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综合提能练 专题五 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5071157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综合提能练 专题五 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综合提能练 专题五 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综合提能练 专题五 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述类文本”综合提能练(一)(时间:45分钟满分:54分)一、阅读下面的作品, 完成13题。(18分)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楼宇烈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不一定只靠孔子学院,其实交流的途径还有很多,交流的内容也很丰富。说到“软”实力,软在我们理不直气不壮,我们总是去迎合别国的口味。传播中国的文化,就应该以我国文化为主。每年都有交流团出国,但许多人的指导思想是要迎合别国,而别国却恰恰不需要迎合。来中国交流的外国人是来看我们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可以借鉴学习。有一些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认为中国许多东西都是模仿、抄袭,没有自己独创、独立性的东西。也有一些外国人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很感兴趣,但是,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却存在模糊、片面的理解,有的人甚至根本看不起自己的传统文化。一个研究科学史的学者就曾说过:“中医阴阳五行的那套说法,打死我也不会认同的。”我们给外国人讲阴阳五行,有的一下子就接受了;给中国人讲,部分反而听不懂。我们还有什么地道的中国文化走出去了呢?有人说我们的国乐走出国门了,但现在中国的乐律其实绝大部分都变成了西洋的乐律了,我们其实没有把真正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东西传到国外。经济全球化后,信息交流更方便快捷了,古代流行的东西可能要过几十年、几百年才能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现在只要几秒钟全世界就都传遍了。文化会不会趋同呢?现实生活中,的确有很多人为追求时髦,把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抛弃掉了。有些学者主张文化要寻根,不能把根丢掉。我很赞同这个观点。跟世界接轨不是消除自己的特点,而是要让现代人认识、接受我们的传统文化,但是也不一定要普遍接受。我们存在很多思想误区,例如,一旦有东西被评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想尽办法要把它变成全民文化。我觉得越是这种文化就越是小众的,把小众的文化变成大众的,无形之中这种文化就被搞没了。我觉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绝如缕”就可以了,把传统文化的种子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而不是一下子把它变成大众都热热闹闹搞的东西。不求轰轰烈烈,但求“不绝如缕”,这是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看法,这样它才能保留今人要借鉴的东西。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除了艺术之外,还有中医。中医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国外从事中医事业的人比国内的要多,其中很多人是从国内出去的。中医现在在世界上除了中药没有被完全认同外,针灸、推拿、按摩、心理治疗都被普遍接受。有一个自然医学派,其理论都出自中医,它七条总的原则跟中医是一样的,比如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不用药尽量不用药;治病要找原因,不能只找它表现的症状;医生不应该只是开药的,而是指导人们正确地生活的老师。有一次,我在中医会上提出,重要的不是强调中医的“技”,而是强调它的“道”,要传播中医文化,而不是只偏重中医治疗。中国其实有很强的文化软实力,但在文化传播的时候只是从“艺”和“术”的层次出发,没有从“道”的文化层次去全面考虑。中医文化里面也不要只是宣传怎样治病,而是要让人不得病,中医文化的核心是养生文化。中国文化里的儒、佛、道、医、武都有养生文化,中医的养生文化应该是融会贯通这五家文化的产物。得了病去治好,还是不得病好呢?当然是不得病好,所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选自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1结合第段,简要概括中国文化“走出去”存在哪些问题。(6分)答: 解析:题干明确指出本题的答题区域为第段,考生要从中筛选出关键词句,概括作答。“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不一定只靠孔子学院,其实交流的途径还有很多,交流的内容也很丰富”,由此可以得出交流途径单一,交流内容不丰富;“说到软实力,软在我们理不直气不壮,我们总是去迎合别国的口味”,由此可以得出我们缺少文化自信;“认为中国许多东西都是模仿、抄袭,没有自己独创、独立性的东西”,由此可得出我们缺少独创性;“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却存在模糊、片面的理解,有的人甚至根本看不起自己的传统文化”,由此可以得出我们对传统文化理解不清等。