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9高考语文 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 专题1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突破(含解析)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5068367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2019高考语文 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 专题1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突破(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备考2019高考语文 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 专题1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突破(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备考2019高考语文 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 专题1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突破(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突破1(2018年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解析根据原文第4段“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可知,“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错误。答案D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解析根据原文第2段“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可知,文章重在表明“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应具有同样的内在品格,而不是突出二者的差异。答案A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解析A根据原文第2段“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可知,“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错误。C原文中说“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而选项直接说成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把可能的情况说成了绝对的情况,因而错误。D根据原文第4段“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可知,“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错误。答案B2(2018年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解析B由文章最后一段中的第一句可知,人的主体身份“被数据化”,大数据技术起到了加速作用,但与第1段所说的“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并无关系。而选项在“人的主体身份被数据化”与“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之间强加了因果关系,因此错误。C扩大了表意的范围,“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错,由文章最后一句“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可知,对抗大数据的是“适度的、合理的遗忘”。可见选项不正确。D不符合文意,由文章最后一段“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并塑造我们的认同”可知,如果我们“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那么我们也就支配、压抑了他人,这样做的结果恰恰是“记忆霸权”,而非“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可见选项不正确。答案A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做出了全新论证。解析仔细审读原文,数字化记忆“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由此可见,数字化记忆已经给数据主体(人)带来了问题,而不是选项中所说的“可能带来的问题”。因此,本项混淆了时态。答案D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C.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D.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解析扩大了表意的范围,根据原文第3段“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可知,“在某种程度上”这一内容的缺失使文意范围明显扩大了,可见选项错误。答案B3(2018年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B.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需要有制度弹性。C.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D.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解析A原文说城市“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而选项说成了“是缺乏有机统一”;原文说“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而选项说成了“这(即缺乏有机统一)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可见,选项两次偷换概念,因而错误。C相对应的信息为“城市的意义弹性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这里有“具体”二字,因此不是抽象的。D相对应的信息为“启蒙主义的片面化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可知根本原因应是各种主义的片面化,而不是“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答案B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实的指向。B.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D.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解析分析不正确,文中“空间弹性”是从反面来论述的,“制度弹性”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述的,“意义弹性”只是从反面来论述的,所以并非都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述的;而“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文中没有体现,于文无据。答案C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B.