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护理学专科生物化学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6921726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大学护理学专科生物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吉林大学护理学专科生物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吉林大学护理学专科生物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RNA的功能是参与基因的( )。回答:表达和调控 3:胆汁酸盐在脂类的消化吸收过程中发挥( )作用。回答:乳化 4: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回答:核苷酸 5:DNA的二级结构形状是()回答:右手双螺旋 6:合成脂酸的原料是( )。回答:乙酰CoA 7:进行糖有氧氧化的亚细胞部位是( )。回答:胞质和线粒体 8: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包括( )等四种基本形式。 回答:-螺旋、-折叠、-转角、无规卷曲 9:核酸的紫外吸收峰在( )nm回答:260 10:合成胆固醇的原料是( )。回答:乙酰CoA 11:tRNA的二级结构呈( )形。回答:三叶草 12:1分子葡萄糖经酵解净生成( )分子ATP。回答:2 13:基因是指( )。回答:DNA分子中的特定区段 14:合成酮体的原料是( )。回答:乙酰CoA 15:将乙酰CoA运出线粒体的途径是( )。 回答: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16:酶的化学修饰调节是指( )。 回答:酶蛋白肽链上的一些基团可与某种化学基团发生可逆的共价结合,从而改变酶的活性 1:抗嘌呤类1.氮杂丝氨酸 2.6-巯基嘌呤 2:DNA和R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1.核糖相同、部分碱基不同 2.碱基相同、核糖不同 3.碱基不同、核糖不同 3:肌肉中能量的主要贮存形式是1.ATP 2.GTP 3.磷酸肌酸 4:DNA是1.脱氧核糖核苷酸 5:DNA变性是指1.双股DNA解链成单股DNA 6:氨的无毒转运方式3.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7: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的特点是1.在磷酸核糖分子上逐步合成嘌呤环 8:体内有多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参与各种供能反应最多的是1.磷酸肌酸 2.三磷酸腺苷 9:脂酸氧化的限速酶是1.脂酰辅酶A合成酶 2.肉碱脂酰转移酶I 10:核糖体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是1.提供合成场所 11:磺胺类药物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作用属于1.竞争性抑制 2.非竞争性抑制 12:转运内源性胆固醇1.VLDL 2.CM 3.LDL 13:只作为其它分子前体、本身无直接功能的是1.tRNA 2.mRNA 3.hnRNA 14:酶活性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1.与底物结合并使之转化为产物的特定区域是酶的活性中心 15:DNA以染色体形式存在的生物属于1.原核生物 2.真核生物 16:关于生物氧化与体外燃烧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1.终产物基本相同 17:脂酸彻底氧化的产物4.CO2、H2O和释出能量 5.乙酰辅酶A、NADPH、CO2 18:尿嘧啶(U)不存在于1.RNA 2.DNA 19:结合反应属于生物氧化的1.第一相反应 2.第二相反应 20:合成尿素的途径是1.嘌呤核苷酸循环 2.鸟氨酸循环 21:在细胞质中不能单独执行功能的是5.rRNA 22:临床上对肝硬化伴有高血氨患者禁用肥皂液灌肠,这是因为1.肥皂液致肠道pH值升高,促进氨的吸收 23:胰岛素属于1.抗脂解激素 2.脂解激素 24:翻译过程的终止是因为4.终止密码子有可以水解肽酰基与tRNA 之间的连接键 25:氧化磷酸化进行的部位是1.内质网 2.线粒体 26:抗叶酸类4.氨甲蝶呤、磺胺类 5.阿糖胞苷 27:生成酮体的组织部位是1.肝脏 2.肝外组织 28:体内转运一碳单位的载体是1.叶酸 2.维生素B12 3.四氢叶酸 29:饥饿时脑的能量主要来源于1.脂肪 2.酮体 30:尿素合成的限速酶是4.