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资料2022年地下室工程施工管理规程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4886596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资料2022年地下室工程施工管理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专题资料2022年地下室工程施工管理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专题资料2022年地下室工程施工管理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地下室工程施工管理规程地下室工程施工管理规程1. 目的 用于指导工程管理人员对地下室工程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确保地下室工程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地下室工程施工过程各阶段的质量控制。3. 职责3.1工程部土建工程师负责规程的具体实施,工程部经理负责实施的监督和检查;3.2公司分管领导督促和指导本管理规程的实施;4 管理流程测量定位、技术复核边坡监测土方开挖、基坑围护、降水、基础验收基础垫层、砖胎模、底板大体积砼浇筑墙、顶板模板支设、钢筋绑扎、安装管线预留或预埋、砼浇筑混凝土结构细部构造施工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地下室结构验收、土方回填5 管理过程5.1 事前控制5.1.1 地下室施工是在地基基础工程结束后进行,若为灌注桩基础的,须在桩身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一般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5%)方能进行土方开挖施工,休止期一般按设计要求确定,当设计无要求,按不同土质、不同桩型另行确定。5.1.2应督促并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认真、系统阅读设计文件,并组织公司相关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参加的设计交底及施工图会审,并形成书面会审纪要。5.1.2.1在图纸会审时,为利于施工管理和确保砼浇筑质量,应仔细审核梁、板、柱的钢筋品种不宜过多,砼强度等级不宜超过二级,要审核大体积砼和防水砼中外加剂(膨胀剂、缓凝剂、抗裂纤维)是否明确。(后续要检查施工单位对掺加外加剂的砼是否进行试配)5.1.2.2审核加强带、后浇带、变形缝等构造节点详图。5.1.2.3审核变形缝设置是否在结构截面的突变处、地面荷载悬殊和地质情况明显不同段等部位,严禁设置在结构转角处(如地下室车道连接处)。5.1.3审核地下室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完成审批程序,特别应注意施工方案中,是否有对地质勘探报告中提出的特殊地质情况给现场施工带来的影响以及拟定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治控制措施内容,并对具体防治控制措施内容的针对性、可行性、指导性,进行认真审查。5.1.4 根据招投标文件、工程量清单、施工合同及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督促监理检查施工单位实际或拟将投入的人员、设备、材料的进场情况和组织准备情况,并对人员(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资质、进场材料或设备质量、型号、数量进行审查。同时工程部要审查监理部的人员数量、上岗资质和地下室施工监理细则。5.1.5 审查施工环境和条件两方面的准备情况,包括施工用电、施工场地及通道,以及防冻、防高温、防洪、防管涌、防坍塌等应急预案落实情况,同时,应协助监理单位督促并检查施工单位建立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检查检测、试验和计量用的仪器、设备和仪表的检定情况以及是否满足现场施工使用需要。5.1.6会同监理单位对总包单位建立的施工/测量控制网进行复核,如桩基工程单独发包,则需组织桩基施工单位和总包单位进行基准和标高控制点现场交接,并对其准确性进行复核,且需办理书面交接手续(复核无误后,施工总包单位、桩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均需签字盖章认可)。5.1.7组织桩基子部分验收,督促监理和施工方完善验收记录、桩基竣工图、桩基施工资料等。5.1.8督促监理检查施工单位绘制的钢筋翻样图和模板翻样图。 5.1.9对甲供材料(如人防设备、消防等设备),需编制材料供应计划,填写采购计划表,必须确保甲供材料及时到场,并检查、落实材料、设备的堆放场地等。