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期末复习重点

上传人:熏** 文档编号:106404136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 期末复习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美学 期末复习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美学 期末复习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美(背诵)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人世的事业。现世只是一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一般人不能跳脱这个圈套,所以转来转去,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在利害关系方面,人已最不容易调协,人人都把自己放在首位,欺诈、凌虐、劫夺种种罪孽都种根于此。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在创造或是欣赏艺术时,人都是从有利害关系的实用世界搬家到绝无利害关系的理想世界里去。艺术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如果这两层不讲究,社会上多一个讲政治经济的人,便是多一个借党忙官的人;这种人愈多,社会愈趋于腐浊。现在一般借党忙官的政治学者和经济学者以及冒牌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所给人的印象只要一句话就说尽了“俗不可耐”。 人心之坏,由于“未能免俗”。什么叫做“俗勺这无非是像蛆钻粪似地求温饱,不能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作高尚纯洁的企求;总而言之,“俗”无非是缺乏美感的修养。柏拉图所写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的一篇系统的论美的著作。柏拉图的美学思想 P16 (论述或简答)柏拉图是在欧洲美学史上最早对美的问题做深入哲学思考的人,他提出: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他认为现实中的一切事物的美都源于“美的理式”,即“美本身”。他认为理式是客观世界的根源,客观世界并不是真实世界,而是理式世界才是真实世界。所以,美的理式是先于美的事物而存在的,是美的事物的创造者。柏拉图的观点否认了美的客观现实的根源和基础,他割裂了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把人对美的事物的认识绝对化。但是柏拉图在研究美的本质时,有两点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第一,他区分了“什么是美的”和“什么是美”这两个概念。第二,他讨论了美的各种定义,提出了美不是恰当,美不是有用,美不是善,美不是视觉听觉产生的快感等等。康德的美学是建立在先验论的基础上。在美的问题上,他认为美“只能是主观的”。 他认为人的美感既是个别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他称之为“先天共通感”。他提出审美是一种趣味判断或鉴赏判断。在趣味判断中,美具有没有目的而又合目的性的形式。第一,趣味判断和利害、概念无关。第二,美虽然是合目的性的形式,但只有引起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和谐自由的活动,才能普遍必然的引起快感,而这种快与不快的情感才是判断对象美不美的真正原因。第三,审美判断虽然是只关个人对个别对象的感觉,却仍可认为带有普遍性。鲁迅为什么说贾府焦大不会爱上林妹妹首先,是社会生活中人物形象的美。他分析了3中情况:1.人民(指农民)看来美好的生活史“丰衣足食而又辛勤劳动,因此农家少女体格强壮,长得很结实这也是乡下美人的必要条件”,青年农民或农家少女都有非常鲜嫩红润的面色;2.上流社会中美人则是以纤手细足为美,甚至以病态为美。3.真正的有教养的人(指知识阶层)认为“真正的生活是思想和心灵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在面部表情、特别是眼睛上捺下了烙印.往往一个人只因为有一双美丽的、富于表情的眼睛而在我们看来就是美的”。(车尔尼雪夫斯基)(网上。 鲁迅说这话只是根据焦大与林黛玉所属阶级的不同,文化与受教育程度的巨大差异而作出的判断,用以证明文学的阶级性。这句话反映出了不同阶级属性的人的不同的审美观、世界观和爱情观。实际上,红楼梦中也找不到焦大爱不爱林妹妹的具体例子的。焦大他是贾府第一代的奴仆,当年正是焦大冒着生命危险将贾府的祖宗从死人堆里背出来,保住了性命。后来焦大喝醉了酒,骂贾府的人忘恩负义。焦大是一个敢说敢做并且有几分草莽气的低等奴仆,代表了处在当时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以焦大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来说,择偶观念只能是青睐吃苦耐劳且健壮的女子。而不是像林黛玉这样纤弱的小姐。)“何谓五美”君子使民得到一些利益,而自己又不耗费什么,使民勤劳而不怨恨,追求仁德而不贪婪,庄重而不骄傲,威严但却不凶猛。/对民有益有利的事情,才叫他们去做,这样对统治者才不会有耗费。选择那些民可做的事情,然后才让他们去干,谁还会怨恨呢?追求仁德而得到仁德,怎么叫做贪婪呢?无论人有多少,势力大小,都不怠慢,那不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吗?