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组合强化练13语用+文学类(时间:40分钟赋分:3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美猴王”孙悟空可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拥有“七十二变”的能力:入了水可以变成鱼,进入森林可以化为大树,他可以变成房子,从身上拔根毛就能变化出无数只小猴子,可谓神通广大。这种根据环境变换自己的能力,多么令人羡慕!其实,在人体中有一种细胞叫作间充质干细胞,其变换自己的本领也毫不逊色。众所周知,感冒发烧那是因为身体发了炎,产生了炎症。,其实在人类的大部分严重疾病的发病过程中,例如肝硬化、糖尿病,甚至包括癌症,炎症都在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炎症的强弱大小,或者炎症发生的地点促使间充质干细胞发挥不同的功能,变换自己的性质:它可以消炎,也可以促炎,它可以招募其他“伙伴”一起促进组织生长,也可以“学雷锋”做好事进行组织修复,这种变化多端的能力不就像是我们熟悉的“猴哥”吗?那么什么是间充质干细胞呢?间充质干细胞是干细胞家族的成员,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强大的分化潜能。间充质干细胞最重要的特性在于其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作用。而人体内环境复杂多变,在炎症不同的情况下,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是不同的。科学家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具有这样一种可塑性,():当炎症反应加强时,间充质干细胞就会免疫反应;当炎症反应减弱时,间充质干细胞反而可能促进免疫反应。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家喻户晓随心所欲不仅如此抑制B.赫赫有名随心所欲虽然如此压制C.家喻户晓为所欲为不仅如此压制D.赫赫有名为所欲为虽然如此抑制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炎症的强弱大小,或者炎症发生的地点改变间充质干细胞的性质,发挥其不同的功能B.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根据炎症的强弱大小,或者炎症发生的地点,来变换自己的性质,发挥自己不同的功能C.根据炎症的强弱大小,或者炎症发生的地点,通过间充质干细胞改变自己的性质,发挥不同的功能D.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根据炎症的强弱大小,或者炎症发生的地点的基础上,发挥自己不同的功能,改变自己的性质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即它就像炎症环境的一个催化剂B.它在炎症环境中会激发免疫反应C.即它就像炎症环境的一个调和剂D.它在炎症环境中可中和免疫反应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古代铜钱当中都有一个四方形孔眼,这主要是由当时制造铜钱的工艺决定的。铜钱在钱模子里浇铸成后,轮廓总是不整齐。,必须用锉刀修锉。因为一枚一枚修锉铜钱的周边很费工时,所以,将100多个铜钱穿在棍子上一次锉成。如果孔是圆的,铜钱在木棍上会来回转动,不好修锉。为此,工匠们把中间的孔做成方形,再穿进一根方棍,修锉起来就方便多了。5.下面是一封高中生自荐信的部分正文,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妥当,请指出并修改。(5分)尊敬的老师:您好!首先诚挚地感谢您拨冗拜读我的自荐信!我是中学的一名高三学生。在校期间,我勤奋学习学科知识,学科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我还参加过“全国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颇有建树。我积极投身于学生会和广播站等学生组织,荣获校级“优秀三好学生兼优秀团员”等荣誉。我真诚地希望能加盟贵校。