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情境中的语文教学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4562615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实情境中的语文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真实情境中的语文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真实情境中的语文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真實情境中的語文教學理 論 篇語文是區別人類和其他動物的重要標誌之一,人藉助語言來進行溝通,交流思想,達到相互瞭解組成社會共同生活的目的。同時,人也藉助語言進行思維活動,探究事物的本質和律則,創造出人類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人類的語文活動可以區分為語言(language)和言語(speech)兩方面。籠統來說,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利用它來互相交際,交流思想的一種工具或手段。而言語則是個人的現象和活動,個人通過言語活動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並使用語言來實現交際的目的。言語和語言有區別但又密切關聯,語言只客觀的存在於言語之中,並且從言語活動中吸取新的要素,不斷發展。另一方面,言語則必須籍助於語言來進行,個體只有籍助語言中的詞彙、語法結構,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思想的接受別人言語活動的影響。為說明人類的語言活動,可從語言的生成和語言的理解這兩個部分來瞭解。前者是指由意義到發展聲音的過程,其中包括了用語的選擇和詞義的組織等活動。後者則是指由接收聲音到形成意義的過程,其中包含有語言識別、語義分析、推理和語義整合等步驟。(一)語言生成之口語生成語言的生成可分為口頭語言的生成和書面語言的生成。書面語言的生成是指,人們利用文字來表達思想感情的過程(即寫作過程)。而口語生成指的是,將說話者腦中要傳達的意義轉變成聲音,而這些聲音是由具有句法結構的語音序列所構成。不過,品語生成因有對話情境來支持,通常並不需要依賴嚴格句法,即能達到溝通的目的。語言的發生是出於表達的需要,當一個人有話要說,有一些意思要表達,於是,說話者即在腦中進行言語編碼,將思想轉換成言語結構的信息,並透過聲波傳送給聽話者。聽話者收到信息後即行譯碼工作,並試著對說話者發出的信息做反應。大致的過程如下:說話者(要表達的意思)言語編碼(將思想轉換成言語結構的訊息)聲波傳送聽話者譯碼反應一般我們將品語生成的過程區分為三個階段:構思階段、轉換階段與執行階段。1.構思階段所謂構思,就是根據所要表達的思想,確定說話的內容。我們要獲取信息、回答問題、發出指令、說明都要藉助語言,這些都是說話的動機,由此可知口語生成是一種有目的活動。為了順利完成交際過程,在此階段必須有適當的條件配合。(1)對聽話者的知識也就是說,說話者的一方必須考慮到聽話者的認知狀態,避免過深或過淺的語言。(2)共同遵守合作原則有三個合作原則是必須共同遵守的:*雙方必須按照交談的需要給出適當信息。*說話者必須給出真實的信息。*內容與交談主題有關。有了這樣的條件後,說話者必須所欲表達的說話內容在說出之前,在腦中以一種抽象的表徵系統加以表徵,構思階段至此大致完成。2.轉換階段所謂轉換,就是指說話者運用句法規則,將所要表達的思想轉換成語言信息。它有幾個步驟:(1)詞彙化,就是為腦中表徵命題的每一成分選擇適當的詞彙。