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 5.尿激酶 31:RNA1.携带遗传信息 2.表达遗传信息 32:体内脱氧核苷酸是下列哪种物质直接还原产生4.二磷酸核苷 33:糖原合成时葡萄糖的直接供体是4. UDPG 5.UDPGA 34:骨骼肌和心肌中丙氨酸脱氨基的方式主要是1.经联合脱氨基作用脱氨 2.经嘌呤核苷酸循环途径脱氨 36:下列哪种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4.蛋氨酸 5.脯氨酸 37:胆红素主要来源于1.血红素 38:逆向转运胆固醇入肝4.HDL 39: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4.氨基酸 40:结构与Gln相似而干扰Gln作为合成嘌呤与嘧啶的氮源1.氮杂丝氨酸 41:DNA复制过程中连续合成是的哪条链?1.领头链 2.随从链 42: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碱基在1.螺旋内侧 2.螺旋外侧 43:合成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的活化碱基是1.CDP-乙醇胺 2.UDP-乙醇胺 44:尸胺来自3.赖氨酸 4.谷氨酸 45: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1.VLDL 2.CM 46:DNA半保留复制1.只把遗传信息的一半传给下一代 2.子代DNA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另一条链为新合成 47:转录是1.以DNA为模板、以四种NTP为原料合成RNA 48:DNA上的内含子是4.出现在hnRNA中 5.不被转录 49:决定氧化磷酸化速率的最主要的因素是1.ADP浓度 50:电子传递链的组成成分不包括5.CoA 1:DNA的变性是( )回答:双链解离为单链的过程 2:合成酮体的原料是( )。回答:乙酰CoA 3:哺乳类动物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 )。回答:糖 4:基因组是指( )。 回答:一个生物体的DNA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5:DNA的二级结构形状是()回答:右手双螺旋 6:酶的活性中心是指( )。 回答:酶的必需基团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成能与底物特异结合并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的特定空间结构区域 7:最常见的酶的化学修饰调节是( )。回答:磷酸化与脱磷酸化 8:生长期儿童的氮平衡状态是()。回答:正氮平衡 9:tRNA的二级结构呈( )形。回答:三叶草 10:进行磷酸戊糖途径的亚细胞部位是( )。回答:胞质 11:变构酶的调节曲线成( )型。回答:S 12:体内唯一能使血糖降低的激素是( )。回答:胰岛素 13:酶的变构调节是指( )。 回答:一些代谢物可与某些酶分子活性中心外的某部位可逆地结合,使酶构象改变,从而改变酶的催化活性 14:脂肪动员的限速酶是( )。回答: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 15:肝和心肌胞质中的NADH通过( )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回答:苹果酸 16:合成胆固醇的原料是( )。回答:乙酰CoA 17:酶的化学修饰调节是指( )。 回答:酶蛋白肽链上的一些基团可与某种化学基团发生可逆的共价结合,从而改变酶的活性 18:同工酶是指( )。 回答: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19:进行三羧酸循环的亚细胞部位是( )。回答:线粒体 20:原核生物DNA复制起始阶段,DNA双链解开成单链,形成( )。回答:复制叉1:结构与叶酸相似,竞争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4.氨甲蝶呤、磺胺类 5.阿糖胞苷 2:脂酸活化的亚细胞部位是1.胞质 2.线粒体 3:尿嘧啶(U)不存在于1.RNA 2.DNA 4:SOD是1.氧化氢酶 2.超氧化物歧化酶 5:氮杂丝氨酸是下列哪种氨基酸类似物4.谷氨酰胺 5.丙氨酸 6:关于必需基团的叙述正确的是4.与酶的活性密切相关的基团 5.只存在于活性中心中 7:机体多数组织的产能途径是1.糖酵解 2.糖有氧氧化 8:所谓必需脂肪酸是因为它们1.比一般脂肪酸重要 2.在食物中促进某些维生素的利用 3.在体内不能自己合成 9:体内生成ATP的最主要方式是1.物水平磷酸化 2.氧化磷酸化 10:脂酸合成需要5.乙酰辅酶A、NADPH、CO2 11:合成尿素最主要的器官是1.