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五 孟德尔定律、伴性遗传与人类健康 考点2 伴性遗传与人类健康学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670059 上传时间:2022-06-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五 孟德尔定律、伴性遗传与人类健康 考点2 伴性遗传与人类健康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江选考)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五 孟德尔定律、伴性遗传与人类健康 考点2 伴性遗传与人类健康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江选考)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五 孟德尔定律、伴性遗传与人类健康 考点2 伴性遗传与人类健康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2伴性遗传与人类健康1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正误判断(1)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只含有成对中的一个()(2)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形成平行关系()提示基因的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有着平行关系。(3)染色体和基因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很多基因()(4)基因在杂交实验中始终保持其独立性和完整性()(5)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2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的正误判断(1)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对摩尔根等人提出“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这一结论没有影响()提示是建立在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基础上。(2)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其中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提示玳瑁猫(XBXb)与黄猫(XbY)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25%。(3)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提示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如色盲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4)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提示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5)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6)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4()提示应为1/8。3人类遗传病与人类未来的正误判断(1)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2)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提示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3)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4)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一定会患遗传病()提示若遗传病基因是隐性基因,该个体为杂合子就不会患病。(5)哮喘病、青少年型糖尿病都属于多基因遗传病()(6)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提示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虽不携带致病基因,但患病。4综合应用:果蝇是科研人员经常利用的遗传实验材料。果蝇的X、Y染色体(如图)有同源区段(片段)和非同源区段(1、2片段),其刚毛和截毛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多次杂交实验,结果如表。请回答有关问题:杂交组合一P:刚毛()截毛()F1全刚毛杂交组合二P:截毛()刚毛()F1刚毛()截毛()11杂交组合三P:截毛()刚毛()F1截毛()刚毛()11(1)刚毛和截毛性状中_为显性性状,根据杂交组合_可知控制该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_(填“片段”“1片段”或“2片段”)上。(2)据上表分析可知杂交组合二的亲本基因型为_;杂交组合三的亲本基因型为_。(3)若将杂交组合一的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则F2中截毛雄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答案(1)刚毛二、三片段(2)XaXa与XAYaXaXa与XaYA(3)一、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区段),存在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的1、2区段),不存在等位基因。XY染色体各区段遗传特点如下:1基因位于1区段属伴Y遗传,相关性状只在雄性(男性)个体中表现,与雌性(女性)无关。2基因位于2区段:属伴X遗传,包括伴X隐性遗传(如人类色盲和血友病遗传)和伴X显性遗传(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3基因位于区段:涉及区段的基因型雌性为XAXA、XAXa、XaXa,雄性为XAYA、XAYa、XaYA、XaYa,尽管此区段包含等位基因,但其遗传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遗传仍有明显差异,即:遗传仍与性别有关,如当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时Aaaa后代中无论雌性还是雄性均既有显性性状(Aa)又有隐性性状(aa),然而,倘若基因在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则其遗传状况要据亲代基因型而定,如图所示:二、人类遗传病1明确仅在X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1)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世代遗传;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隔代交叉遗传;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2先天性疾病、家族性疾病与遗传病的关系先天性疾病家族性疾病遗传病特点出生时已经表现出来的疾病一个家族中多个成员都表现出同一种病能够在亲子代个体之间遗传的疾病病因可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也可能与遗传物质的改变无关可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也可能与遗传物质无关