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化学试题汇编 专题三 氧化还原反应(A卷)(含解析)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6253857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化学试题汇编 专题三 氧化还原反应(A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高考化学试题汇编 专题三 氧化还原反应(A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年高考化学试题汇编 专题三 氧化还原反应(A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化学试题汇编 专题三 氧化还原反应(A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xx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模拟考试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箔插入稀HNO3中无现象因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B“硝基苯制备”实验中,将温度计插入水浴,但水银球不能与烧杯底部和烧杯壁接触C“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D除去干燥CO2中混有的少量SO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2.(xx届南京三模13)在探究SO2性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O2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产生倒吸现象,说明SO2极易溶于水BSO2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的颜色褪去,说明SO2具有漂白性CSO2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的颜色变浅,说明SO2具有还原性D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中,溶液出现浑浊现象,说明有BaSO3沉淀生成3.(xx山东青岛第二次模拟理科综合13)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4+和NH3H2O的形式存在,在一定条件下,NH4+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3,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该反应的催化剂是NO2B升高温度,两步反应速率均加快,有利于NH4+ 转化成NO3C在第一步反应中,当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变时,该反应即达平衡状态D1 mol NH4在第一步反应中与1 mol NO2在第二步反应中失电子数之比为1:34.(xx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四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9)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浓硝酸反应生成NO2,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Ag B FeI2 CSO2 D C 5.(xx山东淄博市高三二模10)下列对事实的解释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6.(xx山东文登市高三二模10)下列关于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c(H+)=11013molL1的溶液中:Na+、Fe3+、Cl、SO42能大量共存B铜溶于FeCl3溶液中:Cu + Fe3+ = Fe2+ + Cu2+CNaHCO3溶液中:c(Na+)c(CO32)c(HCO3)+c(H2CO3)D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再加盐酸,有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7.(xx山东文登市高三二模11)等质量的氯气与下列足量物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最少的是A冷的NaOH溶液BSO2的水溶液 CFeCl2溶液D铜8.(xx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三三模9)9.(xx安徽宿州市高三三模7)10.(xx湖南怀化市高三三模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制氧气:2O22+2H2O4OH+O2B. 在100ml浓度为1 mol L-1 的Fe(NO3)3的溶液中通入足量SO22Fe3+SO2+2H2O=2Fe2+SO42-+4H+C. 1moL-1 的 NaAlO2 溶液和2.5mol L-1 的盐酸等体积混合:2AlO2 + 5 H=Al(OH)3 + Al3 + H2 OD. 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与之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醋酸:COH+ = HCO二、非选择题(共50分)11.(xx江淮十校4月联考28)(16分)湿式吸收一电解再生法,是采用氧化一电解的双反应器对含硫化氢的废气进行脱硫制氢。实验表明,双反应器法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实现对硫化氢的有效吸收,并可同时制取氢气和硫磺,该法基本流程见图l,其中氧化吸收器中为FeCl3溶液,电解反应器可实现FeCl3溶液的恢复及H2的制备。 (l)氧化反应器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有程式为 (2)电解反应器中,阳极反应式是 (3)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研究FeCl3溶液吸收H2S气体的效率,实验时要先向FeCl3溶液中通人N2,其目的是 。 对影响吸收效率的因素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H2S气体的通入速率; 假设二: ; 假设三: . 请你设计实验就假设一进行验证,将实验步骤及结论补充完整。 (注:可用pH计测量溶液中的H+浓度)实验步骤及结论分别取等体积、等浓度的FeCl3溶液于不同的试管中;_ 结论:_ (4)将FeCl3溶液吸收H2S气体后的溶液过滤后,取少量向其中加入BaCl2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注:BaS溶于盐酸)。则白色沉淀可能是_你的判断理由是_12.(xx北京西城区二模试卷28)(15分)某小组同学利用铝和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后得到的固体进行如下实验。(1)铝和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固体成分的初步确定。实验序号操作及现象取少量固体样品,加入过量稀盐酸,固体溶解,产生无色气体(经检验为H2),溶液呈浅黄色向中所得溶液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呈浅红色,再加入H2O2溶液至过量,产生无色气体(经检验为O2),溶液变为深红色,且红色很快褪去 由上述实验可知:溶液中Fe元素的存在形式有 。 