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试题汇编(9月)J单元 生物与环境(含解析)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5572914 上传时间:2022-06-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试题汇编(9月)J单元 生物与环境(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生物试题汇编(9月)J单元 生物与环境(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生物试题汇编(9月)J单元 生物与环境(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试题汇编(9月)J单元 生物与环境(含解析)目录J单元生物与环境1J1 生态因素1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1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4J4 生物与环境综合4J1 生态因素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生物卷(解析)xx届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xx08)】29 (11分)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特征是种群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下图表示某动物种群在不同条件下数量变化情况的数学模型,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模型属于数学模型的的表现形式之一的 ,该形式较为直观形象。(2)图中A段种群增长近似于 型曲线。该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3)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 (K1或者K2)(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分析图甲中曲线,与D段相比,影响C段的因素最可能是 。A食物和天敌 B气候和传染病(5)在D阶段,若该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其 会变小。【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共11分, 除注明外每空2分)(1)曲线图 (1分)(2)J无限环境(空间和资源充裕)、理想条件(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3)K1(4)B(5)K值(或环境容纳量)解析:图示明显是数学模型中的曲线图模型,J型曲线满足的条件是空间和资源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图中该种群最终在K1附近波动,表明环境容纳量为K1。若该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其K值会变小。【思路点拨】根据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知识分析。【生物卷(解析)xx届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xx08)】22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28株/m2)和3种杂草(均为1株/m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水花生、鸭舌草、狐尾草和福寿螺的密度B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福寿螺属于消费者,它和鸭舌草之间可能构成捕食关系C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若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低密度处理小区将经历次生演替,最可能演替为以狐尾草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答案解析】A 解析:从题干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植物(包括水稻、水花生、鸭舌草、狐尾草)和福寿螺的密度。【思路点拨】根据实验设计的自变量及种群和群落的知识进行判断。【生物卷(解析)xx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xx09)】22.下列叙述中,不是种群空间特征的是()A.桃子湖水面上的一群群野鸭B.盛有5 mL培养液的试管培养草履虫64只C.校园花坛中的狗尾巴草杂乱分布D.樟树在潇湘大道每隔5米种植一棵【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B解析: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B项为种群密度,不属于空间特征。【生物卷(解析)xx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温州中学等)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xx08)】34科学家进行了温度对草履虫存活数量影响的实验研究,获得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其中草履虫的数量均在不同温度下达到稳定状态时所测。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温度为t1时,草履虫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B温度高于t4时,草履虫体内的酶失活而无法生存 Ct2t3是草履虫的适宜生存温度范围D曲线数值为相应温度环境中草履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A 该曲线是不同温度环境中草履虫存活数量的曲线,温度为tl时所对应的值为该温度下的草履虫种群达到稳定状态时的最大值,不等同于“S”型曲线中的K/2值,A错误;曲线中看出,温度在t4时,草履虫的数量为0,说明草履虫不能适应此高温环境,最可能的原因就是酶在高温条件下失活变性,B正确;曲线中看出,温度在t2t3这段范围内,草履虫的数量达到最大,说明此温度范围适宜草履虫的生存,C正确;题干中提出“当各温度下的草履虫种群达到稳定状态时,获得如图所示实验结果”,即测得的值均为该温度条件下环境条件所能容纳的草履虫数量的最大值,即环境容纳量,D正确。【生物卷(解析)xx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温州中学等)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xx08)】33.如图为某地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该人群的年龄组成A由稳定型变为增长型 B由衰退型变为稳定型C由增长型变为稳定型 D由稳定型变为衰退型【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A开始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年粮组成为稳定性;最后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故年龄组成为增型,所以变化为由稳定性变为增长型,故选A 。【生物卷(解析)xx届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三上学期回头考试(xx09)】38.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种群密度越大,传染病对该种群数量增加的抑制作用也越强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D该种群数量受气候、食物、行为调节等外源性因素影响【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D 解析:行为调节是内源性因素。【思路点拨】根据图示及有关知识分析。