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ATP、酶与物质运输 考点2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学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699863 上传时间:2022-06-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ATP、酶与物质运输 考点2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江选考)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ATP、酶与物质运输 考点2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江选考)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ATP、酶与物质运输 考点2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2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的正误判断(1)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 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2)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3)成熟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细胞壁具有选择透性()提示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性,细胞壁具有全透性。(4)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实验材料可观察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现象()(5)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2跨膜转运与膜泡运输的正误判断(1)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提示甘油等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扩散。(2)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属于主动转运()提示易化扩散也需要载体蛋白。(3)胞吐过程一定会产生分泌泡与质膜的融合()(4)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提示低温影响呼吸酶的活性,影响主动转运。(5)O2通过主动转运进入线粒体()提示O2进入线粒体的方式为扩散。(6)物质通过易化扩散进出细胞时需要消耗ATP()提示物质以易化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消耗ATP。3综合应用:判断下列有关跨膜转运的叙述:(1)如图所示物质P和Q跨膜出细胞,则物质P和Q出细胞未必都消耗能量()(2)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其方式分别为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3)在如下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中,管腔中氨基酸上皮细胞、管腔中Na上皮细胞和上皮细胞中氨基酸组织液的方式分别为主动转运、被动转运和被动转运()一、渗透作用的原理和应用1植物细胞与渗透系统项目渗透模型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图解基本条件半透膜;浓度差原生质层选择透性膜;浓度差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原理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细胞液通过原生质层与外界溶液之间发生渗透作用渗透作用的发生当S1浓度S2浓度时,由S2S1的水分子数多于S1S2水分子数,漏斗液面上升当S1浓度S2浓度时,由S1S2的水分子数多于S2S1水分子数,漏斗液面下降当S1浓度S2浓度时,由S1S2的水分子数与S2S1水分子数相等,漏斗液面不变注意渗透平衡浓度相等:达到渗透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动态平衡,此时膜两侧不同溶液的浓度未必相等。2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观察应用(1)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项目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质层的位置0.3 g/mL蔗糖溶液变小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清水逐渐恢复原来大小原生质层恢复到原来位置(2)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的注意事项本实验的对照实验:本实验过程中,前后形成自身对照。引起质壁分离的两种原因(3)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拓展应用判断成熟植物细胞是否是活细胞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浓度之间。比较不同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越短,细胞液浓度越小,反之细胞液浓度越大。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如KNO3和蔗糖溶液)3细胞能否发生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判断(1)从细胞角度分析死细胞、动物细胞及未成熟的植物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具有中央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现象。(2)从溶液角度分析在一定浓度(溶质不能透膜)的溶液中只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不能自动复原。在一定浓度(溶质可透膜)的溶液(如KNO3、甘油等) 中可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现象。在高浓度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但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二、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物质出入细胞方式比较2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1)物质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2)氧气浓度(3)温度3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判断方法(1)结合实例直接进行判断转运方式实例扩散水、气体(O2、CO2等)、脂溶性物质(甘油、脂肪酸、性激素、乙醇、乙二醇、苯等)的跨膜转运易化扩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等主动转运无机盐离子、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等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胞吞、胞吐巨噬细胞吞噬抗原及细胞碎片等、分泌蛋白的分泌(2)根据分子大小与对载体蛋白、能量的需要进行判断(3)根据转运方向判断: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转运。