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章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5301818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章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章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章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章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1,10(中)2.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2,3,4,6,8(中),9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实验5,7(中)1.下列需用数学模型研究的种群的核心问题是(C)A.种群的特征 B.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C.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D.年龄组成的规律解析: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需用数学模型研究。2.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B)A.生态因素对该种群没有影响B.种群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C.食物将不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D.出生率再也不会超过死亡率解析: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为零,环境条件刚好维持生物的生活,所以种群的数量暂时会保持相对稳定。3.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B)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c点时种群增长率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D.比较曲线Y与曲线X可知自然状态下种群的增长率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解析:bc段虽然增长率下降,但种群数量仍处于增长状态,所以出生率仍然大于死亡率。4.生态学家高斯在0.5 mL培养液中放入5只大草履虫,在培养第5天之后,大草履虫的数量基本维持在375只左右。对此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C)A.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受到培养液量的限制B.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是375C.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变形虫,K值也是375D.重复此实验,K值有可能不同解析:环境容纳量受环境的影响,如培养液的量、温度等;该实验得到的大草履虫最大数量为375,即此条件下的K值是375;相同条件下培养变形虫,得到的K值应该不同;重复此实验,不同条件下得到的K值可能不同。5.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放入活酵母菌若干,抽样镜检,视野下如图甲所示(图中小黑点代表酵母菌)。将容器放在适宜温度下恒温培养5小时后,稀释100倍,再抽样镜检,视野下如乙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A.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密度增加200倍左右B.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可以用标志重捕法C.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D.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已经达到K值解析:比较甲、乙两图中中央两格酵母菌数,乙大致是甲的两倍,乙是稀释100倍后的镜检结果,故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密度增加200倍左右。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体型较大的动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压在相邻两边及其夹角的菌体。培养5小时后,并不能确定酵母菌种群数量是否已经达到K值。6.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A.t1t3时间内甲、乙种群均呈“S”型增长B.t4t5时间内乙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C.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D.t2时刻甲种群数量接近K/2值解析:在t1t3时间内乙种群不呈“S”型增长。t4t5时间内乙种群增长速率仍大于0,因而说明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t3t5时间内甲种群增长速率为负值,说明此时出生率小于死亡率,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t3t5时间内乙种群增长速率为正值,说明此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则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7.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甲、乙、丙和丁共4组实验,用1 000 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 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如图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四条曲线对应的实验组分别是(B)实验组甲乙丙丁培养液中葡萄糖质量分数/%4.04.00.80.8培养液体积/mL200800200800A.丁、乙、丙、甲B.乙、甲、丁、丙C.甲、乙、丙、丁D.丙、甲、丁、乙解析:在培养的初期,由于锥形瓶中酵母菌的起始数量相等、环境条件适宜,酵母菌繁殖速率相等且数量相同。但培养液体积大的,其内细胞密度小,所以曲线所表示的种群密度变化应属培养液体积是800 mL的锥形瓶中酵母菌的变化,则为培养液体积是200 mL的锥形瓶中酵母菌的变化。中葡萄糖浓度高的锥形瓶中酵母菌繁殖出的数量多,因此对应乙,对应丁。按此推理对应甲,对应丙。8.(xx年河北衡水中学高二期末)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比值为,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据此图分析得到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C)A.前4年该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4年调查年龄组成可能为衰退型B.48年间种群数量在下降,可能原因是食物的短缺和天敌增多C.第8年时种群数量最少,816年间种群数量增加,且呈“S”型曲线增长D.如果持续1620年间趋势,后期种群数量将呈“J”型曲线增长解析:种群数量最少应是在第10年,810年间值仍小于1,种群数量继续降低。二、非选择题9.某野外调查小组对某地区种群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了下面有关信息资料。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到一个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1)从曲线的走势来看,该种群刚迁入时,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增长期,曲线呈现出近似增长;当种群数量越来越多,由于环境条件有限,曲线呈现出增长;最后曲线呈现出有规律的。(2)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大约对应于图中的哪个点?。(3)如果此种群是鱼类,应如何捕捞使效益最高?。(4)某一地区xx年人口普查时有10万人,xx年比xx年增长1%。请预测按照此增长速率,xx该地区的人口将有多少?(写出计算式即可)。在生物圈中,人口的K值是有限的。人口增长过快对生态环境会产生沉重的压力。为此我们应采取对策。解析:(1)由于种群刚迁入时的增长较快,曲线呈现出近似“J”型增长,而由于环境阻力的存在曲线呈“S”型增长,最后呈波动趋势。(2)环境容纳量应该位于波动的中间值。(3)捕捞后在K/2值(d点)左右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是最大的。(4)由于此种群的是固定不变的,为(1+1%),代入公式Nt=N0t,即可得出。答案:(1)“J”型“S”型波动(2)b(3)捕捞后种群数量控制在K/2值(d点)左右(4)Nt=10(1+1%)6万控制人口数量,加大资源和环境保护力度三、拓展题10.东方田鼠不同于家鼠,喜野外环境。xx年,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洲地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水位上涨部分内迁。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1)生态学家研究发现,东方田鼠种群是在围湖造田期间迁入湖洲地的,迁入初期种群数量很少,一个月内随着水稻和芦苇等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而迅速增长。为研究东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生态学家构建了数学模型,其过程如下表。构建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构建东方田鼠种群增长模型的主要步骤.观察对象,搜集现实信息.东方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Nt=N0t(其中,Nt代表t天后东方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表示倍数,N0表示最初的东方田鼠的数量).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请填写表中和空白之处的内容。表中Nt=N0t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假设东方田鼠种群迁入初期为3000只,则30天后该种群的数量(N30)为:N30=只(用公式表示,不必计算具体结果)。(2)对于洞庭湖区的鼠患,有人主张投放高毒性的灭鼠药,在短期内迅速杀死大量东方田鼠。你赞成这一方案吗?请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说出两点理由。(3)请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提出两项控制东方田鼠数量的有效措施。解析:(1)构建数学模型的基本思路是: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J”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环境、资源非常优越,生存空间无限;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所以=(1+1.47%)=1.014 7,N30=3 000(1.014 7)30。(2)投放高毒性的灭鼠药,会同时杀死其他动物,还会污染环境,最主要的是没有被毒死的东方田鼠由于得到了充裕的生活条件而大量繁殖,有再度爆发鼠患的可能。(3)灭鼠的有效方法是降低其环境的最大容纳量。如引入天敌,减少其食物来源与生存空间等。答案:(1).根据搜集到的现实信息,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抽象表达.跟踪(观察)统计东方田鼠的数量,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湖洲地的资源充分、空间充足、气候适宜、缺乏天敌(答出两点即可,或答种群增长不受东方田鼠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3 000(1.0147)30(2)不赞成。理由:会同时杀死其他动物;引起环境污染;没有被毒死的东方田鼠由于得到了充裕的生活条件而大量繁殖,有再度爆发鼠患的可能(答出任意两点即可)。(3)退田还湖(或控制水稻和芦苇种植面积)、引入天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