(2)為每一成分規定語法範疇(字詞義)(3)確定每一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句法)(4)轉換成語音的形式。在這個過程所進行的就是言語編碼的活動。3.執行階段所謂執行,就是指將腦中的言語的信息變成口頭語言的過程。在這過程中,將語言信息的抽象語音表徵轉換成一套運動指令,由運動指令支配著各個發音器官的運動,形成連續的肌肉運動產生表達言語信息的聲音序列。這也就是前面所談到的聲波傳送。雖然在語言生成過程中,一般可分為以上三個階段,但這三個階段是依次連續進行的,並不是等一個階段完之後再開始下一階段的運作。(二)語言生成之語言行為以說話為工具所進行的行為活動就稱為語言行為,換句話說,語言行為指的是:人使用語言與別人溝通時意向、目的、信念及希望等等。語言行為並非專指說話而已,同時也包括發聲在內。語言行為離不開語境,而語境在我們使用語言時,常會影響所說的句子的語意。在我們說話時,除了表達出語意外,還能利用語句來傳達某些功能。語言行為包含以下幾種行為:1.發聲說出句子的行為這是說話的生理行為,本身並不具有溝通的性質。2.非表意行為非表意行為可說是日常語言溝通的中心,如承諾、報導、詢問、命令、請求、建議、陳述等皆屬非表意行為。3.遂行行為如恐嚇、說服、欺騙、激怒、啟發、使人感動等。也就是說遂行行為是以說了話以後達成了某種行為的效果為條件的語言行為(說話行為本身對聽者所產生的效果。4.命題行為以名稱對人或事物加以指稱,然後再對這人或事物加以敘述的行為即是命題行為,如指稱、敘述。語言理解就是藉助語言材料建構意義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聽者接收了說話者發出的語言(上列各種形式的語言行為),然後使用已有的知識包括詞彙、句法和語義的知識,對輸入的信息作出解釋,進而揭示語言的意義。語言理解不是被動的接受語言刺激的過程,而是一個主動的加工過程。在語言理解中,聽者常對說話者的願望和意圖進行猜測,在語言交流的過程中去構造意義。語言理解可分為三個層次:(一)語言識別通過知覺加工,對以聽覺(或視覺)形式呈現的語言刺激進行初步編碼(數字詞的詞音、字形進行編碼),識別的過程常受語境、詞彙等因素的影響。(二)句子的理解句子是表達思想的單位,句子是理解在語言識別的基礎上進行句法分析和語義分析的活動。(三)話語(篇章)的理解在正常情形下,人們聽到的和閱讀到的往往不是孤立的句子,而是一系列的句子所構成的篇章或話語。聽者在理解過程中,可以應用一些句法策略(如功能詞策略、預測、實義詞策略)幫助對於句子或話語的理解。但在實際的語言交流中,不僅要做句法分析,而且要根據一定的語境,藉助聽者的知識經驗,對話語作出語義分析才能掌握完整的意義。事實上,兒童在理解語言時會採取一系列的策略。從認知意義上來看,語言理解的發展可以歸結為策略的發展。兒童理解語言的微略主要有下列幾種:1.語境策略日常生活中所聽到的語言多半是和當前情境中的事物有關,或者是聽者所熟悉的事物。因此,可以根據語境來理解這些話語的意思。2.語義關係的策略這個策略是指在理解句子時,只根據詞的意義而不管句子的結構。兒童在交談中,往往會根據他對世界的知識來預期句子所指述的事件,語義關係對兒童理解語言而言是重要的因素。3.詞序策略兒童常根據句子中詞的順序來理解句子,兒童知道詞序的重要,知道不同的詞序代表不同的語義關係。聽與說是兒童語言發展最初的兩種活動,藉由聽說活動,兒童一方面發展本身的語文能力,一方面也能擴充自身的生活經驗。在學校教育中,由於兒童對於母語的聽說基本能力已具有相當的基礎,是故有關說話教學的目標應著重在:1.借兒童已有的口頭語言經驗,幫助學生由日常口頭語言進入書面語言。2.發展細部的聽說技能與策略,使聽說能力成為學習新知、幫助生活的有利工具。綜合來說,聽說能力一般由語言能力、文化、背景和生活經驗、理解能力、言語速度、智力和情感等因素組成。而聽與說在具體言語行為表現中,是互相聯繫、相輔相成的,以下為精細剖析兩者能力的結構因素,故分別論述。