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 老马憎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雪白的墙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6444277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 老马憎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雪白的墙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 老马憎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雪白的墙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 老马憎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雪白的墙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马憎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雪白的墙苦难,曾经给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留下深深的印迹。有饱受压迫的“老马”,有绿原的“憎恨”,也有食指和梁小斌这样的诗人对新社会出现的问题的深沉反思。学习这几首诗,要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语言特点,把握诗作塑造的形象和表现的思想内容,体味诗人内心的情感,感受我们伟大民族的苦难历史,体会诗歌对生活的概括力和暗示性的艺术手法,不断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著名诗人、学者。第一部诗集烙印,大多取材于农村生活,对农民的悲惨命运寄予了无限的同情,艺术上具有朴实、严谨、含蓄、凝练的特色,受到茅盾、闻一多等人的好评。抗战前,诗人还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等诗集。抗战期间,出版了泥土的歌等诗集。抗战后又有宝贝儿生命的零度冬天等诗集。绿原(19222009),原名刘仁甫,湖北黄陂人。作为一个富于进取精神的诗人,绿原的诗歌创作一开始就从活的现实生活中,而不是从书本或其他先验的题材来源,来吸取自己的有待酝酿的诗意;而且立志回避和戒绝对于西方颓废风格的生硬模仿。有诗集童话又是一个起点集合等。食指,1948年生,本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当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从风格来看与当时的主流诗歌格格不入,并给后来的诗歌写作以巨大影响。他纯净的抒情体现出平民风格,诗歌语言节奏铿锵,易于朗诵。其大部分代表作,如鱼儿三部曲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都完成于1965至1969年间。梁小斌,1954年生,原籍山东荣成。当代著名诗人,朦胧诗代表诗人。“新时期文学启蒙时这位诗人坚实、清澈、透明而深邃的诗句,在中国所有城市的旷野呼啸而过,他朴素而寓意深切的诗歌依然影响着现在的人们。”他的诗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雪白的墙被列为新时期朦胧诗代表诗作。1注字音加点字读音加点字读音晚祷窗棂黄陂横横竖栅铁栅栏横财栅极2.写汉字词语易错字词语易错字zng恨hun hun馈zng潺yunzng产名yun3.解词义骤然:突然,忽然。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对待。4辨用法剧烈强烈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_地抖动。天山最高峰有常年不化的积雪,在阳光照射下,闪射出_的白光。二者都含有“势猛、力强”的意思。“剧烈”,猛烈,如饭后不宜做剧烈运动。“强烈”常用于光线、感情、气味等方面,表示极强的、力量很大的或鲜明的、程度很高的。答案:1dophnghnglngzhshn2憎赠增缓缓湲媛4剧烈强烈1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点评:一个“飘”字看似是轻柔的击打,然而实际上是老马已经精疲力竭,双眼发花,连辨别击打来的鞭子,也只是迷迷糊糊地感觉到“飘”来。前方会是怎样的路?老马将如何去面对?“它抬起头望望前面”,诗人留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的空间。2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点评:此处化用了唐朝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意境。自古以来,母子之间就有一种天然的、永远割舍不断的感情。可以这样说,每一个游子的身后都有一双慈祥的目光在注视,都有一颗慈爱的心在惦念。从以上几句诗中,我们可以体味出作者告别母亲时的那种穿透心胸般的疼痛!与西方现代主义起源于对“人”的深刻怀疑不同,中国年轻一代的艺术探索从一开始就以对人的肯定作为目的地与出发点,“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所表现的正是文学中源远流长的对母爱的眷恋,在这种普通而强烈的人性面前,社会制造的所有神话都褪去了绚烂的光彩,显得苍白无力,而隐藏在其背后的现实的黑暗、悲哀则赤裸裸地表露出来。老马一诗中的老马有何象征意义?提示:解放前的中国农民头上压着沉重的大山,具体地说就是“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正像老马的超负荷,“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一样。