参考答案:交流途径单一,交流内容不丰富;缺少文化自信;缺少独创性;对传统文化理解不清。(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给4分,三点给5分,四点给6分)2简要归纳文章第段的论述层次。(6分)答: 解析:首先要给语段正确分层,然后用简明的语句概括层意。第段一共十句话,前三句指出问题,即经济全球化后,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把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抛弃掉了。四、五、六句给出自己的观点,认为跟世界接轨不是消除自己的特点,而是要让现代人认识、接受我们的传统文化,但是也不一定要普遍接受。后面四句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来论述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看法。参考答案:首先指出经济全球化后现实中存在的抛弃传统文化的现象(问题);然后表明自己的观点(让现代人认识、部分接受传统文化);最后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论述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看法。(每点2分)3文章两段以中医文化传播为例,主要论述了什么观点?请简要概括。(6分)答: 解析:题干要求分析文章两段中举例论证的作用,先要抓住两段的关键语句,把握语段的论点。文章第段的开头说“中国其实有很强的文化软实力,但在文化传播的时候只是从艺和术的层次出发,没有从道的文化层次去全面考虑”,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前半句紧承上文,照应第段的“中医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是很大的”,由此可得出观点一;后半句则说明我国在文化传播时有偏差,只重“艺”“术”,而忽视整体的“道”,由此得出观点二。参考答案:以中医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大,说明我国文化软实力强;以中医文化的传播为例,说明我国在文化传播时有偏差,只重“艺”“术”,不重“道”。(每点3分)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46题。(18分)忧乐圆融中国的人文精神庞朴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试图寻找一个简明的概念,来概括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中国文化。有一位学者指出,中国文化的深层特质在于“忧患意识”;另一位学者声言,中国文化是“乐感文化”。忧乐这两种精神,有时分别统领了两个不同时代的文化风貌,如西汉的雄浑与魏晋的清远。有时又常常分别代表着不同人士的神韵情采,如杜甫的沉郁与李白的飘逸。甚至同一个人,在一个时期里会意气风发,受“忧”的精神鼓舞,“猛志固常在”;到另一个时期里又超然物外,本“乐”的精神为怀,“悠然见南山”。以上种种忧乐杂陈的状况,不能归结为我们的文化传统不具完整的性格,相反它们恰好表明了中国文化同时兼备这两种精神。这两种精神的理想的结合,便构成了忧乐圆融的中国人文精神。在这方面说得最为深入浅出的,大概要推孔子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了。第一句“发愤忘食”是忧,第二句“乐以忘忧”是乐,第三句有从忘食忘忧而达到忘我的意思,便又无忧无乐可言,世界同一而无特定情感了。孟子称伊尹为“圣之任者”,因为他能以天下为己任;称伯夷为“圣之清者”,因为他洁身自好;称柳下惠为“圣之和者”,因为他“不羞污君,不辞小官”。但三人都不及孔子集三人之大成,成为“圣之时者”。所谓“时”,是进退、出处、远近、迟速,都能因其所宜而为之,这是统摄忧乐而又超越忧乐的境界。在庄子谈到人格类型时,我们也看到了任、清、和、时的影子。在应帝王篇中,有一位壶子,能显四种相,其一是“地文”,相当于孟子的“圣之清”;其次是“天壤”,相当于“圣之任”;再次是“太冲莫胜”,相当于“圣之和”;最后是最高的相叫“未始出吾宗”,相当于“圣之时”。佛学有所谓四门诀无门、有门、亦有亦无门、非有非无门,与孟子的四圣、庄子的四相,完全是一个套路。这一切又都可以化约为忧和乐,归之于忧乐的圆融。圆融既被推为儒道各自学说的最后一言和人格的最高境界,恰好成了检验他们的学说能否贯彻到底和考验他们的人格能否臻于至上的试金之石。所以,他们走了“仇必和而解”的光明大道,互相圆融起来建成中国文化的独特传统。圆融也成为一种优势,使得中国文化能顺利迎接外来的佛学,不盲从和自馁,相反却以圆融去容纳,并终于汇成了源远流长的忧乐圆融的中国人文精神。这个人文精神作为文化传统,铸就了我们民族的基本性格;它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变异,呈现为不同的时代精神。但在近代以前,变化是不大的。时至今日,它正迎接着新的挑战。我们久已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应该敬重这种精神,发扬这种精神。(选自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有删改)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答: 解析:阅读文本,理解每一段的内容,然后根据内容划分层次,最后概括出各层意思。两段为第一层,作者提出的忧乐这两种精神“理想地结合,便构成了忧乐圆融的中国人文精神”是关键信息,由此可概括出本层意思。段为第二层,作者分别从儒道佛三个角度分析忧乐圆融这一中国文化的独特传统。最后三段为第三层,两段分析圆融的作用,第段发出号召,我们“应该敬重这种精神,发扬这种精神”。参考答案:首先,提出本文观点:忧乐精神构成了忧乐圆融的中国人文精神;其次,从儒道佛三个角度,阐述中国文化具有忧乐圆融的特点;最后,阐述圆融的作用,并号召人们要敬重和发扬圆融精神。