【生物卷(解析)xx届江西省师大附中等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xx08)】24、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培养皿中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一个菌落是群落 B群落演替过程中新的优势种的出现常淘汰原有优势种 C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抗外力干扰的能力越强【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K1 生态系统的结构、信息传递及稳定性K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K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答案解析】D解析:一个培养皿中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一个菌落是种群,A错;群落演替使,只是优势种的取代,并不一定淘汰原有优势种,B错;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实现物质循环再生的和能量的多级利用,C错;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抗外力干扰的能力越强,D正确。15. J2 (xx甘肃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知识点】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及物种丰富度【答案解析】C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种群密度的调查及能量流动等知识。鹰以黑线姬鼠为食,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导致鼠的种群数量下降,A正确;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为(2801002)140100只/hm2,B正确;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的物种种类数,种群数量下将,是种群内部的变化,不能说明群落的丰富度下降,C错误;食物链中各营养级都有能量的消耗,所以能量是逐级递减的,食物链植物鼠鹰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D正确【思路点拨】理解不同因素对种群密度的影响及标志重捕法运用。3. J2 (xx甘肃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B.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D.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知识点】种群的特征及群落的结构特征【答案解析】D解析:分析图示曲线可知,1972年北点地梅种群密度比1975年的大,个体间生存斗争也大,A错误;从5年数据可看到,种群密度每年都在下降,B错误;统计种群密度时,不应舍弃所得数据,C错误;横坐标为种群密度(表示单位面积的个体数)纵坐标为时间,而死亡率可看成单位个体数在单位时间死亡的个体数,从图中数据可知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故D正确。【思路点拨】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准确分析图表。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生物卷(解析)xx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xx09)】23.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错误的是()A.竹林中不同种类的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食性有关,而与植物的分层现象无关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无分层现象【答案】【知识点】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答案解析】B解析:竹林中的不同种类的竹子为不同物种,属于一个群落;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主要与食性有关,如森林中的鸟类:林冠层栖息着鹰、杜鹃;中层栖息着山雀、啄木鸟等;淡水鱼的分层与陆地动物的分层的因素是一样的,也是与食性有关;不同地段的土壤性质、水分、温度、光照不同从而导致生物种类有差异,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镶嵌分布。【生物卷(解析)xx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温州中学等)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xx08)】32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越来越多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B沙丘上造林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D.群落中的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知识点】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答案解析】C 自然群落演替的方向是趋向于复杂,A正确;沙丘造林说明人的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正确;群落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对象是指种群而非个体,C错误,D正确。【生物卷(解析)xx届江西省师大附中等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xx08)】24、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培养皿中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一个菌落是群落 B群落演替过程中新的优势种的出现常淘汰原有优势种 C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抗外力干扰的能力越强【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K1 生态系统的结构、信息传递及稳定性K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K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答案解析】D解析:一个培养皿中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一个菌落是种群,A错;群落演替使,只是优势种的取代,并不一定淘汰原有优势种,B错;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实现物质循环再生的和能量的多级利用,C错;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抗外力干扰的能力越强,D正确。【理综卷(生物解析)xx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9月模拟考试(xx09)WORD版】6某植被严重破坏的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三个植物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整个过程就是一个群落的次生演替过程 B物种由盛到衰主要受环境中土壤条件的影响 C图中bc阶段,物种比物种更能耐受弱光环境 D在各个阶段群落中都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答案】【知识点】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答案解析】B 解析:物种 由盛到衰主要受对光照竞争力的影响而不是环境中土壤条件的影响。【思路点拨】根据群落演替的知识进行分析。