敬请斟酌,恳请垂怜,回函是盼!自荐人:年月日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坐在小巷中离开丽江的前一天,我在一个小巷子里坐了整整一个下午。回想这一路,每一步,我似乎无时无刻不是在听从内心的调遣。内心掌控着语言和行为,演绎出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我奔丽江而来,原以为没有任何刻意,其实,在内心深处,我希望能够一脚踏进远古,与精神上所追求的所谓安静、古典、明净、幽雅等等高度契合或相印。一直以来,我以为,这些就是我最为崇尚的个性特征。在丽江,在最接近远古的驿途中,我究竟收集到了什么?春天花朵般密集的脸庞,夏天河流一样不息的语音,我都看到了听到了,然而,它们的无休无止和循环往复,使得我耳闻目睹的这一切最终竟虚幻得像晃动在夜空下的水中月,是那么令人生疑。我,是否真的走进过这座古城?似乎没有答案。东河从我的眼皮底下淌过,绿色的水草像美人扭动的腰肢。在我的身后,就是中河,在那里,茂盛的垂柳顺着长满青苔的石壁长长地弯向浅浅流淌的水中。在这两条河之间,横亘着无数条被踩磨得化石般闪亮的石板路,上面正行走着来自五湖四海的缤纷的脚步。我有些弄不明白,为什么要追踪几千里,去经历一个看似重复的经历?仔细想想,它与以往的许多情形并无二致,甚至,与我坐在家里游历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也有几分相似。对此,我一直耿耿于怀,以至于在离开丽江很久以后,我仍然无法落笔。我不时问自己:曾经,坐在那个小巷中的人究竟是谁?是自己,是别人,还是踏进丽江古城的任何一个人?后来,发生了汶川地震。我看到那么多人与我一样,为灾区的人民泪流满面、痛彻心扉、倾力相助,那种真情实意,就像灾难是降临在自己的身上。当人类面临突发事件时,责任、义务、团结等等诸多人类的同一性很自然就过滤掉了个性中极为尖锐的部分,温情与和谐开始大幅度呈现。这时,我们像医生号脉一样,准确地捕捉到了彼此血脉的深处:它们首先是拥有了同一个源头,然后才开始分流,在大地上任意铺排和流淌,终而形成丰富的个体。灾难绝对不是美,但美同样会在灾难中成长、含苞、开放人类优秀的品质在瞬间就集结起来,向灾难发起了强大的反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总是不停地、反复地被感动着,被别人也被自己。原来,对于美,人们不约而同的习惯就是:真情实意地欣赏以及自我欣赏。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向着丽江进发,包括我自己。后来,读了一点点尼采。从叔本华最忠诚的弟子转而成为一个最有力的颠覆者,尼采充分宣扬的自我,恰恰是因为有叔本华为其垒下的思想基石。当他以彻底的反叛而让自我攀上人生之巅时,却不幸坠入了另一种特殊的人类群体所具有的同一性之中疯癫,天才最终因个性的极度膨胀而毁灭了最宝贵的天才载体生命。他的个性也从此转化成了后人的某些同一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模仿他,模仿他的思维、语言,模仿他个性中那些美丽的、闪光的部分。与美相遇,欣赏之后也许就是这种无意识的模仿。当我坐在小巷的石板上,被那些古老的事物所包围时,我确信我窥见了纳西族人的凝神或者微笑。那时以为怀揣个性的我,其实也是在模仿,模仿他们在淌过生活之河时,歇息的某一个片段,或者驻足的某一个瞬间。尽管这模仿显得笨拙,但十分真诚。事实上,无论怎样标榜自己的个性,我们永远也无法逃脱这种源于血液自觉燃烧的模仿热情,它与本能相关,与继承同质,它就是同一性诞生的母腹。我终于有所悟,我的丽江之行,其实最终还是服从了人类的同一性,也正是这种同一性,才让我保持了对这个世界最基本的感受能力。俗就俗吧。在以后的日子里,如果可能,我还是会照样欢欢喜喜地融入人群,走向丽江。在那里,古老的纳西族人,总会以悬置于时间之外的一些事物,比如水,比如桥,比如石头,比如语言,比如书法安放如我一样后来者的内心。(有删改)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从离开丽江前一天写起,接着写丽江之行的感受,又写了汶川地震后人们的行动,到此作者才真正对丽江之行有了深刻的领悟。B.文中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春天花朵般密集的脸庞,夏天河流一样不息的语音”,写出了丽江游客之多,熙熙攘攘的情形。