5.1.10对需要进行检验或复试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应督促监理见证施工单位及时取样复试或进行现场检验。砼拌制前,应进行砼配合比试配等相应试验。5.1.11 确保降水系统满足地面以下操作层水位要求(低于操作层50Cm以下),并要求监测单位每天提供地下水位监测值,以便及时调整降水系统。5.1.12根据批准的地下室施工组织设计,应督促并配合监理对施工单位编制的地下室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审查,并报公司相关部门。5.1.13砼振捣工数量,养护人员复核,养护工具、设备,二次振捣设备的检查。5.2 事中控制5.2.1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应按下表组织实施: 表1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要点检查、控制手段或方法土石方工程土方开挖范围、平面位置、边线观察、测量开挖深度、高程测量基坑内降水情况测量土方回填厚度、密实度观察、测量、试验检测地下室现浇钢筋砼及管线预留或预埋工程平面位置(轴线和标高)测量或量测复核模内或砼构件外形尺寸、断面尺寸;钢筋规格、数量、位置根据设计文件逐一进行核查、量测钢筋接头质量试验、现场检查穿墙管(洞)的预埋(预留)根据设计文件逐一进行核查、量测、试验变形缝及后浇带的处理根据设计文件仔细进行核查、量测砼强度、坍落度、和易性等技术参数以及砼浇筑质量现场检查、量测,审查每盘砼配合比,现场取样制作砼试块,并审核试验报告地下室防水基层处理(平整、夹渣清理等)观察、现场检查防水层有无漏刷(防水涂料)、起鼓、烧伤(防水卷材)观察、现场检查5.2.2基坑围护:按基坑围护工程管理规程组织实施。5.2.3基坑土方开挖控制5.2.3.1在土方开挖前,督促施工单位项目管理人员对所有挖土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并明确工程部、监理、施工方责任人,在开挖过程中必须严格遵照方案实施操作。同时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书面安全生产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应必须要有针对性,交底和被交底双方均需签字认可,对这一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确保安全生产施工。5.2.3.2土方开挖过程中,按照要求,基坑四周的钢管防护栏杆要及时封闭。围护栏杆上挂有安全显明的警戒标识。如红灯、警示牌等措施。5.2.3.3在基坑开挖及地下车库施工过程中,督促施工方自检测,内容包括:环境监测点、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红线外道路等。现场要结合监测信息开挖,根据监测情况应适当调整挖土顺序及方法。5.2.3.4在开挖过程中,要注意对工程桩的保护,作出标记,对于局部桩间距较小的位置采用人工开挖土方,防止工程桩的断裂,同时应注意防止桩两侧土体高差过大,以免由于主动土压力过大影响,造成桩位偏移、断裂等质量事故,此工序督促监理必须旁站。5.2.3.5基坑内挖土完成后,剩余100mm土层,在进行砼垫层浇捣前再挖除,以防暴晒或水浸,影响地基土力学性能;修土完成后,砼垫层、砖胎模要及时施工,基坑内集水坑昼夜专人值班抽水。5.2.3.6土方及地下室施工期间,基坑四周地面严禁堆放钢筋、钢管、土方等重载荷材料,地面超载控制在15Kpa以内。5.2.3.7施工现场周围必须有完善的排水系统,设置明沟和污水沉淀(满足三级沉淀),并与市政下水管接通。土方开挖过程中的排水措施:5.2.3.7.1为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根据要求,在基坑顶部周边设置一圈排水沟,并每隔30m左右设置一只深1m左右的集水坑,以保证排水沟内水的及时排除。5.2.3.7.2为有效降低基坑积水,在地下室土方开挖过程中,在基坑底四周及内部设置必要的临时排水沟,并将排水沟内水集中至基坑边集中集水坑内,通过在集水坑内设置水泵抽水的方法,以达到降低地下水位的目的。5.2.3.7.3土方开挖完成,在地下室结构施工过程中,在基坑内部设置排水盲沟,盲沟内铺满级配碎石,在不影响地下室底板施工的前提下,确保盲沟的透水性能。同时在基坑四周设置环行排水明沟,确保整个基坑内部的排水通畅,以有效降低地下水位,确保地下室结构的顺利施工。5.2.3.8土方开挖过程中必须按照应急预案实施。5.2.3.8.1现场配备一定数量的抢险应急材料及设备,如砂袋、钢管、钢筋、水泥、粘土、堵漏王、喷浆机具及施工机具。 5.2.3.8.2若深层位移接近警戒值或最大值,应立即停止挖土,紧急情况下要立即回填土,待共同协商处理完毕后方可进一步开挖。5.2.3.8.3现场配备应急发电机,并时刻保证正常使用状态,一旦停电立即启动应急发电机供电。5.2.4基坑挖土至基底标高时,应组织设计、勘察、监理等各相关部门进行验槽,并要求施工单位做好验槽记录。5.2.5模板支设:5.2.5.1模板应平整,拼缝严密,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吸水性要小,支撑牢固,装拆方便,以钢模、木模为宜,确保迎水面的保护层厚度。