肝脏 2.肾脏 12:血液中结合并运输胆红素的物质是1.葡萄糖醛酸 2.清蛋白 13:酮体包括1.乙酰乙酸、-羟丁酸、丙酮 14:抗嘧啶类1.氮杂丝氨酸 2.6-巯基嘌呤 3.5-氟尿嘧啶 15:不是胆固醇的代谢去路的是1.生成胆汁酸 2.生成雌激素 3.生成CO2和H2O 17:乳酸循环是指肌组织产生的乳酸运送到肝脏进行1.糖异生 2.糖酵解 18:单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1.不含有亚基 2.含有亚基 19:体内转运一碳单位的载体是1.叶酸 2.维生素B12 3.四氢叶酸 20:下列哪种不是DNA的组分1.dUMP 21:脂酸彻底氧化的产物4.CO2、H2O和释出能量 5.乙酰辅酶A、NADPH、CO2 23:以下不能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是4. 胰岛素 5.ACTH 24:胆红素主要来源于1.血红素 2.胆汁酸 25: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取决于4.相应的mRNA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5.相应的rRNA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26:原核生物辨认转录起始点的是4.亚基 5.2 27:蛋白质紫外吸收的最大波长是1.290nm 2.280nm 28:参与线粒体氧化呼吸链递氢与递电子作用1.维生素B1 2.维生素B2 29:胆色素不包括1.胆绿素 2.血红素 30:谷氨酸脱氢酶的辅酶4.NAD+ 5.生物素 31:与联合脱氨基作用无关的是5.脯氨酸 32:摩尔葡萄糖彻底氧化可以净生成的ATP的摩尔数最多可达1.28 2.32 33:胆红素的主要来源是1.肌红蛋白 2.细胞色素 3.血红蛋白 34:酶与底物作用生成ES复合物正确的是1.底物与酶同时变构 35:胸腺嘧啶(T)不存在于1.RNA 2.DNA 36:Tm值是指1.双股DNA解链成单股DNA 2.单股DNA恢复成双股DNA 3.50%DNA变性时的温度 37:在呼吸链中能将电子直接传给氧的传递体是5.细胞色素aa3 38:成熟红细胞的产能途径是1.糖酵解 2.糖有氧氧化 39: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模板是1.tRNA 2. mRNA 40:糖原分子中的一个葡萄糖单位酵解成乳酸时净生成的ATP的摩尔数是1.1 2.2 41:下列化合物中哪个不是脂酸-氧化所需辅助因子5.NADP+ 42:DNA复制时,序列5-TACGA-3,将合成下列哪种互补结构1.5-ATGCA-3 2.5-TCGTA-3 43:临床上对肝硬化伴有高血氨患者禁用肥皂液灌肠,这是因为1.肥皂液致肠道pH值升高,促进氨的吸收 44:体内还原型辅酶(NADPH+H+)主要产生于1.糖酵解途径 2.磷酸戊糖途径 45:胰岛素对脂酸合成的影响是1.促进 2.抑制 46: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1.VLDL 2.CM 47:结构与Gln相似而干扰Gln作为合成嘌呤与嘧啶的氮源1.氮杂丝氨酸 48:人体内各种活动的直接能量供给者是1.葡萄糖 2.脂酸 3.ATP 49:关于同工酶正确的是1.具有相同氨基酸组成的一组酶 2.结构相同而存在部位不同 3.催化相同的反应而结构不同 50:生物转化使非营养物质1.活性增加 2.活性改变 1:tRNA的二级结构呈( )形。回答:三叶草 2: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回答:核苷酸 3: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包括( )等四种基本形式。 回答:-螺旋、-折叠、-转角、无规卷曲 4:合成酮体的原料是( )。回答:乙酰CoA 5:进行磷酸戊糖途径的亚细胞部位是( )。回答:胞质 6:1分子葡萄糖经酵解净生成( )分子ATP。回答:2 7:tRNA的三级结构呈( )形。回答:倒L 8:电泳分离蛋白质的技术是指通过( )而达到分离各种蛋白质的技术。 回答:蛋白质在电场中泳动而达到分离各种蛋白质的技术 9:氨基酸的等电点是指回答: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10:脂酰CoA进入线粒体的转运载体是( )。回答:肉碱 11:生长期儿童的氮平衡状态是()。回答:正氮平衡 12:DNA的变性是( )回答:双链解离为单链的过程 13:核苷酸的三种基本组成成分包括( )。 回答:碱基、戊糖、磷酸 14:无活性的酶的前身物质叫做( )。回答:酶原 15:类脂主要分布于( )。回答:生物膜 16:基因组是指( )。 回答:一个生物体的DNA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17:酶的活性中心是指( )。 