4有关物质跨膜转运的7点核心提醒(1)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水分子的移动是双向的,总结果是单向的。在植物细胞失水达到平衡状态时,细胞液浓度和外界溶液浓度相等;而吸水达到平衡状态时,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2)各种离子和脂溶性差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在通过细胞膜时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这些物质进出细胞时,如果顺浓度梯度发生则为易化扩散,如果逆浓度梯度发生则为主动转运。例如,K由组织液进入神经细胞以主动转运的方式进行。(3)跨膜转运是由物质直接穿过细胞膜完成,动力来自物质浓度差或ATP供能,其与膜的选择透性有关,其不但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功能,也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4)载体蛋白转运物质过程中形状会发生改变,但不一定都会消耗能量,如易化扩散中载体蛋白形状的变化。(5)胞吞和胞吐是借助膜的融合完成的,其动力来自ATP供能,与膜的流动性有关,其能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功能,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6)理解原理,掌握影响因素:氧气浓度是通过影响细胞需氧呼吸速率来影响物质转运中的能量供应,但氧气浓度为零时,厌氧呼吸也能为其提供能量;温度可影响膜的流动性和有关酶的活性来影响物质的转运速率。(7)物质进出细胞核并非都通过核孔:核孔是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小分子进出细胞核一般为跨膜转运(也可通过核孔),都具有选择性。题型一渗透作用1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时如图(一),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B图(二)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C图(一)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D图(二)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等于C的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度答案B解析根据图(二)的结果可知,图(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A正确;根据图(二)的结果(H1高于H2)可知,图(二)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B错误;由于B的蔗糖溶液的浓度比C的蔗糖浓度高,所以图(一)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C正确;图(二)中C的水柱不再上升,所以水分由A进入C和水分由C进入A是相等的,处于动态平衡,D正确。(1)摩尔浓度质量浓度:溶液浓度指摩尔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如10%葡萄糖溶液和10%蔗糖溶液的质量浓度相同,但摩尔浓度是10%蔗糖溶液的小,故水分子由蔗糖溶液向葡萄糖溶液移动。(2)渗透平衡浓度相等:达到渗透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动态平衡,此时膜两侧溶液的浓度未必相等,如透析袋内蔗糖溶液与透析袋外的清水可达到渗透平衡,但浓度总不会相等。(3)人工膜生物膜:生物膜具有选择透性;人工膜具有半透性,物质能否通过取决于孔径大小。2(2017浙江4月选考,14)将家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水分子的跨膜运输示意图如下(箭头方向表示水分子的进出,箭头粗细表示水分子出入的多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段时间后,甲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B能发生渗透作用的是甲细胞和丙细胞C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乙细胞有水分子的进出D若将甲、乙和丙细胞同时分别置于蒸馏水中,甲细胞先破裂答案B解析实验材料用的是家兔细胞,动物细胞不存在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离,故A错误;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水分子的进出,故C错误;甲、乙、丙都来自该家兔的红细胞,浓度应该相同,如果放入蒸馏水中应同时破裂,故D错误;渗透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具有浓度差,故选B。渗透渗透作用渗透现象(1)概念: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称为渗透;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从其水分子数相对较多的一侧通过膜进入水分子数相对较少的一侧。由于渗透作用,通过一定的装置可以观察到渗透现象。(2)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具有半透膜;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表现出水分子的移动方向:浓度低浓度高(顺着水分子的相对含量的梯度)。(3)膜两侧有浓度差时的渗透为渗透作用;分子的运动是绝对的,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对等运动时,达到平衡状态,不称为渗透作用。题型二辨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3主动转运消耗的能量可来自ATP或离子电化学梯度等,小肠上皮细胞跨膜转运葡萄糖的过程如图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转运B图中同向转运蛋白可同时转运Na和葡萄糖,所以该载体蛋白不具有特异性C人体的体温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Na进出小肠上皮细胞D小肠上皮细胞Na排出的方式和神经细胞K外流的方式不同答案D解析A项中,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为低浓度至高浓度,是主动转运,但出小肠上皮细胞为易化扩散,A错误;B项中,图中同向转运蛋白可同时转运Na和葡萄糖,Na的转运为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提供能量,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B错误;C项中,人体的体温发生变化时,影响细胞膜上的分子运动,影响Na进出细胞的速率,C错误;D项中,小肠上皮细胞Na排出的方式为主动转运,神经细胞K外流的方式为被动转运,D正确。