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专版)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高分加练(二)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6102797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专版)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高分加练(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西专版)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高分加练(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西专版)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高分加练(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专版)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高分加练(二)1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C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有机物完全燃烧都会生成二氧化碳D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2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2题图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2 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Ct1 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提纯含有少量乙的甲物质,最适宜的方法是蒸发结晶3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A足量的铁片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B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至过量D向pH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4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4题图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甲物质是由硫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种类均不同D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_5下列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序号物质操作方染A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CO32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观察有无气泡产生B证明金属活动性:FeCu将铁丝伸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有无现象C区分羊毛布料与纯棉布料加热,看是否熔化D除去NaNO3溶液中的Na2CO3_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第6题图(1)t1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2)当A中混有少量的B时,可用_的方法提纯A。(3)t2 时,向100 g水中加入_A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4)要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除蒸发水外还可采用的方法是_。7高纯氧化锌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流程制备高纯氧化锌。第7题图(1)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2)反应后进行的分离操作名称是_,完成该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_,若得到的氯化锌溶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_。(3)反应属于分解反应,除得到氧化锌外还生成两种常见气体,其化学式为_和_。(4)高纯氧化锌属于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8已知A、B、C、D、E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表示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A、B、C、E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与C、E与C之间的反应产物完全相同,E在农业上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请回答下列问题。第8题图(1)C属于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2)写出物质A的一种用途_。(3)写出DB的化学方程式_。(4)可以用_除去E中含有的少量A杂质。9如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A图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_。(2)B图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测得氧气含量小于的原因可能是_(只写一个)。(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若其他操作都正确,采用C图操作量取水,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4)D图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时,停止加热。(5)E图中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为_。10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实验后,将两烧杯中的物质倒入废液缸中,发现混合后的废液浑浊并显红色。请你完成下列探究过程:【现象记录】B实验中产生的实验现象为_。【实验解释】A实验中可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其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提出问题】废液缸中的废液显红色,说明废液呈碱性。废液中显碱性溶质的成分可能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溶质是氢氧化钠;猜想二:溶质是碳酸钠;猜想三:溶质是_。【实验验证】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将废液过滤,然后取一定量滤液并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得到了如上图所示的图像。【实验结论】分析图像数据可知,废液中的碱性溶质是_。【反思提升】为了使废液达到安全排放标准,可建议向红色废液中加入_。11实验室有一瓶失去了标签的黑色固体,为探究黑色固体(仅含两种元素的化合物)的成分和性质,学习小组的同学作了如下探究:【学会猜想】根据初中常见的黑色固体,对黑色固体的成分作出如下猜想:猜想一:黑色固体是Fe3O4猜想二:黑色固体是CuO猜想三:黑色固体是_猜想四:黑色固体是铁粉和木炭粉的混合物【讨论交流】娟娟首先判定猜想四不成立,理由是_。【进行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将黑色固体隔绝空气加强热(如图),产生了一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固体由黑色变成了红色。由此可知该黑色固体中含有_元素,依据是_。【提出问题】生成的红色固体是什么,它有什么化学性质?【查阅资料】(1)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和氧气。(2)氧化亚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铜和水三种物质。(3)二氧化锰和四氧化三铁在高温条件下不会发生分解反应。【进行实验】取图中完全反应后的部分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由此得出结论猜想二正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反思提升】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氧化铜和氧化亚铜分别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产物不同的原因:_。12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的过程中,将它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制得了氯气(Cl2),同时生成二氯化锰和水。(1)写出上述生成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2)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氯水(氯气的水溶液)进行了探究。验证氯水的酸性:取少量氯水,向其中滴加_(填一种酸碱指示剂),一开始可观察到滴加的指示剂在氯水中变_色。氯水具有漂白性,氯水中含有Cl2、HCl、HClO(次氯酸),请你参与“氯水使品红试纸褪色”的研究。【提出问题】氯水中的什么成分使品红试纸褪色?【猜想】猜想1: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试纸褪色。猜想2:氯水中的Cl2使品红试纸褪色。猜想3:氯水中的HCl使品红试纸褪色。猜想4:氯水中的HClO使品红试纸褪色。【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用水润湿品红试纸,观察试纸不褪色猜想1不成立把品红试纸放入_的氯气中,观察试纸不褪色猜想2不成立把品红试纸放入_中,观察试纸不褪色猜想3不成立【结论】通过探究,同学们找到了氯水使品红试纸褪色的原因。【思考】根据氯水具有漂白性可推测,实验向氯水中滴加几滴指示剂后,最终观察到的现象是_。13铜银合金有着广泛的用途,学习小组想测定某触点材料中两种金属的质量比,他们称取9.6 g该铜银合金,研成粉末后逐步加入硝酸银溶液。若反应过程中生成银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试计算:实验时间记录/分钟123456加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g102030405060反应中生成银的质量/g2.85.68.4m10.810.8(1)表示m的值为_。(2)反应后可回收硝酸铜的质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3)由此可知,该触点材料中,铜与银的质量比为_。参考答案1B2.C3.A4.A2125B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6(1)CBA(2)降温结晶(3)60 g37.5%(4)升高温度(或增加溶质)7(1)复分解反应(2)过滤漏斗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滤纸破损或仪器不干净等合理即可)(3)CO2CO(4)混合物8(1)酸(2)作干燥剂(3)Ca(OH)2CO2=CaCO3H2O(4)水9(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2)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等合理即可)(3)偏大(4)较多固体(5)铜片上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10【现象记录】有白色沉淀产生【实验解释】HClNaOH=NaClH2O【作出猜想】氢氧化钙【实验结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反思提升】适量稀盐酸11【学会猜想】MnO2【讨论交流】黑色固体是化合物【进行实验】氧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红色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为蓝色Cu2OH2SO4=CuSO4CuH2O【反思提升】物质的种类不同,性质也不同12(1)MnO24HCl(浓) MnCl22H2OCl2(2)紫色石蕊溶液红【实验探究】干燥HCl【思考】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13(1)10.8(2)解: 设反应中可回收硝酸铜的质量为xCu2AgNO3=Cu(NO3)22Ag 188216 x10.8 gx9.4 g答:反应后可回收硝酸铜的质量为9.4 g。(3)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