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5讲 物质构成的奥秘(真题赏析)课后练习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7020010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5讲 物质构成的奥秘(真题赏析)课后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年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5讲 物质构成的奥秘(真题赏析)课后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年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5讲 物质构成的奥秘(真题赏析)课后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讲 物质构成的奥秘真题赏析题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B原子的结合方式发生改变,表明发生了化学变化C河北科技大学杨春雨发明的“诺贝尔奖”级的新基因编辑技术,说明人类可通过肉眼观察DNA分子并对基因进行编辑D人们研究物质变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所需要的物质或能量题二: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分子间有间隔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C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题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C.分子大、原子小 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题四: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子很小,相互间存在间隔,总在不停地运动B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如分子、原子等)构成的C原子质量的大小主要是由质子和核外电子决定的D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实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题五: 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之比为3:4B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C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题六: 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可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4B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机物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D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题七: 化学家拉瓦锡将“精确定量”的概念引入化学实验,他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就是加热氧化汞粉末得到了汞和氧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可说明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B该实验所得氧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C该实验可说明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发生变化的D该实验可说明元素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发生改变的题八: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用与代表A、B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变化B反应前后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C反应生成物1个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A2+3B2=2AB3题九: 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A. 公路上大雾弥漫 B. 花棚里香气扑鼻C. 湖面上柳絮飘扬 D. 氧气被压缩进钢瓶题十: 在加压条件下,40m3的石油气(含丙烷、丁烷等气体)可以装入0.04m3的钢瓶中,这说明(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由原子构成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题十一: 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在固态时分子是静止不动的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D.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题十二: 关于分子叙述不正确的是( )A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B在不断地运动C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不显电性的微粒题十三: 生物体死亡后,体内含有的碳-14会逐渐减少(称为衰变)。因此科学家可通过测量生物体遗骸中碳-14的含量,来计算它存活的年代,这种方法称之为放射性碳测年法。碳-14原子核中含6个质子与8个中子,在衰变时,其中一个中子变成了一个质子形成新的原子核。下列关于新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 B氮原子核,含7个质子,7个中子C碳原子核,含6个质子,7个中子 D氧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题十四: 碘-131(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具有放射性,对人体有害。而生活中的碘盐、碘酒所含的碘-127对人体无害。碘-127和碘-131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核电荷数均为5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是一种金属元素 B.碘-127原子核外有74个电子C.碘-131原子核内有78个质子 D.碘-127和碘-131核内中子数不同题十五: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氧分子:2O B三个二氧化硫分子:3SO2C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一个钙离子:Ca+2 题十六: 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错误的是( )题十七: 室温下,在pH=1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K+、Cl-、SO、OH- BNa+、SO、NO、COCNH、Cl-、NO、SO DBa2+、NO、Cl-、SO题十八: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H+、Na+、Cl-、HCO BH+、K+、Cl-、OH- CCu2+、Ba2+、Cl-、SO DK+、NH、Cl-、NO 题十九: 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A铝 B氢气 C金刚石 D氯化钠题二十: 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A冰 B金刚石 C氯化钠 D氢气题二十一: 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不同种元素B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C的化学性质相似D表示的是离子题二十二: 下图是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B反应生成物中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之比为 722C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D该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题二十三: 下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C反应前后两种原子的数目不变D反应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题二十四: 乙烯(C2H4)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化学工业上有着重要的用途。乙烯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则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生成物中物质C与物质D都是氧化物C.参加反应的A、B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3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题二十五: 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容易得到电子B.是一种阳离子C.属于同种元素D.的化学性质相似题二十六: 如图有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中x=2,该粒子是一种阴离子B.由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通常表现为+3价C.所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题二十七: 自然界里丰富多彩的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化学就像一架“显微镜”,带领我们一步步地深入认识和研究物质,使我们学会了“用微观眼光看世界”。(1)若“”表示一个甲烷分子,则“”表示_(填写化学符号),甲烷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2)水通入直流电后可分解,以下图片是水分解过程中微粒变化的部分示意图,请按它们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顺序排列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题二十八: 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说法错误的是( )A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通常为+1价 B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C是一种阳离子 D容易得到电子题二十九: 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原子核中有( )A6个质子和8个中子 B8个质子和6个中子 C6个质子和8个电子 D8个质子和6个电子题三十: 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是实心球体B原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物质构成的奥秘真题赏析题一: C详解: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A项正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因此,当原子的结合方式发生改变时,表明发生了化学变化,B项正确;分子很小,人类通过肉眼不能观察到DNA分子,更无法直接对其进行编辑,C项错误;人类开展化学研究,探究物质的变化和性质,通过化学变化制取新物质或产生能量,以满足人类对物质和能量的需要,D项正确。题二: C详解:A、分子间有间隔,正确;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正确; C、原子能直接构成物质,错误;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正确。故选C。题三: D 详解: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可见决定原子质量大小微粒主要是质子和中子,A项错误;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B项错误;并非分子大、原子小,即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如氢气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而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实际质量也越大),但分子一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C项错误;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就变成了带电的原子,即离子,D项正确。题四: C详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接近相等(其相对质量都约是1),电子的质量很小,约是每个质子质量的1/1836,常忽略不计,因此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本题只有C项中的叙述不正确。