(一)聽話能力的結構要素以樹狀圖來看聽話能力的結構要素一般說來,能聽話會聽話必須具備兩種基本能力:一、準確的接納信息;二、對接納內容的思考。這兩種能力又可析解為感知、理解、運用三個結構層次。感知-包含了對語音、詞彙的認知、細節要點的識別、聽的速度和內容的記憶等能力。理解-包括了對詞義、句型的理解和把握順序、概括中心思想、猜測隱語等組織能力。運用-包括提問、作答、辨析正誤、合理推論、欣賞、評價等能力。(二)說話能力的結構要素以樹狀圖來呈現說話所應具備的基本能力有二:一是思考所要表達的信息內容及相關的語彙、語法,二是利用口語形式及體態語言,正確、清楚的表達。為保證說話的效果,基本能力結構又可細分為儲存、組織、表現、發展這四個結構層次。儲存-包含對口語詞彙、語法結構的儲存熟練。組織-能針對不同的對象、情境,調節選擇說話的方式、安排說話計畫的順序與連貫性。表現-對音量、語調、語速的應用與調節,利用表情、神態、手勢,幫助表達。發展-進行良好的語言交際,並能合邏輯的表達。 各國說話教學目標(一)美國根據美國教學專家凱納迪的介紹,小學說話教學的目標有:1.閱讀一篇報導,能向全班說明這篇文章的基本事實;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2.讀一首短詩,能夠用自己的話告訴同學,這首詩寫了些什麼。3.教師規定兩種(或幾種)角色的對話內容,學生能夠變換語氣,符合雙方的身份。4.講話日益流利,自願參加看圖說話的活動。5口頭表達興趣增長,願意用自己想出的語言模仿電視廣告、講故事等。6.閱讀一篇報導,能評價別人口送轉述該報導中說明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是否正確。7.提高接受性聽的能力。8.更樂於欣賞詩歌朗誦,希望教師常育讀詩歌,或者自動主動借閱圖書,核對記下的詩句。(二)日本日本小學國語的教學目標中有關說話教學的規定:一年級-在班級活動中能聽能說二年級-養成有秩序的思考及表達的能力三年級-聽講時能把握要點四年級-養成聽講及把握要點的能力五年級-養成考慮對方及當時情況並同時聽講的能力六年級-養成針對目的有效聽講的能力(三)大陸大陸說話教學的總目標為:能聽懂普通話。聽人講話時要注意力集中,要抓住要點,要有禮貌。能說普通話。要口齒清楚,聲音適度,態度自然;能當眾說出要說的意思,做到清楚明白,有中心,有條理。說話要有禮貌。五年制對不同年級的教學要求是:聽一年級-聽的講話時態度認真,注意力集中,能聽清楚幾句話到一段話,能聽懂教師的提問和同學的回答。二年級-繼續培養認真聽話的習慣,能聽懂一段話,和別人講述的一件簡單的事,聽人講話要有禮貌。三年級-繼續培養認真聽話的習慣,邊聽邊思考,不隨便插話,聽能懂少年兒童廣播。四年級-養成認真和有禮貌的聽話習慣,能聽懂程度適合的新聞廣播,並講出主要內容。五年級-聽話時養成主動思考和禮貌的習慣,聽廣播和講話能抓住要點。說一年級-能用完整的語句回答教師的提問,做到口齒清楚、聲音響亮,在看圖觀察事物中能說幾句話到一段話,學習使用禮貌用語。二年級-說話口齒清楚、聲音響亮,能正確地回答問題,能說一段連貫的話,能復述簡短的故事,能口述一件簡單的事,注意克服說話中的語病,正確使用禮貌用語。三年級-說話口齒清楚、態度自然,能有條理的回答問題或口述一件事,能說一兩段連續的話,討論問題能說清楚自己的意思,能熟練的使用禮貌語言。四年級-培養先想後說的習慣,說話時口齒清楚、態度自然、聲音適度,能有中心、有條理的口述一件事,討論問題能說清楚自己的看法,養成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五年級-能有中心、有條理的口述所見所聞,發表自己的意見,能講述內容比較複雜的故事,說話有禮貌。 綜合以上各國的教學目標,我們認為說話教學的重點可概括為以下五項:1.瞭解語言的功用2.聽話要點的練習如順序的識別、細節的識別、內容的記憶、語句的理解、中心的理解、要點的概括。3.