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江西省2022中考物理一轮专项 第02单元 光现象课时训练一、 填空题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传播。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2.如图K2-1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示意图,该现象可以用来解释;当小孔位置固定,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的像比原来(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图K2-1图K2-23.如图K2-2所示,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夹角,则反射角是,若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4.如图K2-3所示是林红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情景,此时反射角等于,实验时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纸板立于平面镜上,要能在实验中显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实验时应让入射光。若入射光线沿BO方向入射到O点,则反射光线是沿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图K2-3图K2-45.如图K2-4所示,为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人们应用“荷式开车门”:右手开左门,左手开右门。这样开车门人的上半身会自然而然地转动,车侧后方的光通过后视镜后进入人的眼睛,然后人转身的时候向后看,由于(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有光从物体射入人的眼睛,扩大了视野。6.xx济南小丽非常注重自己的衣着整洁,每天上学出门前都要通过镜子检视一下,当她走近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离她的距离(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7.xx玉林如图K2-5甲所示,玉林园博园的飞虹桥桥面距湖面3 m,则它的“倒影”距桥面m。如图乙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挂钟,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图K2-5图K2-68.如图K2-6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现有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实验时应选择(选填“透明玻璃”或“茶色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实验时,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9.xx眉山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如图K2-7所示。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折射角的大小为。图K2-7图K2-810.如图K2-8所示,用激光笔向容器底部投射光斑O之后,保持入射光线的位置不变,沿着容器内壁缓慢地向容器中注入清水,随着水位的逐渐上升,光斑会逐渐向O点的(选填“左”或“右”)边移动,光线在水中的折射角的大小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1.唐代的孔颖达在礼记月令一书中写道:“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这里雨虹的产生是光的现象。牛顿首先研究了这一现象,他通过将一束太阳光分解为七种颜色的光,这也说明不同色光在同一介质中的本领不同。七色光由上到下的顺序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说明水滴对光的偏折能力最强。图K2-9二、选择题12.xx贵阳自然及生活中许多光现象都是由于光不同的传播特点而形成的。如图K2-10所示的四个情景中,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图K2-1013.xx扬州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A.树叶的虚像B.树叶的实像C.太阳的虚像D.太阳的实像14.xx深圳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雨后的彩虹B.树阴下的光斑C.池水看起来“浅”D.树在水中的倒影15.如图K2-11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角,保持入射光线不动,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增大20,则平面镜应()图K2-11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0B.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0C.沿逆时针方向转动10D.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16.xx衡阳图K2-12所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 B CD图K2-1217.xx扬州图K2-14中能正确反映水中筷子(如图K2-13所示)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的是()图K2-13A BC D图K2-1418.如图K2-15所示,在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色光屏上呈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K2-15A.红光呈在最上面B.红光呈在最下面C.若换成黄色的光屏,就看不到黄光,其余颜色光仍呈在光屏上D.若换成蓝色光屏,什么光也看不见,屏幕是黑色三、作图题19.xx山西如图K2-16所示是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图,请你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图K2-16图K2-120.xx黄石如图K2-17所示,水里的光源O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折射光线经过A点,请在图中先通过虚线作图找出水面处的反射点,再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四、实验探究题21.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林红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白色硬纸板和激光器进行了如图K2-18所示的实验。图K2-18(1)白色硬纸板的表面应尽量(选填“粗糙”或“光滑”),目的是,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2)观察如图所示的器材,为了方便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还需对器材做出的改进是。(3)实验开始时,先让激光笔垂直照射到平面镜上,此时测得入射角为。(4)为寻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当纸板上显示出光路时,该同学将纸板B绕轴ON向后折,在纸板B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选填“存在”或“不存在”),这个现象说明了。(5)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应该采取的操作是。A.向纸板喷烟或雾B.使激光紧贴纸板面入射C.使激光垂直纸板面入射2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如图K2-19甲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图像纸,在纸的中间沿横线竖直放置一块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再拿另一支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移动位置,使B跟A的像重合。图K2-19(1)该实验应该在(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2)通过图像纸可以方便准确地得出结论,像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距。(3)蜡烛B与A的像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4)玻璃板后不点燃的蜡烛B,却好像点燃了,说明像是(选填“实”或“虚”)像。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5)如图乙所示,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实验中会出现的情况是。23.从水面上方看水中的物体变浅了,为了确定水中物体所成像的位置,林红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1)实验步骤:A.把一个防水灯泡a放在水中某处,观察灯泡所成像的位置;B.将另一个相同的灯泡b放在水面上方,调整其位置,使它的像与重合;C.用刻度尺测量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即为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2)测量时,把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灯泡b,水面处对应的刻度如图K2-20甲中虚线所示,则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为cm。图K2-20(3)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一定相等,依据是。(4)测量时,如果直接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使看到的零刻度线与灯泡a的像重合,则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表示(选填“a到水面的距离”或“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5)林红同学实验时,每次都从灯泡a的正上方观察,测得灯泡a到水面的距离u和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v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u/mm30.060.090.0120.0150.0180.0v/mm23.045.067.090.0113.0134.0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图乙中描点作出v-u的关系图线。由图线可知,v和u的定量关系是v=0.75u。(6)根据上面的实验结果,看起来1.2 m深的水坑,其实际深度可达m,因此看起来不太深的水也不能贸然下去,以免危险!参考答案1.直线大2.光沿直线传播变小解析 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由题图可见蜡烛距离小孔较近,在光屏上成的像比实际烛焰大;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后,烛焰距离小孔比原来远了,所以成的像也就变小了。3.6054.40竖直紧贴纸板OA可逆5.反射漫反射6.不变变小7.67:258.茶色玻璃板大小关系解析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找到蜡烛A的像的位置;茶色玻璃比较暗,使茶色玻璃板后面的环境对实验的影响比较小,成像更清晰。实验时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9.5344解析 由题意知,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则入射角为90-37=53,反射角也为53;则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83-37=46,折射角为90-46=44。10.左不变解析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刚开始向水槽内注水,水位低,注入水的体积增加时,水位升高,在注水的过程中,随着水位升高,入射点升高,折射角不变,光斑向左移动。由于入射角不变,故折射角不变。11.色散三棱镜折射紫12.B13.D14.D15.A解析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入射角应增大10,故平面镜应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0。16.C17.C解析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选C。18.A解析 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因此,红光呈在最上面,故A正确、B错误。若换成黄色的光屏,则只能反射黄光,因此我们能看到黄光,其余颜色光照射位置呈黑色,故C错误。若换成蓝色光屏,则只能反射蓝光,其余部分会是黑色,故D错误。19.如图所示20.如图所示21.(1)粗糙从不同的角度都能够观察到光线垂直(2)在纸板上标出角度(3)0(4)存在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5)B22.(1)较暗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等于(3)相等(4)虚不能(5)蜡烛B与蜡烛A的像不重合23.(1)灯泡a的像(2)8.12(8.118.13均可)(3)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4)a到水面的距离(5)如图所示(6)1.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