗下拥有乐天大酒店、乐天百货、乐天超市等众多在韩国本土排名第一的企业。韩国乐天集团2008年在中国开出首家卖场,目前在国内拥有百货、超市、购物中心、电影院、酒店等多种业态。乐天食品其实早在1994年就进入了中国,其生产的乐天口香糖、乐天巧克力派、乐天小熊饼等小食品早已在中国市场广泛销售。据了解,沃尔玛和家乐福都曾败走韩国。2006年4月,家乐福将韩国的32家店铺转让。一个月后,沃尔玛也宣布将其在韩国的16家连锁店转让。虽然两大巨头退出韩国市场有很多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初韩国乐天在韩国的强势地位对两大巨头都造成了不小压力。对于韩国乐天即将进入重庆市场,已在重庆扎根多年的沃尔玛和家乐福都表现平静。他们认为,市场欢迎竞争,同时,要在一个全新的市场站稳脚跟需要经历漫长的磨合期,特别是重庆的零售业竞争激烈,商圈布局需深入分析。3、重庆零售业业态发展的SWOT分析SWOT分析法是一种最常用的企业内外环境战略因素综合分析的方法,于20世纪60年代由战略管理设计学派(Design School)提出。运用SWOT分析方法,可一目了然地全面分析组织内部条件的优势(S)与劣势(W)、外部环境的机会(O)与威胁(T)的相互制约因素,又可从内外环境条件的相互联系中做出更深入的分析评价。 (1)优势(Strength)外资大举登陆本土零售市场,并不意味着本土零售企业已没有生存空间。本土零售企业不仅应看到与国际零售巨头的差距,同时还应看到本土企业所具有的地域、历史、人文等方面的优势。 尽管外资零售企业拥有品牌、人才、营销技术、资金实力、管理能力等优势,但从实际运作情况看,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后会面临陌生的文化,尤其是消费文化方面的冲突。例如“一站式购物”虽然便捷,可以满足现代化快节奏生活的需要。而在重庆,生活、工作节奏与上海、北京等国际大都市相比相对比较缓和,重庆城市小而生活便捷,市民更倾向于“在休闲中购物”。因此,通过适当策略,一些有实力的本土商业企业同样可以为自己争取足够的市场生存空间。据2005年限额以上连锁店(公司)商品销售情况统计,重庆市的内资企业在销售额及店铺数都遥遥领先。2005年,内资连锁企业年销售额为54.1亿元,占全市限额以上连锁店(公司)92.3%;店铺数为530家,占全市限额以上连锁店(公司)的87.5%。 (2)劣势(Weakness) 与本土零售企业相比,外资零售巨头确实有许多明显的优势,如遍布全球的进货渠道、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雄厚的资金实力、统一的物流配送体系、巨大的经营规模、先进的经营业态、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等等。特别是早期进入本土市场的跨国零售巨头,已经在国内织就了一条高效的供应链,控制了一大批供货商,这为它们在新一轮扩张中带来更大的运营和价格优势,也对本土零售业的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本土零售企业则普遍存在融资困难及实力薄弱的问题。据2005年国家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报告称,国内最大的流通企业-百联集团总资产为340亿元,仅为沃尔玛的4.3%。从3家国外著名零售商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和3家排名前列的中国零售企业联华超市、华联超市、北京华联的长短期借款对比中,中国企业长短期负债总数明显高于国外企业。前10名超市和连锁百强的净利润留成,分别是1.77%及1.32%,而国外平均是2.22%。这种高负债、低利润率的经营方式,对本土零售企业的扩张形成了巨大障碍。另外根据景气监测资料,从2005年一季度至今,重庆市批发零售业企业融资指数一直在“低度不景气”至“低度景气”之间徘徊。可见,厦门市的批发零售业企业普遍存在融资不畅的问题,这也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困扰。同时,从目前来看重庆市零售市场趋于同质化,差异性很小,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随便走进一家超市,如果不从门面辨认,很难知道这是哪一家超市。显然,这种状况不利于本土零售企业在激烈的商战中求得生机。 (3)机遇(Opportunity)外资大商家的进入,较快地提升了重庆的零售业的整体水平。确切地说,外资零售商入驻的最大的积极作用在于“鲶鱼效应”,通过外资进入国内市场竞争,激活了重庆本土零售企业。概括而言:外商带来了国际上先进的现代化营销方式,如自有品牌管理、洋快餐的店面管理及各种业态的经营方式等等。例如沃尔玛的“天天平价”、“一站式购物”等理念和麦德隆的仓储式会员制的营运方式已经得到了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外商的进入,不可避免会出现“技术外溢”,如带来了国内商业缺乏的供应链管理、超市防损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导入等等。大量的人员在与外商企业的接触和工作中,学习到许多先进的管理知识,形成在业内的传播。国外大型零售企业入驻重庆,也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和幅射效应,带动了周边地区居民的消费欲望,为重庆的零售市场带来极大商机。 (4)威胁(Threat)随着竞争的加剧,重庆市原有的零售业格局可能会被打破。在国内外连锁巨头纷至沓来的同时,首先受到冲击的会是单独支撑的单店。由于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单店在成本、广告、经验等方面都缺乏优势,同时在资金运转上也不如连锁卖场便利,一旦资金链上出现问题,就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全面瘫痪。通过SWOT分析了解到,与外资零售企业相比,重庆本土企业虽然在资金实力、技术等方面存在着差距,但仍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地域等优势。因而,如何挖掘自身的优势、寻求市场竞争的着力点是企业的首要思量。结论本文通过了解重庆市零售业的不足之处和所具有的优势,结合重庆市本地零售业的特点,结合自身所学的市场营销的知识,提出有见解的措施或方法促进重庆市零售业的发展。根据重庆地区零售业业态的现状及发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必须对重庆地区熟悉和对零售业业态的掌握,因此,需要分析人员具有良好的知识水平和较高的分析能力,才能对重庆地区零售业业态的现状及发展充分的了解和分析。致谢在此次毕业论文写作中得到了翁群芬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帮助,在翁老师的耐心帮助和细心指导下,我才能圆满的完成这次毕业论文写作。在此我衷心的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翁群芬老师对我的指导!参考文献1重庆市商委,直辖十年重庆商贸流通发展规模迅速扩张,2007(5)2梁寰,刘力,重庆零售业从容应对“外来狼”,重庆时报,2004(12)3冉净斐从先导到创新:流通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2)4赵凡禹,零售巨头沃尔玛:零售业连锁经营的成功奥秘,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2)5景卫东,重庆零售业的发展趋势探讨,2002(6)6孙侠对我国零售商开发自有品牌的思考,经济研究导刊,2007(6)7黄学锦以特色经营构建中国百货业新的竞争模式,商场现代化,2007(4)8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犕犪狔,2008年5月9王德章.中国零售业态发展与零售市场,商业研究,2002,(1)10陈仲常、蒲艳萍.经济学理论与实践,重庆大学出版究,2002,(1)11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学,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12付晓晶.经济学原理,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13刘晓昆.贵州零售业态发展趋势的分析,商业研究,200214单炜.浅析中国零售业现状及前景,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段文斌.董林辉.中国零售业的组织演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南开经济研究2005 16梁燕君. 激活本土零售业 中国市场,2005第 22 页 共 2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