5.2.5.2一般不宜用螺栓,严禁用铁丝贯穿剪力墙模板,避免因此造成渗漏水,必须采用对拉螺栓时,则应加焊止水环且必须满焊。5.2.6钢筋施工:5.2.6.1钢筋绑扎应牢固,以防砼浇捣过程中钢筋位移、松散,造成露筋。5.2.6.2保护层垫块应以相同配合比的细石砼或水泥砂浆制作而成,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负偏差。一般迎水面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35mm,当直接处于侵蚀性介质时,不应小于50mm。5.2.6.3架设铁马凳,需垫起或加焊止水环,钢筋及绑扎铁丝均不得直接接触模板或垫层。5.2.7大体积砼的施工控制当地下室面积较大,底板厚度较厚时,属于大体积砼时,需要将大体积砼施工作为控制重点。施工前,应督促施工单位针对大体积砼施工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设计、监理及甲方审批后方可实施。大体积砼应通过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控制水化热,避免温度裂缝的产生,适当掺用UEA、AEA、HEA、TMS等微膨胀剂,补偿砼收缩,同时应做好保温养护。5.2.7.1 砼浇捣前质量控制a. 水泥:要降低砼的水化热,应尽量降低砼中的水泥用量,优先采用水化热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b. 黄砂、石子:黄砂采用优质的中砂,石子采用530粒径连续级配的碎石。c. 外掺料:根据级配,采用磨细粉煤灰等外掺料。d. 外加剂:(1)采用高效缓凝减水剂。(2)掺加膨胀剂。(3)抗裂纤维。为使配合比符合实际情况,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试块均提前28天以上制作,配合比的最终确定,需待试块28天强度合格后。e. 前道工序施工要到位,如承台砖胎模砌筑的标高,截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绑扎要到位,特别是后浇带、加强带等特殊部位。有人防要求的,砼浇筑前应征得相关政府部门的验收或同意。5.2.7.2 砼浇捣过程质量控制a. 大体积砼应采用商品砼,应对砼的供应制定方案,以确保有足够的砼供应量,保证大体积砼的顺利施工。减少或杜绝留施工缝。泵车数量、位置和混凝土车车行路线应根据工程及现场实际情况事先确定。b. 浇筑时应在室外温度较低时进行,事先应测试砼的出料温度,不宜超过28。c. 根据泵送砼的自然流淌坡度约1:5,砼的浇筑采用斜面分层,连续施工,分层厚度控制在500mm之内,砼卸料处,保证上部砼的密实,后道布设在坡脚上方,确保下部砼的密度,随着砼的逐渐推进,振捣捧也相应跟上。振捣捧的落点间距宜控制在0.4m左右,振捣时间2030s,并且在间隔30min后要进行二次振捣。d. 在电梯井、承台、集水坑等到底部下凹较多的部位,先将该处下凹坑用砼浇到与底板标高基本持平后,再循序推进浇筑。e. 浇筑为确保板厚及平整,现场应制作标识,固定人员在砼初凝前用木蟹打磨压实,并进行二次光面,以闭合收缩裂缝。f. 砼坍落度控制,由专人负责每二小时测定一次,每车砼到现场均应进行目测。5.2.7.3.大体积砼养护:砼浇筑后应坚持测温每天4次并采取保温(设测温孔)、保湿养护,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内外温差控制不宜超过25。一般砼浇筑后三天内达到最高温度,以后逐日降温,因此最初三天时间内不准在底板上加载任何东西,必须在三天后才允许立模扎筋,但养护草包不准移去,也不能随意掀开,要继续派专人(2人)养护14天。5.2.8地下室防水砼结构的施工控制:地下室结构砼为防水砼,因此除应遵照上述5.2.7条要求外,还需按如下防水砼施工要求进行控制。5.2.8.1防水等级:防水砼应通过调整配合比,掺加外加剂、掺合料配制而成(施工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抗渗等级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5.2.8.2地下室防水结构底板砼的砼垫层强度等级不得小于C15,厚度不应小于10Cm(在软弱土层中不得小于15Cm),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且不得贯通。5.2.8.3防水结构砼中原材料的要求:5.2.8.3.1水泥:不得将不同品种或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合使用,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在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时,应按介质的性质选用相应的水泥;在受冻融作用时,应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5.2.8.3.2碎石、砂:碎石在泵送砼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输送管径的1/4,吸水率不得大于1.5%,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砂宜采用中砂。