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含解析)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6915308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通用版)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通用版)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含解析)一、选择题1遗传物质的发现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艾弗里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C艾弗里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比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更具说服力D可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噬菌体解析:选B格里菲思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A错误。艾弗里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物质提纯、鉴定,再分别与R型活菌混合,进行细菌体外培养,证明了转化因子是DNA,B正确。由于艾弗里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所提取的DNA不纯,所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错误。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专营寄生,不能直接用普通培养基培养,D错误。2某实验甲组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大肠杆菌,乙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大肠杆菌,检测子代病毒的放射性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组子代有放射性,乙组子代没有放射性B甲组子代没有放射性,乙组子代有放射性C甲、乙两组子代都有放射性D该实验能证明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解析:选C甲组用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在子代噬菌体中检测不到放射性,32P标记的大肠杆菌能为噬菌体增殖提供原料,使得子代噬菌体有放射性;乙组用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DNA是遗传物质,在子代噬菌体中能检测到放射性,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能为噬菌体合成蛋白质外壳提供原料,因此子代噬菌体也具有放射性。即该实验不能证明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3假设用32P、35S分别标记了一个噬菌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其中DNA由5 000个碱基对组成,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3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不含标记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5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B子代噬菌体中可以同时含有32P、35SC该过程需要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含32P与不含32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24解析:选D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原料、酶、能量等,但模板是由噬菌体提供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只有它的DNA进入细菌体内,在细菌体内噬菌体DNA进行复制和控制自身蛋白质的合成(细菌提供原料),因此,子代噬菌体中只有两个噬菌体的DNA含有32P,而所有噬菌体的蛋白质都不含35S;该噬菌体的DNA分子中鸟嘌呤的数量为2 000个,50个子代DNA中有两个DNA分子各有一条链是原来DNA分子保留下来的,因此,合成50个子代DNA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为2 0004998 000(个);含32P与不含32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248124。4如图表示科研人员探究烟草花叶病毒(TMV)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由此可以判断()A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病毒的蛋白质和RNABTMV的蛋白质不能进入烟草细胞中C侵入烟草细胞的RNA进行了逆转录过程DRNA是TMV的主要遗传物质解析:选A从图示分析可知,TMV放入水和苯酚中后,RNA和蛋白质分离,A正确;通过接种的方式,TMV的蛋白质可以进入烟草细胞中,B错误;此实验不能看出TMV的RNA在烟草细胞中进行了逆转录过程,C错误;此实验说明TMV的遗传物质是RNA,而不是蛋白质,同种生物的遗传物质没有主次之分,D错误。5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侵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下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杂合噬菌体的组成实验预期结果预期结果序号子代表现型丙种:甲的DNA乙的蛋白质1与甲种一致2与乙种一致3与丙种一致丁种:乙的DNA甲的蛋白质4与甲种一致5与乙种一致6与丁种一致A.2、4B1、5C2、5 D3、6解析:选B以DNA为遗传物质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DNA注入细菌中,指导合成相应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因此,当甲的DNA乙的蛋白质组成的杂合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子代应表现为甲种噬菌体的性状;当乙的DNA甲的蛋白质组成的杂合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子代应表现为乙种噬菌体的性状。6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任何生物个体的遗传物质只有一种C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D不含DNA的生物,RNA是其遗传物质解析:选C一切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均为DNA,故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根据遗传物质的不同,可将病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每一种特定的病毒只具有一种核酸。7某科研人员进行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对实验鼠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从鼠2和鼠4体内能分离出活菌甲和活菌乙B活菌甲是S型细菌,活菌乙是R型细菌C若将改为提取死菌乙的DNA与活菌甲混合注射给鼠2,实验结果不变D活菌甲的细胞表面有糖蛋白构成的荚膜解析:选C根据题图可知,活菌甲不会导致实验鼠死亡,活菌乙可以导致实验鼠死亡,甲是R型菌,乙是S型菌;鼠4仅被注射了活菌乙,因而不能从其体内分离出活菌甲,鼠2体内可分离出活菌甲和活菌乙,A、B错误。S型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若将改为提取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后注射给鼠2,在鼠2体内R型菌可转化为S型菌,实验结果不变,C正确。S型菌的表面有多糖类的荚膜,活菌甲是R型菌,没有荚膜,D错误。8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以证明转化因子是S型菌的DNAB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不足以完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完全分离D为确认蛋白质外壳是否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2P标记噬菌体解析:选B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不能证明转化因子是DNA,A错误;艾弗里的实验所提纯的DNA中仍然含有0.02%的蛋白质,因此不足以完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正确;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间接地将DNA和蛋白质分开,而不是完全分离,C错误;为确认蛋白质外壳是否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5S标记噬菌体,D错误。