衣冠整齐,眼光严肃,使人望而生畏,这不就是威严而不凶猛吗?这里所说的“五美”实际上都是善,即统治者从事治理百姓的五种“美德”。孟子和荀子观点为什么不同 p37孟子全面集成了孔子的思想,并发展了孔子的“仁”,变孔子的“修身”为“养性”,突出了“人性”的作用。主张“人性善”。他在没得观点上提出了“充实之谓美”的论点。即充实人的品德,也就是仁、义、礼、智等。在孟子看来,美是有内容和形式的,一方面要有充实的内容,另一方面还要有“茂好于外”的形式,二者缺一不可。孟子主张“人性恶”,他认为美不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的学习和教育的结果。人的本性只不过是一种原始的质朴的材料,“伪”就是人为的意思。人为是就后天的学习礼仪,道德教育而说的。美是后天的学习和教育的结果,是和社会环境、伦理道德密切相关的,在这里,美和善也是有密切联系的。兰亭序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全文324个字。七大艺术门类 雕塑、绘画、戏剧、工艺、建筑、音乐、舞蹈、文学等。新兴:电影 摄影 工业填空:*1、中国古代乐记对音乐的起源、特征、作用都有较系统的论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2、在绘画方面,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的理论,南齐谢赫提出“气韵生动”为中心的“六法”,这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经验的系统总结。3、古希腊美学思想: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亚里士多德诗学、修辞学,都建立在总结以往文艺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4、最早使用美学这个术语作为一门科学名称的,是被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通。这门科学叫做“伊斯特惕克”(Aesthetik),即“美学”,这个字按照希腊文原意来看是“感觉学”的意思。5、在现实生活中美的存在形式: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艺术美。这些美的存在形式都是根源于实践。6、诗经中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7、荀子非相:“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8、抱朴子清鉴:“夫貌望丰伟者不必贤;而形器尪瘁者不必愚。”刘勰在文心雕龙 总术篇中说:如果“义华而声悴”,有好的内容儿无好的形式,或者是“理拙而文泽”,辞句虽很漂亮,但理义浅薄,那也不是美的作品,这都是强调了内容的决定作用。所以,刘勰认为好的美的作品必须是“衔华佩实”(征圣),“舒文载实”(明诗),只有做到内容和形式相统一才是美的,因此,他要求“为情而造文”,反对“为文而造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情采)。那种“繁采寡情”的文艺作品是不美的,使人“味之必厌”。名词解释:1、美学:美学是在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社会科学,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这门学科被叫做”伊斯特惕克“,即美学,此概念最早由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通提出,其希腊文原意是“感觉学”。(百度百科:美学五含义:美学是关于美的学科;美学是艺术哲学;美学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美学是关于对美学词汇进行语言分析的学科;美学是关于审美价值的学科。)2、真善美和丑:(P61-72)不太确定,书本上关于这个的名词解释很零散真:指事物的表达或事物的定义与它的实质相符合,指客观世界自身的变化、发展规律;善:指功利,是意志活动(目的、功利)的对象,和功利直接联系,包括人的道德行为意外的许多事物的社会功利性质,也就是指符合人的目的性;美:指实践中真善的形象体现(P62),引起人享乐的东西丑:是感性形式中包含着一种对生活、对人的本质具有否定意义的东西,和恶有密切联系但不等于恶(P68)3、艺术丑:(P72)(第四版P78)指艺术作品的丑,艺术丑和艺术美是对应的,是对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否定。 具体指艺术作品的内容虚假、腐朽、技巧低劣。 在另一种情况下,艺术丑是指技巧上的失败。4、社会美:(P99)(第四版P102)社会美是指社会中的美,它不仅根源于实践,而且本身就是实践的最直接表现。社会美的表现:首先表现在那些作为实践主体的先进人物上; 其次表现在劳动产品上,主要指已经改变自然原有感性形式的劳动产品。社会美的特点:是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生活形象; 重在内容。5、自然美:(P116)(第四版P119)自然美是自然事物的美,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重在形式;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在美育方面具有重要意义。6、形式美:(P136)(第四版P140)形式美是指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的有规律的结合,是美的形式的某些共同特征,形式美所体现的内容是间接的、朦胧的。7、艺术美:(P149)(第四版P155)艺术美指艺术作品的美。