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语文人教普通版第五册第一单元之《人是什么》说课稿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5211284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语文人教普通版第五册第一单元之《人是什么》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22年高中语文人教普通版第五册第一单元之《人是什么》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语文人教普通版第五册第一单元之人是什么说课稿一、关于教材因为已进入高三复习阶段,所以对于高中语文第五册的处理灵活了一些,没有按部就班一课一课地讲解,而是将教材的学习纳入到了高考考点的复习中,总体思路是以课本带动各个知识点的复习。之前已通过第五单元“李白、杜甫诗歌”的学习进行了“高考诗歌鉴赏”的考点复习,本月继续以第一、第二单元“文艺学论文、哲学论文”的学习带动“科技文”的阅读训练。本次授课的篇目人是什么是第一单元第二篇文章,鉴于以上教学思路,在教材的处理上更加注重了其“实用性”。本文虽是一篇哲学论文,却并没有人们所想像的那种枯燥的政治定义和晦涩的理论阐述。作者赵鑫珊融哲学与科学、艺术为一炉,从而使本文富有散文的韵味。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人是什么”的问题,然后引用科学家爱因斯坦,文学家雨果、歌德的话和哲学家加缪、康德的看法以及我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见解,指出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的回答迥然不同,即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答案,从而指出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无论是科学家、文学家还是哲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即人是应该不断地工作的,应该是“生无所息”的。有了这样的共识,作者再水到渠成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人是由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三部分组成,其中对现时的把握是重点,比重占95。为阐述这一看法,本文又引用了若干东西方格言、诗歌、音乐、电影和名人语录,先后论述了追忆往事和憧憬未来的意义、作用和性质,最后用类比的方法阐述把握现时的重要性及其和追忆往事、憧憬未来的关系,以诗的语言“啊,人啊,多一点希望,多一点晨光”结束全文,使文章显得思路清晰,见解深刻透彻。二、关于教法在本单元的教学之前,已经向学生明确了单元学习的指导思想:首先通过列结构提纲的形式理清文章思路,快速把握文章内容,不断提升阅读的速度,提高阅读效率;其次要深入理解作者阐释的观点,提升个人的思想认识,努力在作文中体现“深刻的思想”。因此本文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是与以上指导思想吻合的,力求通过三个层面解读文本:理结构品语言析方法。三个内容均与学生的写作相结合,以课文为例,既有现代文的训练,也与作文紧密结合。三、关于学法本课力求突出“过程完整化”的教学理念,所有任务均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则拎起全文学习的“结构化问题”,帮助学生完成对文本的把握。课文较长,但留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完成对文章的初读体验。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对于语言的赏析教师不过多评价,尊重学生的阅读成果。四、关于教学过程本文教学需一课时,课堂教学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一)理结构默读课文,之后以结构提纲的形式写出作者的行文思路。思考:文章两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并加以明确)文章第一部分中心内容是,人活着就要工作,就要创造,其实质正是要“把握现在”;第二部分作者通过生命过程的分析阐释为什么人最重要的是“对现实的把握”,以此得出文章的主旨: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不断工作。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思维的缜密。这是我们在写议论文时应努力做到的。(二)品语言作为一篇哲学论文,文章的语言也体现出了哲思,给人以启 示。请大家找出使你有所触动或思考的一句话或是一段话,谈谈你的感受。本环节以学生表达为主。(三)析方法 文章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以议论文的角度看,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学生一一指出,教师板书明确。 教师继续追问:运用这些论证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平时我们总会觉得自己的议论文写得干巴巴,枯燥无味,是不是我们的论证方法运用得单调了点? (四)布置作业 就“人生的意义”这样一个话题拟一两条你的格言(个人的,独到的)作为你的座右铭。 五、教后小结本节课基本是按自己设计的流程完成的,以常态课体现个人对文本的处理和对课堂的驾驭。同时,教学安排是按照正常课的顺序进行的,没有因为上比赛课而单独选择课型和课文,没有“为讲而讲”。但也存在一些不足:1、前松后紧。由于课文较长,故读课文、列提纲的时间多了些,使得后面的环节进行不很充分。2、在学生进行完“品语言”的环节后,如果教师也能以学员身份参与其中谈谈自我的共鸣语句,效果会更好。 3、对于课堂即时生成的问题,还应有更好的驾驭能力,这样课堂的碰撞才会更多,才更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4、作为高三复习的特殊学情,学生探究的环境教师应该营造,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激情,教师还应激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