思维延伸判断正误:(1)细胞膜上的NaK泵通过消耗ATP来维持Na和K在细胞膜两侧的浓度差()(2)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动力来自Na的浓度差()(3)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所需能量直接来自于ATP()(4)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4肝细胞和细菌都能以易化扩散的方式吸收葡萄糖,其中细菌协助葡萄糖运输的载体蛋白为GLUT1,肝细胞协助葡萄糖运输的载体蛋白为GLUT2,其转运的速率和葡萄糖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AGLUT1对葡萄糖的亲和力比GLUT2对葡萄糖的亲和力大BB点与A点相比,制约葡萄糖转运速率的因素是GLUT1数量C两种载体蛋白都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D载体蛋白的存在能显著提高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答案C解析GLUT1对葡萄糖的转运速率比GLUT2对葡萄糖的转运速率快,因此,GLUT1对葡萄糖的亲和力比GLUT2对葡萄糖的亲和力大,A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经载体GLUT1协助进入细菌的方式为易化扩散,因此B点与A点相比,制约葡萄糖转运速率的因素是GLUT1数量,B正确;在细菌细胞内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错误;比较三条曲线,脂双层运输葡萄糖的速率较其他两个都慢,说明载体蛋白的存在能显著提高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D正确。思维延伸下图中的甲、乙、丙为物质出入细胞过程中的相关变化曲线,思考:(1)图乙中P点的限制因素为_,而O点时,能量来自_。(2)图乙中,若将横坐标改为细胞呼吸强度,曲线又该如何绘制呢?(3)若在图丙坐标系中绘出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红细胞过程的变化曲线,该如何绘制呢?答案(1)载体蛋白数量厌氧呼吸(2)如图所示(3)如图所示题型三质壁分离与复原及相关拓展5(2016浙江10月选考,16)下列关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需经解离、压片等操作才能将细胞分散B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需转动光圈才能换上高倍物镜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从胞内单向运动到胞外导致液泡变小D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速度逐步减慢答案D解析该实验需要细胞保持活性,解离、压片会使细胞死亡;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质壁分离时,水分子双向扩散,失水大于吸水,导致液泡减小;细胞吸水速度取决于细胞内外浓度差,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内外浓度差逐渐减小,细胞吸水速度逐渐减慢。6将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对细胞失水量进行统计后绘制出如下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选取植物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较为适宜B图中放入A、B溶液的细胞质壁分离后放入清水中有可能都复原C若B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的变化可能为a点上升,b点左移D在04 min内,两条曲线的差异不可能是细胞内外物质浓度差导致的答案B解析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无大液泡,不能用来作为观察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A错误;若处于A、B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后的细胞是活细胞,则放到清水后,有可能复原,B正确;若B溶液的浓度增大,则浓度差增大,相同时间内失水的程度变大,复原时所需要的时间变长,即a点上移,b点右移,C错误;在04 min内,两种曲线的失水程度不同,有可能是由于浓度差不同引起的,D错误。思维延伸(1)请在下面坐标系中绘出上述题干所示过程中液泡的体积大小随处理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答案如图所示(2)判断下列相关叙述:植物细胞在B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并且是在10分钟后发生复原()图中B溶液中a点细胞失水量最大,此时细胞吸水能力最小()图中B溶液中b点细胞体积大于实验之前,处理时间再延长细胞会吸水胀破()b点时B物质溶液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取形状、大小相同的新鲜萝卜条A和萝卜条B各5段,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所有萝卜条并测量其长度,结果如图所示(注:蔗糖溶液与萝卜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甲戊五种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丙戊甲丁乙()专题强化练一、选择题1(2017江苏,22改编)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B单糖逆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CATP生成抑制剂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D蔗糖可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图解,蔗糖水解成单糖后,单糖可以通过单糖转运载体顺浓度梯度进入薄壁细胞,A项正确;图中看出,筛管中单糖浓度高,薄壁细胞单糖浓度低,即单糖顺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B项错误;图中蔗糖通过胞间连丝顺浓度梯度运进筛管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C项错误;图中显示,蔗糖需要水解成单糖才可以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D项错误。2(2018温州测试)某神经细胞膜内、外两侧的Na、K分布如图所示,A表示带负电荷的生物大分子,据此推测Na、K转运进入细胞内的方式依次是()A被动转运、被动转运B主动转运、被动转运C被动转运、主动转运D主动转运、主动转运答案C3(2015全国,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的化学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答案B解析胞吐是指大分子物质形成小泡转移到细胞膜,并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物质排出细胞的现象。A、C、D项皆属于胞吐作用;B项,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是通过核孔,不形成小泡,不属于胞吐作用。4下图表示与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有关的图例及曲线。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A肺泡上皮细胞吸收氧气B红细胞吸收葡萄糖C根尖细胞吸收矿质离子D肌肉细胞吸收水答案C解析表示三种跨膜转运方式,分别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表示三种影响因素曲线,分别对应扩散、易化扩散或主动转运、主动转运。