(每点2分。如将第三层分为两层也可以)5根据第段,概括“忧乐杂陈的状况”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答: 解析:解答此题,应抓住第段重点语句提炼作答。从“忧乐这两种精神,有时分别统领了两个不同时代的文化风貌”中可提炼出第一个要点;从“有时又常常分别代表着不同人士的神韵情采”可提炼出第二个要点;从“甚至同一个人,在一个时期里会意气风发,受忧的精神鼓舞,猛志固常在;到另一个时期里又超然物外,本乐的精神为怀,悠然见南山”中可提炼出第三个要点。参考答案: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风貌;不同人士有不同的神韵情采;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人生态度。(每点2分)6为什么“我们应该敬重这种精神,发扬这种精神”?(6分)答: 解析:解答本题,需先找出第段和第段中与试题相关的语句,再结合文本内容提炼出答案。从圆融“恰好成了检验他们的学说能否贯彻到底和考验他们的人格能否臻于至上的试金之石”一句中可提炼出前两个要点;从“互相圆融起来建成中国文化的独特传统”“圆融也成为一种优势忧乐圆融的中国人文精神”“这个人文精神作为基本性格”几句中稍加提炼,可归纳出后三个要点。参考答案:这种精神能够检验儒道学说能否一以贯之;这种精神能够考验儒道人格能否臻于至上;这种精神建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这种精神能容纳外来文化;这种精神铸就了我们民族的基本性格。(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满分)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79题。(18分)给青春更多飞扬的机会盛玉雷“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李大钊语)中国改革开放40年,青春活力串联起无数个经典瞬间。1977年,570多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标注“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1984年,一个中国小伙子在长城上的照片,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中国的新面孔”高举改革大旗;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时特意提出,“我要握一握年轻人的手”,在此之后,一大批青年从机关下海创业,成为中国经济史上的“92一代”。某种意义上,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中国奇迹,正是一个“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过程。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活力迸发,离不开朝气蓬勃的青春之歌。这也为过去5年的生动实践所证明。长征六号火箭研制团队组建时,平均年龄只有27岁;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1岁的年轻技工,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大放异彩;共享单车敲开了共享经济的大门,创业团队却多为80后、90后然而,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80年代的青年曾面对“潘晓之问”,而今天的青年也有着别样的成长烦恼。“葛优瘫”“丧文化”“佛系”等说法,也许只是部分群体的戏谑,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些青年的困惑:面对现实压力,奋斗是否还是改变命运的不二法宝?面对上升压力,拼搏是否还能实现自己的华丽转身?“低欲望社会”如果提前到来,到底去哪里寻找诗和远方?“有三岁之翁,有百年之童。”青春活力无关年龄,而是一种积极心态,一种对未来的正向预期,一种追求卓越与成功的冲动。正因此,为了激荡青春梦想,整个社会都应该与青年共同成长,既让他们树立对未来的正向预期,同时解开他们的心理困惑。“我们的青年是一种正在不断成长、不断上升的力量,他们的使命是根据历史的逻辑来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高尔基语)一方面,机会来自制度给予的机遇。无论是财富的分配,还是发展的环境,抑或是命运的改变,都需要从外部为青年拓宽更多上升渠道,为他们提供更多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才能在新时代最大限度激发起青春活力。另一方面,机会来自内部的自我生长。在这样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创新挺进“无人区”、发展开拓“新蓝海”,这些领域没有既得利益,也没有论资排辈,恰恰适合青年开疆拓土、挥斥方遒,只要站上风口,机会就能从无到有被创造出来。为什么不把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奋斗的土地上,让自己成为机会眷顾的那个有准备的人呢?“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鲁迅曾如此寄望于青春活力。青春是一种改变与创造的力量,是一种带来可能性的力量,是一种把空白时间变成饱满历史的力量。万众瞩目的新时代,不仅需要而且必将激起这样的磅礴伟力。(选自2018年1月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7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答: 解析:先逐段概括段意,然后“合并同类项”,进行层次划分,在分层的基础上概括层意。