回答:酶的必需基团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成能与底物特异结合并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的特定空间结构区域 18:进行糖酵解途径的亚细胞部位是( )。回答:胞质 19:体内消化蛋白的酶初分泌时以()形式存在。回答:酶原 20:核酸的一级结构是指( )。 回答:核酸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1:糖原合成的关键酶1.己糖激酶 2.糖原合酶 3.磷酸化酶 4.丙酮酸羧化酶 5.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2:关于核苷酸的功能叙述错误的是1.是DNA、RNA生物合成的原料 2.作为活化中间代谢物的载体 3.是营养必需物质 4.可以组成辅酶 5.体内能量的利用形式 3:转运内源性胆固醇1.VLDL 2.CM 3.LDL 4.HDL 5.清蛋白 4:下列哪种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1.色氨酸 2.苏氨酸 3.苯丙氨酸 4.蛋氨酸 5.脯氨酸 5:下列氨基酸中属于非必需氨基酸的是1.赖氨酸 2.甲硫氨酸 3.谷氨酸 4.苏氨酸 5.色氨酸 6:带有遗传密码的是1. tRNA 2.mRNA 3.hnRNA 4.snRNA 5.rRNA 7:复制是指1.以DNA为模板合成DNA 2.以DNA为模板合成RNA 8: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基是1.NAD+ 2.NADP+ 3.FAD 4.FMN 5.CoQ 9:DNA复性是指1.双股DNA解链成单股DNA 2.单股DNA恢复成双股DNA 3.50%DNA变性时的温度 4.OD280增高 5.OD280降低 10:有机磷对酶的抑制作用属于1.不可逆性抑制 2.可逆性抑制 11: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1.VLDL 2.CM 3. LDL 4.HDL 5.清蛋白 12:下列关于密码子的描述错误的是1.不同种属的生物密码子是相同的 2.密码子之间没有核苷酸的间隔 3.一个氨基酸可以有几个密码子 4.密码与反密码的配对有时并不完全遵循碱基互补原则 5.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都有相对应的密码 13:糖酵解途径中最重要的调节酶是1. PFK-1(磷酸果糖激酶-1) 2.HK(己糖激酶) 3.PK(丙酮酸激酶) 4.GK(葡萄糖激酶) 5.磷酸甘油酸激酶 14:关于酶的不可逆性抑制正确的是1.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使酶变性失活 2.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相似 3.抑制剂与酶通常以共价键结合 4.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 5.抑制剂常是机体的代谢物 15:含有较多稀有碱基的是1.tRNA 2. mRNA 3.hnRNA 4.snRNA 5.rRNA 16:合成尿素最主要的器官是1.肝脏 2.肾脏 17: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1.糖和蛋白质混合食用,以提高食物的生理价值作用 2.脂肪和蛋白质混合食用,以提高食物的生理价值作用 3.几种生理价值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提高食物的生理价值作用 4.糖、脂肪、蛋白质及维生素混合食用,提高食物的生理价值作用 5.用糖和脂肪代替蛋白质的作用 18:成熟红细胞的主要供能途径是1.有氧氧化 2.磷酸戊糖途径 3.糖异生 4.糖酵解 5.糖原合成 19:蛋白质分子中出现却没有遗传密码的氨基酸是1.丝氨酸 2.谷氨酰胺 3.胱氨酸 4.组氨酸 5.精氨酸 20:脂酸氧化的限速酶是1.脂酰辅酶A合成酶 2.肉碱脂酰转移酶I 3.脂酰辅酶A脱氢酶 4.硫解酶 5.2-烯酰水化酶 22:尿素是通过哪个循环合成的1.嘌呤核苷酸循环 2.鸟氨酸循环 3.乳酸循环 4.三羧酸循环 5.核蛋白体循环 23:关于Km值正确的说法是1.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与酶浓度无关 2.受酶和底物的浓度影响 3.与底物的种类无关 4.Km值越小则酶与底物亲和力越小 5.酶的Km值越小则催化效率越低 24:Tm值是指1.双股DNA解链成单股DNA 2.单股DNA恢复成双股DNA 3.50%DNA变性时的温度 4.OD280增高 5.OD280降低 25:DNA以染色体形式存在的生物属于1.原核生物 2.