說話要點的練習聲音、語調、語彙、句型、角色、場合、主旨、時間、速度。4.各種說話方式的練習如:會話、問答、報告、故事、討論、演說、訪問、表演。5.聽說態度禮儀的練習這五項說話教學的重點,在實際教學中可轉化為以下具體的能力:聽的能力(一)目的的識別1.知道是獲得資訊的方法。2.知道聽是評價資訊的工具。3.知道聽是社會互動的工具。4.知道聽可以幫助解決問題。(二)態度的表現1.在團體中能夠聽別人說話。2.能夠看著對方安靜的聽。3.能夠主動的為獲得新知去聽。4.能夠愉快的聽別人說話。5.能夠尊重對方的意見去聽。6.知道聽者的態度會影響說話者。(三)順序的識別1.能聽出說話的順序。2.能夠聽指示做事。(四)細節的識別1.能分辨環境中的聲音。2.能分辨說話者的語氣和腔調。3.能分辨押韻字。4.能夠區別音近字。(五)內容記憶1.能夠記住說話的要點。2.能回憶說話的內容。(六)語句的理解1.能辨別同義詞。2.能利用上下文線索理解詞義。3.能辨別語句的真實與虛假。4.能聽出句子結構變換、聲調語氣變換所表達的不同意思。5.能聽懂幾種主要的句型(陳述句、問句、感嘆句)(七)主旨的理解1.能聽出重點。2.能捉住說話的內容和對方的意圖。3.能邊聽邊批判說話的內容。4.能邊聽邊歸納要點。5.能聽出說話者的背景及假(預)設。6.能對聽的內容作綜合、分析。說的能力(一)目的的識別1.知道說是社會互動的工具。2.知道問問題可以擴展新知。3.知道社交對話的必要。(二)態度的表現1.能加入團體中用友好的態度說話。2.能邊看著對方邊說。3.說話時表情自然態度大方。4.說話時體態動作適中。5.能主動的發言。6.願意與別人溝通。7.能注意說話的場合。(三)口齒音量1.語音要清晰悅耳、不含混。2.吐字清楚完整。3.注意避免同音字的混淆。4.在公眾場合語音要宏亮。5.在一般對話場合能視需要小聲說話。6.語量能符合說話情境和表情達意的需要。7.能夠用抑揚的聲調說話。8.能夠用恰當的速度說話。9.知道說話的語氣和腔調對聽者的影響。(四)語句正確1.能正確使用各種句式。2.說話不打結不重複。3.能邊說邊想不做過長的停頓。4.說話用語正確符合口語習慣。5.說話時語句要有一定的順序。6.說話時句型應有變化。7.知道問問題的方式。8.知道回答問題的方式。9.能夠用適當的修飾語說話。10.能夠使用恰當的敬語。(五)語意明晰完整1.能說清楚一件簡單的事件(形容、解釋或描述)。2.條理清楚內容前後一致。3.主旨明確。4.圍繞主題說話。5.內容具體用詞生動。6.說話捉住要點。7.能尊重對方情緒說話。8.能夠歸納別人的意義發表談話。(六)應對會話1.與人交談應對合理敏捷。2.能做簡要自我介紹。3.懂得打電話時的禮貌。4.知道如何做口頭報告。5.知道討論的一般規則。6.能夠合要領的主持會議。7.能夠適切的開展話題。8.能對自己說的話負責。9.能夠繼續一個話題。10.能夠歸納自己的想法準備好發言內容。上列這些說話教學的重點與能力,應恰當的分佈在各年級,作為說話教學的學習目標。從學習觀點來看,聽說活動是國小學生已具備的基本能力,但學生日常生活中所累積下來有關聽說活動的一些知識(如詞義、句法、語音、語調)技能(如捉要點、推理、辨析)、和態度(注意聽人說話、不打岔)往往是零散、無組織的,不足以形成一套完整有序而實用的聽說策略。故在教學時,應多加強有關聽說技能、知識的組織和整理。以下即依說話活動的方式羅列各技能要點。說方式 技能要點 聊天 利用短語敲邊鼓 注意對方的反應 輪流說 提出話題 持續話題 從自己有關的事如:小故事進入主題 打電話 先說自己的名字 說出重點 問答 把握內容 針對題目 注意別人是否懂得自己的問題 利用疑問詞提問 用不同的句子回答問題 說明 (含介紹與說明) 先想一想要說的內容 用分類、比喻、舉例的方式來說明或介紹 按順序說如按時間、上下、前後的順序來說 用生動貼切的動詞 報告與演講 先想好要說什麼 說話不要太快 聲音要夠大 眼睛要看著聽的人 報告裏有一點有趣的內容更好 討論 要輸流說話 要說有關主題的話 別人說話的時候要注意聽不要括嘴 