第一段列举事实说明改革开放40年青春活力串联起的无数个经典瞬间;第二段第一句是中心句,既是对上文的总结,也引出下文所列举的近5年的事实。这两段可归为一层。第三段指出当代青年的困惑,提醒全社会关注、解决青年成长中的烦恼;第四段从外部制度与青年自身两个角度谈激发青春活力的途径。这两段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可归为一层。第五段呼吁青年激发青春活力,为最后一层。参考答案:首先,联系改革开放40年及近5年的事实,指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青年人的活力;其次,指出今天的青年所遇到的成长烦恼和困惑,并从外部制度和内部自我生长两个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鼓励、呼吁青年激发青春活力。(每点2分)8文中有多处引用,画线的三处引用各有什么作用?(6分)答: 解析:三处引用分别在文章开篇、中间和结尾,要结合引用在文本中的位置来分析。一般来说,文章开头引用名人名言可以达到提纲挈领、总领全篇、引人入胜、为整篇文章奠定基调等作用。中间引用名人名言可以使论据确凿充分,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时增强说服力,具有论证论点等作用。结尾引用名人名言往往有得出结论、强化中心的作用。明确了这些,再根据三处引用的话语的内容具体分析即可。参考答案:引用李大钊的名言意在引出论题,并把青春活力与国家、社会活力联系起来;引用高尔基的名言意在引出下文如何激发青春活力的内容,同时也是道理论证,增强说服力;引用鲁迅的名言意在再次呼吁青年激发青春活力,强化中心。(每点2分)9如何激发当代青年的青春活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6分)答: 解析:文章标题是“给青春更多飞扬的机会”,文本第三段在指出青年的困惑后说“为了激荡青春梦想同时解开他们的心理困惑”,这是一点答案。接下来一段又从外部和内部提出激发青春活力的办法,考生要抓住文中“一方面”“另一方面”的提示作用,分点作答。参考答案:全社会要同青年共同成长,帮助青年树立积极心态,解开心理困惑,树立对未来的正向预期。国家要从制度层面为青年拓宽更多上升渠道,为青年提供更多发展机会。青年人自身要努力奋斗,大胆创新,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方面大显身手。(每点2分)“论述类文本”综合提能练(二)(时间:45分钟满分:54分)一、阅读下面的作品, 完成13题。(18分)“故宫跑”的热情和虚火封寿炎近两年,百米冲刺争看文物的“故宫跑”,从故宫蔓延到众多的文物展出场馆和文艺演出现场。“排长队、冲刺跑”折射出大众对文化生活的井喷式需求。如果能够因势利导、引向深入,这种对文化生活的热情就会成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先声。“故宫跑”的频繁出现当然是一件好事。衣食住行充裕丰足之后,对文化生活的需要才会浮出水面。面对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要,当务之急是扩大供给,提供更多高品质、符合群众需要的文化艺术资源。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尽管目前的藏品展览增加了一倍,但也仅仅展出了故宫全部藏品的1%左右。如何把丰富的文物资源、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以多种形式和途径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是文化界面临的紧迫课题。当然,从另一方面看,我们对于“故宫跑”也要有全面冷静的判断。人们对文化生活的热情,是否真如新闻事件中呈现的那么迫切?这种热情有多少“虚火”的成分?其实,细加推敲不难发现,一次又一次的“故宫跑”与其说是一个个文化事件,不如说是一个个大众传播事件。这些引发“故宫跑”的展览和文艺演出,能够迅速启动信息链式传播,激发受众的好奇心和参与热情。如在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展出期间,冒着酷暑烈日排几个钟头长队的观众里面,很多人并不熟悉展品的情况,不了解它们在人类历史文化坐标上的重要位置和价值。他们只是充满了好奇,想看看从大英博物馆约800万件藏品中精选出来的展品,否则就“可惜了”。虽然故宫博物院等一些热门博物馆门庭若市,但在全国范围内,大多数博物馆冷冷清清,很多珍贵藏品乏人问津。热门的书画作品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一些冷门的文物连基本的保护都是难题。对于文化的真正热情,不应该仅仅表现在热捧少数热门展览和文艺演出上,更应该是一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是对于文化生活的全方位追求,使文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人们具有广泛的阅读习惯,作家、诗人群体就能成长起来。如果人们习惯于安排一部分生活支出用来购买画作装饰家居,那么一些不知名的画家就能获得生存空间,未来的画坛巨擘就有可能由此起步。到戏院看戏,去音乐厅听音乐,进电影院看电影,去美术馆、博物馆看展览,如果这些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项目,那么整个文化艺术领域就能日益活跃,得到发展繁荣的源头活水。文化成为全社会的时尚谈资,说明在人们认同的价值体系里,文化代表着一种更高、更美好的价值。这种对于文化的热情、追求和向往弥足珍贵。但另一方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大量缺乏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现象。在社交媒体上,每天都在热传一些反常识、反文化的养生偏方和小道谣言。两相对照,更足以说明要对这种“文化热情”因势利导,将之引向深入、做细做实。