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1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23讲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学案 人民版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5077421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1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23讲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学案 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通用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1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23讲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学案 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通用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1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23讲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学案 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3讲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时空坐标专题概览(对应学生用书第200页)考点1 异彩纷呈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识记基础知识梳理1孔子和早期儒学(1)孔子主张:政治上提出了“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德治;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教育上开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影响: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儒学的“六经”。(2)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提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君轻民贵”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3)荀子:强调“天行有常”,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易误警示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代的“以人为本”理念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孟子的思想对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而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2其他学派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内容影响道家老子“道”是世界的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老庄崇尚自然,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庄子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追求逍遥法家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将“法”“术”“势”合一,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主张“事异则备变”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汉代以来,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墨家墨子“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汉代以来,逐渐湮没失传了轻巧识记百家争鸣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史料一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史料二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间很长,问题很多,情况很复杂。但简要一点,也可以概括为三场大辩论,或者“三大战役”。第一场是儒墨之争,争论的焦点是“仁爱还是兼爱”;第二场是儒道之争,争论的焦点是“有为还是无为”;第三场是儒法之争,争论的焦点是“德治还是法治”。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史料解读(1)史料一主要反映了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和历史使命。根据句号分层概括是解读本史料的关键。第一层说明了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应时代需要。第二层说明了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促进了社会转型。(2)史料二反映了百家争鸣具体辩论的内容。“三场大辩论”“三大战役”是本史料的核心语句。“三场大辩论”“三大战役”说明了百家争鸣具体辩论的内容涉及人生和治国等方面。史料运用(1)有学者认为,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潮流发展的产物,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的时代潮流是什么?提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社会制度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2)结合史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儒家思想受到冷落,而法家思想备受推崇?提示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割据,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法家的中央集权、严刑峻法等主张适应了时代要求。史论归纳1“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治国理念(1)儒家推崇“人治”,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强调道德感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思想,即所谓的“王道”。(2)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即所谓的“霸道”。(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即所谓的“帝道”。2.“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1)“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的哲学思想、法家的变革精神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2)在“百家争鸣”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4)形成的思想传播到邻国及西方,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史料一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史料二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史记太史公自序史料解读(1)史料一的三段话分别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儒、法、墨三家的思想主张。理解文言语句是解读本史料的关键。