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C.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D.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解析说法不正确,文中并没有谈到空间弹性、制度弹性与意义弹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不能说“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答案A20162018年高考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分析一览表卷别体裁考查内容命题特点2018年全国卷学术论文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综观近三年的全国卷,我们发现,高考对于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从选材来看,前几年,全国卷全部选用了社会科学类文本,其中以学术论文为主。文本选择以关注现实社会、关注文化传统、注重人文精神为主要原则,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学、社会学、艺术、美学等多个方面,篇幅精短,文字浅易,观点鲜明,手法多样。即便是节选的文章,也能做到层次清晰,结构完整。与2017年相比,2018年选文字数有所增加。从考查角度来看,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面相当广泛。考试大纲规定的两个能力层级(理解B、分析综合C)、六个考点在试题中都有所体现。其中,又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为考查重点。由于本大题只有三道小题,无法对六个考点一一考查,因而考查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值得重视的是,2017年考试大纲新增的考点“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在2017年、2018年的三套试卷中都单独设题考查。从题型设置来看,几年来均设置三道四选一式的单选题,要求考生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选项的构成,不是对原文句子的简单摘取,而是经过高度浓缩和加工改造,且融入了命题人的理解和思考。2018年全国卷学术论文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2018年全国卷学术论文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2017年全国卷学术论文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2017年全国卷学术论文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2017年全国卷时评陆邵明留住乡愁2016年全国卷学术论文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2016年全国卷学术论文格非塞壬的歌声2016年全国卷学术论文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一、考什么了解选材,明确考点论述类文本阅读是高考全国卷的必考内容,前几年对其的考查比较稳定,但2017年的考试大纲对它的要求有了较大变动。之前的考试大纲只简单地表述为“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而修改后的考试大纲表述为“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由此可见,2017年的考试大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材做出了明确规定,即“中外论述类文本”,包括“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选文突出“说理性和逻辑性”。如2017年全国卷中,卷、卷的选文是学术论文,而卷的选文则是时评。三套试卷的选文字数略有减少,选项长度也缩短了。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全国卷的三篇选文都是中国作品,以后不排除会选取外国作品,这可能会给考生带来更大的挑战。从考点来看,2018年的考试大纲沿袭了2017年的要求,将原来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层级中的“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合并为“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删掉了“把握文章思路”。此外,增加了“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2018年考试大纲论述类文本阅读仍包括“理解B”“分析综合C”两个能力层级,六个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论述类文本阅读只设置三道选择题,因此对这六个考点的考查呈现出轮换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一道题往往会涉及“理解”和“分析综合”两个能力层级,多个考点,且这些考点常常有机融合在一起,很难分清。其中,又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为考查重点,因为其他几个考点都以它为基础,都离不开它。近年三套全国卷的第1、3题均体现了这一点。需要注意的是,2017年和2018年的三套全国卷都单独设题考查新增考点“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增加这一考点,消除了从前论述类文本阅读命题只关心局部,不注重整体,甚至肢解文本的弊端。这一考点应该会成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命题的一个常考考点。二、怎么考掌握规律,识别陷阱一直以来,高考全国卷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都是以四选一的客观题的形式出现;设题3道,分值为9分,每道均要求考生选出四项中“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考试时,考生务必看清题干要求。在每道题中,命题人都会设置似是而非的错误选项来迷惑考生。因此,只有掌握了命题人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误选项。具体说来,命题人设置错误选项用以干扰考生的常见方式有:1.以偏概全命题人设计选项时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表示程度轻重的词语来干扰考生,主要包括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或相反)等,从而使考生做出错误的判断。12018年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第3题B项: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对应原文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原文中说“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选项将其概括为“遗忘”,这没有问题;但原文中说“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而选项去掉了“在某种程度上”的限制,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因而不正确。2.混淆时态主要包括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的混淆。“已然”指已经成为事实,“未然”指还没有成为事实;“或然”指有可能而不一定,“必然”指事理上确定不移。