当“故宫跑”转化为全社会对于文化生活的普遍热情和全面追求,文化艺术的繁荣就指日可待了。(选自2018年1月4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请简要归纳文章第段的论述层次。(6分)答: 解析:归纳文段的论述层次,首先要通读文段,看文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抓住中心句,然后归纳“同类项”。第段基本是按照提出观点具体分析得出结论的思路行文的。考生按照这种思路,归纳句子内容,并用“首先”“然后”“最后”等词语串联答案即可。参考答案:首先提出观点,指出真正的文化热情是对于文化生活的全方位追求,使文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2分)然后举例说明全方位追求文化生活的做法和意义。(2分)最后得出结论,文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是整个文化艺术领域发展繁荣的源头活水。(2分)2“故宫跑”这类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6分)答: 解析:本文提到的“故宫跑”这类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在文章前三段,筛选关键信息时要紧扣筛选的标准,注意“原因”出现的信号。譬如第段“排长队、冲刺跑折射出”这句话中的“折射出”就暗示后文可能是原因。再譬如第段说“面对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要,当务之急是扩大供给,提供更多高品质、符合群众需要的文化艺术资源”,并列举故宫博物院藏品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文化资源的有效供给不足等。参考答案:大众对文化生活有井喷式需求。文化资源的有效供给不足。展览和文艺演出能够迅速启动信息链式传播,激发受众的好奇心和参与热情。(每点2分,意对即可)3如何把群众“故宫跑”式的对文化生活的热情转化成文化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先声?(6分)答: 解析:这道题实际上要求考生寻找和归纳解决问题的办法。答案分散在全文中,如针对文化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抓住第段中的“当务之急是扩大供给,提供更多高品质、符合群众需要的文化艺术资源”“如何把丰富的文物资源、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以多种形式和途径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是文化界面临的紧迫课题”等内容,可得出答案第一点;针对第段中的现象,可得出答案第二点;从群众的角度考虑,结合第段中“对于文化的真正热情,不应该仅仅表现在热捧少数热门展览和文艺演出上,更应该是一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是对于文化生活的全方位追求,使文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第段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大量缺乏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现象”等,稍加概括可得出答案第三点。参考答案:提供更多高品质、符合群众需要的文化艺术资源,以多种形式和途径充分利用文化艺术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关注非热门博物馆的藏品。群众要对文化生活有全面的追求,使文化成为自身的一种生活方式,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每点2分)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46题。(18分)安贫乐道法鲁迅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世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别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劝人安贫乐道是古今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络,开过的方子也很多,但都没有十全大补的功效。因此新方子也开不完,新近就看见了两种,但我想:恐怕都不大妥当。一种是教人对于职业要发生兴趣,一有兴趣,就无论什么事,都乐此不倦了。当然,言之成理的,但到底须是轻松一点的职业。且不说掘煤、挑粪那些事,就是上海工厂里做工至少每天十点的工人,到晚快边就一定筋疲力倦,受伤的事情是大抵出在那时候的。“健全的精神,宿于健全的身体之中”,连自己的身体也顾不转了,怎么还会有兴趣?除非他爱兴趣比性命还利害。倘若问他们自己罢,我想,一定说是减少工作的时间,做梦也想不到发生兴趣法的。还有一种是极其彻底的:说是大热天气,阔人还忙于应酬,汗流浃背,穷人却挟了一条破席,铺在路上,脱衣服,浴凉风,其乐无穷,这叫作“席卷天下”。这也是一张少见的富有诗趣的药方,不过也有煞风景在后面。快要秋凉了,一早到马路上去走走,看见手捧肚子,口吐黄水的就是那些“席卷天下”的前任活神仙。大约眼前有福,偏不去享的大愚人,世上究竟是不多的,如果精穷真是这么有趣,现在的阔人一定首先躺在马路上,而现在的穷人的席子也没有地方铺开来了。上海中学会考的优良成绩发表了,有衣取蔽寒食取充腹论,其中有一段“若德业已立,则虽饔飧不继,捉襟肘见,而其名德足传于后,精神生活,将充分发展,又何患物质生活之不足耶?人生真谛,固在彼而不在此也。”(由新语林第三期转录)这比题旨更进了一步,说是连不能“充腹”也不要紧的。但中学生所开的良方,对于大学生就不适用,同时还是出现了要求职业的一大群。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有这么的彰明较著,其实,据我的愚见,是大可以不必再玩“之乎者也”了横竖永远是没有用的。