說故事 想一想故事裏最重要的是什麼 把故事裏發生的事按照順序畫出來 想一想故事裏的人可能說些什麼話 想一想那些說話的人聲音和表情是怎麼樣的 試著說給別人聽,也可以說你的寵物或洋娃娃聽 訪問 預先約好想訪的人告訴他你大概想問什麼 準備好想要問的問題把它寫下來 可以用這些問問題的語詞 誰在哪里做什麼怎麼做為什麼 訪問的時候也可以問一些臨時想到的問題 把聽到的話寫下來,讀一讀,看看是否寫得完整 訪問結束以後別忘記謝謝接受訪問的人 朗讀 先在心裏默讀一遍,想一想念的時候要在哪裡 停,再想一起這篇作品給自己什麼樣的感覺和 畫面 找出每個段落或句子裏,自己覺得最重要的朗 讀句子或語詞。想一想這個句子或語詞會聯想 到什麼感覺 決定一種聲音來表示這種感覺 想好了,就可以一邊想像畫面一邊按照自己的 感覺朗讀作品 辦論 詞語要說清楚 有條理的說辯論 要說出重點,說到重點的時候,要加重語氣 要有說服力,可以用事實做證據,用反問、對比 、自問自答的方式增加說服力 用手勢增強說話的力量 眼光要看到每個地方 就事論事,不作人身攻擊 聽方式 技能要點 注意聽 看著說話的人 不跟別人說話 聽完想一想 靜靜的聽,不要動、不插嘴 聽完再問問題 聽指示 注意聽 全部聽完再做 要記得順序一步一步來 不清楚的要問 聽好了懂了就開始用心做 聽重點 是誰在說話 和我有沒有關係 要我做什麼或不要我做什麼 該怎麼做 聽順序 注意聽說明順序的語詞如:先、然後、再、 最 後,第一、第二、第三 聊天過程:1.利用孩子課間自然的情境活動,提醒孩子聊天時應注意的事項,例如:利用短短敲邊鼓、注意對方的反應、輸流說、提出問題、持續話題。2.提供一個孩子熟悉且喜愛的話題讓他們自由談論,提醒孩子上述應注意的事項。打招呼過程:1.請孩子試著用不同的語調說你早。2.將孩子分成幾組,各組討論每人所要扮演的角色,並討論早上見面除了說你早,還能說什麼?將各個角色要說的話記下來,並上臺表演(角色可以是動植物、人一班上的同學、路上遇到的人、不同職業的人、學校裏的人之間的對話)。做介紹過程:1.看著對方2.注意聽對方的名字3.重復一次他的名字:你好,阿德口頭報告過程:1.教師報告自己家的特色,並表明想知道各個同學家的特色。2.教師請小朋友回家觀察自己家的特色,選三樣事情說給同學聽。3.教師示範幾次報告的方法,每次請小朋友找出一個缺點。4.將小朋友分成幾組,小朋友輪流向同學說自己家的三樣值得報告的特色。5.聽完了,每組請一位小朋友報告自己組裏另一位同學家的三樣色給全班聽,被報告的同學,說一說報告人說的是否正確。口頭報告-向同學介紹自己最珍愛的玩具過程:1.先想一想,為什麼它是我最珍愛的玩具,把理由寫焉。2.再想一想,要怎麼讓別人明白寶貝玩具跟我的關係,把理由寫出來。3.從草稿中選出自己要講的內容,安排一下介紹時的順序,並加上一此形容的語詞。4.上臺報告改說故事過程:1.提供一首詩給孩子閱讀2.提供一些可以在原詩上增加的線索,如季節、時間、人物、地點、情節等,衣孩子各自選擇想增加的部分,替原詩加油添醋。3.請孩子發表增加後的文章練習用不同的語氣念故事過程:1.孩子先默讀一遍。2.由一個分別用不同語氣念不同的角色。3.同一角色請不同的人念一念。4.採輪讀方法,每一個角色分別由一個或是數個人輪流朗讀。變換角色說話過程:1.先讓孩子讀一則以第三人稱開始的故事。2.請孩子將內容簡要的整理在以下的表格中主角配角地點事件1.經過2.結果3.依請孩子依據表格的內容,以第一人稱的敘說方式重新說這個故事。聽聲音說故事過程:1.老師準備一些可以發出聲音的東西。2.老師在幕後發出聲音,不同的聲響間可以有不的時間間隔。3.孩子根據聽到的聲音去聯想故事,再把故事說出來給大家聽。看圖說故事過程:1.老師用錯誤的順序說一個學生都熟悉的故事。2.請學生說一說用這個順序說故事和用原來的順序說故事聽起來有什麼不同。3.提醒學生說故事要有順序-開始、中間和結束。4.分組,提供每一組事先印好的一組圖,請學生排出故事進行的順序,依照排出的順序說個故事給全班聽。用合適的辣調及肢體語言說故事過程:1.