在高考命题中,命题人往往故意把尚未发生的事情转述为既成事实,或者把可能的说成是必然的;或者把此时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彼时发生的事情。当然,命题人也可能反其道而行之。22018年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第2题D项: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做出了全新论证。对应原文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仔细审读原文,数字化记忆“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由此可见,数字化记忆已经给数据主体(人)带来了问题,而不是选项中所说的“可能带来的问题”。因此,本项混淆了时态。3.因果混乱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指选项在因果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或条件)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因”(或条件);二是强加因果,即把本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关系。32018年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第1题B项: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对应原文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由原文可知,人的主体身份“被数据化”,大数据技术起到了加速作用,但与原文所说的“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并无关系。而选项在“人的主体身份被数据化”与“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之间强加了因果关系,因而错误。4.偷换概念这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以迷惑考生,使考生选中错误选项。如命题人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或改变,考生乍一看会认为与原文的说法相同或相近,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42018年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第1题A项: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对应原文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原文说城市“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而选项说成了“是缺乏有机统一”;原文说“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而选项说成了“这(即缺乏有机统一)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可见,选项两次偷换概念,因而错误。5.无中生有指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依据,或原文并无此意,而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纯属命题者故意提出来迷惑考生的。52018年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第3题A项: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对应原文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通览原文可知,全文采用“总分总”式结构。其中,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为分述,三者是并列关系,所以不存在选项中所说的“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故A项无中生有,因而错误。6.说法绝对命题人设置选项时,不尊重原文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事物的地位、功能、范围、效果等,以致不符合文意或客观事实。62018年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第3题C项: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对应原文“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原文中说“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而选项直接说成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把可能的情况说成了绝对的情况,因而错误。三、怎么答精读深思,细比明辨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意要正确而高效地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必须建立在准确而深入地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之上。因此,答题之前,要集中注意力通读全文,有时甚至需要读上两三遍,才能真正读懂。阅读文本之前,不妨先浏览文后的题目,带着题目阅读,有助于迅速把握文章要点。阅读时,最好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数,明确每段的中心内容,理清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画出文中的关键词句,如文章重点阐述的概念、术语,表示范围、性质、程度等的修饰语、限制语,表达作者见解、观点的语句,表现论述对象特点的语句,表明层次、段落、角度、内容等照应、转换、提起、总结的语句,等等。总之,要尽可能地从整体上把握文意,对文本的主要内容、整体结构、写作思路、重要概念、中心意思、观点态度等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为下一步答题奠定坚实的基础。2.审读试题,锁定信息区间在对阅读材料有了总体把握之后,就要审准题意,弄清题目要求。从内容上,弄清是有关什么的选择;从选择标准上,看清是选出说法“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符合原文意思的”还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不仅如此,还要善于从题干中搜寻隐含的信息,揣摩命题意图,因为只有与命题意图吻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高考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能力要求是基本阅读,不是鉴赏。因此,一般来说,所有选项都能在原文中找到相关信息,即“答案来自原文”。这是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一个基本原则。答题时,要结合题干要求,将题中的各个选项“代入”原文,在原文中找准、找全与各个选项相对应的段落或语句,从而快速锁定答题的有效信息区间,避免盲目无绪。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3.对比辨析,筛选正确答案确定了答题信息区间后,我们就要将题目的题干以及各个选项与原文中相对应的文字进行细致的对比,认真辨析两者在语言文字的表述上有无变化、如何变化,变化后的内涵、外延等是否相同,从原文中找出依据,以排除错误选项,确认正确选项。