(有删改)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答: 解析: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述思路。第段指出别人所教的为人处世之道并不适用于自己,第段由此提出中心论点,即劝人安贫乐道的方法是不妥当的;第两段具体分析两种安贫乐道的方法,指出其不妥之处;第两段联系中学生的作文,举例论证,进一步说明劝人安贫乐道的局限性;最后一段总结强调中心论点。参考答案: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述思路。首先由别人所教的为人处世之道并不适用于自己来引出观点:劝人安贫乐道的方法是不妥当的;(2分)然后针对两种劝人安贫乐道的方法,指出其不妥之处;(1分)接着以中学生作文考试中的言论为例,指出其“良方”的局限性;(2分)最后进一步点明自己的观点,即在现实面前,用冠冕堂皇的空话劝人安贫乐道是毫无作用的。(1分)5文章最后说“大可以不必再玩之乎者也了”,结合文章内容,说明这句话的含意。(6分)答: 解析:作答本题,关键在于要结合上文。首先分析出“之乎者也”的指代内容是劝人安贫乐道的几种方法,“玩之乎者也”是指写劝人安贫乐道的不切实际的文章。然后再点明整句话的表层意思,并指明作者批驳的内容和作者自己的主张。参考答案:“之乎者也”指几种劝人安贫乐道的方法;(2分)这一句的意思是:不必再写劝人安贫乐道这类不切实际的文章了。(2分)作者批驳了这些不切实际的所谓处世良方,指出做人做事的法子要自己找。(2分)6鲁迅说过,杂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请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文学主张的。(6分)答: 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要理解题目所给的鲁迅语录,从中分析出两个要点,即思想性、战斗性,艺术感染力。然后对照这两个要点,举例说明。对于前者,可抓住直击时弊、揭示矛盾等进行举例分析。对于后者,可就幽默讽刺的语言、形象化的比喻和反语进行举例分析。参考答案:“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是强调杂文的思想性、战斗性。如在开头就直击时弊,一针见血,说别人的良方是“废纸”“都不大妥当”,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然后层层分析,指出现实中劝人安贫乐道的荒谬言论的实质是无视底层劳动者生存状况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是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这些揭示矛盾的推理逻辑显示出深刻的思想性和极强的战斗性。(指出思想性、战斗性1分,结合文本分析2分)“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是强调杂文的艺术感染力。文中使用了幽默讽刺的语言、形象化的比喻和反语,如对“良方”“席卷天下”的妙解,“同时还是出现了要求职业的一大群”的冷嘲热讽等。(指出艺术感染力1分,结合文本分析2分)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79题。(18分)骚人遗韵朱良志楚辞的格调是忧郁的,离骚者,犹离忧也。楚辞中几乎倾泻着诗人对宇宙人生的热情、焦虑和绝望。王夫之说,九歌妙在“婉娩缠绵”“低回沉郁”。这颇为准确地概括了楚辞悲的特点。楚辞的悲,是一种淡淡的忧愁,似淡若浓,似有若无,绵长幽咽,别有一种缠绵悱恻的意韵;但它不是昵昵儿女之语,也不都是慷慨悲凉之声,而是如怨如诉的衷曲。楚辞的传统,包含着一种永恒的期待精神,一种杜鹃啼血式的期待。司马迁说,屈原“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这正是楚辞的精神,虽不能实现,却在心灵深处不停地啼鸣,虽九死其犹未悔地等待。因此而构成了楚辞曲折回环的特有体式,一唱三叹,每一顾三回首,每一语必以三语复之。清人刘熙载说:“屈子之缠绵,枚叔、长卿之巨丽,渊明之高逸,宇宙间赋,归趣总不外此三种。”以“缠绵”概括楚辞,颇有见地。中国艺术中有一种独特的眷顾意识,就与楚辞有密切的关系。王夫之曾说,诗要给人“一意回旋往复”的感觉,楚辞有之。楚辞的感伤含有一种寂寞无可奈何的精神,充满了无可奈何的美。无可奈何是一种性灵的执着,不思量,自难忘;无可奈何是一种性灵的怅惘,放不下,又提不起。人被抛掷到命运无法避免的境地:惜春,而春自离去;悲秋,而秋风正劲;泪眼问花,花儿不语;寄心高飞的征鸟,而鸟儿瞬间消失。这样的无可奈何让人寂寞。白居易读刘禹锡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时,叹道:“我知后之诗人无复措词矣。”此诗妙处即在寂寞。月光撩拨着,潮水激越着,人无法自已。楚辞的这种寂寞无可奈何之境,在美学上具有很高价值。中国艺术中的楚湘情调多与此有关。清人南田提倡寂寞无可奈何之境,就深得楚辞之风。他说:“寂寞无可奈何之境,最宜入想,亟宜着笔。”在寂寞无可奈何之处,他嗅到一种生命的香味,听到了绝妙的音乐。古之学者评九章说“极尽迷离”,不知迷离正是楚辞本色,或谓之有镜花水月的美。迷离恍惚有一种独特的美感。这不是简单的模糊不清,而是意绪的微茫难明,似有还无,若存若失。潇湘的情韵在荒远灭没,楚辞的高妙在迷离恍惚。楚辞以其独有的感伤气质直刺中国艺术的深奥微妙之处。中国艺术往复回环的回旋之美,打上了楚辞的深深烙印。(选自楚辞的美学价值四题,有删改)7请简要概述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答: 解析:第三段第一句就提出观点“楚辞的感伤含有一种寂寞无可奈何的精神,充满了无可奈何的美”,这一观点句领起下文,可作为一层。“无可奈何是一种性灵的执着潮水激越着,人无法自已”是在具体阐释“寂寞无可奈何”之境并举例说明,可归为一层。“楚辞的这种寂寞无可奈何之境,在美学上具有很高价值”领起另外一层意思,从这一句往后直到段末讲的是“寂寞无可奈何”之境的价值和影响,可归为一层。