第一自然段体现了儒家的“仁政”思想;第二自然段反映法家强调实行严刑峻法治理国家;第三自然段体现了墨家“兼爱”思想。(2)史料二分三个层次,分别从正反两个角度对儒、墨、法三家进行了评价。根据句号分层概括即可。从“不可易”、“不可废”、“不可改”三个词中分析儒家在维护统治秩序、墨家在“强本节用”、法家在“正君臣上下”中各自的作用。史料运用依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诸子百家中相互对立的观点。提示(1)治国上:儒家主张“德治”,法家主张“法治”。(2)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3)人与自然关系:荀子主张“制天命”,庄子主张“顺自然”。(4)人生态度:儒家主张入世,道家主张避世。(5)看待社会成员关系:墨家主张“兼爱”,儒家主张尊卑有序。史论归纳1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比较项目孔子孟子荀子同仁的思想爱人仁政仁义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异人性论性相近性本善性本恶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统治2.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1)儒家的“仁政”“有教无类”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2)道家的“无为”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3)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当今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4)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这句话强调的是()A爱的层次差别和内在的联系B君子能成为圣君的必备条件C君子与百姓都应有仁爱之心D实施仁政的前提是仁民爱物A“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体现了爱的层次性,“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体现了爱的内在联系,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君子的目的,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强调君子应有的品德,没有说明百姓的品质,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治理国家的政策,故D项错误。2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所以“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认为“制礼义”的目的是()A消灭人的欲望B维护社会稳定C满足物质需求D调节社会纷争B荀子主张应当调和人的欲望和物质需求,以达到社会稳定,荀子主张克制欲望,故A项错误;荀子希望其主张能够为社会稳定服务,故B项正确;荀子主张调和物质需求,促进社会稳定,故C项错误;荀子认为社会纷争是由人过度的欲望引发的,社会纷争应当制礼仪,维持社会稳定,故D项错误。3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导学号:62160121】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D都主张“礼”、“法”并用C儒家更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A项错误;道家更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故B项错误;儒家和墨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法家强调人和法和谐,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杂家强调人和国家的和谐,故C项正确;主张“礼”、“法”并用的是儒家,故D项错误。4有学者指出:“诸子百家的智慧和伟大成就,不是战国之后历代专制主义者所能泯灭的,它所留给后世的宝贵思想财富,两千多年来世代传承不已,不仅有相当的历史价值,更有难以估量的现时价值。”这说明()A历代以百家思想为官方思想B百家争鸣具有深远历史影响C百家思想符合现实社会需要D历代君主企图扼杀各家思想B不同的朝代会根据不同朝代的政治、经济、思想状况采取适合本朝需要的官方思想,这些思想不一定是诸子百家的思想,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百家争鸣具有深远历史影响,故B项正确;百家思想中有些是符合现实社会需要,往往被统治者推崇,不是百家思想都符合现实社会需要,故C项错误;有的君主会推崇百家思想,像秦始皇就以法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故D项错误。考点2 王霸糅合汉代儒学识记基础知识梳理1“焚书坑儒”批判(1)背景: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批评时政。(2)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3)影响:“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儒学的发展也因此进入低潮。2罢黜百家(1)背景汉武帝时代,中国的“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儒家学说经董仲舒改造成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汉武帝初年,起用儒学之士,并向其咨询治国的方略。(2)内容:汉武帝认可了董仲舒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的主张,采取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措施。(3)影响积极: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汉王朝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易混辨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不是孔子的“儒学”,而是指经过董仲舒改造,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的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已经不完全是孔子时代的儒学了。3太学的出现(1)教育体制:汉武帝时期在中央创办太学,各郡国建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2)影响: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促进了文化和儒学的传播。4科举制的文化影响(1)确立:隋唐确立的选官制度。(2)特点:以考试成绩为选定官员的标准;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轻巧识记汉代儒学理解史料研习归纳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史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史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行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董仲舒春秋繁露史料三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春秋繁露基义史料解读(1)史料一中董仲舒提出了“春秋大一统”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省略号前后两句话分别反映了“大一统”思想提出的原因及思想统一后的效果。“邪辟之说”指的是儒家之外的学说。(2)史料二反映了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主张。史料中的“天”是指有意念的天,不是自然界中的天。(3)史料三体现了“三纲”的处世标准,维护了社会秩序,但也充满了封建等级与保守意识。省略号前部分语句中注意两个分号分为三层意思。