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那些摘抄原文词句多、与原文句子的结构形式类似、在原文中能找到某些词语的选项,不能盲目认同;对于那些改换了说法或表达形式、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对应词句的选项,也不能轻易否定。特别是有些概括性较强的选项,原文根本没这句话,若简单地与原文对比,容易出错。因此,一定要从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符合逻辑等方面去思考判断。如果某个选项与原文的意思相符,则该选项正确;如果不相符,则不正确。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符合”或“不符合”的一项,该选项便是此题的答案。4.识别陷阱,自觉远离误区针对命题人设置干扰项的常用方式,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八个对应关系,看看其中有没有问题。部分与整体,即在事物的范围大小上有意混淆。主观与客观,即不尊重阅读材料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事物实有的功能和效果。原因与结果,或是因果颠倒,或是强加因果。主要与次要,即将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倒置。肯定与否定,即将阅读材料中肯定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未然与已然,即把尚未发生的事情转述为既成事实。偶然、或然与必然,即故意把偶然发生、可能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必然发生的。有与无,即无中生有。考生抓住这几组关系,有助于迅速而准确地识破选项中的陷阱,从而保持头脑清醒,自觉远离错误选项,提高答题准确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草原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动态的、积极的、以个体奋斗为主要内容的进取性文化。北方草原具有独特性,它既有深远、悠长的民族牧歌式的生活方式,又有严酷杀伐的沧桑、厚重的历史,从而导致了草原民族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特殊认识。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极为直接、密切,人对自然的依赖性突出,因而对自然的亲近之感、迫近之念、忧虑之情更为突出、深挚。它不似江南山水对人的细腻轻抚,更不像士子优游于小桥流水,流溢着别致而精微的艺术感触,而是将民族生存与自然环境直接联系起来,把对草原的关切与民族的整体性发展联结起来,发出了“草原不在,民族何存”的呐喊,汉代流传的匈奴歌就是其中的代表。另一方面,人与自然架构起初步的生态美学桥梁。蒙古民族第一部史传文学蒙古秘史当中就显现着极为浓郁的生态观念。由于生存环境的严酷、险恶、千变万化,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动态生存观念异常鲜明。草原民族生存的“动态”和“变化”的特点使人的适应能力和冲破自然环境束缚的能力分外突出。草原民族强调人在强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面前的力量、智慧、意志力,从而形成一种对英雄的崇拜观念。史记匈奴列传中的冒顿单于和蒙古秘史中的札木合就是鲜活的例证,只不过后者还显现着强烈的崇信重义之美。北方草原多地处边陲,因而在地域上形成了一种相对封闭和独立的特征。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又不得不产生与外界文化交融的必然性,于是草原文化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开放的不断出新的文化,对于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动机和活力较农业文化更强。这在元代西域文人那里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著名学者刘大杰曾称元代萨都剌的诗歌“代表了元诗的活力与变化的趋势”。草原自然环境的险峻、生存的艰难,致使草原文化的忧患意识中多了一种实践意识和冒险精神。忧患意识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我成长、成熟的标志,就农业社会而言,忧患意识往往侧重于对深厚精神苦闷的自我消解、自我提升;自我肯定、自我壮大是农业社会忧患意识的主体内容。草原文化景观下的忧患意识,虽然也是在生存困扰下的一种自我拯救、自我飞扬,也充满了焦虑、深痛之感,但并不专力于自我精神领域的别有洞天,而是将原始初民时期产生的朴素的“天人合一”观念加以发展,剔除了其中包含着的精神层面的穷力追逐,进而催生个体抗拒灾难和挫折的行为力量。(摘编自温斌古代北方草原文学的精神风尚)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方草原与南方山水不仅空间地理位置不同,在与人的关系上也是不一致的。B.草原文化既体现了民族生存与自然环境的联系,又显现着极为浓郁的生态观念。C.北方草原是相对封闭和独立的,因此北方草原文化是一种自发性、独立性的文化。D.不同于农业文化,草原文化的忧患意识剔除了精神层面的穷力追逐,催生了个体的行为力量。解析“北方草原文化是一种自发性、独立性的文化”错误,文中有“草原文化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开放的不断出新的文化”,因此它并不是自发性、独立性的。答案C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先点出草原文化是进取性文化,再从草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崇拜英雄的观念、开放性、忧患意识等方面进行论述。B.文章举匈奴歌的例子,证明草原文学注重民族生存与自然环境的联系,并将对草原的关切与民族的整体性发展统一起来。C.文中所提的冒顿单于和札木合两个人都是被草原民族崇拜的英雄,以此二人为例主要是论证草原文学具有崇拜英雄的观念。D.文章提到了元代西域文人,不仅论证了草原文化具有忧患意识,还进一步论证了忧患意识中具有实践意识和冒险精神。解析“不仅论证了草原文化具有忧患意识,还进一步论证了忧患意识中具有实践意识和冒险精神”分析有误,论证的应是“草原文化具有开放、积极、主动的特点”。答案D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北方草原不具有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历史,那么草原民族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可能就不会有特殊认识。B.如果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恶劣多变,该民族就会具备“动态”与“变化”的生存特点,就会使人产生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冲破自然环境束缚的能力。C.从蒙古秘史中可以看出,草原民族崇拜英雄,强调人拥有战胜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力量、智慧、意志力。D.相比农业文化,草原文化与外界文化的交融有着必然性,交流、融合的动机和活力也更主动、更积极。解析B说法太绝对。并不是所有生存环境恶劣多变的民族都会具备“动态”与“变化”的生存特点。C“人拥有战胜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力量、智慧、意志力”不正确。原文为“草原民族强调人在强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面前的力量、智慧、意志力”。D“相比农业文化,草原文化与外界文化的交融有着必然性”错。文章只在交流、融合的动机和活力上与农业文化做了比较,并未写到农业文化与外界文化的交融没有必然性。答案A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得益于中国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巨大进步,人工智能在国内发展迅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获得蓬勃发展。