参考答案:首先提出楚辞的感伤含有一种“寂寞无可奈何”精神,(2分)接着具体阐述并举例说明“寂寞无可奈何”精神的内涵,(2分)最后指出楚辞“寂寞无可奈何”精神的价值和影响。(2分)8楚辞“独有的感伤气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章作简要概括。(6分)答: 解析:解答时可通读全文,筛选出能体现楚辞“独有的感伤气质”的词句,然后归纳总结即可。如“楚辞的格调是忧郁的”“婉娩缠绵”“低回沉郁”“别有一种缠绵悱恻的意韵”“因此而构成了楚辞曲折回环的特有体式,一唱三叹,每一顾三回首,每一语必以三语复之”“楚辞的感伤含有一种寂寞无可奈何的精神”“迷离恍惚有一种独特的美感”等,把这些信息分点归纳就可以得到本题答案。参考答案:缠绵悱恻、低回沉郁的忧郁格调;曲折回环、一唱三叹的特有体式;“寂寞无可奈何”的意境;迷离恍惚的独特美感。(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9从全文看,楚辞对中国艺术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答: 解析:题干要求“从全文看”,这就意味着本题信息散见于全篇,也是在提醒考生不要遗漏答案要点。考生解答时应通读全文,筛选出有关楚辞与中国艺术之间的关联的信息,再对其进行归纳概括就可以得出本题答案。相关信息有“中国艺术中有一种独特的眷顾意识,就与楚辞有密切的关系”“楚辞的这种寂寞无可奈何之境中国艺术中的楚湘情调多与此有关”“中国艺术往复回环的回旋之美,打上了楚辞的深深烙印”等,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并分点概述即可。参考答案:楚辞的“永恒的期待精神”影响了中国艺术中独特的眷顾意识;楚辞的“寂寞无可奈何之境”影响了中国艺术中的楚湘情调;中国艺术往复回环的回旋之美留有楚辞“一唱三叹”的深深印记。(每点2分)“论述类文本”综合提能练(三)(时间:45分钟满分:54分)一、阅读下面的作品, 完成13题。(18分)网络使我们变笨了吗?几年前,畅销书作家尼古拉斯卡尔出版了浅薄,副标题是“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显然,他认为网络使我们变笨了。因为我们在网络时代被信息包裹得喘不过气、选择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做深度思考。那么,网络真的使我们变笨了吗?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来聊一聊戴维温伯格的知识的边界。这本书的主题是关于网络时代知识的处境问题。但戴维温伯格拒绝技术决定论,在这本书里,他更多是在梳理知识网络化的过程和现状。如果我们把网络时代和印刷术时代做一个区分,可以看到知识在这两个时代的创造、传播和获取,都有很大不同。纸是有限的,而网络是无限的;纸上信息是固定的,而网络上的信息是流动的。纸是有限的这一点很重要。首先,纸的固定形式,决定了思考的形式,它必须有开头,有论证,有结尾,它是线性的。其次,也正是因为纸的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在印刷术时代,我们拥有一套严格的信息过滤机制,只有真正重要的东西,才能够被出版。但在网络时代,过去的过滤机制失效了,我们被淹没在信息海洋之中。纸上的信息是固定的也很重要,正因为此,它获得了一种庄重感和权威感,当然还有确定感,它的潜台词是,我们是可以理解这本书的。而网络是流动的,一切都在快速的更新和变化之中,它解放了知识,但没有办法重新收纳知识,或者说,它已经没法收纳了。这背后,潜藏着两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印刷术时代,人们将知识分门别类,相信通过理性思考可以认识整个世界。因为知识在印刷术时代是被控制的,一步一个脚印,我们总能走到最后。但是网络时代显现了一个事实,世界太大了,大到我们根本不可能全部理解,这一点,无疑让印刷术时代过来的人感到恐慌。这种种不同,在戴维温伯格看来各有利弊。比如说,网络时代很容易生成“回音室”,人们容易只靠近和他一致的思想,对其他思想进行排斥,这无疑会加重思想的僵化和极端化。另一方面,知识的网络化带来了很多不可预料的东西,比如说维基百科,它调动了许许多多个节点,让知识的生产和传播的形式都发生了改变,用戴维温伯格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当知识变得网络化之后,房间里最聪明的不是站在讲台前给我们讲课的人,也不是房间里所有人的集体智慧,而是房间本身。但是,戴维温伯格始终没有回答另一个问题:个人,在网络中该怎么自处?所以,那个问题又回来了,网络真的使我们变笨了吗?我和戴维温伯格一样不倾向于技术决定论,重要的永远是人,也就是你自己。网络有诸多好处,也有诸多弊端,但这并不妨碍一个人自己的求知欲望和行动。是的,这就是我们的时代,我们只能“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选自魏小河冒犯经典,有删改)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答: 解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细读文本,可按此思路去梳理内容。文本首先由畅销书作家尼古拉斯卡尔出版的浅薄一书,引出“网络真的使我们变笨了吗”的论题;然后通过知识的边界,对比分析了知识在网络时代和印刷术时代的创造、传播和获取的不同,这是在讨论问题;最后作者表明“不倾向于技术决定论,重要的永远是人,也就是你自己”,强调自己的观点,算是解决了问题。参考答案:由浅薄引出“网络真的使我们变笨了吗”的论题;通过知识的边界,对比分析了知识在网络时代和印刷术时代的创造、传播和获取的不同及利弊;强调克服知识网络化的弊端重点还在于自己的观点。(每点2分,共6分)2文中说知识在印刷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创造、传播和获取有很大不同,请简要概括。(6分)答: 解析:首先要回到原文,找到相关答题区域。