真核生物 26:胆红素主要来源于1.血红素 2.胆汁酸 27:下列化合物中哪个不是脂酸-氧化所需辅助因子1.NAD+ 2.辅酶A 3.肉碱 4.FAD 5.NADP+ 28:体内转运一碳单位的载体是1.叶酸 2.维生素B12 3.四氢叶酸 4.血红蛋白 5.S-腺苷甲硫氨酸 29:饥饿时肝脏的能量主要来源于1.脂肪 2.酮体 30:核糖体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是1.提供合成场所 2.运载并装配氨基酸 31:生成酮体的组织部位是1.肝脏 2.肝外组织 32: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1.所有蛋白都有酶的活性 2.酶对底物都有绝对特异性 3.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4.酶是活细胞的产物,不能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5.其催化活性都需辅助因子 33:下列哪种化合物不能由酪氨酸合成1.去肾上腺素 2.苯丙氨酸 3.肾上腺素 4.黑色素 5.多巴胺 34:氨在体内最主要的解毒方式是1.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2.合成尿素 35:含有两个氨基的氨基酸是1.谷氨酸 2.丝氨酸 3.酪氨酸 4.赖氨酸 5.苏氨酸 36:关于转氨基作用,描述错误的是1.转氨酶种类多、分布广,但以GPT和GOT最为重要 2.GPT在肝脏中活性最高,GOT在心肌中活性最高 3.谷氨酸+丙氨酸谷氨酰胺+丙酮酸 4.转氨基作用是体内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重要途径 5.转氨酶的辅酶可以是磷酸吡哆醛 37:DNA链的合成方向是1.53 2. 35 38:下列哪种化合物是解偶联剂1.二硝基苯酚 2.氰化钾 3.抗霉素A 4.异戊巴比妥 5.鱼藤酮 39:脂酸活化的亚细胞部位是1.胞质 2.线粒体 40:原核生物DNA的高级结构是1.线性 2.环状 41:体内生成ATP的最主要方式是1.物水平磷酸化 2.氧化磷酸化 42:转氨酶的辅酶1.泛酸 2.FAD 3.磷酸吡哆醛 4.NAD+ 5.生物素 43:生物大分子主要是指1.维生素与辅酶 2.糖原与葡萄糖 3.氨基酸与多肽 4.脂肪酸与甘油 5.蛋白质与核酸 44:关于同工酶正确的是1.具有相同氨基酸组成的一组酶 2.结构相同而存在部位不同 3.催化相同的反应而结构不同 4.免疫学性质相同 5.理化性质和功能相同 45: 胞液中的苹果酸脱氢酶的同工酶的辅助因子是1.NAD+ 2.NADP+ 3.FAD 4.FMN 5.ADP 46:DNA复制过程中连续合成是的哪条链?1.领头链 2.随从链 47:尸胺来自1.色氨酸 2.组氨酸 3.赖氨酸 4.谷氨酸 5.半胱氨酸 48:脂酸合成需要1.乙酰乙酸、-羟丁酸、丙酮 2.乙酰乙酸、丙酮酸、-羟丁酸 3.乙酰辅酶A、FADH2、NADH 4.CO2、H2O和释出能量 5.乙酰辅酶A、NADPH、CO2 49:抗叶酸类1.氮杂丝氨酸 2.6-巯基嘌呤 3. 5-氟尿嘧啶 4.氨甲蝶呤、磺胺类 5.阿糖胞苷 50:糖异生最重要的生理意义是1.饥饿时保持血糖浓度相对恒定 2.剧烈运动时防止酸中毒 3.长期禁食时防止酸中毒 4.进食蛋白质促进肝糖元增加 5. 形成氨基酸代谢的另一途径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氨基酸的等电点是指回答: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4:脑和骨骼肌胞质中的NADH通过( )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回答:-磷酸甘油 5:核酸的紫外吸收峰在( )nm回答:260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15:胆汁酸盐在脂类的消化吸收过程中发挥( )作用。回答:乳化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18:以RNA为模板指导DNA的合成称为()。回答:逆转录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20:RNA的功能是参与基因的( )。回答:表达和调控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4:血中氨的最主要去路是1.合成尿素 2.参与嘌呤嘧啶的合成 3.生成谷氨酰胺 4.生成非必需氨基酸 5.生成铵盐 5:脂酸-氧化的终产物是1.CO2+H2O 2.乙酰CoA 6:构成DNA双螺旋主链的是1.碱基 2.戊糖和磷酸窗体底端窗体顶端8:竞争性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的结构1.