老師說故事先用活潑的方式再用死板的方式說。2.說完後,問學生他們喜歡哪一種說故事的方式,並討論很會說故事的人有什麼特點。3.全班分成幾個小組,每組選擇一則故事,討論一下故事裏有哪些人?故事裏的人講了哪些話?要配上什麼表情、語調、肢體動作?4.討論完後,說那則故事給全班聽。(老師可以錄間讓學生可以常常聽到故事)接說故事過程:1.老師說一個故事的開頭2.請學生接說故事3.可以一個人獨立完成,也可以一個接一段。4.提醒學生在接說故事時要注意:有哪些人物?人物是什麼樣的個性?提供了哪些線索?發展的方向合不合理?朗讀:不同句型(敘述、疑問、驚歎)的語氣朗讀時注意停頓(句中和句末的停頓)結合標點符號的學(,、!?。)有節奏的朗讀過程:1.先用一般的方式讀文章2.全班或全組逐句討論何處聲音應該要輕、重、緩、急、或快、或慢的讀。老師可以提示孩子遇到描述心情或情緒的句子時,要配合當時角色的情緒來讀,最好能配上表情。3.依照討論的結果重新朗讀出來。4.請孩子說說不同的朗讀方式有什麼不同的感覺,以及最喜歡的朗讀方式。打電話-電話留言單活動一:過程:請孩子從電話留言單上的內容,回答問題,如誰打來、何時打。活動二:過程:給孩子一段打電話的情境,利用此情境,完成一張留言單。留言單的內容應包括:1打電話的人2留話的內容3日期、時間4對方的電話號碼5接電話的人練習打電話過程:給孩子一個完整的情境,請他練習打電話把話轉述給別人聽。如:爸爸要你打電話給阿姨,轉告她星期六因為要加班,所以不能一起去看電影了。說明一件我最喜歡的事物活動一過程:1.請班上的同學每人先想好最喜歡的一樣東西。2.請一位同學上臺,由其他同學發問、被問的同學只能回答是或不是。3.除了臺上的同學,其他人由提問與臺上同學的回答中,猜出他最喜歡的東西。活動二過程:1.每位同學先想好一位好朋友的特徵2.請同學輪流上臺說一說好朋友的特徵,讓其他人猜一猜他的好朋友是誰。陳述理由-利用可是來說話過程:1.甲生先說一件自己想要或喜歡做的事情。例:我想要去游泳。2.乙生要緊接著以可是做連接詞,並且說一件事件來作為理由。例:可是這裏的水太髒了。3.可以用接龍的方式,也可以用自由舉手發表的方式進行,視學生的程度而定。描述練習過程:1.老師選出甲乙丙丁戊等五個不同性質的物品。2.請孩子輪流說一說甲乙丙丁戊各是什麼樣子,老師分別記述下來。3.請孩子評論哪一種說法最清楚。猜一猜過程:1.請孩子在心中默想一件物品。2.請孩子各自對選出的物品作描述,其他的同學則就描述的內容猜出該件物品,如果線索不夠,可以再做補充。有條理的說話過程:1.先注意聽老師說一件事。2.請小朋友按照聽到的重點,用自己的話把意思說出來。說完整的事過程:老師給一個起頭,請孩子說一件完整的事。如:上課的時候,我全神貫注的下指令和跟隨指令活動一:下指令過程:1.指令要簡單,但每一步驟都不可少。2.按照順序下指令,用先、然後、再、最後等詞。3.下完指令問還有沒有問題。活動二:跟隨指令過程:1.按照順序記住指令的步驟。2.自己按步驟把指令畫下來。3.自己再把指令複誦一遍。4.有不清楚的地方要發問。用自己的話來說過程:1.由老師提供一些資料(如名人、事件、植物、動物),請孩子先閱讀。2.閱讀完後請孩子用自己的話說一遍。討論過程:1.列一段討論對話,請學生指出誰插嘴、離題、不注意聽。2.列一段討論對話,請學生回答討論的主題是什麼,有什麼人參加討論,誰離題,誰的意見最好。討論事情和輪流說話過程:1.請小朋友注意聽。2.教師用很小很小的聲音說故事,把聲量逐漸降低,直至小朋友說聽不到了。3.教師問:為什麼聽別人說話很重要?什麼情形下聽不到別人說的話?4.請四位小朋友表演討論(教師或全班決定一個主題),其他小朋友觀察(老師可以將對話錄音)。5.請小朋友指出不符合輪流說話規則的地方。用對不對的結語練習反問過程:1.二人一組,每人先想一件自己很希望對方照自己意思做的一件事。2.再想一想有哪些可以說服別人的理由,把它們寫在草稿上。3.讀一讀,留下四條可行性最大的理由,在每個理由的句尾上加對對三個字。