原文第5段提到了“知识在这两个时代的创造、传播和获取,都有很大不同”,然后就对此进行了阐述,那么就可以“创造”“传播”“获取”三个角度为筛选标准从下文中提取相关信息,从中概括出知识在印刷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不同。参考答案:创造:印刷术时代创造的知识是有限的,是真正重要的东西;网络时代创造的知识是无限的,没有经过过滤的。传播:印刷术时代知识的传播是固定的;网络时代知识的传播是快速更新,不断变化的。获取:印刷术时代,人们通过理性思考认识世界;网络时代,知识根本不可能被全部理解。(每点2分,共6分)3请结合文章,阐释最后一段中“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的内涵。(6分)答: 解析:首先要理解“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这句话的基本含意。“这个时代”指的就是我们所处的时代,即网络时代;“在自己身上”就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克服”常搭配的宾语是“困难”,这句话是说,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克服网络时代带给我们的求知的困难。然后,就要考虑怎样克服困难的问题。回读上文,可以发现,应结合网络时代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面对,主动出击,去筛选,去过滤,克服恐慌,努力认识世界,还要注意避免思想的僵化和极端化。参考答案:学会过滤,筛选出真正重要的知识;克服知识网络化的恐慌,努力认识世界;避免思想的僵化和极端化。(每点2分,共6分)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46题。(18分)香菱学诗背后,恰恰是诗的毁灭和远方的消失詹丹一些学者在解读红楼梦的“香菱学诗”的时候,往往会赞美香菱的诗人气质以及面对残酷命运的诗性坚持。在他们看来,写命运对香菱等女性的折磨,是为了写出她们在残酷命运中一种诗意的抗争,而香菱写下的咏月诗和她对自己“香菱”这一名字的诗意解读,体现出了香菱的情怀、香菱的诗与远方。然而,在欣赏香菱写诗的执着,并且为她梦中得来的第三首咏月诗叫好时,我们不能不惊讶地发现,当她卒章显志般写出“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时,她是在不自觉中,把自己的命运与抒情主人公合二为一了,在她名分上的丈夫薛蟠远走他乡时,她下意识地把他作为了思念的对象。而这一对象,恰恰是最无诗性最不懂诗意的呆霸王。这样的“两呆相遇”,既是对香菱命运的残酷嘲弄,也是对诗本身的一次嘲弄。舒芜在谈到几次诗社时说,第五次诗社后,“风波迭起,死丧破败相继,再也没有结社吟诗的雅兴了。回顾第一次海棠社,正是宝玉挨了打,贾母下令不许贾政再叫宝玉,把宝玉保护在大观园里之后的事。五次诗意的青春的欢笑,只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暂时的间隙里,才有可能。作者并不是想让他们作诗,就随时可以把他们调到一起来热闹一阵”。对于红楼梦来说,情节展开中所谓“诗与远方”,既是对情节或人物刻画的必要补充,更是揭示了诗性被制约、被毁灭的社会性。周汝昌曾分析贾宝玉偷偷外出祭奠金钏的一段描写具有诗的意境,这样的意境当然是以内化的感情来垫底的。但残酷的是,领会这种感情,品赏这种诗意的同时,我们不得不联想到金钏冰冷的尸体,联想到宝玉保护金钏的无力。所以,如果我们单独摘引出那样一段宝玉私祭金钏的文字来细细品赏其诗意,未免显得有点轻飘飘。我们只有把这种诗化的祭奠描写,与之前金钏和他戏言被王夫人呵斥后,他一溜烟逃走的情节连起来看,才能恍然:在红楼梦中,所谓诗性或者说诗意的产生,有时固然是人物对现实的一种超越和抗争,是对心灵世界的一种固守和坚持,但更多的时候,则是人物力量衰弱之征兆,是一种无奈之下的自我安慰。当红楼梦写出了这种现实的残酷、当这种诗意被毁时,如果我们像书中的一僧一道那样,把一切归因于命运的无常,看似解释了问题,其实是消解了问题。因为当作品中展现的不合理的社会问题、制度问题被神秘主义的命运无常观包裹起来后,分析者也只能从外部世界退缩到心灵的自我,甚至从意志自由退缩为一种心灵的感觉,于是所谓“诗和远方”,就跟不敢正视人生的“瞒和骗的文艺”只有一步之遥了,而伟大的红楼梦那种深刻批判现实的力量,当然也就落在了他们分析的视野之外。时下有许多鸡汤文,都被“诗和远方”这一短语概括,但用以说明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性,并以此价值取向来解读红楼梦,却容易得出许多貌合神离的结论,结果可能是,解读者只是为小说诗意的表象和片段所激动,把自己和他人带到了与红楼梦本质不太相关的远方,一个只会让人“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的远方。所以,依我之见,写香菱的诗性情怀,恰恰是为了说明这种个人情怀连同整个人生难逃悲惨的社会命运,从而把批判的锋芒引向了诗的外部社会。用这样的方式解读,才能真正理解红楼梦的价值所在。(选自文汇报,有删改)4作者为什么说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的背后,“恰恰是诗的毁灭和远方的消失”?(6分)答: 解析:这句话是标题也是文中的重要观点,是作者对“香菱学诗”实质的比较独特的解读。其理由出现在第二、三两段,呈现出来的是议论性的语句。例如作者分析香菱写的诗展现出来的竟然是想念强抢自己且最无诗性最不懂诗意的呆霸王的情感,由此得出结论:香菱学诗是对诗本身的一次嘲弄。又如第二段结尾部分,写红楼梦“揭示了诗性被制约、被毁灭的社会性”,其情节展开中所谓“诗与远方”,恰恰是诗的毁灭和远方的消失。再如第三段结尾部分,说“在红楼梦中,所谓诗性或者说诗意的产生”“是一种无奈之下的自我安慰”。考生据此概括出三点原因即可。参考答案:香菱学诗是对诗本身的一次嘲弄;红楼梦中这样的情节其实揭示了诗性被制约、被毁灭的社会性;红楼梦中所谓诗性或诗意的产生不过是无奈之下的自我安慰。(每点2分)5请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