不相似 2.相似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10: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1.右手螺旋 2.左手螺旋 11:体内氨的储存和运输形式是1.谷氨酸 2.天冬氨酸 3.酪氨酸 4.天冬酰胺 5.谷氨酰胺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14:糖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1.储能 2.供能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17: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1.氨基酸 2.肽类 3.二氧化碳、水、尿素 4.氨基酸、胺类、尿酸 5.肌酐、肌酸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21: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的特点是1.在磷酸核糖分子上逐步合成嘧啶环 2.先合成嘧啶环,再与磷酸核糖相连 22:磺胺类药物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作用属于1.竞争性抑制 2.非竞争性抑制 23:以下关于初级胆酸描述中错误的是1.为肝细胞合成 2.包括胆酸与鹅脱氧胆酸 3.包括脱氧胆酸与石胆酸 4.在肠道受细菌作用变为次级胆酸 5.可经肠肝循环再利用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26:前列腺素是下列何种物质的衍生物1.亚油酸 2.花生四烯酸窗体底端窗体顶端30:尿素合成的途径是1.鸟氨酸循环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32:转录时涉及1.全部基因信息 2.少部分基因信息 33:抗谷氨酰胺类1.氮杂丝氨酸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1: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的特点是1.在磷酸核糖分子上逐步合成嘌呤环 2.先合成嘌呤环,再与磷酸核糖相连 2:糖原合成时葡萄糖的直接供体是1.G6P 2.G1P 3.CDPG 4. UDPG 5.UDPGA 3:糖原分子中的一个葡萄糖单位酵解成乳酸时净生成的ATP的摩尔数是1.1 2.2 3.3 4.4 5.5 4:血中氨的最主要去路是1.合成尿素 2.参与嘌呤嘧啶的合成 3.生成谷氨酰胺 4.生成非必需氨基酸 5.生成铵盐 5:脂酸-氧化的终产物是1.CO2+H2O 2.乙酰CoA 6:构成DNA双螺旋主链的是1.碱基 2.戊糖和磷酸 7:关于酶的不可逆性抑制正确的是1.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使酶变性失活 2.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相似 3.抑制剂与酶通常以共价键结合 4.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 5.抑制剂常是机体的代谢物 8:竞争性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的结构1.不相似 2.相似 9:生物转化使非营养物质1.活性增加 2.活性改变 10: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1.右手螺旋 2.左手螺旋 11:体内氨的储存和运输形式是1.谷氨酸 2.天冬氨酸 3.酪氨酸 4.天冬酰胺 5.谷氨酰胺 12:抗嘧啶类1.氮杂丝氨酸 2.6-巯基嘌呤 3.5-氟尿嘧啶 4.氨甲蝶呤、磺胺类 5.阿糖胞苷 13:抗嘌呤类1.氮杂丝氨酸 2.6-巯基嘌呤 3.5-氟尿嘧啶 4.氨甲蝶呤、磺胺类 5.阿糖胞苷 14:糖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1.储能 2.供能 15:糖异生最重要的生理意义是1.饥饿时保持血糖浓度相对恒定 2.剧烈运动时防止酸中毒 3.长期禁食时防止酸中毒 4.进食蛋白质促进肝糖元增加 5. 形成氨基酸代谢的另一途径 16:糖原合成的关键酶1.己糖激酶 2.糖原合酶 3.磷酸化酶 4.丙酮酸羧化酶 5.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17: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1.氨基酸 2.肽类 3.二氧化碳、水、尿素 4.氨基酸、胺类、尿酸 5.