从娱乐、出行到支付手段,人工智能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带来社会建设的新机遇,同时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带来了新挑战。在这些新挑战中,最令普通人关注的,或许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高阶人工智能有没有失控风险?未来的机器会不会挑战人类社会的秩序,甚至获得自主塑造和控制未来的能力?随着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发展,很多人有了这样的担心。人工智能会带来福祉还是挑战,是许多文学、影视、哲学作品不断探讨的主题。近年来大众传播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无形中也加重了人们对“人机关系”的焦虑。以音源库和全息投影技术为支撑的“二次元”虚拟偶像上台劲歌热舞;人工智能用人脸识别技术与深度学习能力挑战人类记忆高手;“阿尔法狗”击败各国围棋大师,攻占了人类智力游戏的高地尤其是一些以“人机对战”为噱头的综艺节目,通过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为地渲染了一种人机之间紧张对立的气氛,既无必要,也缺乏科学性。事实上,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属于在“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无论是将要盛行的根据神经网络算法的翻译程序,还是基于量子计算理论的各种模型,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作家韩少功提出了“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的有趣假设,从文学的角度解释了自己对于人机对立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存在的价值。尽管如此,行将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未来,应通过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服务人类社会。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共识。微软、谷歌等巨头也因人工智能的发展风险而成立了AI伦理委员会。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专家呼吁,在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上安装“道德黑匣子”以记录机器的决定与行为。人们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以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为前提。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猛,在未来构建人机关系格局上,也应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面对人工智能,既要通过法律和政策予以规范,也要用文明和伦理赋予其更多开放的弹性。在这方面,相信中国文明传统会比偏重逻辑与实证的西方文明传统更有用武之地,更有助于开拓兼顾科技与人文的“中国智造”。(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8月23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迅猛,将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被广泛应用。B.人工智能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此同时,不少人对其将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也表示出忧虑。C.人工智能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从属于人类,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是其发展的前提。D.“人机对战”的综艺节目通过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使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对立起来。解析“使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对立起来”曲解文意,原文是“人为地渲染了一种人机之间紧张对立的气氛”。答案D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时下热门的人工智能为分析对象,借用现实例子,探讨其未来发展走向,体现了时评文章及时性的基本特点。B.文章既肯定了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发展和机遇,又深入地分析了未来人工智能发展风险的问题。C.对于人工智能,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提出应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优势。D.文章引用相关的文件规定和专家的观点,说明人们已经意识到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解析文章并没有深入地分析未来人工智能发展风险的问题,而是谈论人们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忧虑,以及如何构建未来人机关系格局的问题。答案B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坚定人类本身的存在价值,深刻探索自身存在的本质,可能会更好地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这是我们的社会共识。B.“人机关系”是人工智能时代最令普通人关注的问题,所以面对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必须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C.我们应深入探讨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社会。D.只要通过法律和政策对人工智能予以规范,并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就能避免未来人工智能失控的风险。解析A扩大范围,原文“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存在的价值”是韩少功的假设,并不是“社会共识”。B“或然”改成了“必然”,原文是“最令普通人关注的,或许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D“只要就”说法绝对,充分条件不成立。答案C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今天,我们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我认为,“传承”分为“传”和“承”两个部分。“传”就是记录、保存、延续。对于传统文化,“传”就是将其尽可能地原样保存下去。“传”的实质,就是尽可能使它延长,尽可能使它符合原来的内容。“传”是无条件的,不需要进行选择,也不需要考虑它有用没用,尽最大可能先保存下来再说。如果对传统文化的“传”是无条件的,那有人会问,落后的、保守的甚至是反动的传统文化,该不该保护?也要保护。举一个很极端的例子,希特勒当年屠杀犹太人的集中营,现在就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那么一个罪恶的地方,为什么还要把它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留存呢?