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4568258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了解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了解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指的是( )A、运动 B、实践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了解 D、事物了解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事物是普遍了解的 B、事物是变化的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14、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5、人工智能的出现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D、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16、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出(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A、涨潮和退潮 B、日蚀和月蚀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D、体育竞赛的程序和规则18、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的是( )A、我思故我在 B、世界是观念的集合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D、万物皆备于我19、传习录记载:先生(指明代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曰:“天下无心外之物?此花树在深山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我的心外。”王阳明这一观点是( ) A、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等同起来 B、把人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 C、认为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无关 D、主张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20、“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 21、汉代董仲舒所说“天不变,道亦不变”属于( )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观点 C、诡辩论观点 D、折衷主义观点 22、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了解B、片面夸大了了解的普遍性C、把了解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了解的客观性D、否认了了解的多样性23、一切唯物主义都是( )A、反映论 B、唯实论C、可知论D、辩证法24、“我思故我在”是(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25、哲学是 ( )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一般发展的科学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2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27、“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 )A、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物质和运动的统一C、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统一 D、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28、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29、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A、物质范畴 B、实践范畴 C、运动范畴 D、意识范畴30、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31、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32、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 )A普遍性 B特殊性 C斗争性 D客观性33、“居安思危”这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C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D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34、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黑格尔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根本区别在于( )A论前者承认可知论,后者否认可知论 B前者承认一元,后者承认二元论C前者承认唯物论,后者承认唯心论 D前者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后者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35、事物发展的动力是(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单独性起作用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时起作用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争性36、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是指( )A事物的全局未变,局部发生了变化 B事物的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C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D事物的本质未变,但非本质属性发生了变化37、否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一种是直线论,另一种是( )A激变论 B循环论 C庸俗进化论 D庸俗唯物论38、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规律39、“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C激变论的观点 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40、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的认识方法是( )A了解的方法 B.发展的方法 C.实事求是的方法 D.矛盾分析法41、规律的根本特点是:( )A.可知性 B.客观性 C.偶然性 D.随机性 42、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社会规律的历史性 B.自然规律的不可重复性C.社会规律的间断性 D.自然规律的盲目性43、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这段话说明了( )A.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B.规律的平等性 C.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D.规律的能动作用44、唯心主义者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提出“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的观点。这是根本错误的,原因在于( )A.人的理性是有局限性 B.人的理性受到情感的作用 C.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D.人的情感也为自然立法45、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人的活动的整个过程,就是围绕着“观念地存在着”的目标和蓝图而进行的。这说明了( )A.人比动物具有更好的记忆力 B.观念的作用是不能够忽略的 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D.人的劳动过程的特殊性46、有人说由于社会是由人构成的,而人的活动是受到他们各自的目的、理想和愿望等因素支配的,因此不存在社会规律。这种说法违背了( )A.社会规律的可知性 B.社会规律的属人性 C.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D.社会规律的差异性47、“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这说明了( )A.哈姆雷特会在不同人的头脑中显现不同形状 B.人的个体差异性 C.人的意识的个体差异性 D.人的意识的能动性48、“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这是( )对马克思哲学的功能说明。A.恩格斯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4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对立统一的观点 B.质量互变的观点 C.辩证否定的观点 D.了解和发展的观点50、了解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 )。A.本质必然的关系 B.现象偶然的关系 C.直接的关系 D.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51、中国的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是一种( )。A.普遍了解的观点 B.变化发展的观点C.只见了解不见区别的相对主义观点 D.只见区别不见了解的形而上学观点52、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A.普遍了解的观点 B.孤立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不可知论观点53、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的观点属于( )。A.机械的条件决定论 B.形而上学的外因论C.辩证法的普遍了解观点 D.相对主义的诡辩论54、第一次将系统方法应用于社会历史研究的是( )。A.亚里士多德 B.黑格尔C.马克思 D.贝塔朗菲55、黑格尔认为,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存在的地位,这种观点表明( )。A.整体是部分之和 B.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C.整体决定部分 D.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56、对于事物的了解,唯心主义者的主要错误在于否认( )。