5.2.8.3.3粉煤灰或硅粉:防水砼可根据工程需要掺入一定数量的粉煤灰、硅粉等,但掺入的粉煤灰级别不应低于二级,掺量不宜大于20%,硅粉掺量不应大于3%。5.2.8.4防水砼拌合物机械搅拌时间不得小于2min(掺外加剂,应根据外加剂的技术要求确定搅拌时间,最短时间不得小于3min),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落度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责令监理和工程部人员要派专人抽测)。5.2.8.5防水砼的振捣:必须采用高频机械振捣密实,振捣时间宜为1030S,以砼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严禁漏振、欠振和过振,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应采用高频插入式振捣器振捣。5.2.8.6防水砼应连续浇筑,避免留施工缝,当无法避开时,应遵守如下规定:5.2.8.6.1墙体水平施工缝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以墙体上,并按照设计要求认真做好施工缝位置的防水处理(遇水膨胀止水条、钢板止水带),不得将水平施工缝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外墙的交接处,外墙上孔洞时,施工缝应距孔洞边线不小于300mm。5.2.8.6.2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并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施工缝位置的防水处理(遇水膨胀止水条、钢板止水带、橡胶或塑料止水带)。5.2.8.6.3水平施工缝位置砼浇筑前,应先将表面的浮浆和杂物清除,先铺与砼同配比的无粗骨料砂浆(水平施工缝应铺3050mm)或涂刷砼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筑砼。5.2.8.6.4 垂直施工缝浇筑砼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并涂刷水泥净浆或砼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筑砼。5.2.8.6.5选用的遇水膨胀止水条应具有缓胀性能,其7天的膨胀率不应大于最膨胀率的60%,且遇水膨胀止水条应牢固地安装在缝表面或预留槽内,且必须防止先期受水浸泡而提前膨胀。5.2.9若采用橡胶或塑料止水带时,应严格检查,如有破损应修补,接头应锉成坡口毛面搭接,并用粘水剂结牢。5.2.10细部构造施工控制:按节点大样图首先检查用材材质及尺寸,并督促监理监督施工。5.2.10.1变形缝:5.2.10.1.1当设计采用中埋式止水带时,止水带位置应准确且应采用专用钢筋套或扁钢妥善固定,底板、顶板止水带应成盆状安设,在转弯处宜采用直角专用配件,并应做成圆弧形,橡胶止水带的转角半径应不小于200mm,钢边橡胶止水带应不小于300mm,且转角半径应随止水带的宽度增大而相应加大。5.2.10.1.2当变形缝采用外贴式止水带时,其相交部位、转角部位宜使用专用配件。5.2.10.1.3嵌缝嵌填施工,缝内两侧应平整、清洁、无渗水,并涂刷与嵌缝材料相容的基层处理剂(若采用沥青麻丝的,涂沥青一道),嵌缝时应先设置与嵌缝材料隔离的背衬材料,嵌填应密实,与两侧粘结牢固。5.2.10.2后浇带:5.2.10.2.1后浇带可做成平直缝,结构主筋不宜在缝中断开,如必须断开,则主筋搭接长度应大于45倍主筋直径,后浇带需超前止水时,后浇带部位砼应局部加厚,并增设外贴式或中埋式止水带。5.2.10.2.2后浇带应在其两侧砼龄期达到42天后再施工,但高层建筑的后浇带应在结构顶板砼浇筑完成14天后施工,后浇带砼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天。5.2.10.2.3后浇带的接缝处理,按本规程5.2.8.6条相关内容实施。5.2.10.3穿墙管(盒)位置:5.2.10.3.1穿墙管防水施工时,金属止水环应与主管满焊密实,采用套管式穿墙管防水构造时,翼环与套管应满焊密实,并在施工前将套管内表面清理干净,采用遇水膨胀止水圈的穿墙管,管径宜小于50mm,止水圈应用胶粘剂满粘固定于管上,并应涂缓凝胀剂。5.2.10.3.2穿墙管线较多时,宜相对集中,采用穿墙盒方法,穿墙盒的封口钢板应与墙上的预埋角钢焊严。5.2.11地下室防水层的施工控制,施工前工程部检查各防水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现场监理见证取样二次送检报告,督促监理全过程旁站,工程部抽查监理旁站记录情况。