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含解析)岳麓版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5080221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含解析)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含解析)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含解析)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后限时集训(一)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2019衡水金卷)甲骨文中有关求丰年和降雨的辞很多,但商王并非直接向他们心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要托祖先转达。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商代()A王权与神权结合B国事全部靠占卜C宗法观念已形成 D祖先地位高于神C求神的过程中借助祖先,说明商朝时期已经形成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故C项正确;王权具有神秘色彩主要通过“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来体现,而材料侧重于强调祖先在商王处理国家事务中的重要性,因此排除A项;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强调“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表明在商朝神的信仰地位是最高的,排除D项。2(2019武汉测试)据国语鲁语上记述,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B区域间的文化交流频繁C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 D农耕经济成为各朝根本A华夏民族源于黄帝部落,材料“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反映了当时的中国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故A项正确。3(2019洛阳调研)某学者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该学者认为周人制度主要满足了()A贵族等级特权的需要 B同姓诸侯利益的需要C安定发展王室的需要 D维护强化王权的需要D材料未体现贵族等级特权,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诸侯的利益,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表明周朝的政治制度是由嫡长子继承制衍生宗法制度,再按照宗法原则实行分封制。这是在强调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有利于强化王权,故D项正确。4(2019山西孝义模拟)古代“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这说明中国在“领地国家”时期()A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B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C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D实现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A根据题干材料对“领地国家”特征的描述可知,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指的是周代,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符合周代社会特征,故A项正确;周代确立的是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私有制,B项错误;C项说法绝对,排除;D项中“集权机制”说法错误,排除。5(2018安阳二模)西周宗法制规定了分封制的一些继承和传承方式,在所有的等级之中宗法制以嫡长子的利益为主要利益。据此可知,在宗法分封制下()A诸子争权祸乱四起 B君主权能相脱节C礼乐征伐自长子出 D立子以长不以贵B材料中“以嫡长子的利益为主要利益”表明一般不会出现诸子争权现象,故A项错误;材料中强调“以嫡长子的利益为主要利益”,表明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君主权力,故B项正确;长子与材料中“嫡长子”不符,故C项错误;“以长不以贵”与材料中“嫡长子”不符,故D项错误。6(2018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二模)周代的乐舞,经常出现在各种政治、宗教仪式中,主要表现武王伐纣、平复南国等史事,是贵族子弟年幼时学习的必修课。这表明周代的乐舞()A具有政治意义和教化作用B形成重视传承的社会风尚C满足官僚政治的文化需要D开创乐舞追颂功德的先河A通过周代乐舞出现的场合及内容可知其演出的目的在于宣扬周统治的合法性,即具有政治意义和教化作用,故A项正确;题干没有反映出重视传承的内容,故B项错误;西周时期是贵族政治,不是官僚政治,故C项错误;乐舞追颂功德的功能在题干中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7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身份使用乐器乐舞的规模天子宫悬:悬挂的乐器四面排列64人诸侯轩悬:悬挂的乐器三面排列48人卿大夫判悬:悬挂的乐器两面排列32人士特悬:悬挂的乐器一面排列16人 A贵族生活腐化 B血缘色彩浓厚C音乐发展迅速 D社会等级森严D材料中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使用乐器和乐舞的规模不同反映出西周分封制(礼乐制度)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故D项正确;贵族生活腐化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特征,故A项错误;血缘色彩浓厚是宗法制的特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分封制,故B项错误;音乐发展迅速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特征,故C项错误。8(2018临沂二模)春秋时期,五霸争长需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赐予“伯”的称号方可为诸侯之长。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这样的重大事件也需要得到周天子的正式认可。这说明()A分封制得到诸侯严格遵守B周王室对地方控制加强C天下一家的观念成为共识D诸侯争霸强化了宗法制C由材料中“五霸争长”“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事件均需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可知在春秋时期尽管分封制逐渐遭到破坏,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观念依然存在,故C项正确。