面对着沉重的压力,老马垂首咽泪,忍辱负重。显然,诗人受到了农民性格的感染,所创造的形象,象征地地道道的农民。其实,这也局限了诗作的内涵,应该说,诗人表现的这种人生、这种生活态度,在我们这样的国度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诗人自己也说过:“我写了老马,另外也写了许多受压迫的农民形象,实际上也就是写了我自己。”其实,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来看,他哪是只写自己呢?它更可以看成是古老的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忍受苦难的象征。老马赏析老马短短八句,很像一首律诗,而主题思想的容量以及凝练厚重的风格,均为许多唐代七律名篇所不及。马一度是北方农民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恰如南方的耕牛。老马默默承受苦难的形象也酷似旧中国农民的性格,吃苦耐劳、沉默寡言、逆来顺受、坚韧不拔。纵然臧克家自己解释,他“并没有存心用它去象征农民的命运”,但是文学史家历来认为,诗人描绘的“老马”形象是旧中国农民的传神写照。老马的写作艺术非常精致。这精致包裹在朴实的语言里,像农民一样朴实。第一、二句完全用了农民的口语,朴实得不像人们心目中的诗句。前一句看似农间家常话,在诗人则很不家常,“装个够”不仅写出老马背上的负荷已到了极限,而且先设下伏笔,与后一句照应。一方无休止地压迫,一方无可奈何地忍受,蒙太奇式的组接,让人为之动容。三、四两句作深层渲染,“往肉里扣”使负重的痛苦表现得格外形象化。分上、下阕的中国旧体词,有上实下虚的传统手法。这四句犹如旧词的上阕,写尽了老马所受的肉体折磨已经无以复加。下四句转入虚写,旨在显示老马的精神痛苦。第五句陈述老马承受苦难的同时还得经受毙命的威胁,第六句描绘弱者无力反抗、不思反抗的屈辱心态。第七句写的仍是精神,因为鞭子并没有落到马的身上,无意着眼鞭痕。这鞭影造成的痛苦比落到身上的鞭子更为难受,是一种精神惶恐,时时持续,不是一鞭子下来就了事的。第八句中“望望前面”,老马似乎希望命运有点转机,可是现实不容它有半点希望,前景渺茫,苦海无边。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憎恨/馈赠蝗虫/湟水晚祷/波涛汹涌B骤然/集聚 横竖/横祸 黄陂/披沙拣金C窗棂/灵动 绯红/诽谤 悱恻/匪夷所思D支援/潺湲 栅栏/栅极 贝壳/金蝉脱壳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第一次登上银幕,又是扮演领袖角色,他真的是如履薄冰,下了一番苦工夫,终于塑造出了一个极富个性化魅力的领袖形象。B如果我们有了缺点错误,就一定要及时改正,否则就会养虎遗患,铸成大错。C走西口无论是故事营造,还是危局的设计,都在戏剧死点的构建上下了很大的工夫,可谓丝丝入扣。D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意,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3下列关于这四首诗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老马主要采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对老马,采用实的写法,用白描的手法正面勾勒出老马的形象特点;对车主,采用虚的写法,这就留有空白,让读者去想象。B副词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在憎恨中交叉使用,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不问”“没有”“不是”“是”“愈不”“愈”“要”等造成一正一反、层层递进的表达效果。诗人的情感也在多层次、多侧面的展开过程中得到升华和强化。C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结尾处,诗人拼命地用手一抓,抓住了一件自己也不知道叫什么的东西,那种对故乡的依恋和热爱之情溢于言表。D在雪白的墙中,诗人主要表达了痛、抑郁的情怀以及对未来的迷惘。二、阅读理解阅读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完成第47题。4诗人为何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为题?5“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地抖动”,诗人当时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6“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诗人把“妈妈”和“北京”叠合在一起写,有何深意?7“因为这是我的北京/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最后”有什么含义?答案:1B解析:A项,zng/zng,hung,do/to;B项,zhu/j,hng/hng,p/p;C项,lng,fi/fi,fi;D项,yun,zh/shn,k/qio。2B解析:B项,“养虎遗患”比喻纵容恶人,给自己留下后患。A项,“如履薄冰”,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C项,“丝丝入扣”,比喻做得十分细致,有条不紊,一一合拍。D项,“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3D解析:D项,雪白的墙写于1980年,浩劫已经过去,诗人心中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4解析: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日“四点零八分”,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间。