A.了解的客观性 B.了解的普遍性 C.了解的条件性 D.了解的多样性57、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 )。A.整体可以代替部分 B.部分支配、决定整体C.整体决定部分,部分影响整体 D.整体是部分的总和58、发展的实质是( )。A.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 B.事物数量的增减C.事物位置的移动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59、区分新旧事物应该看它( )。A.出现时间的先后 B.形式是否新奇 C.力量是否强大 D.是否符合客观规律60、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6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了解的C.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 D.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6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了解和发展的观点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63、运动和发展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是( )A.运动是根本变化,发展是一般变化 B.运动包括世界上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发展则是指前进性上升性运动C.运动是量变,发展是质变D.运动是位移,发展是新陈代谢64、辩证矛盾是指( )。A.思维中前后不一致 B.主观上发生错误C.不同事物的对立 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6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 )。A.次要和主要的关系 B.相对和绝对的关系 C.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D.条件和根据的关系66、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推动事物的量变 B.实现事物的质变C.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D.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67、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 )。A.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而转化的基本趋势 B.提供事物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C.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D.维持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68、唯物辩证法认为,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 )。A.根本原因 B.不可缺少的条件 C.决定性因素 D.动力和源泉69、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相对外开放方针的主要理论基础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B.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D.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70、正确认识具体事物的基础是分析(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普遍性 D.矛盾的特殊性71、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活的灵魂是( )。A.矛盾分析的方法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72、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矛盾的内因和外因的关系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D.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73、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统一 B.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辩证统一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统一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74、主要矛盾是指( )。A.在复杂事物的许多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B.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C.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D.在矛盾双方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75、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A.主要矛盾决定的 B.内部矛盾决定的C.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的 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76、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中坚持( )。A.两点论 B.均衡论 C.重点论 D.一点论77、事物的质是指( )。A.事物自身的同一性 B.某物与他物的区别性C.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D.保持事物存在的数量界限78、质与事物的存在( )。A.不是直接同一的 B.是直接同一的C.有时直接同一,有时不直接同一 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分离79、事物的度是指( )。A.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范围 B.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程度C.事物内在的规定性 D.事物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80、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表明(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B.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C.质变优于量变 D.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81、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82、只承认量变,不承认质变就会导致( )。A.庸俗进化论 B.冒险主义 C.激变论 D.诡辩论83、质变的复杂性表现为( )。A.事物数量的增减引起质变 B.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C.质变形式的多样性和质变中包含着量变 D.事物构成成分的变化引起质变84、在世界的普遍了解和永恒发展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不确定的,因此( )。A.既没有原因也没有结果 B.同一种现象在不同的了解中既可以是原因又可以是结果C.同一种现象只能是原因 D.同一种现象只能是结果85、在社会生活中,经济的发展引起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又推动经济的不断增长,这主要说明原因和结果( )。A.是相互对立的 B.是相互作用的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在时间上是先后相继的86、如果在社会生活中,把一切都着作是必然的,就会导致命运决定一切的( )。A.唯心主义宿命论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C.唯物主义决定沦 D.无神论87、“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这种观点属于( )。A.机械决定论 B.神学目的论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D.唯物主义决定沦88、抽象的可能性是指( )。A.目前就可以实现的可能性 B.不可能性C.坏的可能性 D.具有一定根据,但当前无法实现的可能性89、内容和形式是( )。A.现实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 B.现实事物的内部了解和外部表现C.现实事物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和不确定的趋势 D.现实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和外部特点90、假象同真象一样具有客观性,这是( )。A.折衷主义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91、本质和现象的统-,说明( )。A.科学研究的必要性 B.科学研究的可能性C.认识了现象就等于认识了本质 D.没有必要通过现象达到本质答案:1.C;2.C;3.A;4.C;5.D;6.B;7.B;8.C;9.A;10.D;11.D;12.D;13.A;14.C;15.D;16.A;17.D;18.C;19.A;20.B;21.B;22.A;23.A;24.D;25.C;26.D;27.A;28.B;29.A;30.B;31.A;32.C;33.A;34.C;35.B;36.D;37.B;38.C;39.A;40.D;41.B;42.A;43.A;44.C;45.C;46.C;47.D;48.B;49.D;50.D;51.C;52.B;53.C;54.C;55.D;56.A;57.C;58.D;59.D;60.B;61.A;62B;63.B;64.D;65.B;66.C;67.C;68.B;69.B;70.D;71.C;72.C;73.D;74.A;75.D;76.C;77.C;78.B;79.A;80.A;81.B;82.A;83.C;84.B;85.B;86.A;87.A;88.D;89.A;90.B;91.B。二、多项选择题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 )A、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D、画饼不能充饥E、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有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E.