题五: B详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C+4NH32N2+3CH4,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A正确;该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B错误; W为甲烷,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C正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D正确。题六: A详解:据微观示意图可知: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C2H4+4H2O,D项说法正确;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2:6=1:3,A项说法错误;乙烯(C2H4)属于有机物、CO2和H2属于无机物,该反应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可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B项说法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C项说法正确。题七: B详解: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但不同的分子与原子无法比较大小,A项不正确;同种物质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该实验所得氧气与空气中氧气的化学性质相同,B项正确;氧化汞分解的微观实质是: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汞原子和氧原子,汞原子构成金属汞、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原子只是重新组合,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宏观上元素种类不变,C、D项均不正确。本题应选B。题八: A 详解:把微观示意图改为化学方程式,可得出化学方程式为:A2+3B2=2AB3,D正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变,A错误;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变化,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B正确;生成物的1个分子中含有1个A原子,3个B原子,C正确。故选A。题九: B详解:雾、柳絮都不是分子,因此 A项中的大雾弥漫和C项中的柳絮飘扬都不是分子的运动;D项中氧气被压缩进钢瓶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隔;香气扑鼻是由于香味物质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本题应选B。题十: C详解:石油气中的各种成分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在加压条件下,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可以装入容积较小的钢瓶中。本题应选C。题十一: B详解:构成物质的分子总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A项错误;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B项正确;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水结冰后体积变大都是由于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的缘故,水分子本身并未改变,C、D项均错误。故选B。题十二: C详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A选项不合题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B选项不合题意;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不是分子,故C选项符合题意;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不显电性,则分子也不显电性,故D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题十三: B 详解:碳-14原子核中含6个质子与8个中子,在衰变时,其中一个中子变成了一个质子,则形成的新原子核中就含有7个质子,7个中子,原子序数为7的元素为氮元素。本题应选B。题十四: D 详解:碘是非金属元素;碘-127和碘-131的核电荷数为53,则两种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都是53;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其中子数不同。故选项D符合题意。题十五: B详解:两个氧分子应为2O2,2O表示2个氧原子,A错误;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应为,C错误;一个钙离子:应为Ca2+ ,D错误。故选B。题十六: B详解:B图所示粒子核内有12个质子,核外有10个电子,表明该粒子是Mg2+,B项错误,其余各项中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均正确。故选B。题十七: C 详解:pH=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则A项中的OH-与H+不能在该溶液中大量共存;B项中的CO与H+也不能在该溶液中大量共存;C项中的离子彼此之间、与H+混合都不会生成水、气体或沉淀,可以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D项中的Ba2+与SO会结合生成BaSO4沉淀,因而也不能大量共存。本题应选C。题十八: D详解:A项中的H+、HCO会结合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而不能共存;B项中的H+、OH能结合生成水而不能大量共存;C项中的Ba2+、SO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只有D项中的四种离子彼此之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本题应选D。题十九: B详解:铝属于金属单质,金属单质由原子构成;氢气由氢分子构成的;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它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氯化钠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故选B。题二十: C详解:冰是水的固态,由水分子构成;金刚石由碳原子直接构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本题应选C。题二十一: B详解:的质子数都是17,所以两者属于同种元素,A不正确;中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化学反应中易失掉这个电子而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所以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B正确;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似,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1、7,故性质不会相似,C错误;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是阴离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是原子,D错误。故选B。题二十二: A详解:分析图中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 2CO2+N2,该反应不具有“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特点,不属于置换反应,A项不正确;该反应中生成的N2和CO2的质量比为:28: 244=7:22,B项正确;该反应将有毒的CO和NO转化为N2和CO2,C项正确;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N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D项正确。题二十三: B详解: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因此属于分解反应,A正确;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两种单质,某元素在化合物中肯定显正价或负价,而在单质中肯定显零价,因此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肯定发生了变化,B错误;所有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数目是不变的,C正确;反应物的一个分子中含有两种原子,因此它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正确。题二十四: B详解: 分析图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3O22CO2+2H2O,该反应不具有“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特点,不属于置换反应,A项不正确;该反应的两种生成物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水,都属于氧化物,B项正确;参加反应的A、B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两物质的质量比为7:24),C项错误;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二氧化碳和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都为-2价,D项错误。题二十五: D详解:微粒是氯原子,其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1个电子,A项正确;微粒是钠离子(Na+),是一种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B项正确;微粒具有相同的核内质子数,属于同种元素,C项正确;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因此不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项错误。题二十六: C详解:中粒子的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该粒子是一种阴离子,A项正确;中粒子是铝原子,该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3个电子,而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铝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3价,B项正确;中粒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C项错误;中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是一种相对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引起变化,表现出化学稳定性,D项正确。题二十七: (1)C;C:H=3:1 (2)CAB;2H2O 2H2+O2详解:(1)甲烷的化学式为CH4,则甲烷分子()中的“”表示碳原子,甲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C:H=12:14=3:1;(2)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分子分解、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电解水时,水分子先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变化过程的顺序如图中的CAB所示;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题二十八: C详解:是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使次外层变成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钠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A项正确;是氖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属于相对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不易起变化,因而氖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B项正确;是氧离子(O2-),氧离子带有负电荷,属于阴离子,C项错误;是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D项正确。题二十九: A详解: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题中原子的原子核是由6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8个不带电的中子构成。本题应选A。题三十: D 详解: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很小,电子在核外“很大”的空间内做高速无规则运动,说明原子并不是一个实心球体,A项错误;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荷的中子构成,电子绕原子核运动,就像行星围绕太阳运动一样,可见原子、中子、电子并非均匀分布在原子中,B项错误;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质量接近相等,都约是每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电子的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记,则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项错误、D项正确。-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