中产生H2的原因是样品中除含Fe外,可能有未反应的Al,为检验样品中是否含Al单质,设计了相关实验,依据的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生成O2的化学方程式是 。 进一步的实验表明,上述固体样品中Fe元素的存在形式有:Fe、Fe2O3、Fe3O4。(3)该小组同学对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做进一步探究。 实验序号操作、现象将中剩余溶液均分为两份,一份滴加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另一份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取2 mL 0.1 mol/L FeCl3溶液,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通入一段时间O2,无明显变化。再加入H2O2溶液,红色很快褪去 提示:KSCN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实验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 。 结合实验和分析,实验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 。 查阅资料得知:Cl-对溶液红色褪去的反应有催化作用,验证该说法应补充的实验高温和现象是 。13.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答案和解析1.【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同时设计氧化还原反应。【解析】A常温下浓硝酸遇Al钝化,Al箔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稀硝酸不能使铝钝化,故A错误;B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为保证测量准确水银球不能与烧杯底部和烧杯壁接触,故B正确;C“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故C正确;D除去干燥CO2中混有的少量SO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故D正确。2.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SO2的探究实验。难度中等。【解析】A项,只能说明SO2被NaOH溶液吸收,错误;B项,发生反应:SO2 + Br2 + 2H2O = H2SO4 + 2HBr,体现SO2的还原性,错误;C项,酸性KMnO4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SO2生成SO42 ,SO2表现为还原性,正确;D项,SO2溶于水生成H2SO3,提供酸性环境,与NO3 共同氧化+4价的硫,最终生成BaSO4沉淀,错误。3.【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平衡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反应速率。【解析】NO2是中间产物,而催化剂在反应前后不变,A错误;升高温度,两步反应速率均加快,但这2个反应的正向都是放热反应,升温不利于NH4+ 转化成NO3,B错误;在第一步反应中,当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变时,即生成的H+的物质的量不变,该反应即达平衡状态,C正确;1 mol NH4在第一步反应失去电子3-(-3)=6mol,1 mol NO2在第二步反应中失电子为5-3=2mol,二者之比为3:1,D错误。4.【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硝酸的化学性质,涉及氧化还原反应。【解析】A、1mol Ag参加反应转移电子1mol,消耗氧化性的硝酸和酸性的硝酸各1mol,共2mol,B、1molFeI2参加反应转移3mol电子,消耗消耗氧化性的硝酸和酸性的硝酸各3mol,共6mol;C、1molSO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2mol,消耗硝酸2mol;D、1molC参加反应转移电子4mol,消耗硝酸4mol,故选B。5.【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化学实验设计与验证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等。【解析】A、生成碳酸氢钠沉淀,正确;碳酸氢钠溶液的pH大于亚硫酸氢钠溶液的pH,表明碳酸氢钠的水解程度大,根据越弱越水解知酸性:碳酸小于亚硫酸,B正确;C正确;酸性条件下,NO3-有氧化性,可氧化Fe2+,即溶液变黄色,不一定是过氧化氢氧化了Fe2+,欲证明氧化性:H2O2Fe3+,应该用氯化亚铁,D错误。6.【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浓度比较、离子检验。【解析】在c(H+)=11013molL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Fe3+、OH之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铜溶于FeCl3溶液中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3+=2Fe2+Cu2+,B错误;NaHCO3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可得:c(Na+)=c(CO32)+c(HCO3)+c(H2CO3),C正确;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再加盐酸,有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原溶液中可能存在银离子,不一定含有SO42,故D错误。7.【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氯气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解析】A、1mol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转移电子是1mol;B、1mol氯气和SO2的水溶液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转移电子是2mol;C、1mol氯气和FeCl2的水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转移电子是2mol;D、1mol氯气和Cu反应生成氯化铜,转移电子是2mol;转移的电子数最少的是A。8.【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离子共存。【解析】常温下,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pH3.1,溶液呈酸性,AlO2-能与H+反应,A错误;NO3-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3Fe2+4H+NO3-=3Fe3+NO+2H2O,B错误;与Al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可能呈酸性或强碱性,若溶液呈酸性,SiO32-不能大量共存;若溶液呈强碱性,Mg2+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常温下,水电离产生的c(H+)=10-13mol/L的溶液pH=13或1,pH=13时C6H5O-能大量共存,D正确。