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6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教 学目 标知识能力: 1.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兴中会创立 中国同盟会及其纲领 “三民主义” 武昌首义 中华民国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清帝退位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2.概括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3.分析“三民主义”和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归纳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过程方法: 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情感价值观: .通过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果,作用,意义的探讨,初步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来评价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教 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同盟会成立过程及其纲领,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性质2.掌握中华民国建立前后的斗争历程,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难点:1.十六字纲领与三民主义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革命性,进步性以及软弱性,局限性教 学方 法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教 学手 段多媒体课 时安 排1课时教 学过 程【讲授新课】一.辛亥革命的背景1.背景1)根本原因近代以来社会矛盾激化和人民抗争探索的必然结果2)国际社会列强以华治华,加紧资本输出,西方思想的传播3)国内状况民族危机,民族资本发展,两大矛盾的汇流,维新运动失败2.基础1)经济基础:甲午战争之后的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2)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扩大3)理论基础:三民主义4)组织基础:同盟会的建立5)群众基础:收回路权与保路运动6)军事基础:革命党发动的起义和倾向革命的新军二.辛亥革命的过程1.过程兴中会广州起义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省区独立(1894)(1895)(1905.8)(1905.11)(1911.10.10)中华民国建立清帝退位临时约法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912.1.1)(1912.2.12)(1912.3)(1912.3)2.兴中会时间地点性质1894檀香山中国近代史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3.同盟会时间地点性质领导人纲领刊物1895东京中国近代史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孙中山十六字民报4.十六字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5.“三民主义”指导思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同盟会纲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三民主义推翻清朝统治,解除民族压迫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国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注:“三民主义”是从同盟会纲领阐发而来的,两者没有实质上的不同,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原来同盟会的纲领加以阐述和完善而已,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最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6.中华民国的建立1)时间:1912.1.12)中华民国是一个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它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旧民主革命达到了高潮。三.辛亥革命的结果1.成功:辛亥革命推翻了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2.失败: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标志着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窃取。要求学生了解武昌起义的时间和过程。可利用电脑屏幕或投影打出“武昌起义形势图”3.原因:客观上帝国主义的破坏;立宪派,旧官僚的破坏;袁世凯的两面派行为 主观上资产阶级的软弱与妥协,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对帝国主义国家的幻想;四.辛亥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革命五.辛亥革命的意义1.功绩1)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2)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3)颁布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统治3)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力条件六.辛亥革命的教训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不能救中国板书设计:第6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辛亥革命的背景二.辛亥革命的过程三.辛亥革命的结果四.辛亥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革命五.辛亥革命的意义教学反思: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确定重点。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四方面去确定教材中的重点:第一,能够说明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观点的内容;第二,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第三,属于“中国之最”、“世界之最”的内容;第四,教科书上有插图,课后有练习题的内容。学生掌握了上述原则,就比较容易抓住教材的重点。【叶子与树】叶厌倦了每天守在树的身边。风来追求叶,承诺带她周游世界,叶和风走了。激情过后,风厌倦了,把叶抛在地上,决绝而去。叶被泥土掩盖,被车轮碾压。此时她想起了树,想起了那份静静地相守。叶懂了:世界的确很大,但纵使走遍天涯,属于自己的,也许只有一个,错过了就是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