5.2.11.1水泥砂浆防水层5.2.11.1.1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厚度:单层施工宜为68mm;双层施工宜为1012mm;掺外加剂、掺合料的水泥砂浆防水层厚度宜为1820mm。5.2.11.1.2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的原材料要求: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3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严禁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砂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1%,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不大于1%;聚合物乳液外观应无颗粒、异物和凝固物,固体含量应大于35%,宜选用专用产品。5.2.11.1.3防水砂浆防水层施工前的基层处理:基层表面应平整、坚实、粗糙、清洁,并充分湿润无积水,表面的孔洞、缝隙,应用与防水层相同的砂浆堵塞抹平,且需将预埋件、穿墙管预留凹槽内嵌填密封材料。5.2.11.1.4水泥砂浆防水层应分层铺抹或喷射,铺抹时应压实、抹平,各层间应紧密贴合,每层连续施工,如必须留茬时,应采用阶梯坡形茬,离阴阳处不得小于200mm,接茬应依层次顺序操作,层层搭接紧密,最后一层表面应提浆压光。5.2.11.1.5水泥砂浆防水层不宜在雨天及5级以上大风中施工,冬季施工气温不得低于50C,基层表面温度应保持00C以上,夏季不应在350C以上或烈日照射下施工。5.2.11.1.6水泥砂浆防水层终凝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温度不宜低于50C,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养护期间应保持湿润;聚合物防水砂浆未达到硬化状态时,不得浇水养护或直接受雨水冲刷,硬化后应采用干湿交替的养护方法。5.2.11.2涂料防水层5.2.11.2.1防水涂料品种的选择要求:潮湿基层宜选用与潮湿基面粘结力大的无机涂料或有机涂料,或采用先涂水泥基类无机涂料而后涂有机涂料的复合涂层;冬季施工宜选用反应型涂料(如用水乳型涂料,温度不得低于50C);有腐蚀性的地下环境宜选用耐腐蚀性较好的反应型、水乳型、聚合物水泥涂料并做刚性保护层;采用有机防水涂料时,应在阴阳角及底板增加一层胎体增强涂料,并增涂24遍防水涂料。5.2.11.2.2涂料防水层的基层表面处理:基层表面的气孔、凹凸不平、蜂窝、缝隙、起砂部位,应修补处理,基面必须干净、无浮浆、无水珠、不渗水,基层阴阳角应做成圆弧形(阴角直径大于50mm,阳角直径大于10mm)。5.2.11.2.3涂料防水层的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工程部、监理必须检查最终涂层厚度,最薄处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80,涂刷或喷涂应在前一道涂层实干后进行,涂层均匀,不得漏刷漏涂,施工缝接缝宽度不应小于100 mm;铺贴胎体时,应使胎体层充分浸透防水涂料,不得有白茬及褶皱。5.2.11.2.4有机防水涂料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做保护层:底板、顶板应采用20mm厚1:2.5水泥砂浆层和4050mm厚的细石砼保护,顶板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宜设置隔离层;侧墙背水面应采用20mm厚1:2.5水泥砂浆层保护;侧墙迎水面宜选用软保护或20mm厚1:2.5水泥砂浆层保护。5.2.11.3卷材防水层5.2.11.3.1卷材防水层适用于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或受振动作用的地下室工程,卷材防水层应铺设在地下室结构的迎水面上,在外围形成封闭的防水层。5.2.11.3.2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厚度不应小于3mm,单层使用时厚度不应小于4mm,双层使用时总厚度不应小于6mm;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单层使用时,厚度不应小于1.5 mm,双层使用时总厚度不应小于2.4 mm。5.2.11.3.3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或450(1350)折角,其尺寸视卷材品质确定,在转角处应增贴12层相同的卷材(宽度不宜小于500 mm)。5.2.11.3.4卷材铺贴前的基层处理:基面应平整牢固、清洁干燥,并应在基面上涂刷基层处理剂(当基面较潮湿时应涂刷湿固化型胶粘剂或潮湿界面隔离剂),基层处理剂应与卷材及胶粘剂的材性相容,可采取喷涂法或涂刷法施工,喷涂应均匀一致、不露底,待表面干燥后方可铺贴卷材。