肺泡上皮细胞吸收氧气和肌肉细胞吸收水的方式均是扩散,都对应;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易化扩散,对应;根尖细胞吸收矿质离子属于主动转运,对应或。5(2016全国乙,2)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转运属于易化扩散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转运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转运离子的速率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转运离子的速率答案C解析离子泵通过消耗ATP进行离子的跨膜转运,属于主动转运,A错误;主动转运一般为逆浓度梯度进行,B错误;主动转运速率受ATP供应和具有活性的载体数量的限制,CO中毒会导致供氧不足,进而导致细胞呼吸速率下降,ATP供应减少,离子泵跨膜转运离子的速率降低,C正确;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具有活性的载体数量,使离子泵跨膜转运离子的速率降低,D错误。6(2017湖州模拟)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溶胶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降低Na对细胞溶胶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Na进入液泡与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相同BNa进入液泡的过程受土壤板结程度的影响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的吸水力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答案C解析Na逆浓度梯度转运,同时要依赖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转运,A正确;Na进入液泡的过程受土壤板结程度的影响,B正确;Na逆浓度梯度转运入液泡后,使细胞液的浓度升高,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增强,C错误;细胞液浓度升高,吸水能力增强,则提高了植物的耐盐性,D正确。7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物质转运的叙述,错误的是()ANa物质转运方式为主动转运B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过程中,载体蛋白的形状会发生改变C胞吞、胞吐的对象可以是液体和固体,也可以是大分子和小分子D主动转运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和排出物质的方式答案A解析Na物质的转运方式为主动转运或易化扩散,A错误;载体蛋白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时,载体蛋白会发生形变,体现蛋白质的运输功能,B正确;被胞吞或胞吐的物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可以是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C正确;细胞最重要的吸收和排出物质的方式是主动转运,D正确。8用2 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 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润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相对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该细胞不可能是根尖分生区的细胞BAB段曲线表明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增大CBC段表明该细胞开始因失水过多而逐渐死亡D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乙二醇溶液,可得到类似的结果答案C解析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具有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是未成熟的植物细胞,因此该细胞不可能是根尖分生区细胞;AB段原生质体相对体积不断减小,说明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BC段由于乙二醇进入细胞内,导致质壁分离复原;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处理该细胞,由于K和NO通过主动转运进入细胞内,因此也会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9如图为部分物质出入液泡的示意图,Ca2通过载体进入液泡时不直接消耗ATP。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进入液泡属于主动转运BCa2进入液泡不需要能量推动C载体、与ATP的水解有关D细胞液维持较高浓度有利于水向液泡内渗透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可知,液泡内的pH值低,说明氢离子浓度高,因此氢离子从浓度低的一侧运到浓度高的一侧属于主动转运,A正确;从图中可看出,液泡内的钙离子浓度高,因此Ca2进入液泡需要能量推动,B错误;载体、都是将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到高浓度一侧,都需要消耗能量,都与ATP的水解有关,C正确;细胞液维持较高浓度有利于水向液泡内渗透,D正确。10胃内的酸性环境是通过质子泵维持的,质子泵催化1分子的ATP水解所释放出的能量,可驱动1个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和1个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进入胃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K进出细胞的跨膜转运方式不同B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跨膜转运方式不同C胃壁细胞上质子泵驱动的K进入细胞与突触后膜兴奋时Na进入细胞的跨膜转运方式相同D质子泵具有ATP水解酶的功能答案C解析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需消耗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其方式是主动转运;细胞内K经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进入胃腔,其方式是易化扩散,两者不一样,A正确。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需消耗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其方式是主动转运,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跨膜转运方式是易化扩散,B正确。胃壁细胞上质子泵驱动的K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转运,突触后膜兴奋时Na进入细胞的跨膜转运方式为易化扩散,C错误。质子泵能催化ATP的水解,因此具有ATP水解酶的功能,D正确。