艺术美来源于客观现实生活,但不等于生活,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8、意境:(P178)(第四版P185)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体现了艺术美。意境即情景交融,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的产物,意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9、传神:(P189)(第四版P196)传神是中国美学中的重要命题之一。传神即神形兼备,传神在艺术中主要是指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也包括花鸟鱼虫传神,指生动逼真地刻划出人或物的神情。行神 p41(与11章 传神 结合)在造型艺术中所谓形、神,也是讲形势和内容的关系。在中国画论中把“形神兼备”作为艺术美的重要标准。所谓“神”指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等,这是属于内容方面的;晋代顾恺之所谓“以形写神”,正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表现其内在的精神品质。传神:神形兼备不仅指人物形象,也指动物形象。11章传神:传神在艺术中是指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也包括为花鸟鱼虫传神。所谓“以形写神”就是通过人物的外部感性特征去表现人的内在精神。10、优美:(P219-220)(第四版P229)指美好、美妙,即是一般所说的美。优美的特点是:美处于矛盾的相对统一和平衡状态,是主客体处于相对统一的状态。在形式上的特征表现为:柔媚、和谐、安静与秀雅的美。从美感上看,能够给人以轻松、愉快和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11、崇高:(P220)(第四版P230)特点是美处于主客体的矛盾激化中,可以扩大人的精神境界和审美享受。在形式上往往表现为一种粗犷、激荡、刚健、雄伟的特征,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庄严、宏伟的美,是一种以力量和气势取胜的美,是一种显示主体实践严重斗争和动魄惊心的美,是一种具有强烈的伦理道德作用的伟大的美。崇高的表现:自然的崇高,虽不在于自然对象的本身属性,但是自然对象的巨大的体积和力量以及粗犷不羁的形式等,都对形成崇高的对象起积极的作用。社会生活中崇高的特点是:在严重的实践斗争中所显示的伟大实践力量。在艺术作品里,崇高作为一种昂扬的激情和悲愤不平,表现得愈是激烈,愈加显得崇高。【优美与崇高是美的两种不同形式,即美的两种不同种类。如风和日丽和狂风暴雨,就是两种不同形态的美。这两种不同形态的美,给我们的审美感受也是不同的。前者给我们心旷神怡的审美愉悦,后者给我们的却是无限的力量感觉,可以扩大我们的精神境界和审美享受。前者叫优美,后者叫崇高。】古罗马的朗加纳斯在论崇高中最早使用“崇高”这一范畴。他是从修辞学的角度,而不是作为美的一种形态加以论证的。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种,一种是数学的崇高,一种是力学的崇高。12、悲剧:(P238)(第四版P248)是崇高的集中形态,是一种崇高的美。不但是戏剧种类,还是美学范畴。表现为在一定时期内,还具有强大的实际力量的旧势力对新生力量的暂时性压倒、一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失败或挫折、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严重灾难、困苦等。悲剧的类型:英雄人物的悲剧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不幸和苦难旧事物的悲剧(戏剧范畴的悲剧:悲剧是戏剧主要体裁之一,主要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13、喜剧:(P253)(第四版P263)关于喜剧的探讨在美学史上有许多不同的见解。(总结无力,详见教材)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喜剧主要指笑剧,是社会生活中的否定方面,即讽刺性喜剧。讽刺性喜剧产生的客观基础是历史上陈旧生活方式的灭亡,其中体现这种陈旧生活方式的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都是历史上的丑角。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是产生喜剧的根源。喜剧性艺术的特征是“寓庄于谐”,通过倒错、夸张、巧合、重复等表现手法实现讽刺、幽默等多种表现形式。(度娘解释:喜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大众一般解作笑剧或笑片,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从而引起人们对丑的、滑稽的的嘲笑,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基于描写对象和手法的不同,可分为讽刺喜剧、抒情喜剧、荒诞喜剧和闹剧等样式。内容可为带有讽刺及政治机智或才智的社会批判,或为纯粹的闹剧或滑稽剧。喜剧冲突的解决一般比较轻快,往往以代表进步力量的主人公获得胜利或如愿以偿为结局。)14、柏拉图(名OR简)(P16)(第四版P17)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在欧洲美学史上最早对美的问题作深入哲学思考的人。他所写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的一篇系统地研究美学的著作。