【理综卷(生物解析)xx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高三摸底考试(xx08)】28(16分)海珠湿地公园是城市内湖湿地与半自然果林镶嵌交混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广州市的“南肺”和“肾”。海珠湿地剖面图(部分) (1)湿地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这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除图中的螺蛳(以藻类为食)和几种水生植物代表的生态系统成分外,湿地生态系统还包括 成分。(2)海珠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广州之“肾”,是因为其具有 功能。但是,如果湿地生态系统长期遭到生活污水的污染,就容易发生水华现象,导致 锐减,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因此,海珠湿地后期改造主要是通过种植多种植物来降解生活污染物,解决水华问题,此举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3)某研究小组同学发现,同时使用黑藻和好氧细菌能够大大提高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请简述其原理: 。【答案】【知识点】 J3 K1群落的空间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生态工程的原理等【答案解析】28(16分)(1)空间(垂直和水平)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2)净化水体 生物多样性 抵抗力稳定性 物种多样性(3)好氧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CO2(和无机盐)有利于黑藻生长(2分);黑藻利用CO2(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促进好氧细菌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2分)。解析:(1)群落的空间结构包含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题目中“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没有说明是水平还是垂直方向上的所以填群落的空间结构比较好。生态系统的成分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螺蛳(以藻类为食)和几种水生植物”代表了消费者和生产者。(2)结合理解“肾”的功能(排除人体内的代谢废物等)解释该湿地的功能;水华现象即“赤潮”,指伴随着浮游生物的骤然大量增殖而直接或间接发生的现象,在植物性水华现象发生初期,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体会出现高叶绿素a、高溶解氧、高化学耗氧量。这种环境因素的改变,致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使生物多样性锐减,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和抵抗力稳定性成正,和恢复力稳定性成反比。最后一问结合所学生态工程的原理问题迎刃而解。(3)主要分析黑藻与好氧细菌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黑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好氧细菌为需要氧气,属于分解者,能分解有机物,所以黑藻为好氧细菌提供氧,好氧细菌为黑藻提供无机盐。11. J3 (xx甘肃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C.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知识点】种间关系及群落的结构【答案解析】D解析: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而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A正确;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食物结构可能发生变化,所以其所处的营养级也可能变化,B正确;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C正确;该种成年 鱼及其幼体是同一物种不同发育阶段,在水中的分布属于种群的分布,D错误。【思路点拨】掌握种群与群落的关系及群落的结构。5. J3 (xx甘肃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B.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知识点】种间关系【答案解析】B解析:由青蛙数量增加可减少病毒在水稻间传播,可知稻田中青蛙以稻飞虱作为食物,两者为捕食关系,B 项正确;水稻和青蛙并利用共同的资源,两者不是竞争关系,A 项错误;病毒 V 和水稻之间是寄生的关系,C、D 项错误。【思路点拨】正确理解种间关系的含义。J4 生物与环境综合【生物卷(解析)xx届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三上学期回头考试(xx09)】41. 图甲表示某湖泊中一种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为该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其中 A、B、C代表3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为百万千焦。请据图回答问题。(1)为获得持续较高的经济效益,在渔业捕捞时最好把种群密度控制在图甲中的 点。若测得图甲中B点时的该鱼种群数量为1000条,则湖泊中其种群的K值为 条,D点时该鱼群的年龄结构属于 型。(2)图乙表明,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百万千焦,能量流动特点是 ,从B到C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C营养级通过呼吸消耗的能量占其所得到能量的百分比是 。(3)在能量的流动过程中,第二个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 中的部分能量(4)如果该湖泊长期污染将会导致 下降,从而减弱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使生态系统的稳态遭到破坏。(5)该湖泊中的植物除绿藻(浮游植物)外,还有芦苇(挺水植物)和黑藻(沉水植物)等,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答案】【知识点】J4 生物与环境综合【答案解析】(每空一分,共10分)(1)B xx 稳定 (2)119.5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0% 70% (3)第一营养级 (4)生物多样性(或物种多样性) (5)垂直解析:渔业捕捞时最好把种群密度控制在K/2时,此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即为图中的B点。K/2=1000,则K=xx;D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此时种群的年龄结构属稳定型。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即图乙中A固定的能量,等于20+52.5+43.5+3.5=119.5.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B到C的能量传递效率=4/20= 20%;C营养级通过呼吸消耗的能量占其所得到能量=2.8/4=70%.在能量的流动过程中,第二个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该湖泊中的植物除绿藻(浮游植物)外,还有芦苇(挺水植物)和黑藻(沉水植物)等,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思路点拨】根据种群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知识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