“王道之三纲”指的是“三纲五常”中的“三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史料运用(1)史料二中董仲舒的主张如何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提示原始儒学中的“民贵君轻”体现了民本思想,而董仲舒提出“屈民以伸君”的主张使君贵民轻,因而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2)依据上述史料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提示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史论归纳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及评价1特点(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5)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6)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2评价(1)“春秋大一统”思想充满唯心色彩,但统一是中国发展的主流。(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文化的自由发展,应该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3)“天人感应”学说既宣扬了“君权神授”,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有利于专制统治的长治久安,要一分为二地加以评价。(4)“三纲”思想充满专制等级色彩,应该扬弃;“五常”思想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专制等级成分,可以改造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论语载:“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成书于战国末期的管子中写道:“天子出令于天下,诸侯受令于天子,大夫受令于君。”这些言论共同体现了()A宗族伦理观念B“天人感应”学说C中央集权理论D“大一统”思想D“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无法体现宗族伦理,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天人感应”,故B项错误;中央集权强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夫受令于君”不能体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C项错误;“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子出令于天下,诸侯受令于天子,大夫受令于君”均强调了天子之下的政令统一,故D项正确。2孝经中记载:曾参问孝,孔子回答,“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汉董仲舒提出了“父为子纲”的教条。这一变化反映了() 【导学号:62160122】A原始儒家思想漠视伦理B儒家伦理观念得到强化C儒学独尊地位已经确立D汉代家庭关系日趋紧张B根据题意,从孔子“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到汉代董仲舒“父为子纲”得出:儒家伦理观念得到强化,故B项正确。3儒学在孔子之后有性善性恶之争。两汉时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其用意在于()A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B提高社会道德水平C神化儒学并为君权服务D探究人性发展本原A董仲舒生活的汉武帝时代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为了实现官学体系的“大一统”,董仲舒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其用意就是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故A项正确。4下面为汉代教育结构图。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最有效的信息是()A封建教育系统已大体形成B儒家已经垄断了学校教育C汉代的儒学教育逐渐下移D太学可统领地方各级学校A根据题目中汉代的教育系统,中央、地方教育系统完善,官学、私学相得益彰,故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体现学校教授的是儒家经典,故儒家已经垄断学校教育的表述不正确,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可以得出官学、私学相得益彰,中央和地方的教育系统均很完善,下移趋势并未看出,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中央是官学、地方是书馆,太学是官学中的一方面,并未体现统领地方各级学校,故D项错误。(对应学生用书第204页)20122017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考纲卷别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全国卷2013中国古代儒家思想;2015孔孟儒学思想、对待孔子与儒学的态度2016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全国卷2015孟子思想主张;2015儒学理想化的政治诉求2014儒家伦理得到强化;2017汉代官修史书的政治性全国卷考情分析在全国卷的试题中,中国传统主流思想演变中的儒家思想一直是高频考点。试题设计体现课程改革的导向与要求,注重运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且设置新情境的水平不断提高。试题蕴含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发挥了历史学科承载的人文教育功能。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兴趣,增强民族自信心。高考命题探究找规律立足历史解释方法能力创新考1(2017全国卷)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C从官修史书的参与者来看,政治意味很强,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反映了官修史书的政治性,C项正确。名师点拨历史解释强调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历史解释具有主观性、动态性和时代性,只有从历史发展的视野中掌握历史解释才能做出正确客观的辩证认识。第1题,从官修史书的参与者来看,政治意味很强,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反映了官修史书的政治性。立足唯物史观学科理论引领考2(2016全国卷)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C“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是由孔子整理并用作教学的儒家经典,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故排除A项;汉代儒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故B项错误;“五经”是孔子整理的典籍,而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记录孔子言论的著作,不是孔子编订的,所以论语不在“五经”之中,故选C项;秦始皇焚书使儒学受到沉重打击,但儒学传统并没有因此断绝,故D项错误。3(2014全国卷)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D“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有利于维护家庭稳定,强化亲情关系,这符合儒家伦理中和谐的主张,表明西晋时儒家伦理得到强化。名师点拨立足唯物史观引领,加强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考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近几年全国卷命题的突出特点。近几年的全国卷专门设计了以儒学为考查内容的试题,从不同角度选择材料,多角度考查儒家思想的现实价值。试题融入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目标具有积极意义。立足家国情怀社会热点隐性考4(2015全国卷)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材料准确理解儒家的主张。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要求统治者对待百姓要实行仁政,不可过度威逼百姓,以达到巩固统治秩序的目的,材料反映了儒家的政治理想,C项符合题意。