9(2018马鞍山三模)据记载,秦始皇在“议帝号”之前,便有“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的言论;丞相王绾、廷尉李斯等劝始皇琅琊刻石时也说:“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这说明当时()A廷议制有利于加强王权B君主权威源于祖先崇拜C宗法文化受到朝廷重视D宗庙祭祀强化等级秩序C题干未提及廷议制,且应该是皇权而非王权,故A项错误;君主权威源于皇帝制度,故B项错误;由题干中“赖宗庙之灵”“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可推知宗法文化受到朝廷重视,故C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宗庙对皇权的作用,而非宗庙祭祀这一形式,故D项错误。10有位学者在论及三公九卿时说:“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政府“有几处亦只是一个家庭规模之扩大”。此材料表明()A三公九卿之间各司其职 B王室与政府管理职责分开C权力分工结构体现原始色彩 D三公九卿之间互相牵制C材料中未体现三公九卿之间各司其职,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体现了权力分工结构的家国同治,是“家天下”的表现,体现了原始色彩,故B项错误,C项正确;题目中并未出现三公九卿之间的牵制,故D项错误。11秦政府规定:官吏必须经过国家正式任命才能奏效;未经任命而先行任职,或受私人派遣任职者均会被治罪;官吏一经任命,必须服从调遣,且不准带随员赴任;到了新任职位之后,也不得随意除其故宫佐,吏以之新官违者依法治罪。这些规定旨在()A强化君主专制 B规范官吏从政C树立法律权威 D加强中央集权D材料描述的“规定”是对郡县官吏的规定,意在协调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加强中央集权,A项错误,D项正确;材料“未经任命而先行任职,或受私人派遣任职者均会被治罪”表明,这些规定并非为了规范官吏从政、树立法律权威,B、C两项错误。12(2019江西宜春五校联考)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说,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这表明()A封建专制皇权不断强化B血缘政治的影响深远C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D民主思潮的逐渐兴起C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皇帝直接任命中央和地方官员,实现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由“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可知,贵族政治被官僚政治所取代符合历史趋势,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適(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春秋公羊传材料二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间,史之阀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顾炎武日知录材料三吕思勉认为:“封建者,统一之反也。封建之制废,则统一之业成矣。然后世又有为统一之梗者,则叛民、叛将之割据是也。柳子厚(柳宗元)谓秦有叛民,而无叛吏;汉有叛国,而无叛郡;唐有叛将,而无叛州。盖郡县之设,既无世袭,不得私有其土而有其民,而又不假之以兵,其势固无从叛。”摘编自吕思勉中国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大一统”思想的内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大一统”国家形式在战国时期面临的困境。(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以后维护“大一统”的制度保障。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得出遵从西周宗法制确立的封建秩序及尊奉周天子为天下共主;根据材料一“公将平国而反之桓”可得出以周礼为行为总则;根据材料一“立適(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得出遵从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度。第(2)问,根据材料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等,可得出宗法体系和周礼的崩溃;根据材料二“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可得出西周贵族群体沦丧。第(3)问,根据材料三“封建之制废,则统一之业成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废分封,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根据材料三“盖郡县之设,既无世袭,不得私有其土而有其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郡县制和官僚制度。答案(1)内涵:遵从西周宗法制确立的封建秩序;尊奉周天子为天下共主;以周礼为行为总则;遵从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度。(2)困境:宗法体系和周礼的崩溃;西周贵族群体沦丧。(3)保障: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官僚制度。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记)家国同构可以看做父亲为一家之君,君为国父,君与父互为表里,国与家是彼此沟通的。故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的说法。材料二秦以后,中国就开始有一个统一的政府,其政治领袖就是皇帝,皇位是世袭的。封建(封邦建国)制度早已推翻,但只皇帝一家是世袭的,这已是中国政治上一项绝大进步。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皇帝和政府是分开的,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是国家元首,象征国家统一;宰相是政府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与失(1)根据材料一,分析“礼”在古代中国社会起到了哪些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时期“政治上一项绝大进步”指的是什么。这是否意味着“家天下”制度的结束?请说明理由。解析第(1)问,可以从材料一中概括,如“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治国”等。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中“封建(封邦建国)制度早已推翻”,说明废除了分封制,结束了血缘政治。第二小问,可结合政治制度的发展来回答,也可结合皇位继承来回答。答案(1)作用:区别血缘关系亲疏,确定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2)进步:推翻封建制(分封制);结束世卿世禄制度;宗法制不再是新制度的核心。肯定:是。理由如下:部落、家族以宗法为核心,以分封为形式控制全国的制度结束。皇帝一人统领全国,官员由皇帝任免的官僚体制建立起来。否定:不是。理由如下:皇位世袭,皇帝一家世世代代统治全国,仍是最基本的制度。由皇帝任免的官员实际上是皇帝的奴才,这仍然是皇帝一家的家天下。-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