作者就是在这一时刻被火车载着上山下乡成了“知青”,离开了北京。作者当时才20岁,带着对未来的迷惘,带着对北京的依恋,带着亲人道别的眼神,带着一支抒写内心郁闷的诗笔,踏上了没有目标的路。参考答案:诗人捕捉住火车开动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把远离父母、家乡的惜别之情,对未来命运的忧虑和恐慌,都集中到“四点零八分”这一瞬间,使这一瞬间浓缩了一个特定的时代的重大历史内涵。本诗通过对诗人个人遭遇的速写式记录,见证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而诗人选择这样的表达方式,通过对历史瞬间的放大,通过再现强烈的主现感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5产生这种感觉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外界的火车开动给作者造成的错觉,实际并不是北京站的建筑剧烈地抖动,而是火车启动时的抖动;另一种是作者内心的抖动,此刻的火车启动,提醒他马上就要离开母亲、离开北京了,马上就要开始漂泊无依的生活了,这对于一个才20岁的知青的内心来说,是一种极为强烈的撞击和震撼。6这样写的目的是既表达对母亲的依恋,也表达对家乡北京的难以割舍的感情,同时传达出内心对党、对国家、对政府的殷切期望,希望党和国家关注知青的命运,不要忘记知青,不要抛弃知青。7解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谁也无法知道自己将来会怎样,谁也无法预知将来能否回来,这也是诗人内心迷惘与失落的一种外在表达。参考答案:这里的“最后”是“最后一面”的意思,这个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北京的依依离别甚至是诀别的心理感受。听雨的奢侈林如求连日夜雨,但因不住顶层,也无巨树临窗,所以听不到雨脚敲击屋顶、拍打树叶的哗哗声、簌簌声,听到的只是雨水顺着防盗网上的铁皮一层淌下一层的滴沥声。响声随着雨势,时骤时疏,时轻时重,朦胧之中陡生一种静谧、和谐、悠远的美妙情感。就像“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样,古时的雨与今时的雨自然也无太大的区别。由于空气的污染,今时雨的酸度也许会大些,但雨点拍打树叶、细润花草、敲击河滩、筛落水面的声音与古时决无二致,所不同的只是对雨声的感受会因人因时因境因情而异而已。我对雨的好恶也因时因境而殊。我没有经历过历史上山河破碎、家破人亡那样凄风苦雨的日子,自然也就没有如古人那般“秋来叶上无情雨,白了人头是此声”,对雨声会那么地百感交集和痛彻心髓,可在物质生活匮乏和丰裕时的感受就迥然不同。回想小时住在乡下,最恼的就是雨天。雷鸣电闪风狂雨骤,犹如冥冥之中有个张牙舞爪的隐形魔鬼在大发雷霆,它怒吼着像要从天而降,将我撕成碎片,令我惶恐万分。因此,每逢雷雨夜,我常龟缩在被窝里,以幼稚的心灵感受大自然的神经,带着惊恐惶惑,迷迷糊糊地进入梦乡。即令是和风细雨,我也不大喜欢。因为我家离学校有好长一段路程。那时,家里穷,没有雨伞,也没有现在的塑料雨衣;那种用棕丝做的可以防雨的“蓑衣”都被大人穿了去下田,留给我的只有一个锅盖大的大竹笠,以之遮阳尚可,遮雨则只遮个头脸,衣裤难免要淋一身湿。这是遭逢夏秋雨时的情景。要是冬春的雨,则还要加一层可恶。那是因为我没有雨鞋,逢上雨天只好打赤脚。冬春的雨凉冰冰的,踩在地上好难受!所以那时,夜半听到嗒嗒的雨声,在我绝不是一首抒情诗,它带给我的是一种湿漉漉的难受和一层苦涩涩的无奈。长大以后,我读了许多书,特别是参加工作后,生活渐渐好起来,下雨有了雨伞、雨衣和雨鞋;科学剥开了雷鸣电闪的神秘外衣,心理上对雷电也不再恐惧,因而不再害怕下雨,相反,倒渐渐地喜欢起雨来了。不仅喜欢和风细雨,而且更喜欢狂风骤雨,因为此时在我看来,只有雨,没有风,没有雷电,也就缺乏了震撼心灵的力度。别的无庸费言,在中国文学史上,要是只有狂风骤雨,而无雷鸣电闪,恐怕屈原就写不出那奇谲瑰丽的杰作天问。正是大自然的雷电风雨触动了大诗人心灵深处的怨屈、激愤、忧虑、沉痛、苦闷、彷徨、坚贞、无畏才有了这篇170多个问题成堆、天人合一的杰作流芳百世。由此我也悟出了后世许多大文学家如莎士比亚、巴金、曹禺等所以喜欢写雷写电写风写雨的真谛。身居闹市多年,已经难得再见山村那种雷鸣电闪的豪雨,除了台风登陆,也少见那种狂风拔树的骤雨和暴雨;水泥屋顶也使夜雨没了那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致因此每逢下雨,我常会因此生出一种遗憾。雨中出门和上下班,虽然要增加带雨具的麻烦,但我还是喜欢雨。因为城市的污浊单靠几个环保工人解决不了问题,它要靠雨,靠一场大雨,靠每隔一段时日就来一场豪雨和骤雨,才能把城市和大地的污浊冲洗干净,再现天地的清新和明净。至于雨声,自是一种难逢的天籁,宁心静气地倾听那淅沥的雨声,对当今整日笼罩在电视卡拉OK歌吟声和汽车摩托喧嚣声中的城市人来说,不啻是一种休息,一种调节,一种陶冶,一种享受。那雨声是大自然与你的絮语,它轻轻地搓揉着你的心,消去你忙忙碌碌争名夺利而生的郁闷和烦乱、疲惫和冷漠,唤醒你回归大自然的亲情,找回你那颗失落的平常心,带给你一份平和的心态,让你变得更加青春妩媚、安详可人,从此迈向生命的圆满。因此,每当久晴不雨时,我就特别盼望着下雨。这时,不论是在白天还是在夜晚,听到那呼呼的风声,就好像是在倾听大幕揭开的前奏:听到那嗒嗒的雨声,仿佛是在欣赏一首大自然的赞美诗;而此时的闪电犹如闪烁变幻的舞台灯光,隆隆的雷声自然就是高亢激越的黄钟大吕了如是,我把听雨说成是一场难得的奢侈,你也就不会觉得无稽和过分了。(2007年第4期语文世界高中版,有删改)文章由雨夜听雨“朦胧之中陡生一种静谧、和谐、悠远的美妙情感”起笔,以“我把听雨说成是一场难得的奢侈”落笔点题,首尾照应,浑然一体。全文脉络清晰,开阖自如,严谨有致。作者把风声比作“大幕揭开的前奏”,把雨声比作“大自然的赞美诗”,把闪电比作“闪烁变化的舞台灯光”,独特新颖而又贴切传神,体现了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