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政治三轮冲刺 大题提分 大题精做15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含解析)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5070823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政治三轮冲刺 大题提分 大题精做15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高考政治三轮冲刺 大题提分 大题精做15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高考政治三轮冲刺 大题提分 大题精做15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精选大题1.(2018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政治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改革开始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我国农村改革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材料一1978年冬,小岗村的18户村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大包干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改革如同释放了魔力,次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达133万斤,一举结束20余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进入新时代,小岗村大力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并发放股权证,实现了村民从“户户包田”到“人人持股”的转变。2017年,小岗村集体收入突破820万元,农村人均收入比2012年增长70%以上。材料二为发展农村生产力,满足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的期盼,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改革发展的文件。如1982年发布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肯定“包干到户”等形式的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1991年颁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把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2016年制定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推进“三权分置”改革;2018年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导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入。小岗村的改革发展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解析】本题要求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小岗村改革发展的实践。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属于教材基础知识,考生在熟记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材料,对小岗村改革发展的实践展开论述即可。【答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解放生产力的基本方式,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小岗村进行“大包干”改革、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和土地流转,发展集体股份经济,不断就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经营机制弊端,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2.(2018年高考全国3卷文综政治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开国将军甘祖昌,参加过井冈山斗争、五次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荣获过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长征路上,甘祖昌和同村战友约好,革命成功后,一起回家搞建设,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革命胜利后,曾经的誓言让他心中的乡愁越酿越浓。1957年8月,他主动辞去军队领导职务,秉持“共产党人不能享清福,要艰苦奋斗一辈子”的信念,举家回到家乡沿背村务农。他把70%的工资捐给了家乡的建设事业,有关部门按照规定要给他盖房配车,被他一一拒绝。他领着乡亲们修水利,建电站,架桥梁,绿化荒山,改造冬水田一项项利民工程帮助村民摆脱贫穷、走向富裕。1986年,甘祖昌病逝,留给妻子和儿女的唯一遗产是三枚勋章。将军农民的事迹被编入小学课本,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习近平高度评价甘祖昌将军的艰苦奋斗精神,强调不仅我们这代人要传承,下一代也要弘扬,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1)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甘祖昌的一生是如何体现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共产党员情怀的。(3)班级拟举办学习甘祖昌精神演讲会,请围绕“青春、奋斗”的主题列出演讲提纲的三个要点。【解析】本题以甘祖昌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真实事件为背景,考查考生对价值观、文化的作用的知识的理解。对价值观、文化作用的考查是往年高考的高频考点,考生在备考中应多加关注。第(1)问,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甘祖昌的一生是如何体现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共产党员情怀的。有关价值观的知识,主要包括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人生的重要向导)。在清晰教材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考生结合甘祖昌的事迹展开论述即可。第(3)问,属于开放性试题,考生所答符合题目要求,内容正确,形式新颖即可得分。【答案】(1)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导向,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影响改造世界的活动。不忘初心,淡泊名利,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信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毕生精力。(3)志存高远,树立崇高理想;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增长本领;弘扬革命精神,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心系祖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青春理想。【名师点睛】评析型主观题是近年来各地高考常见的一种开放性试题,评析类主观题类似于传统的辨析题,不过,辨析题侧重于正误判断和原因分析,注重正反两种观点的对照,而评析类主观题则弱化了这一方面,侧重于对问题或现象本身的评判,并在此基础上衍生了对意义或措施的认知。考生要注意其解题方法:(1)注意立场、把握标准:对材料中的观点或事例进行评析,要在正确的标准下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时候答题可能不需要表明态度,但思想上必须对题干有一个总体评价,这是做好评析类主观题的前提。(2)结合题意、阐述道理:所谓阐述道理就是谈原因、谈标准。你要是肯定它就要给出肯定它的原因;你要是否定它,就要给出否定它的原因,也就是谈你肯定或否定它的依据。对于出现的消极现象,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阐述道理时要注意与材料的层次相对应,注意从多个角度对同一现象作出分析。(3)认清意义、明确措施:有时候材料中蕴涵意义或措施,这就要求我们对意义或措施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认识意义和明确措施。(4)态度鲜明、表述适度3.(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雾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析】本题有一定开放性。解答本问,一要紧扣题目知识限定,二要抓住“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问题思考答案。【答案】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历史创造者;树立人民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体的意识;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现实价值;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传承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模拟精做1.(2019届河南省郑州一中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是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节目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节目分为一枝一叶总关情治国有常民为本国无德不兴国之本在家报得三春晖只留清气满乾坤绝知此事要躬行腹有诗书气自华恶竹应须斩万竿天下之治在人才咬定青山不放松天下为公行大道12集,由“原声微视频”“思想解读”“经典释义”“现场访谈”“互动问答”“经典诵读”六个环节构成。在大众文化讲坛上,严肃的治国理政思想和传统的中华文化精髓同频共振,领袖人物的人文情怀和普罗大众的价值追求同声相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这个舞台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这个舞台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新时代电视文化节目的探索与创新。传统文化节目也可以轻快活泼,内容与形式未必是鱼和熊掌不可得兼。从中国诗词大会到平“语”近人,这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平语近人”里,是听得见的文化自信。重温历史经典、感受时代魅力,弘扬传统文化、躬身社会实践,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必会成为美好中国的壮阔画卷。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12集平“语”近人的标题中所折射出的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解析】本题要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12集平“语”近人的标题中所折射出的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属于体现类试题。