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关系(1)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2)家族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3)大多数遗传病是先天性疾病,但有些遗传病在个体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才表现出来,后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举例先天性遗传病:先天愚型、多指、白化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非遗传性疾病:胎儿在子宫内受天花病毒感染,出生时留有瘢痕后天性非遗传病: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一个家族中多个成员患夜盲症三、常见遗传病的家系分析(加试)“四步法”分析遗传系谱图步骤现象及结论的口诀记忆图谱特征第一,排除或确定伴Y遗传若系谱图中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则为伴Y遗传病;若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则不是伴Y遗传第二,确定图谱中遗传病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无中生有”(无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有患者),则为隐性遗传“有中生无”(有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出现无病的),则为显性遗传第三,确定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性染色体上双亲有病,儿子正常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双亲有病,女儿正常父病女不病或者子病母不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父亲正常,儿子有病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双亲正常,女儿有病母病子不病或女病父不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第四,若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方面推测若该病在代与代间连续遗传若该病在系谱图中隔代遗传四、基因位置的判断方法1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判断(1)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且亲本均为纯合子,则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判断,即:正反交实验(2)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已知,只需一个杂交组合判断基因的位置,则用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纯合个体杂交方法判断,即:隐性雌显性雄2基因是伴X染色体遗传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适用条件: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和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1)基本思路一:用“纯合隐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的性状,即:纯合隐性雌纯合显性雄(2)基本思路二:用“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的性状。即: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题型一X、Y染色体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上基因的传递规律1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B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区段上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患病女性的儿子一定是患者答案C解析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为伴Y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A正确;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这对等位基因应存在于同源区段上,B正确;片段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男性患者的女儿一定患病,C错误;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患病女性的儿子一定是患者,D正确。2(2017温州十校联合期中)人类性染色体XY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片段),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下列遗传图谱中(分别代表患病女性和患病男性)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1片段的是()答案D解析若致病基因位于题图中1片段,则属于伴X遗传病,A可以是伴X隐性遗传病,B既可以是常染色体隐、显性遗传病,也可以是伴X显、隐性遗传病,C可以是伴X隐性遗传病,也可以是常染色体显、隐性遗传病、伴Y遗传病,D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不可能是伴X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也就不可能位于1片段上,选D。题型二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并存的传递规律3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的比例,雄性为3131,雌性为520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果蝇中存在两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现象B只有决定眼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中纯合子占1/3D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XA或bbXAXa答案C解析子代雄性果蝇中圆眼棒眼11,长翅残翅31,子代雌性果蝇中无棒眼果蝇,只有圆眼果蝇,长翅残翅52,这说明决定眼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存在两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现象,A、B正确;由于决定眼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残翅是隐性性状,因此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XA或bbXAXa,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中纯合子占1/2,C错误,D正确。