他提出: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现实中一切事物的美根源于“美的理式”,即“美本身”。他区分了“什么是美的”和“什么是美”两个概念,并讨论了美的各种定义。15、康德(名OR简)(P17)(第四版P18)康德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康德的美学是建立在先验论的基础上的。他认为”美只能是主观的“。他说:“至于审美的规定根据,我们认为它只能是主观的,不可能是别的”。他认为”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提出“审美是一种趣味判断或鉴赏判断”。著作判断力批判。他认为在趣味判断中,美具有没有目的而又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合目的性的形式。16、黑格尔(名OR简)(P19)(第四版P20)黑格尔是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在哲学上是客观唯心主义者。他认为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在美学上,他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精神的外化。他认为美的根源在于理念、绝对精神,而感性的实在不过是理念生发出来的,是作为理念的客观性向。黑格尔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体现了理性与感性、内容与形式、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强调人的精神劳动的外化。17、亚里士多德(名OR简)(P22)(第四版P24)古希腊哲学家,坚决批判柏拉图的唯心主义观点。他认为“一般”(理式)是不能脱离“个别”(具体的事物)而单独存在的。脱离美的事物的“理念”或“美本身”是不存在的,美在事物本身之中,主要是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主要靠事物的“体积与安排”,肯定美的形式、比例。主要美学观点:美产生于大小和秩序;美产生于一定的尺度,不能及也不能过。简答题:*1、关于美学研究的对象问题,自鲍姆嘉通建立美学以来,就有不同的意见和争论,主要有四种意见:(P5-7)(第四版P6-7) 鲍姆嘉通:美学的对象就是研究美,就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美学所研究的艺术,是研究艺术当中的美的问题。 黑格尔: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只有艺术美而没有自然美。美学的对象就是广大的美的领域,说得更精确一点,它的范围就是艺术。美学是“艺术哲学”,也就是“美的艺术的哲学“。 车尔尼雪夫斯基:批判黑格尔派美学。强调现实美的研究,强调艺术对现实的美学关系。美学的研究对象不应是美,而是艺术。美学即是艺术观或艺术的一般规律。美学研究对象大于美,包括整个艺术理论。 近现代心理学派: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心理学的。属于这一派的美学有“移情说”、“心理距离说”,认为美学的最重要人物就在于分析美感经验,这是近代心理学的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2、简要说明为什么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必考!)(P52)(第四版P55)美的事物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喜悦,在于包含了人类最珍贵的特性实践中的自由创造。我们所谓自由创造是生产实践中的劳动创造。自由创造即按照人类认识到的客观必然性,也就是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已实现人类的目的和要求的物质活动。自由创造是合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自由创造这种特性是珍贵的,表现在:首先,实践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次,实践中的创造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再次,再创造中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勇敢、灵巧、力量等品质。实践中的自由创造是人类的最珍贵特性,这一最珍贵的特性的形式表现就是美。3、艺术作品中反映丑的对象不等于艺术丑(可能考察的角度:为什么;两者区别和联系)(P73)(第四版P78) 艺术丑指艺术作品的丑,艺术丑和艺术美是对应的,是对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否定。具体指艺术作品的内容虚假、腐朽、技巧低劣。艺术家表现丑的对象时,由于所塑造的形象中体现了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作品本身可以是美的。艺术作品的美是决定于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而形象的丑是体现客观对象的性质。一些作品构成了人物形象的丑,揭露了客观对象的丑的本质,但是作为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却是美的。艺术美并不是完全取决于作品所反应的对象是什么,而是决定于艺术家如何去反映对象。如果是在进步的审美理想指导下去揭露丑,则是反面肯定美。怎么样理解艺术丑p781.