知识限定明确: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解答本题要从材料信息入手进行分析:从12集平“语”近人的标题中所折射出的执政理念必将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梦想成真,这体现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一枝一叶总关情治国有常民为本告诉我们党要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枝一叶总关情治国有常民为本要求我们党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咬定青山不放松天下为公行大道等告诉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为实现全人类的幸福而努力,这体现了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实现人生价值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答案】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从12集平“语”近人的标题中所折射出的执政理念必将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梦想成真。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枝一叶总关情治国有常民为本告诉我们党要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一枝一叶总关情治国有常民为本要求我们党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实现人生价值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咬定青山不放松天下为公行大道等告诉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为实现全人类的幸福而努力。【名师点睛】如何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答题模板)答题要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民群众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价值观具有重要导向作用。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另外,应与时俱进,使价值判断、价值选择跟上时代的步伐。2.(2019届河北武邑中学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18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前,一些乡村仍存在留不住乡情、记不住乡愁,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生态退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振兴。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乡风习俗是一个地域的生活文化,是农村精神家园的底色。习近平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乡村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要保留乡村风貌,坚持传承文化。”我们要发挥传统文化在农村底蕴深厚、流传久远的优势,摒弃铺张浪费、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注重培育良好生活习惯和文明乡风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保障。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倡导文明乡风的理由。【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倡导文明乡风的理由。要认真阅读材料,要看到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能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有利于培育文明乡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乡村生态环境的好转,绿色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可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从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方面,说明倡导文明乡风的理由。【答案】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式能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开展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引领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乡村生态环境的好转,绿色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倡导文明乡风,振兴乡村,能真正留住乡情、记住乡愁。【名师点睛】有关“人生价值观”的命题(答题模板)(1)运用人生价值观的知识对材料进行认识。答题要素:人的价值的内容人的真正价值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结合材料人的价值的内容(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分析材料)。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分析材料)。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正确价值观、践行核心价值观、结合材料)。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两个标准(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结合材料)。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根本途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分析材料)。(2)青少年应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答题要素: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标准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结合材料重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实现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根本途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分析材料)。3.(2019届贵州省贵阳一中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牛女渡河,民间乞巧。”七夕节,也叫乞巧节,是一个包括爱情、劳动、游戏、祈祷等活动的节日。2018年七夕节期间,全国各地陆续开展各种庆祝活动,这一中华传统节日以其古老的美好意涵和现代趣味,重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这一典型文化重构现象的发生受多重因素影响。上世纪九十年代,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传入中国,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加之商家的推动,过洋节成了一件很时髦的事。而诞生于农耕社会的传统节日由于其习俗与现代生活不合拍,受到了冷落。面对这种现状,许多有识之士呼吁加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大家认为,以各种民俗仪式为基石的传统节日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体现了中国人对风调雨顺、家庭团圆、天下太平的美好期盼,对天地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祖宗先贤的缅怀与尊崇,对亲情的倾注,对乡情的依恋,对爱国之情的执著,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主导价值观念和理想诉求。因此,应当寻找传统节日与现代社会、时代精神的契合点,让传统节日活在当下。为此,全社会做了很多努力,如,清明节等纳入国家假日体系;春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纳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启动“中国节日志”项目,对我国现存各地区各民族的传统节日进行研究、记录和整理。通过各方努力,包括七夕节在内的很多传统节日在今天重新焕发出光彩与活力。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七夕节等传统节日从衰落到重新火爆这种文化重构现象发生的原因。【解析】本题以我国传统节日从衰落到重新火爆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哲学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设问是“说明七夕节等传统节日从衰落到重新火爆这种文化重构现象发生的原因”。其次分析该材料和设问,根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整合答案。具体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的角度回答即可。注意结合材料,理论联系实际。【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诞生于农耕社会的传统节日由于其习俗与社会生活不合拍而渐受冷落,甚至消失。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面对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许多有识之士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肯定推动了传统节日文化的回归。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通过将传统节日纳入假日体系,非遗名录等举措,努力寻找传统节日与现代社会、时代精神的契合点这样的价值选择,让包括七夕节在内的很多传统节日在今天重新焕发出光彩与活力。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最大亮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为人民代言、为人民立言,体现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担当。文化建设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什么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知识,说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什么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通过阅读材料,可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主要是因为这样做有助于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凝聚人心,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早日实现奋斗目标。可运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等知识进行说明。【答案】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有助于凝聚起磅礴力量,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有助于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有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