因为它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如果这个集中营不保存下来,后人便不能够通过它真切地感受那段历史,了解人性还能恶到那种程度。因此,我们要尽最大可能把传统文化保存下来,这与被保存的文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好的还是坏的,没有关系。总之,先把它保存下来,而且要把保存传统文化由不自觉变成自觉,由无意识变成有意识。比如,我国一些农村可能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那里的人比较穷,建不起新房子,只能住在那些古建筑中,古建筑因而得以保存下来,这种保存就是无意识的。可农民富裕起来后,就会拆旧房,建新房,那种对古建筑无意识的保存也就越来越不可能。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自觉地、主动地去保存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承”又是什么意思?我认为“承”就是继承、发扬,这跟只保存不同,而是要把它发扬光大。当然,“承”不是简单地传承发扬,而是要做到适应今天和未来的需要,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才叫“承”。仍然以古建筑为例,“传”的话,就是不破坏它,不让它倒,让它存在的时间越长越好。而把古建筑上合理有用的部分用到新建筑上,这就是“承”了。正因为如此,“承”的时候,要有所选择,要选择其中精华的、正确的、有用的部分进行发扬光大,糟粕部分自然是要扬弃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几千年来,它一直在吸收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中不断发展。比如,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文化就得到了发展、扩大,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化被吸收进来。语言方面,该地区南方的方言保留了华夏本音,而北方的方言大量吸收了外来民族语言。音乐、舞蹈方面,中原地区更是大量吸收了外来少数民族的文化,这些后来都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通过不断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才历久弥新,经久不衰,形成了海纳百川、整合发展的优势。今天,在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更要兼收并蓄,积极吸收其他外来文化的优点。(摘编自葛剑雄传统文化的“传”与“承”)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谓“传”,就是记录、保存、延续,无条件地、尽可能地把传统文化原样保存下来。B.我们要有意识地、自觉地、主动地去保存传统文化,不管它的好坏以及积极、正确与否。C.所谓“承”,就是继承、发扬,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适应今天和未来的需要。D.在“承”的时候要有所选择,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还要尽可能吸收、借鉴外来文化。解析“还要尽可能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说法不正确,应是“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积极吸收其他外来文化的优点”。答案D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针对“今天,我们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提出观点,总领全文。B.在论述“传”和“承”时,文章都是先阐释其内涵,再进一步论述具体的做法。C.在论述“传”和“承”时,文章都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大大增强了说服力。D.文章先谈“传”而后谈“承”,从主到次,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如何传承传统文化。解析“从主到次”“层层深入”的说法不正确。从结构上看,文中“传”和“承”应为并列关系。答案D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只要把希特勒当年屠杀犹太人的集中营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人就能通过它感受历史,认识人性。B.相对来说,贫穷其实更有利于保存传统文化。比如农民富裕起来后,就会拆掉古建筑去建新房。C.对于古建筑而言,“传”是尽量延长它存在的时间,“承”是将其合理有用的部分用到新建筑上。D.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文化得到发展、扩大,是因为普遍吸收了少数民族的语言、音乐、舞蹈等文化。解析A说法绝对,充分条件不成立。B“相对来说,贫穷其实更有利于保存传统文化”于文无据,“因建不起新房而被迫保存所住的古建筑”与“农民富裕起来后,就会拆掉古建筑去建新房”一样,都只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作者强调的是有意识地、自觉地、主动地去保存传统文化的重要性。D“普遍吸收了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不正确。在语言方面,“该地区南方的方言保留了华夏本音”。答案C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艺术是一条璀璨的星河,它的精神和血脉对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涵养作用,对世界众多艺术家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尤其是当西方传统写实绘画的发展处于困境之时,中国传统艺术更是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形式启迪了一大批现代艺术家,他们从中汲取营养,摸索前行。在很多西方艺术史论家眼里,中国传统艺术是世界艺术的高峰。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的影响可以追溯到14世纪的欧洲,当时中国的瓷器、丝绸和国画等一直流行于欧洲的上层社会中。在法国,中国的龙凤图案常被运用于各类织物中。在15世纪的意大利和法国的瓷器制作中,盛行模仿中国青花瓷器造型。18世纪法国“罗可可”绘画大师让安东尼华托青年时期曾研究中国的百戏图,他的作品发舟西苔岛具有明显的中国意味和东方艺术特色。著名的评论家雷文曾说:“凡对于中国宋代之风景画研究有素者,一见华托此作,必讶其风景之相似。其画中远山犹保持作者之生命。青峰缥缈,用单色作烟云。华托所惯为者,亦中国山水画最显著之特色也。”日本学者小林太市郎认为应该将17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罗可可”艺术称为“中国法国式”。19世纪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则因为具有浓郁东方意味的艺术语言,被当时的人们称为“误生在19世纪雅典废墟上的中国画家”。19世纪中叶,摄影术的发明给西方传统写实绘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陷入了困境,艺术家开始寻求新的出路。此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和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了西方艺术家以启迪,使得西方艺术在现代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行。一些杰出的画家诸如凡高、高更、毕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