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铃薯脱毒快繁流程步奏及配方

上传人:dus****log 文档编号:106037066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7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马铃薯脱毒快繁流程步奏及配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谈马铃薯脱毒快繁流程步奏及配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谈马铃薯脱毒快繁流程步奏及配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马铃薯脱毒快繁流程步奏及配方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为茄科茄属作物是全球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马铃薯具有生长期短、产量高、适应性强、营养丰富、耐储运的特点,因此深受生产和消费者的喜爱。但在马铃薯生产中普遍存在种性退化的问题,而病毒侵染是马铃薯退化的根源。由于马铃薯是无性繁殖作物,所以病毒侵染后会世代相传,危害逐年加重。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解决马铃薯病毒危害,防止品种退化的有效途径是茎尖离体培养。通过茎尖离体培养培育脱毒基础苗,再通过建立合理的良种繁育体系生产优良种薯是马铃薯高产、稳产、优质的可靠保证。一脱毒种薯繁育工艺流程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二脱毒技术2.1 脱毒方法2.1.1 外植体选择及处理外植体的选择途径一般有3条:在生长季节从田间挖取植株种植在无菌的盆土中,温室内栽培,取其新长成枝条的芽;从田间切取枝条,插入营养液中生长,取新抽生枝条上的芽;块茎在室内发芽,芽经热处理(38)2周后再取芽。另外,定期给植株喷施内吸杀菌剂,如0.1多菌灵和0.1链霉素的混合液,可以有效提高灭菌效果。经过上述处理之后,要比直接取自田间枝条污染少得多。再加上茎尖分生组织又被彼此重叠的叶原基保护只要仔细剥取,无须再进行消毒,就能得到无菌的外植体。但为保险起见,在切取外植体之前,可以先进行简单的表面消毒,一般在5次氯酸钠中处理810min即可。虽然顶芽和腋芽都能作为外植体,但顶芽的茎尖生长要比腋芽的快,成活率也高,所以一般取顶芽作为外植体。2.1.2 剥离茎尖和接种在超净台上的解剖镜(840倍)下进行茎尖剥离。解剖时必须注意使茎尖暴露的时间越短越好以免超净台的气流风干茎尖。在材料下垫上一块湿润的无菌滤纸也可达到保持茎尖新鲜的目的。在解剖镜下用解剖针将叶片和叶原基剥掉,直到露出圆亮的茎尖生长点。将带有l2个叶原基的茎尖切下接种到培养基上。要注意防止交叉污染,尤其是当芽未曾进行过表面灭菌时更要谨慎。2.1.3 培养对马铃薯茎尖培养来说,MS和white基本培养基都是较好的培养基,而且附加少量(0.10.5 mgL)的NAA或BA或二者都加,培养效果更好。只有生长点的极小茎尖的培养最好采用液体培养,多放在滤纸桥上培养。茎尖培养初期的最适光照强度为1000lx,4周后增加到2000 lx,6周后增加到4000lx。培养温度2125,光照时间以16hd为宜。1个月左右茎尖再生成有可见小叶的小植株,保存部分原苗,准备扩繁用;另一部分用于病毒检测。茎尖培养时需要注意以下3个问题:茎尖接种后基部无明显膨大,茎尖变绿,成绿色小点,这是激素浓度或温度偏低造成的;接种后茎尖明显膨大,35d可见淡绿色愈伤组织,这是由于激素浓度或温度偏高,光照偏弱造成的。培养基添加0.8 mgL的GA有利于茎尖的成活和促长,但不要浓度过高或作用时间过长,否则会使茎尖不易转绿,导致叶原基迅速伸长,生长点并不生长,整个茎尖变褐而死。2.2 脱毒效果检测马铃薯经过茎尖培养脱毒后,只有部分植株是脱病毒植株。因此,在用作脱病毒原种苗之前,必须进行病毒检测证明无病毒后才能推广。在繁殖中还要不断重复检测,以防重新感染。常用的病毒鉴定方法有指示植物测定法、血清学方法和电子显微镜法。三脱毒苗快繁技术3.1 继代培殖与生根培养将经鉴定无毒的马铃薯脱毒苗,采用固体与液体培养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继代增殖培养效果好。取试管苗单节切段扦插在MS固体培养基上,每瓶可插20个左右茎段,经20d左右便可发育成510cm高的小植株,然后进行切段繁殖。此法速度快,每月可繁殖58倍。如果多茎节的试管苗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上,进行浅层静止液体培养,则比固体培养基生根快,长得粗壮。