时间具有一维性,空间具有三维性3、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E、实践是第一性的4、实践是人类的生存方式,是指( )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C、只有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的生存方式D、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E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5、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者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了解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段话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 )A、了解是客观世界的本性 B、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了解C、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了解之中D、世界是一个相互了解的统一整体 E了解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6、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D 推动事物发展实现质的飞跃7、下列哪些说法体现了矛盾特殊性原理(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C 、拽着胡子打秋千上脸 D、欲擒故纵,声东击西E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8、“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 )A、它对否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B、它对肯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C、它否认了肯定与否定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D、它肯定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E 它否定了肯定与否定之间的绝对对立9、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B、是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循环过程C、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D、否定是新旧事物了解的环节E、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10、割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会导致( )A、激变论 B、直线论C、庸俗进化论 D、循环论 E、不变论11、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来看,可分为两大思潮,这两大思潮是( )A、人本主义 B、唯意志主义C、实用主义 D、科学主义 E、后现代主义12、哲学和世界观的区别是( )A.前者是自觉建立的,后者是自发形成的 B.前者能指导实践,后者对实践不起作用C.前者是系统的理论体系,后者是零碎的观点 D.前者有阶级性,后者无阶级性E.前者是哲学家所具有的,后者是普通大众所具有的13、“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 )A意识可以创造物质 B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C意识的能动性可以突破物质世界的规定 D有力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D. 人类可以创造新的物种14、新事物是( )A在时间上最新出现的事物 B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事物 C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D为大多数人所拥护的事物E. 最终会取得胜利的事物15、意识被称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突出表现在意识具有能动性,其能动性作用主要表现在( )A.意识可以脱离物质独立起作用 B.意识的目的性 C.意识还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D.意识能够调节人们的生理活动E.意识的创造性 16、下列属于矛盾分析方法的有:( )A“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B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 C“尚和去同” D 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方法 E“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17、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A.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B.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人类社会是由物质组成的,除此之外别无他物E.社会生产关系本质上是物质关系18、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 )。A.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B.是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循环过程C.是直线式前进的过程 D.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E.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过程19、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条件问题上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下列各项属于在条件问题上坚持唯物主义或辩证法观点的有( )。A.承认条件的客观性 B.承认条件的主观性C.承认条件的复杂性 D.承认条件的可变性E.承认条件的随意性20、下列活动属于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有( )。A.公安人员办案 B.渔民出海捕鱼C.农民培育新品种 D.运动员比赛 E.教师教书21、“实事求是”体现了( )。A.在实践基础上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C.唯物主义科学态度和辩证法革命精神的统一 D.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E.必然和自由的统一22、辩证的否定观认为( )A.肯定中不包含否定 B.否定中不包含肯定C.肯定中包含着否定 D.否定中包含着肯定E.肯定和否定都是绝对统一的23、从起源上说,意识是( )。A.理念创造出来的 B.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社会发展的产物 D.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D.所有物质都有的24、列宁的物质定义的伟大意义在于( )。A.回击了唯心主义的攻击,捍卫了唯物主义哲学路线B.从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层面上,揭示了物质对意识的第一性和根源性C.坚持物质可知性,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D.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克服了形而上学物质观的局限性E.指出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区别和了解25、下列各项属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的有( )。A.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阶级斗争规律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D.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E.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26、质变和量变的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是指( )。A.质变和量变没有严格的界限 B.质变过程中有新质因素的量的扩张C.量变后引起质变 D.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E.质变后引起新的量变27、割裂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关系的机械决定论( )。A.把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看成是必然的,否认偶然性的存在B.把因果了解与必然了解混为一谈C.把因果了解与偶然关系混为一谈D.表面上抬高了必然性,实际上是把必然性降低到偶然性E.把一切现象都看成是纯粹偶然的,否认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28、人工智能的伟大意义在于( )。A.人类在解决没有感觉的物质同有感觉能力的物质发生了解问题上向前迈进一大步B.电脑的功能在各方面都远远超过人脑C.电脑应用生产和生活过程,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D.电脑部分代替和节省了人的脑力,极大地延伸和扩展了人的脑力E.电脑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引起了整个世界深刻巨大的变化29、下列各项正确反映因果了解的有( )。A.凡是在前的就是原因,在后的就是结果 B.原因在先,结果在后C.因果关系是一种现象引起另一种现象的了解 D.“在此之后”不等于“由此之故”E.因果关系是一种现象产生另一种现象的了解30、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是( )A.内容决定形式 B.形式决定内容量C.形式对内容有重大的反作用 D.当形式与内容适合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E. 当内容与形式不适合时,对形式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3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这是因为( )。A.它做到了辩证法同唯物主义的结合和统一 B.它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现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和统一C.它使得哲学第一次成为科学形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它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变化的E.