4.再讀一讀,看看加上對不對三個字的句子順不順口,如果不順口,再做修改。5.用寫好的句子問問對方,看看是否真的能打動他。訪問(一)過程:1.事先擬訂問稿。2.用誰、為何、什麼時候、哪里、如何等句子發問,儘量避免yes、no的問句。3.列一張訪問單,請學生刪選適當的問句,並增列問句。4.設計一位訪問對象,請學生列問句。訪問(二)過程:1.請孩子決定要訪問的對象和主題2.請孩子約好要訪問的對象並告訴對方大概想問的內容3.列下想問的問題4.提示孩子可以用的語詞:誰(什麼東西)、在哪里、做什麼(什麼樣子)、為什麼。5.訪問並把談話的內容寫下來看圖練習設問過程:1.請孩子先看圖片,然後老師提出為什麼的問題,收集孩子的回答。2.請孩子將原來回答中的因為換成也許。3.老師板書也許才說明這種句型的用法,請孩子再將原來的句子用這種句子說一次。角色扮演:外星人過程:1.向孩子說明情境:如果你是外星人,請你用外星人的語言向福利社老闆罵你要的東西。2.角色扮演:請孩子一人法第板,一個當外星人,外星人一定要用外星語言和老闆說話,心理先想好一樣要買的東西,兩人溝通到滿意或溝通不下去為止。3.經驗分離:老師和學生可以分離彼此接觸外國話、方言時,溝通不良的一些經驗。比手畫腳過程:1.向孩子說明遊戲規則:不能發出任何聲音,AA將同學們寫的東西表演出來。2.請孩子將要同學表達的東西寫在紙條上(在低年級可以先設定情境,如:我放學回家後,先做,再做,然後做)。3.請同學輪流上臺表演,其他同學表演的內容。千面人過程:1.老師用一些情境豐富、表現力強烈的圖片,讓孩子嘗試解釋圖意,有點類似看圖說話。2.老師表演或請孩子表演某個表情或動作,大家一起談一談,怎麼做更能表達所要傳達的意思。3.請孩子寫下表達這些表情或動作的特徵,如眉毛翹得高高的,看起來好凶;手舉起來好像要打人。你怎麼數過程:1.教揭示一張圖卡或詞卡,如石頭。2.由學生口頭發表能夠搭配的量詞,如一個、一塊、一粒。3.教師在黑板上整理該名詞可以搭配的量詞。4.和學生共同斟酌某些量詞的可用性。5.給學生白紙練習記錄這些名詞、量詞的搭配關係。聽故事過程:1.說出故事的名字,讓學生猜一猜這個故事的內容是什麼。2.提示學生在聽故事時有助於理解的方法。3.老師說故事,說完故事後請學生畫一畫關於這個故事的畫面。4.請學生根據所畫的圖把故事說一遍,老師同時在海報紙上寫下學生所說的故事。5.把學生的畫以及老師記下的內容一起展示在教室裏。聽重點過程:1.告訴學生聽重點的方法、技巧。2.請學生注意聽故事裏形容聲音的字或句子。3.老師開始說故事。4.說完後請他們說出故事裏有哪些跟聲音有關的字或句子。5.再說一遍故事,這一次請學生一起參與,在碰到與聲音有關的字或句子時請學生說,師生一起說故事。注意聽過程:1.告訴學生注意聽的態度和技巧。2.選擇一些讀過的故事的插圖給學生看,請他們找出說話時用手勢的人以及一邊聽一邊看著說話人的人。3.請學生形容這些圖片:說話人的表情如何?作了什麼手勢?那個手勢讓你有什麼感覺?聽話人的表情如何?他看起來是否有注意聽?為什麼?4.請幾個學生模仿幾個故事裏的角色,並請他們在模仿時儘量用驗的表情以及手勢來表現,其他學生則猜一猜他們演的是哪個角色。聽順序過程:1.老師用海報紙做一輛火車,在火車頭標上開始;在第一節車箱標上中間;在最後一節車箱標上結束。2.告訴學生這一輛是班上的故事火車,請學生仔細聽,聽出哪些是故事的開始、中間和結束。3.老師一邊說故事一邊展示圖。4.說完故事後,拿出事先印好的故事插畫,請學生說一說插畫所表現的內容,再將這些插畫貼在合適的車體上。註:如果學生的反應不錯,可以再做下面的加強活動:過程:1.分組。2.每組用圖畫表示一個有開始、中間、結束的故事。3.各組輪流上臺,將所畫的圖放在合適的車體,向同學介紹這個故事。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38 / 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