9细菌转化是指某一受体细菌通过直接吸收来自另一供体细菌的一些含有特定基因的DNA片段,从而获得供体细菌的相应遗传性状的现象,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S型肺炎双球菌有荚膜,菌落光滑,可致病,对青霉素敏感。在多代培养的S型细菌中分离出了两种突变型:R型,无荚膜,菌落粗糙,不致病;抗青霉素的S型(记为PenrS型)。现用PenrS型细菌和R型细菌进行下列实验,对其结果的分析最合理的是()A甲组中部分小鼠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后均可康复B乙组中可观察到两种菌落,加青霉素后仍有两种菌落继续生长C丙组培养基中含有青霉素,所以生长的菌落是PenrS型细菌D丁组培养基中无菌落生长解析:选D 抗青霉素的S型(Penr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在甲组中,将加热杀死的PenrS型细菌与活的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部分活的R型细菌会转化为PenrS型细菌,部分小鼠会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后,体内有抗青霉素的S型菌存在的小鼠不能康复,A错误;在乙组中,PenrS型细菌的DNA与活的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可观察到R型细菌和PenrS型菌两种菌落,加青霉素后R型细菌生长受到抑制,只有PenrS型菌落继续生长,B错误;丙组培养基中含有青霉素,活的R型细菌不能生长,也不能发生转化,因此无菌落出现,C错误;丁组中因为PenrS型菌的DNA被DNA酶催化水解而无转化因子,且活的R型细菌不抗青霉素,因此培养基中无菌落生长。10(2019扬州模拟)对这五种生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比较项目细胞壁无无有有无所含核酸种类DNADNA或RNADNA和RNADNA和RNADNA和RNA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否否是否是其中最可能表示肺炎双球菌和噬菌体的分别是()A和B和C和 D和解析:选D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细胞壁,含有DNA和RNA;噬菌体属于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仅含有DNA一种核酸;两种生物均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11甲图所示是将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乙图所示是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中ab对应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细菌的抗体B甲图中的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来的C乙图中噬菌体被标记的成分是蛋白质,所以沉淀物中完全没有放射性D乙图中如果噬菌体和细菌混合后不经过搅拌,则上清液中放射性减弱解析:选C甲图中ab对应时间段内,由于细菌刚进入小鼠体内,小鼠还没有产生相应的抗体,所以R型细菌会增多,A正确;该实验中部分R型细菌转化成了S型细菌,B正确;从理论上讲,乙图中的放射性只会出现在上清液中,但在实际操作中沉淀物中也会出现部分放射性,C错误;乙图中的实验如果不经过搅拌过程,则很多噬菌体外壳会附着在细菌表面,经过离心后会进入沉淀物中,使得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增强,上清液中放射性减弱,D正确。12S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表面具有多种抗原类型(如、型等),不同的抗原类型之间不能通过突变而发生转换;在特殊条件下离体培养S型肺炎双球菌可从中分离出R型菌。格里菲思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菌混合后同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病大量死亡,并从患病死亡小鼠体内获得具有活性的S型菌;而单独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菌,小鼠未死亡。此实验结果能支持的假设是()AS型菌经突变形成了耐高温型菌BS型菌是由R型菌突变形成的CR型菌经过转化形成了S型菌D加热后S型菌可能未被完全杀死解析:选C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菌混合后同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病大量死亡,并从患病死亡小鼠体内获得具有活性的S型菌;而单独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菌小鼠未死亡,说明R型菌经过转化形成了S型菌。二、非选择题13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图A可以看出,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小鼠将_,原因是_。(2)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14C和18OB35S和32PC14C和32P D35S和18O(3)分析图B可以看出,如果事先用DNA酶处理S型细菌,则转化作用_(填“能”或“不能”)发生,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_。解析: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R型细菌会转化为S型细菌,小鼠将死亡;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选用二者特有的元素,蛋白质特有的元素是S,DNA特有的元素是P;DNA酶处理S型细菌,则转化作用不能发生,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1)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将R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型细菌,使小鼠死亡(2)B(3)不能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14(2019长春模拟)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包括4个步骤:培养噬菌体,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放射性检测,离心分离。(1)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填序号)(2)下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_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_(填“含有”或“不含有”)32P。(3)如果让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图中离心管的上清液中,则获得该实验中的噬菌体的培养方法是_。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B用含32P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C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4)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上清液中有放射性物质存在,这些放射性物质的来源可能是_。(5)连续培养噬菌体n代,则含亲代噬菌体DNA的个体应占总数的_。答案:(1)(2)大肠杆菌不含有(3)C(4)有未注入DNA的噬菌体;离心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得以释放,经离心后到达上清液中(5)1/2n115(2019南昌模拟)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利用小鼠进行了体内转化实验,探究遗传物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在实验4中死亡的小鼠中能够分离出_型细菌。(2)除了用上述注射法,通过观察小鼠的生活情况来判断R型和S型细菌外,还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区别R型和S型细菌?_(3)如图为实验4中小鼠体内R型细菌增长曲线,请在图中绘出S型细菌的增长情况。(4)该实验获得的结论是_。(5)一段时间后,给实验3中的小鼠注射S型细菌,请预测该小鼠的生活情况?_;并分析其原因:_。解析:绘图时需要注意:S型细菌种群将呈现“S”型增长;曲线的初始数量应为0,体现转化从无到有的过程;S型细菌的曲线应先于R型细菌曲线开始增长,且最后数量要高于R型细菌。答案:(1)S型和R(2)显微镜下观察细菌有无荚膜或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观察菌落特征,若表面光滑,则为S型;若菌落表面粗糙,则为R型(3)如图所示(4)S型细菌中存在着转化因子(5)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相当于疫苗,刺激小鼠产生大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