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年高二物理 第8单元45分钟过关检测(训练2 动量定理)(有解析)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基础巩固站起来,拿得到!1.物体的动量变化越大,则( )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越大 B.物体的动量越大C.物体所受合外力的作用时间越长D.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越大答案:D解析:由动量定理可知动量变化越大,合外力的冲量越大.D正确.C错误,合外力冲量大,也可以合外力很大,作用时间不长.2.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相等,以相同的初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滑行,甲物体比乙物体先停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体受的冲量大 B.乙物体受的冲量大C.两物体所受的冲量一样大 D.无法比较 答案:C解析:由动量定理即可判断:甲、乙两物体动量变化量相同,即两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一样大.3.质量相等的A、B两个物体并排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用一水平恒力F推A物体,同时给B物体一个瞬间的冲量I,如图所示.若冲量方向与F的方向相同,使两个物体开始运动,当两个物体重新并排时,所经历的时间为( )A.I/F B.2I/F C.2F/I D.F/I答案:B解析:重新并排时,A、B两物体位移相同,而A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物体以I/m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A物体vA=2vB时,A、B位移相同,由A物体动量定理得:Ft=mvA-0=m(),所以t=.4.质量为4 kg的物体A以v0=10 m/s的初速度滑到水平面B上.已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0.2,g取10 m/s2.若以v0为正方向,则在10 s内,物体受到的冲量为( )A.80 Ns B.-80 Ns C.40 Ns D.-40 Ns答案:D解析:由匀变速运动规律得:物体做匀减速运动,5 s末速度减为零,所以应用动量定理:IF=mv所以IF=0-104 kgm/s=-40 kgm/s方向与v0方向相反.5.质量为4 kg的物体以2 m/s的初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2 s,动量的大小变为14 kgm/s,则该物体( )A.所受合外力的大小可能为11 N B.所受合外力的大小可能小于3 NC.所受的冲量可能小于6 Ns D.所受的冲量可能大于18 Ns答案:AD解析:由末动量大小为14 kgm/s,知方向可与初速度同向或反向两种可能:(1)IF=mv=14 kgm/s-8 kgm/s=6 kgm/sFt=6 Ns F=3 N.(2)IF=mv=-14 kgm/s-8 kgm/s=-22 kgm/sFt=-22 Ns F=-11 N.即A、D正确.6.一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当受到水平恒力F作用时间t后,撤去F,物体又滑行了2t时间而停止.则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物体位移大小为_.答案: 解析:由动量定理:(1)IF-If=mv=0Ft-f3t=0所以f=Z.xx.k(2)s=a1t2+a2(2t)2=t2+(2t)2=.能力提升踮起脚,抓得住! 7.物体A和物体B组成一个系统,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物体A的动量为3 kgm/s,沿竖直方向运动的物体B的动量为4 kgm/s.这个系统的总动量的大小为( )A.5 kgm/s B.6 kgm/s C.7 kgm/s D.1 kgm/s答案:A解析:系统总动量为两动量的矢量和,不是单纯的大小相加,所以根据矢量合成法则,应为5 kgm/s.8.台面上叠放两个木块,若轻推A则B会跟着A一起运动,若猛击A,则B不会跟着A运动,说明( )A.轻推时,A给B的冲量小 B.轻推时,A给B的冲量大 C.猛击时,A给B的冲量大 D.猛击时,A给B的冲量小答案:BD解析:轻推A则B会跟着A一起运动,若以B为研究对象,说明了A给B的作用力作用时间长,B受到的冲量大,若猛击A,则B不会跟着A运动,说明了A给B的作用力作用时间短.B受到的冲量和前者相比较小.因此正确的选项为BD.9.质量为2 kg的物体,以4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不计空气阻力,求物体抛出时和落回抛出点时的动量及这段时间内动量的变化.答案:物体抛出时的动量为:8 kgm/s,方向竖直向上;落回抛出点时的动量为:-8 kgm/s,方向竖直向下;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动量的变化为:-16 kgm/s,动量变化量方向竖直向下.解析: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据动量定义,物体抛出时的动量为:p=mv=24 kgm/s=8 kgm/s,方向竖直向上.物体落回抛出点时:v=-v=-4 m/s,其动量为:p=mv=2(-4) kgm/s=-8 kgm/s,方向竖直向下.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动量变化:p=p-p,即p=(-8-8) kgm/s=-16 kgm/s,动量变化量方向竖直向下.10.如图4所示,质量分别为1 kg和2 kg的物体A和B靠在一起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子弹先后水平射穿A、B分别历时0.01 s及0.02 s,子弹穿行时受到的阻力为300 N.求两物体被射穿后的速度大小.答案:vA=1 m/s vB=4 m/s解析:在t1时间内,A、B一起运动,故适合采用整体法;在t2时间内,A、B已分离,应选B为研究对象.根据动量定理,在t1时间内,有F1t1=(m1+m2)vA,得vA=1 m/s;在t2时间内,有F1t2=m2vB-m2vA,得vB=4 m/s 拓展应用跳一跳,够得着! 11.一根质量不计、长为1 m、能承受最大拉力为14 N的绳子,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系一质量为1 kg的小球,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若要将绳子拉断,则作用在小球上的水平冲量至少应为多少?(g取10 m/s2)答案:2 Ns解析:小球在最低点受力如图.要使绳子拉断,当拉力达到最大时,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 又据动量定理有I=mvm 式联立得Imin=2 Ns. 12.某消防队员从一平台上跳下,下落2 m后双脚触地,接着他用双腿弯曲的方法缓冲,使自身重心又下降了0.5 m.在着地过程中地面对他双脚的平均作用力估计为其自身重力的多少倍?答案:约为5倍解析:下落2 m双脚刚着地时的速度:v=.触地后,速度从v降为v=0的时间可以认为等于双腿弯屈又使重心下降h=0.5 m所需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如果把地面对他双脚的力简化为一个恒力,因而重心下降h=0.5 m的过程可认为是一个匀减速过程,因此所需时间t=在触地过程中,设地面对双脚的平均作用力为FN,取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得:FN-mg=m即FN=mg+m=mg+m=mg+m=mg+mg=5mg.此题也可用动能定理来求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