11(2017衡水月考)下列关于生物膜透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以主动转运的方式穿过线粒体的双层膜B甘氨酸需要膜蛋白的协助来实现跨膜转运C细胞外高浓度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以通过扩散方式进入细胞D细胞质中合成的光合作用相关蛋白须通过内质网进入叶绿体答案B解析葡萄糖必须在细胞溶胶中分解为丙酮酸后才能进入线粒体进行需氧呼吸,A错误;甘氨酸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转运,需要膜蛋白的协助,B正确;超氧化物歧化酶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C错误;细胞质中合成的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化学本质是胞内蛋白,该物质进入叶绿体不通过内质网,D错误。12(2015上海,15)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30%蔗糖溶液中数分钟后,用清水引流,重复多次,则在此过程中如图所示细胞中()A区域扩大,区域紫色变浅B区域缩小,区域紫色加深C区域扩大,区域紫色不变D区域缩小,区域紫色变浅答案D解析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用清水引流,使其处于清水中,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所以图示中区域缩小,区域紫色变浅,答案选D。二、非选择题13(加试)图一中数字序号表示细胞结构名称,甲、乙分别表示该细胞与水有关的生理过程;图二表示细胞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COP是囊泡,用于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图三表示用电压计测量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的大小及其相应条件下发生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一中甲所示过程发生在细胞结构_中;若图示细胞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应该去除的细胞结构有_(填序号)。(2)图二中溶酶体除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_,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若定位在丙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丁中,则图中的_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3)图三中、上发生的跨膜转运方式分别是_;神经细胞静息时,细胞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发生在图中_(填序号)处。(4)图三中电压计指针的数值是该细胞静息时的膜电位,若在处膜外给该细胞一个能引起兴奋的刺激,则图中电压计指针偏转_次。答案(1)(2)衰老、损伤的细胞器COP(3)被动转运(易化扩散)、主动转运(4)2解析(1)图一中甲所示的过程为需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洋葱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根尖分生区细胞为幼嫩细胞,也无大液泡,分别对应图中的和。(2)溶酶体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内的病毒或病菌,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分析题图可知,COP 是由高尔基体(丁)产生运向内质网(丙)的被膜小泡,COP 是由内质网(丙)产生运向高尔基体(丁)的被膜小泡。若定位在丙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丁中,则图中的COP 可以帮助这些蛋白质重新回到丙中。(3)分析图三可知,图中上发生的跨膜转运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物质转运方向为高浓度低浓度,为易化扩散;上发生的跨膜转运过程需载体蛋白协助,消耗能量,物质转运方向为低浓度高浓度,为主动转运方式。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内K通过易化扩散流向细胞外。(4)图三中,在处膜外施加适宜强度的刺激后,刺激部位会产生兴奋并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双向传导,电压计的两个电极会先后兴奋并恢复到静息状态,所以图中电压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14(加试)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人体细胞膜上分布有葡萄糖转运体家族(简称G,包括 G1、G2、G3、G4 等多种转运体)。(1)G在细胞中的_合成,经过_加工后,分布到细胞膜上。(2)由图分析可知,葡萄糖通过_的方式运输进入上述两种细胞。研究表明,G1分布于大部分成体组织细胞,其中红细胞含量较丰富。G2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胰岛细胞。两种转运体中,G1与葡萄糖的亲和力_,保障红细胞在血糖浓度_时也能以较高速率从细胞外液摄入葡萄糖。当血糖浓度增加至餐后水平(10 mmol/L)后,与红细胞相比,肝脏细胞_增加很多,此时肝脏细胞摄入的葡萄糖作为_贮存起来。同时,血糖浓度的增加,也会引起胰岛细胞分泌_增多。(3)研究表明,G3分布于脑内神经元细胞膜上,G4主要在肌肉和脂肪细胞表达。人体不同的组织细胞膜上分布的G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这种差异既保障了不同的体细胞独立调控葡萄糖的_,又维持了同一时刻机体的_浓度的稳定。(4)肿瘤细胞代谢率高,与正常细胞相比,其细胞膜上G1的含量_。临床医学上可用G1含量作为预后指标。答案(1)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2)易化扩散较高低摄入葡萄糖的速率(肝)糖元胰岛素(3)转运血糖(4)高解析(1)G为人体细胞膜上转运葡萄糖分子的载体蛋白,在核糖体合成并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后,分布到细胞膜上。(2)通过坐标图分析,随细胞外葡萄糖浓度升高,细胞摄入葡萄糖的速率先加快,达到最大速率后基本不变(受细胞膜上载体数量的限制),通过此变化规律可判断葡萄糖通过易化扩散的方式进入红细胞和肝脏细胞。图中“G1(红细胞)”曲线明显高于“G2(肝脏细胞)”,所以两种载体中G1与葡萄糖的亲和力更高,以保证红细胞在血糖浓度较低时也能以较高速率从细胞外液摄入葡萄糖。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达到10 mmol/L后,红细胞摄入葡萄糖的速率基本不再增加,而肝脏摄入葡萄糖的速率仍在增加,此时肝脏细胞摄入的葡萄糖作为糖元贮存起来。同时,血糖浓度的增加,也会引起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以维持血糖浓度的平衡。(3)G作为人体细胞膜上的葡萄糖的转运体,其种类多样,且不同细胞膜上分布G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这保障了不同种类细胞独立调控葡萄糖的转运。通过对(2)的分析,比如在血糖浓度升高时,肝脏细胞利用G2摄入葡萄糖较多并转化为糖元贮存起来,可知,这种不同种类细胞独立调控葡萄糖转运的机制也保障了机体血糖浓度的稳定。(4)题中描述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代谢率高,可推测其细胞膜上的G1含量高于正常细胞。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