便于栽植,同时省去大量琼脂,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试管苗成活率。培养基可选用MS培养基,其中的烟酸、肌醇都可以减去,琼脂浓度也可降低。在2528、光照强度30004000lx、连续光照的条件下,切段繁殖速度很快,一般每月能增加78倍。另外,也可将12cm高的苗转人MS、IAA 0.10.5 mgL,活性炭0.10.2gL的生根培养基中培养,710d生根。3.2 驯化移栽为增强试管苗对温室内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移植前对试管苗要进行光、温锻炼。具体方法是:移植前7d左右,将长有35片叶、高23cm的试管苗瓶摆放在温室内的驯化畦内,畦内浇上水,畦上方半遮阳进行驯化,以防止强光、高温灼伤试管苗和维持试管苗周围的温度。移至温室的试管苗,尽管仍处于封口的瓶内,但由于封口膜透气性好,瓶内的湿度下降,使试管苗的茎叶变硬,加上光照增强,茎秆变粗,叶片肥厚浓绿,有效地抑制了徒长和真菌的侵染,从而提高了试管苗的抗逆性和对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提高了移栽成活率。炼苗期温室内的温度一般要求白天2327,夜间不低于10。移栽方法采用单芽茎段或双芽茎段扦插式移栽。边剪取边扦插。扦插基质可采用灭过菌的珍珠岩或疏松土壤。扦插成活后每隔23d喷1次营养液(表4-5),后期每隔10d喷一次,以促进扦插苗健壮和顺利结薯。四微型薯生产技术由试管苗生产的重l30g的微小马铃薯称为微型薯。虽然温室或实验室内都可以诱导产生微型薯,但以实验室内诱导生产为主,为马铃薯的种质保存、交换以及脱毒种薯的繁育和运输提供了一种便利的途径,也便于马铃薯种薯的大面积推广。4.1 实验室生产微型薯组织培养生产微型薯要求条件较严格,费用较高,但产品的质量好,整齐度高,粒重一般只有15g,由于是在三角瓶中或试管中培养,因此可作为不带病原菌的原种使用,或作为基础研究材料和病原鉴定的实验材料。实验室微型薯生产(图412)一般分单茎段扩大繁殖和微型薯诱导两个阶段。4.1.1 单茎节扩大繁殖从试管苗中获得茎切段,每个切段上带有12个叶片和腋芽。每个三角瓶中接45个茎段进行培养。培养条件是温度22、光照16hd、光照强度1000lx。所采用培养基:节段培养基,MS、3蔗糖、0.8琼脂;液体振荡培养基,MS、2蔗糖;微型种薯诱导培养基,MS、香豆素50100 ragL;离体保存培养基,MS、3蔗糖、4甘露醇、0.8琼脂。在此条件下,由腋芽形成的小植株生长很快,当小植株长到45 cm时,就可以进行第二步培养。4.1.2 微型薯诱导微型薯要求有一定量的激素,并且要在黑暗条件下培养。采用廉价的香豆素代替CCC和BAP,用食用白糖代替蔗糖,同样结薯很好。采用MS、香豆素50100 mgL的液体或固体培养基。培养基的液固状态和光照条件对微型薯诱导有很大作用。与单茎节扩大繁殖不同,微型薯的诱导必须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否则只有植株生长,而没有小薯形成。培养温度22。4.2 温室生产微型薯一般采用脱毒苗切繁方法进行。为了节约土地,充分利用空间,有人专门设计了温室多层架盘工厂化生产微型薯的方法。具体方法是:在温室46层育苗架上放育苗盘,基质可以是蛭石、珍珠岩等。将脱毒试管苗以单茎段或双芽芽茎段扦插,然后在人工调控的温光条件下经6090d即可收获微型薯。扦插时用GA3mgL、NAA5mgI。的混合液浸泡茎段,扦插成活率达98。五原种种薯和生产种薯生产技术在实验室或温室生产的微型薯(原原种),可进一步通过大田或塑料大棚在春秋两季扩大繁殖,生产原种种薯。利用原种种薯切块播种,生产出生产种薯,用于马铃薯栽培用种。原种和生产种的种薯生产要求在保护地设施内进行,以下介绍原种生产技术。选34年未种过马铃薯的土地,精细整地后搭棚。拱棚可采用30m50m或25m8m的规格或直接在温室内生产。播种前浇水,施有机肥40005000 kg亩,并用过磷酸钙2025kg或硫酸钾1520kg亩的一半作基肥,另一半留在马铃薯现蕾期结合培土施用。微型薯原原种在播种前须用湿沙埋住,在室内散射光下催芽。由于休眠的影响,必须等芽萌动后才能播种,这是保全苗的关键。微型薯大小不一致时分级播种。原种生产要求高密度播种(行株距:50cm10cm或60cm10cm),要求单株结薯多,以510g的单薯重为宜。春季防治早疫病,秋季防治晚疫病,在温室或拱棚内扣防虫网室,防止蚜虫传播病毒。在整个生长期要注意拔除杂草和菌株。预防病害传播,以提高种薯纯度和质量。秋季播种时要对晚熟品种进行打破休眠处理(早熟品种可自行通过休眠)。具体方法是在播前1015d进行切块,晾干后喷1050mgL的GA溶液,并用湿麻袋或塑料薄膜保湿,以打破休眠。另外,温室生产种薯要注意早收。采收后及时晾晒,待表皮干燥后再进行窖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