艺术丑指艺术作品的内容虚假、腐朽、技巧低劣。(如西方有些在人身上涂满颜料在画布上爬滚作画,在女人嘴唇抹口红用嘴唇在画布上作画。或者中国书法对字的形式疏、密、长、短的处理不当。)2.艺术作品中反映丑的对象不等于艺术丑(表现丑的对象的作品本身可以是美的。)3.某些艺术中的“丑角”不等于丑。(如戏曲中的“丑角”不同于生活中的丑,不一定是反面人物。)4.在园林艺术中山石以“丑”为美。4、总结孔子美学观点(未明确说明题型,可能为简答)(第四版P35)美和善是密切联系而不可分的,甚至是善的同义语。“里仁为美”、“君子成之人美,不成人之恶”、“有周公才之美”,在这里美和善、德含义同等,可以混同使用。孔子也看到了美和善的区别。如“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在这里,美与善分开来使用,而且代表不同的内容。虽然如此,美和善还是密切相联而不可分的,虽然有时二者分开使用,但美与德、善还是一致的。“夫玉者,君子比德焉。”“美舜自以德禅于尧;又尽善,谓太平也。“5、总结孟子美学观点(未明确说明题型,可能为简答)(第四版P37)全面继承孔子思想,发展孔子的“仁”,变孔子的“修身”为“养性”,突出“人性”作用。提出“充实之谓美”的美学观点,充实人的品德就是美,美的形式是品德的直接表现。美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强调仁义礼智等品德是美的根源,美与善密切联系。他还主张“人性善”,认为人的品德、仁义、善信等这些道德思想和品质,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是先天的、是与生俱来的,而非后天形成的。“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6、东西方美学比较(要求关注一下,未明确说明题型)(第四版P50)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探讨,有其独特性,与西方美学史有很大的不同。西方美学史在探讨美的本质时,直接与世界观相联系;中国则是朴素的,与世界观联系不那么直接、紧密。其次,中国美学史上有许多美学范畴,如气韵、风骨、意境、神韵,是西方不具备的,有许多辩证法的思想值得我们吸取和借鉴,也也掺杂了唯心主义成分。中西方对美的本质都问题都一直没有解决。7、“寓庄于谐”为什么是喜剧艺术的本质?(网上找的美学书课后练习答案)(第四版P281)生活中的喜剧的本质决定了喜剧艺术的本质。首先,一切艺术的源泉都是生活,喜剧艺术反映的是生活中的喜剧,喜剧作品是艺术家对生活中的喜剧进行提炼、集中和能动反映的结果。其次,生活中的喜剧的本质是:在倒错、乖讹、自相矛盾的形式中显示生活的本质。生活喜剧中的丑角都是用一种假象把自己的丑的本质掩盖起来,产生自相矛盾、乖讹的可笑形式。生活中的这种喜剧本质和特点反映在喜剧艺术中就是“寓庄于谐”,即用诙谐可笑的形式表现严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家必须按照生活喜剧本来的特点进行再现和表现,才能产生喜剧效果,产生优秀的喜剧作品。所以,“寓庄于谐”是喜剧的本质。美与善的区别 p69(简答)1.从功利关系上看,善直接和功利相关联,衡量一件事物是否善,是以社会功利作为客观标准,如某一道德行为是否对社会有利。而美和功利是一种间接联系,功利是潜伏在形象中。2.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看,善虽有形式,但主要不是讲形式,也可以不顾及形式,人们对善的把握主要是通过概念去揭示对象的功利性质;而美是在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基础上,注重形式,强调内容要显现为生动的形象,如人物要有情状,即所谓“冲内形外之为美”。3.善是意志活动(目的、 功利)的对象,而美是认识和观赏的对象,能唤起情感的喜悦。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主要是讨论悲剧的。他在悲剧的理论中提出:第一,”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一定的长度是指情节。他认为在悲剧中最重要的是情节。悲剧艺术的目的在于组织情节。第二,悲剧有特定的对象,特定的人物。悲剧不是写一般情况下的好人,而是要在特定条件下的好的人。论述题:1、为什么社会美重在内容,而自然美重在形式?请用具体美学实例分析说明。 (P104和P129)例子书上很多(1)社会美重在内容:平常所说的“心灵美”、“精神美”、“性格美”、“内在美”都是强调美的内容,即人的内在品质、性格等等。人物形象的美是在生产劳动中,在自由创造中形成的美好品质和性格。人物形象的美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并侧重于内容。自由创造是人的珍贵特性,在创造过程中显示了人的聪明、勇敢、诚实、坚毅、质朴等美好品质。这些品质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而且是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2)自然美重在形式:自然属性虽然不是自然美的根源,但是由于自然美主要是以它的感性特征直接引起人的美感,因此,自然的某些属性如色彩、形状、质感等具有不可忽视的审美意义,它是自然美形成的必要条件。社会美是以善的内容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并且具有显著的社会功利性。人们衡量一个社会事物美不美,往往更注重其内容美不美,看他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们的需求、目的和利益。这里所讲的内容,即社会功利性,同时也包含着在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的层面上的定向和定位,这也可以说是社会美的伦理定位。 (别的资料: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他不仅根源于实践,而且本身就是实践的最直接的表现。人类社会生活的内容很丰富,社会美首先表现在作为实践主题的先进人物身上。其次表现在劳动产品上,这主要是指那些已经改变自然原有的感性形式的劳动产品。平时所说的心灵美、精神美、性格美、内在美都是强调没的内容,即人的内在品质性格等。 加西莫多是巴黎圣母院的一个敲钟人。他“又胖又矮,身体高度和宽度差不多”,“下部是方方的”。;他出现的时候是个驼背,走路的时候是个跋子,看人的时候是个独眼,说话的时候是个哑子。加西莫多显然不是“美”的。那么,他的富于魅力之处在哪里呢?这就是他有一颗与他的丑陋外貌并不相称的美好心灵。他是那样的真诚、正直、善良,他对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孚罗诺是那样的感恩戴德,他为报答这位主教大人,勇敢地去抢救爱斯米加尔达,因此而备受凌辱。可见.是加西莫多的心灵美震撼了欣赏者们,他的审美价值来源于他那美好的心灵。 自然美是自然事物的美。在美学史上关于自然美的研究,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其中最主要的一种观点是,自然美在于自然事物本身,是自然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如山水花鸟的美在于山水花鸟本身自然上的属性,如形状颜色质感等。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美都是自在之物,他们的物质属性早已存在。所谓天下黄山奇。形成奇的原因由于自然特征的变化无穷。黄山七十二峰千姿万态,云海变幻莫测,还有奇松怪石。当然并不是多有的奇都是没,奇所以成为美可能与人类长期的创造活动有关系,在创造中出现新的独特的东西,往往能引起人们强烈的美感。)2、怎么理解恩格斯所说的“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 (简答或论述)(可联系恩格斯所在时期,至少举一个例子)(P159)(第四版P183)恩格斯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艺术典型应当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每个人都是典型”是讲艺术典型应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揭示社会生活一定的本质,值得是典型的共性,“又是一定的单个人”,这是讲艺术典型应当有自己的特殊性,也就是要有自己的鲜明独特的个性。(例子还没找到sos)3、悲剧的客观效果是什么?怎么理解悲剧对人生的积极意义? (简答或论述)(网上找的美学书课后练习答案)(第四版P262) 悲剧的客观效果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1)悲剧反映了先进社会力量在严酷的实践斗争中的苦难和死亡,美暂时被丑压倒,因此悲剧使人产生一种痛苦之感,是痛苦之中的愉快,使人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即悲剧中的崇高感。 (2)人们在欣赏悲剧时不仅仅是流泪,同时由于美在受到摧残时,显示出光辉的品质,又使人在道德感情上受到“陶冶”。在美感各种形态中,悲剧引起的美感最接近道德的审判和实践的意志。 (3)在悲剧的美感中显示着认识与情感相统一的理性力量,伦理特点非常突出。悲剧必然使人痛苦,但革命的悲剧使人从痛苦中产生力量,使人从先进人物的痛苦和毁灭中认识到真理,它能唤醒人们,鼓舞斗志,从而使人们受到教育。 悲剧对人生的积极意义有三方面: (1)识生活道路上充满了矛盾、曲折和艰苦的斗争,为了实现伟大的理想,需要付出代价,有时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2)激发人们学习英雄人物在严酷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和极大的精神力量。(3)激发人们对丑恶事物的憎恨,增强美丑的识别能力。悲剧使人们自觉地向进步人物学习,树立高尚的人生理想,在实际生活中追求美好崇高的人生境界。5、美感的共性和个性、时代性和阶级性:如结合俗语“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等进行分析(第四版P314开始)美感的共性,即美感的普遍性与共同性;个性,则是美感的差异性。美感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则表现美感的共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美感的客观标准是社会实践。6、 美感经验的快感与我们的利害算计没有关系,少女可以为失去的爱情而歌唱,而守财奴却不能为他失去的金钱而歌唱,为什么?(第四版P309313:美感中的社会功利)美感作为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感性和理性、情感和认识和谐的统一,是由社会功利目的的。美感的功利来源于审美对象的功利性和所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7、意境:结合试卷给定的王维诗作分析【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意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生动的形象、包含艺术家的情感、包含了精湛的艺术技巧、意境中的含蓄唤起欣赏者的想象8、崇高:结合试卷给定的一幅油画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