它无情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32、有人说,我们可以像消灭天花那样消灭癌症,这是( )。A.现实可能性B.抽象可能性C.不可能性D.主观臆想的可能性E.可以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33、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这是( )。A.肯定条件客观性和联悉的条件性的观点 B.否认静止的相对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论的观点 D.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错误观点E.机械唯物论的观点34、唯物主义一元论主张( ).A.精神、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B.物质是世界的本原C.从微生物直到人类本身都是物质的存在 D.精神、意识是非物质的,但它根源也归于物质E.英雄人物的意志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35、矛盾的普遍性是指( )A.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B.事物在它则刚形成时没有矛盾C.矛盾只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上 D.每一事物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运动E.矛盾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36、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 )A.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不平衡节 B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不平衡C.普遍矛盾与特殊矛盾的不平衡 D.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不平衡E.形式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不平衡37、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块整钢”,它的主要构成部分有( )。A.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E.历史唯物主义38、现象与本质的对立表现在( ).A.现象表露于外;本质深藏于内B.现象是感官直接感知的;本质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C.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点西D.现象是多变、易逝的;而本质则相对稳定的E.真象表现本质,假象则不表现本质39、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原子当作堆砌宇宙大厦的“宇宙之砖”。它( )。A.认为原子的质量是不变的 B.把原子理解为构成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C.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关系 D.认为原子没有广延性,是不可分割的E.把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同具体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混为一谈40、唯物辩证法认为,看不到了解的中介就( )。A.不能理解了解的普遍性 B.会忽视间接了解C.会使人们在认识上陷入片面性和表面性 D.会在实践中取得成功E.会在实践中遭受挫折41、割裂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会导致( )。A.庸俗进化论 B.激变论C.改良主义 D.诡辩论 E.冒险主义4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需要用( )。A.人类自身的发展来证明 B.具体科学的长期和持续发展来证明C.世界的了解和发展来证明出 D.哲学的长期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E.世界运动的规律性来证明4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或核心,这是因为( )。A.它揭示了普遍联悉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B.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C.它是理解唯勃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D.它是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E.是否承认此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44、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明显的局限性是( )。A.机械性 B.肤浅性C.形而上学性 D.直观性 E.不彻底性45、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主要错误在于( )。A.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B.认为否定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C.认为否定是对事物的消灭、是发展的中断 D.认为肯定就是绝对肯定,否定就是绝对否定E.认为肯定与否定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46、质变的基本形式有( )。A.跳跃式飞跃 B.爆发式飞跃C.曲折式飞跃 D.非爆发式飞跃 E.暂时的倒退47、脱离了人体的手就变成了没有生气的、死的东西,这是( )。A.形而上学片面、孤立的观点 B.辩证法普遍了解的观点C.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D.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系统论的观点E.部分受整体决定和制约的观点48、下列各项属于世界统一性问题的有( )。A.唯物主义一元论 B.相对主义诡辩论C.二元论 D.运动观上的绝对论 E.唯心主义一元论答案:1.BC;2.AB;3.CD;4.ABE;5.ACDE;6.ABD;7.ABE;8.ABC;9.ACDE;10.BD;11.AD;12.AC;13.BD;14.BCE;15.BCDE;16.ABCE;17.ABCE;18.AB;19.ACD;20.ABC;21.ABCDE;22.CD;23.BC;24.ABCDE;25.ACD;26.BD;27.ABD;28.ACD;29.BCD;30.ACD;31.ABC;32.BE;33.AC;34.BCE、35.AD;36.BD;37.BE;38.ABCD;39.ABCE;40.ABCE;41.ABCE;42.BD;43.ABCD;44.ACE;45.BCD;46.BD;47.BDE;48.ACE三、材料分析题:1、对于世界本质问题存在着不同的哲学观点,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并回答有关问题。【材料1】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产生,又复归于水;万物有生有灭,而水则是永恒的。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都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材料2】毕达哥拉斯认为:从数目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平面,从平面产生出立体;从立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物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空气。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材料3】东汉哲学家王充认为:天履于上,地偎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材料4】恩格斯指出:世界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请回答:(1)材料1、2、3的观点相同吗?并加以评述。(2)材料4说明了什么原理,坚持这一原理有何意义?答案要点:材料1,2,3的观点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坚持世界是统一的。不同之点在于:材料1和3都表现为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把世界统一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泰勒斯归结为火,王充归结为气,但都是用物质的东西作为世界的本原。材料2表现的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他们把世界归结为数,归结为某种客观的精神、理性因素 (2)材料4说明的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2、阅读下列关于运动和发展不同观点的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材料1】韩非提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材料2】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材料3】列宁指出把主要的注意力正是放在认识“自己”运动的源泉上;只有对立统一的观点,才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才提供理解“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请回答:(1)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有何异同?(2)材料2和材料3的主要分歧是什么?并加以评述。答案要点:(1) 材料1和材料2都承认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但是材料1认为运动变化是客观事物自身具有的,世界发生变化,事物就要变化,事物变了,各种规律、办法、功能也就会发生变化。材料2慧能的观点则不是从事物自身来谈变化,而是认为人的心理、人的思想、意志是变化发展的源泉、动力,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运动观,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2) 材料2和材料3的主要分歧在于是否认为事物因内在的矛盾,引起运动变化。材料3强调事物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在的对立统一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而材料2否认事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16 /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