肌酐、肌酸 18:翻译过程的终止是因为1.已经达到mRNA的尽头 2.终止密码子出现并被特异的tRNA识别而结合 3.终止密码子出现并被释放因子识别而结合 4.终止密码子有可以水解肽酰基与tRNA 之间的连接键 5.终止密码子阻止核糖体沿模板的移动 19:DNA变性是指1.双股DNA解链成单股DNA 2.单股DNA恢复成双股DNA 3.50%DNA变性时的温度 4.OD280增高 5.OD280降低 20:尿素合成的限速酶是1.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 2.HMG-CoA合成酶 3.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酶 4.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 5.尿激酶 21: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的特点是1.在磷酸核糖分子上逐步合成嘧啶环 2.先合成嘧啶环,再与磷酸核糖相连 22:磺胺类药物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作用属于1.竞争性抑制 2.非竞争性抑制 23:以下关于初级胆酸描述中错误的是1.为肝细胞合成 2.包括胆酸与鹅脱氧胆酸 3.包括脱氧胆酸与石胆酸 4.在肠道受细菌作用变为次级胆酸 5.可经肠肝循环再利用 24:DNA复制过程中连续合成是的哪条链?1.领头链 2.随从链 25:DNA半保留复制1.只把遗传信息的一半传给下一代 2.子代DNA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另一条链为新合成 26:前列腺素是下列何种物质的衍生物1.亚油酸 2.花生四烯酸 3.亚麻酸 4.硬脂酸 5.油酸 27:决定氧化磷酸化速率的最主要的因素是1.ADP浓度 2.AMP浓度 3.FMN 4.FAD 5.NADP 28:氨在体内最主要的解毒方式是1.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2.合成尿素 29:体内转运一碳单位的载体是1.叶酸 2.维生素B12 3.四氢叶酸 4.血红蛋白 5.S-腺苷甲硫氨酸 30:尿素合成的途径是1.鸟氨酸循环 2.嘌呤核苷酸循环 3.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4.三羧酸循环 5.蛋(甲硫)氨酸循环 31:体内生成ATP的最主要方式是1.物水平磷酸化 2.氧化磷酸化 32:转录时涉及1.全部基因信息 2.少部分基因信息 33:抗谷氨酰胺类1.氮杂丝氨酸 2.6-巯基嘌呤 3.5-氟尿嘧啶 4.氨甲蝶呤、磺胺类 5.阿糖胞苷 34:转录是1.以DNA为模板、以四种NTP为原料合成RNA 2.以DNA为模板、以四种dNTP为原料合成DNA 3.以RNA为模板、以四种NTP为原料合成RNA 4.以RNA为模板、以四种dNTP为原料合成DNA 5.以上都不是 35:蛋白质紫外吸收的最大波长是1.290nm 2.280nm 3.270nm 4.260nm 5.250nm 36: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1.肽键平面 2.核苷酸 3.肽 4.氨基酸 5.碱基 37:结构与叶酸相似,竞争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1.氮杂丝氨酸 2.6-巯基嘌呤 3.5-氟尿嘧啶 4.氨甲蝶呤、磺胺类 5.阿糖胞苷 38:脂酸-氧化的最终产物1.乙酰乙酸、-羟丁酸、丙酮 2.乙酰乙酸、丙酮酸、-羟丁酸 3.乙酰辅酶A、FADH2、NADH 4.CO2、H2O和释出能量 5.乙酰辅酶A、NADPH、CO2 39:糖有氧氧化、糖酵解、糖元合成与分解的交叉点是1.3-磷酸甘油醛 2.1-磷酸葡萄糖 3.6-磷酸葡萄糖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44:关于酶的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正确的是1.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相似 2.抑制剂和底物结合在酶分子的不同部位 3.Km、Vmax不变 4.Km、Vmax 5.增大S使抑制作用减弱 45:分子量最小的是1.tRNA 2.mRNA窗体底端窗体顶端47:真核生物的mRNA1.在胞质内直接合成 2.合成后不需剪接、修饰 3.帽子结构是聚腺苷酸 4.代谢较慢 5.分子上每三个核苷酸为一组决定肽链上的一个氨基酸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1:进行糖异生的亚细胞部位是( )。回答:胞质和线粒体 窗体底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