5.2.11.3.5采用热熔法或冷粘法铺贴卷材时,底板垫层砼平面部位的卷材宜采用空铺法或点粘法,其它与砼结构相接触的部位应采用满粘法;采用热熔法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时,幅宽内卷材底表面现象加热应均匀,不得过分加热或烧穿卷材,采用冷粘法施工合面高分子卷材时,必须采用与卷材相容的胶粘剂,并应涂刷均匀;两幅卷材间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采用合面树脂类的热塑性卷材时搭接宽度宜为50mm,采用双层卷材时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31/2幅宽,且两幅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卷材接缝必须粘贴封严,接缝口应用材性相容的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应小于10 mm。5.2.11.3.6采用外防外贴法铺贴卷材时,应先铺平面后铺立面,交接处应交叉搭接;从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与永久性保护墙的接触部位,应采用空铺法施工,与临时保护墙或围护结构接触的部位,应临时粘附在该墙上或模板上,卷材铺好后,其顶端应临时固定;当不设保护墙时,从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的接茬部位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卷材接茬的搭接长度,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为150mm,合成高分子卷材为100mm,当使用两层卷材时,卷材应错茬接缝,上层卷材应盖过下层卷材。5.2.12土方回填控制,督促监理全过程旁站,工程部抽查旁站记录情况。5.2.12.1 在地下室施工完成,并做好外墙板的防水施工后,及时回填土方,便于外架搭设及现场文明施工。5.2.12.2 土方回填采用蛙式打夯机进行分层夯实。回填时,每层铺土厚度为300mm左右。打夯时,每层土方需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以防止回填土方下沉。5.2.12.3 在土方回填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5.2.12.3.1土方回填前,必须将积水和残留在坑内的杂物清理干净。5.2.12.3.2回填土方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严禁夹杂有机物块、冻块。在回填时土的含水量不宜过大,避免产生橡皮土,影响回填质量。5.2.12.3.3 回填时,采用推土机填土,由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厚度不宜大于30cm。绝不能居高临下,不分层次,一次性堆填。在每次铺填后,采用轻型碾压路机配合小型打夯机进行压实。机械施工不到的部位,采用人工夯实,人工夯实要严格做到夯高过膝,一夯压半夯,夯排三次。每层压实后都要做干压实试验,用环刀取样,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5.2.13地下室涉及的其他工程(如钢筋、模板、砼、砌体、给排水、电气、通风与空调工程)按相应施工质量管理规程执行。5.3 事后控制5.3.1 各分项工程结束后,应督促专业监理工程师对分项工程质量及时进行评定。5.3.2 在地下室工程结束后,应组织分部工程验收和评定,质量等级由评定工作小组进行评定。项目工程管理部需填写分部工程现场检查记录表、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表。5.3.3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验收:5.3.3.1防水砼观感质量:表面平整、密实,不得有露筋、蜂窝、孔洞等缺陷。5.3.3.2防水砂浆防水层质量:厚度、密实、平整,各层之间必须粘接牢固,不得有空鼓、裂纹、起砂、麻面等缺陷。5.3.3.3涂料防水层质量:基层牢固、表面平整、涂刷均匀,不得有流淌、皱折、鼓泡、露胎体和翘边等缺陷。5.3.3.4卷材防水层质量:基层应牢固,基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动、起砂和脱皮现象,卷材防水层搭接缝应粘(焊)接牢固,密封严密,不得有皱折、翘边和鼓泡,侧墙防水层的保护层与防水层应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致。5.3.3.5地下室卷材防水层及其转角处、变形缝、后浇带、穿墙管道等细部做法均需符合设计要求。6相关记录以上过程应有相关记录,如桩基验收合格、钢筋原材料及试件试验报告等施工检查、验收记录。7附加说明:7.1本管理规程自2010年05月01日起执行。7.2本管理规程由工程部负责解释。11工程部编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