C.作者在明白自以为有个性地“坐在小巷的石板上”只不过是对纳西族人的一种模仿后,内心不免失落,认为是笨拙的,毫无意义的。D.作者写汶川地震、尼采,看似与前文无关,却揭示了同一个道理“人的个性最终会服从于人类的同一性”,这是散文“形散神聚”的体现。7.结合文章,概述“我”游览丽江这座古城的心路历程。(6分)8.结合全文,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6分)答案与解析组合强化练13语用+文学类1.A解析 第一处的语境是“美猴王”孙悟空人人皆知,所以应该用“家喻户晓”。第二处,“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为所欲为”,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很随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通常用于贬义)。据“变换自己的能力,多么令人羡慕”可知,应该用“随心所欲”。第三处,“不仅如此”表递进;“虽然如此”表转折。从下文谈论的“炎症”的重要作用看,应该是递进关系。故应该用“不仅如此”。第四处,“抑制”和“促进”照应,且能与“反应”搭配。故应该用“抑制”。2.B解析 A项,偷换主语,前半句的主语是“炎症的地点”,后半句的主语应是“间充质干细胞”。C项,缺主语,“根据”和“通过”的运用使得句子没有主语。D项,句式杂糅,可删去“的基础上”。3.C解析 由前面的“免疫调节具有这样一种可塑性”和后面的语句可知,它应该是“调和剂”,故选C项。4.参考答案 为使铜钱周边整齐就在铜钱当中开个孔铜钱不再转动解析 第处,前文写铜钱被浇铸后轮廓不整齐,后文写要用锉刀修理,由此判断横线上的内容是要让铜钱的轮廓整齐;第处,前文写修锉单个铜钱的周边很费工时,后文写把铜钱用棍子穿起来,由此判断横线上的内容就是在铜钱中间开个孔;第处,前文写把铜钱中间做成方形,后文写修锉起来方便,再结合铜钱中间如果是圆形的孔修锉时会转动,由此判断横线上的内容是铜钱不会转动。5.参考答案 “拜读”改为“翻阅”或“浏览”;“颇有建树”改为“小有成绩”;“荣誉”改为“称号”;“加盟贵校”改为“成为贵校一员”;“垂怜”改为“垂青”。解析 “拜读”,敬辞,指读别人的书信或作品,不用于自己,改为“翻阅”或“浏览”;“颇有建树”,不够谦虚,改为“小有成绩”;“荣誉”,与“荣获”不搭配,且有重复之嫌,可改为“称号”;“加盟贵校”,“加盟”指加入某个团体或组织,不合语境,改为“成为贵校一员”;“垂怜”,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怜爱或同情,不合语境,改为“垂青”。6.C解析 C项,“毫无意义”理解错。作者最终感悟到“人的同一性”对自己的意义。7.参考答案 抱着追求崇高的个性特征的心理走进丽江;游古城后没有感到美的享受,没有达到自己期待的崇尚的个性,感到的却是无休无止和循环往复,感到虚幻。真正理解了“同一性”之后,明白了自己所追求的真善美,真正地走进了丽江。解析 “我的心路历程”其实就是“我的情感变化过程”。从文中不难看出,首先是“我”为了追求“个性特征”而走进丽江这座古城,但没有达到我的预期;离开前我默默地在“小巷子里坐了整整一个下午”;后来经历了汶川地震,在灾难中忽然明白了美的含义,再联系自己读的尼采与叔本华,进而明白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具有“同一性”,“个性”转化为“同一性”。最后悟出了自己走进丽江的意义。8.参考答案 多用问句,引领行文,思路清晰条理。如“我究竟收集到了什么?”“我,是否真的走进过这座古城?”等。多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使得我耳闻目睹的这一切最终竟虚幻得像晃动在夜空下的水中月”“绿色的水草像美人扭动的腰肢”等。语言富有哲理。如“横亘着无数条被踩磨得化石般闪亮的石板路,上面正行走着来自五湖四海的缤纷的脚步”“我们像医生号脉一样,准确地捕捉到了彼此血脉的深处”。解析 对散文语言的分析,要紧扣遣词造句的特点、表达方式与表达技巧的运用、语言风格或语言特色等角度。如本文句式上善于选用问句,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语言具有哲理性等。- 5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