名师点拨“儒家思想的政治哲学解读”成为2014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之一。对儒家思想与理想政治形态及社会治理关系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儒家王道政治理想的现代意义、儒家思想与国际秩序的构建关系上。高考仿真演练明趋向1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也承认“涂之人(普通人)可以为禹”。符合两者观点的是()A主张“因材施教”B重视人民群众力量C认为“人性本善”D通过教化使人从善DA项为孔子的主张,排除;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荀子主张“人性本恶”,排除C项;两人皆主张通过教化使人向善,D项正确。2韩非子显学:“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该思想强调()A官员和将领的选用应遵从宗法血缘关系B选用人才应随时代发展进行适当的调整C认为治国的关键在于选拔德才兼备之人D文臣武将的选拔应该注重基层工作经验D“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强调选拔人才应注重其之前的工作经验,D项符合题意。3春秋至战国前期,先后形成了儒家学派、墨家学派、道家学派、法家学派等。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收录各家学说的著作如吕氏春秋等。这说明() 【导学号:62160123】A百家争鸣的结束B思想兼容的出现C各学派间的诘难D国家统一的实现B百家争鸣的结束是在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之后,故A项错误;“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收录各家学说的著作如吕氏春秋等”能够体现战国后期出现思想兼容的趋势,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各学派之间的斗争,故C项错误;国家统一的实现有赖于秦始皇,故D项错误。4王敬川在儒学的现代走向一文中说,孔孟在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的言论:(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一年)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反映了儒者()A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B不受重用的愤懑之情C重构礼乐纲常的愿望D适应社会转型之努力A根据材料中“苟有用我者,期月(一年)而已可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可知,孔孟都非常自信,希望统治者任用自己以实现政治抱负,体现出儒者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故A项正确。5有学者认为:“董仲舒的儒学很杂,包括先秦各家思想、巫盅方术,因此提出天人合一,更多充满了神性的意识,与先秦儒学的思想有明显的差异。”据此推断,该学者强调董仲舒的儒学()A侧重于宣扬“君权神授”B经糅合改造成为正统思想C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背离了先秦时的儒学思想B由“董仲舒的儒学很杂,包括巫盅方术”“与先秦儒学的思想有明显的差异”并结合所学可知,经过董仲舒糅合改造后的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故B项正确。古代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学术前沿热点关注我国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有中国的特色,它必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鉴于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时必须有所扬弃,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现代科学的思想,赋予其新的内涵,使其焕发新的生命。运用点拨1儒家的“民本”思想(1)表现孔子:“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孟子:民贵君轻、痛恨暴政和战争。荀子:“君舟民水”。(2)实质:古代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是以维护“君”为中心的,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一种维护统治的策略。2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贵族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3)道家学说构成了我国2000多年的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4)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5)墨家思想中的尚贤精神,成为后世社会重视人才的思想来源。3(对接高考)古代传统文化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试题侧重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儒家文化的趋时更新的考查,突出古代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的认识。针对训练1(2017宝鸡质检)“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材料体现了()A孔子“仁”的主张B孟子“仁政”思想C墨子“兼爱”思想D老子“无为”思想B材料重点讲了君主要好好对待老百姓,从而让人民过得更好,国家安定太平,这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故B项正确。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入世是指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著名教授樊和平先生认为,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一种良好的人文素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血缘、情理、入世”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中国古代士人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的人生哲学。摘编自刘恒山儒家入世精神及现代价值等解读材料,围绕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强调儒家的入世精神,首先表明观点。对儒家入世精神给予解释和表明态度。论述要结合阶段发展的特征,以典型人物的事例和行为进行说明,如孔子主张“仁”的思想在当时不受重视,但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积极周游列国,宣扬其思想;后世汉代的董仲舒、宋明时期理学家都秉承了这一精神,积极地面对现实社会,积极入世,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最后,进行总结升华即可。【答案】观点: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出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反映了儒家学者关心现实,关心民生,爱国忧民的政治情怀。(其他观点言之有理,亦可)示例:观点: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论述: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克己复礼”,实行“仁政”,恢复周礼,重建社会等级制度;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宽恕与和谐。这体现出了儒家思想直面社会变革、积极入世、力图改造社会的政治主张。后世的孟子、董仲舒和朱熹的思想都继承了这一传统。总结:儒家文化的这种入世精神反映出士人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追求。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