9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解析:A反应2Fe3O4=6FeO+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0价,每生成1mol氧气转移4mol电子,则每分解lmolFe3O4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BH1、H2的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和产物均不同;C碳为生成物,不是催化剂;D根据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C=O,键和键个数之比为1:1;故答案选A。10.【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点。【解析】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不能拆,A错误;Fe(NO3)3的溶液中通入足量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B错误;1moL-1 的 NaAlO2 溶液和2.5mol L-1 的盐酸等体积混合2AlO2 + 5 H=Al(OH)3 + Al3 + H2 O,C正确; 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与之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醋酸,醋酸是弱电解质,不能拆,D错误。11.【答案】(16分)(1): H2S+2Fe3+=2H+S+2Fe2+ 。 ( 2分)(2): Fe2+-e-=Fe3+ 。 ( 2分)(3)排除溶液中的O2,防止对实验产生影响 (2分)假设二:FeCl3溶液的浓度、 (1分)假设三: 溶液的pH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1分)实验步骤及结论:.向溶液中分别通入 N2 。 1分.分别向上述溶液中按不同速率通入 H2S 。 1分.分别用pH计测量溶液的pH变化。 1结论:若两溶液的pH值变化速率与气体通入速率比不同,说明 H2S气体的通入速率对吸收速率有影响,否则无影响 。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分(4)则白色沉淀可能是 BaSO4 。(2分)原溶液中有Cl-排除AgCl生成可能,而BaSO3在酸溶液中难生成,则白色沉淀可能为BaSO4。 (2分)【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操作目的、实验设计、探究与评价。【解析】氧化反应器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氯化铁将硫化氢氧化为S:H2S+2Fe3+=2H+S+2Fe2+。电解反应器中,阳极是氯化亚铁溶液中的Fe2+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3+,实现Fe3+再生,阴极生成氢气。通人N2目的是排除溶液中的O2,防止氧气氧化硫化氢而对实验产生干扰。分析氯化铁溶液的组成知影响吸收效率的因素有氯化铁溶液的浓度和酸度(即溶液的pH)。假设一的验证需控制变量,即保证氯化铁溶液的浓度相同(此时初始溶液的pH相同)、排除氧气,实验可通过比较两溶液的pH值变化速率与气体通入速率比是否一致判断假设一是否正确。该沉淀只能是硫酸钡,因为原溶液含氯化铁,故沉淀不可能是氯化银,而BaS、BaSO3溶于盐酸。12.【答案】(1)2AlFe2O3=2FeAl2O3 (2分)(2) Fe2+、Fe3+(2分)催化剂 2Al2OH-2H2O2AlO2-3H2 (2分) 2H2O2 =2H2OO2(Fe3+作催化剂也可)(2分)(3) BaSO4 (2分) 溶液中的SCN-被H2O2溶液氧化,使溶液红色褪去 (2分) 分别取2 mL 0.1 mol/L FeCl3溶液和2 mL 0.05 mol/L Fe2(SO4)3溶液;分别滴入KSCN溶液,溶液均变为红色;再分别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H2O2溶液,FeCl3溶液褪色快。或取0.05 mol/L Fe2(SO4)3溶液,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将红色溶液分为2份,1份加入NaCl固体,另一份不变;向这2份溶液中均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H2O2溶液,加入NaCl的溶液红色迅速褪去。 (3分)【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实验等知识。【解析】(1)铝与氧化铁高温生成氧化铝和铁。(2)铝与氧化铁生成Fe,Fe与盐酸生成Fe2+;溶液呈黄色说明其中含有Fe3+;检验固体中是否含有铝,可向固体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看是否有气泡产生;Fe3+与SCN-生成血红色溶液,Fe3+可催化H2O2分解生成氧气和水。(3)Fe3+3SCN-Fe(SCN)3(血红色),红色褪去说明平衡向左移动,可能情况是c(Fe3+)或c(SCN-)减小。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存在Fe3+;加氯化钡产生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存在SO42-(SCN-中S被氧化而得)。中通氧气无明显变化说明O2不能氧化SCN-,再加H2O2,红色很快褪去说明SCN-被H2O2氧化生成SO42-;欲证明Cl-对溶液红色褪去的反应有催化作用,可取FeCl3溶液和Fe2(SO4)3溶液(保证Fe3+浓度相等),分别滴加KSCN溶液,溶液均变红,再加等浓度等体积H2O2溶液,FeCl3溶液中褪色快。13.【答案】(1)Fe+2H+=Fe2+H2、Fe+2Fe3+=3Fe2+(2)4.47.5(3)Fe2+NO2-+2H+=Fe3+NO+H2O(4)4(5)Fe3+3H2OFe(OH)3+3H+ 若硫酸量小,c(H+)过低,平衡正移,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若硫酸加入量过大,平衡逆移,溶液中c(OH-)过小,不利于产物形成。(6)2Fe(OH)2+2H2OFe2(OH)42+2H+【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化工生产流程分析、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勒沙特列原理等知识。【解析】反应I中发生反应:Fe+H2SO4=FeSO4+H2、Al2O3+3H2SO4=Al2(SO4)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Fe+Fe2(SO4)3=3FeSO4。反应II中反应为Al3+3HCO3-=Al(OH)3+3CO2;滤渣为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反应III为NO2-氧化Fe2+生成Fe3+。(1)I中氧化还原反应Fe+H2SO4=FeSO4+H2、Fe+Fe2(SO4)3=3FeSO4。(2)II中加入碳酸氢钠使Al3+完全沉淀而Fe3+不沉淀,所以调节的pH范围为4.47.5。(3)III中NO2-与Fe2+生成NO和Fe3+,根据得失电子相等和电荷守恒配平。(4)O24e-、NO2-e-,由得失电子相等知消耗1molO2与4molNaNO2相当。(5)Fe3+3H2OFe(OH)3+3H+,若c(H+)过小,平衡向右移动,形成氢氧化铁沉淀;若c(H+)过大,平衡向左移动,不利于形成碱式硫酸铁。(6)Fe(OH)2+与H2O生成Fe2(OH)42+与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