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专题练习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5259236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专题练习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专题练习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专题练习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专题练习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验证某可燃性气体中含有H2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液滴B除去NaCl中的Na2SO4加水溶解,再加过量BaCl2溶液后过滤、蒸发、结晶C检验NaOH是否变质取样加水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红D鉴别化肥KNO3和NH4Cl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答案】D2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CaCO3(CaO)无高温BH2O(植物油)洗涤剂振荡、搅拌CCuO(铜粉)足量氧气灼烧DKCl(KClO3)二氧化锰加热【答案】C3分析图示的四个实验,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B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CCH4燃烧生成CO2和H2OD铁钉生锈只需与H2O接触【答案】A4下列所示实验设计中,能够达到目的的是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盐酸C探究燃烧的条件 D将CO和CO2分离【答案】D5利用下列器材能完成的实验是( )A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B用体温计测沸水的温度C用交流电源进行电解水实验D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分子的直径【答案】A6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A探究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B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生成物可能有一氧化碳C探究铁锈的成分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铁D探究滴加了酚酞的中和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答案】D7下列认识或说法正确的是( )A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可以证明该物质一定含有B分别将Mg、Fe、Cu、Ag放入稀盐酸中,可以确定它们的活动性顺序C采用加入过量的Cu(OH)2或CuO,可以除去Cu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D某物质充分燃烧生成CO2和H2O,推理该物质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答案】C8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下列实验中木条的使用不能达到目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B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C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验证浓硫酸有腐蚀性D用木条平放在蜡烛中,比较火焰各层的温度【答案】B9以下实验方案的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检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盐酸: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B除去FeCl2溶液中CuCl2:加入足量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C鉴别NaCl溶液、稀硫酸和NaOH溶液:只使用酚酞一种试剂D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将空气通过灼热的铜丝【答案】B10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产生明显误差的是( )A使用过量的红磷B把红磷改为蜡烛C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的温度才进行测量D不打开橡胶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答案】B11下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有关这些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可作为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B装置中长颈漏斗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C装置、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密度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气体D装置可以用于收集H2、O2,也可以用于实验室收集CO2【答案】D12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认其组成,某同学取一定量该气体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结果装置中无明显变化,装置增重1.8 g,装置增重2.2 g。小资料:碱石灰主要成分是CaO和NaOH能吸收水分及CO2。下列关于气体X成分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一定没有二氧化碳 B可能含有甲烷和氢气C可能只有甲烷 D可能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答案】B二、非选择题13(5分)为了验证锌、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1)该同学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说明理由。(2)自选三种试剂,另外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以上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答案】(1)不能,无法判断铁与铜的活动性。(2分)(2)试剂为稀盐酸、硝酸银溶液、硝酸铜溶液;锌片、铁片、铜片;实验操作:把金属锌和铁同时放到稀盐酸中,根据金属锌产生的气泡快,铁产生的气泡慢,说明金属锌的活动性强于铁,把铁放到硝酸铜溶液中,铁表面有红色固体出现,说明金属铁的活动性强于铜,把金属铜片放到硝酸银溶液中,铜片表面出现银白色的银,说明金属铜的活动性强于银。(3分)14(6分)图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 【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1)E试管放滴有酚酞的蒸馏水的目的是_。(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3)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写一条)。【答案】(1)做对比实验(2分) (2)C比B先变红(2分) (3)减少污染( 证明了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2分)15(11分)小宏在探究金属性质的活动中发现,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产生气泡,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提出问题】为什么没有析出红色固体铜而是产生气体?【查阅资料】钠的密度0.97g/cm3,熔点97.8;钾、钙、钠等活泼金属与水能剧烈反应产生氢气和对应的碱。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现象分析】上述出现蓝色沉淀现象的原因是_;蓝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设计实验】(1)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2)将钠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到_现象。该实验目的是_。【拓展与应用】(3)将镁放入氯化铵溶液中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并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该气体可能是_,验证该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方法是_。(4)已知氯化铵溶液显酸性,第(3)小题中反应生成的气体中还含有的气体是_。写出第(3)小题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查阅资料】2Na2H2O2NaOHH2(1分)【现象分析】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1分)Cu(OH)2(1分)【设计实验】(2)钠浮在水面上,并有大量气泡产生(1分) 对比实验,探究产生气体的反应物(1分)【拓展与应用】(3)氨气(1分)把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放在容器口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气体是氨气(2分)(4)氢气(1分)Mg2NH4ClMgCl22NH3H2(2分)16(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一个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容器中的碳粉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知识回顾】碳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的产物是不同的,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提出猜想】(1)小红对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你认为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有_(填字母)。AC和CO B只有CO CCO和O2的混合气体 D只有CO2(2)小明认为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小强认为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_。【实验探究1】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按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3)装置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4)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_,装置D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实验探究2】小强把小明实验中的氧化铁换成了铜丝网,并去掉E装置验证其猜想。若小强的猜想成立,则装置D中的实验现象是_。【反思交流】有同学认为,小强应先通入容器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_。【答案】【提出猜想】(1)AC(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2分)(2)CO2、O2(1分)【实验探究1】(3)除去二氧化碳(或吸收二氧化碳)(1分)(4)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分)3CO+Fe2O32Fe+3CO2(2分)【实验探究2】红色固体变黑(或铜丝网变黑等)(1分) 【反思交流】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排除空气中氧气的干扰(2分)17(8分)某同学在课外阅读中得知:实验室用电石(主要成分CaC2)与水反应制取乙炔(C2H2)反应的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在实验室中该同学把一定量的CaC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Ca(OH)2;猜想三:NaOH、Na2CO3。【设计并实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猜想二不成立实验二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气泡猜想_成立写出实验二中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_。 【拓展延伸】若向Cu(NO3)2溶液中加少量CaC2,充分反应,产生的现象是_。实验室保存电石应注意_。【答案】【设计并实验】无白色沉淀生成(1分)三(1分)Na2CO3+2HCl2NaCl+H2O+CO2(2分)【拓展延伸】有气泡产生,并生成蓝色沉淀(2分) 密封保存(2分)18(12分)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下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 cm,试管容积为20 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编号主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1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再加入2 mL浓硫酸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2加入2 mL NaOH浓溶液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3先加入2 mL浓硫酸再通入约4 mL CO2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4先加入4 mL饱和Na2SO3溶液再通入约4 mL CO2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5先加入2 mL蒸馏水再通入约4 mL CO2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至第20天全部变黑【解释与结论】(1)实验1和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实验1的目的是_。(3)实验3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2、_。(4)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填编号)。(5)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_。【反思与评价】(6)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2无关,其理由是_。(7)欲进一步证明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所需要的试剂是_。【答案】(1)2NaOH+CO2Na2CO3+H2O(2分)(2)检验只用O2是否会使镁条变黑(1分)(3)O2(N2可填写可不填写)(1分)(4)2、5(2分)(5)镁条与H2O、CO2、O2同时接触(2分)(6)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和其他物质反应(2分)(7)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