思维延伸(XY型)果蝇的体色(B、b)和毛形(F、f)分别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基因中只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两个亲本杂交组合繁殖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杂交组合亲本表现型子代表现型及比例父本母本雄性雌性甲灰身直毛黑身直毛1/4灰身直毛、1/4灰身分叉毛、1/4黑身直毛、1/4黑身分叉毛1/2灰身直毛、1/2黑身直毛乙黑身分叉毛灰身直毛1/2灰身直毛、1/2灰身分叉毛0(1)在体色这一性状中_是隐性性状。杂交组合乙中母本的基因型是_。(2)根据杂交组合甲可判定,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是_。(3)杂交组合乙的后代没有雌性个体,其可能的原因有两个:基因f使精子致死;基因b和f共同使精子致死。若欲通过杂交实验进一步明确原因,应选择基因型为_的雄果蝇与雌果蝇做杂交实验。若后代_,则是基因f使精子致死;若后代_,则是基因b和f共同使精子致死。答案(1)黑身BBXFXf(2)分叉毛(3)BbXfY只有雄果蝇雌雄果蝇均有,且雌果蝇雄果蝇12题型三遗传系谱图的分析(加试)4下图是有关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遗传系谱图,其中甲病基因在纯合时会导致胚胎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依据系谱图可以确定甲病的遗传方式,但不能确定乙病的遗传方式B如果9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11的乙病基因来自2C如果14携带甲、乙病致病基因,则12是纯合子的概率是1/8D如果14携带甲、乙病致病基因,13与14生一个孩子患病的可能性是13/48答案C解析设甲病相关基因为A、a,乙病相关基因为B、b。由图可知,3和4都不患甲病,而其女儿有甲病死亡,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7和8不患乙病,其儿子有乙病,只能确定是隐性遗传病,故A正确。如果9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说明该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11的乙病致病基因只能来自其母亲,7的致病基因应来自2,故B正确。如果14携带有甲、乙病致病基因,说明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析甲病,7的基因型为AA、Aa,8的基因型为AA、Aa,故后代基因型可能为AA、Aa、aa,因12不患甲病,故12为AA、Aa;分析乙病,7基因型为Bb,8基因型为Bb,故12为BB、Bb,12是纯合子的概率是1/31/21/6,故C错误。13是乙病携带者的概率是2/3,甲病携带者的概率是1/2,与14生一个孩子患甲病概率是1/21/41/8,不患甲病概率是11/87/8,患乙病概率是2/31/41/6,不患乙病概率是11/65/6,所以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是17/85/613/48,故D正确。5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基因A、a和D、d控制,图一为两种病的系谱图,图二为10体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关基因定位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B不考虑基因A、a,11是杂合子的概率是1/2,14是杂合子的概率是1/4C12和13婚配,后代两病均不患的概率是1/8D乙病的遗传特点是:女性多于男性,但部分女患者病症较轻。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的后代中,女性都是患者,男性均正常答案C解析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是伴性遗传的概念,A正确。由于13是甲病患者,且父母不患甲病,所以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图二可知乙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不考虑基因A、a,12的基因型为XdY,则6基因型是XDXd,11是1/2XDXD、1/2XDXd。4基因型是XDXd,9是1/2XDXd、XDXD,所以14是3/4XDXD、1/4XDXd,B正确。12和13婚配,12基因型是AaXdY,13基因型是1/4aa XDXd、3/4aaXDXD,后代正常的概率是1/21/81/16,C错误。伴X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女性多于男性,但部分女患者病症较轻。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的后代中,女性都是患者,男性都正常,D正确。患病男孩(或女孩)概率男孩(或女孩)患病概率(1)患病男孩(或女孩)概率:性别在后,可理解为在所有后代中求患病男孩(或女孩)的概率,这种情况下常染色体遗传病需要乘生男生女的概率1/2。(2)男孩(或女孩)患病概率:性别在前,可理解为在男孩(或女孩)中求患病孩子的概率,这种情况下不用乘生男生女的概率1/2。题型四基因位置的判断6(2016秋涵江区校级期末)已知某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为了鉴定所研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不能用下列哪种杂交方法()A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交配B杂合显性雌性个体与纯合显性雄性个体杂交C显性雌性个体与隐性雄性个体杂交D杂合显性雌性个体与(杂合)显性雄性个体杂交答案C解析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交配,若后代雌性个体全部是显性性状,雄性个体全部是隐性性状,则该基因在X染色体上;若后代中雌性个体出现隐性性状或雄性个体出现显性性状,则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A正确;杂合显性雌性个体与纯合显性雄性个体杂交,若后代雄性个体有隐性性状,则该基因在X染色体上;若后代中雄性个体全部为显性性状,则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B正确;显性雌性个体与隐性雄性个体杂交,若该雌性个体是纯合子,则无论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都会出现相同的结果,C错误;杂合显性雌性个体与(杂合)显性雄性个体杂交,若后代雌性个体全部是显性性状,则该基因在X染色体上;若后代中雌性个体出现隐性性状,则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D正确。7(2016全国甲,6)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雄果蝇中()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答案C解析由分析可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B错误;由于亲本表现型不同,后代雌性又有两种表现型,故亲本基因型为XGXg、XgY,子代基因型为XGXg、XgXg、XgY、XGY,说明雄蝇中G基因纯合致死,C正确,D错误。专题强化练一、选择题1有些人在食用生蚕豆等情况下会出现急性溶血性贫血症状。现已证明这是一种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该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中箭头所示,下列各项叙述中与图示相符合的是()A该贫血症基因和白化病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该贫血症在女性中较常见C某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其后代患病的概率为50%D某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其后代获得致病基因的概率为50%答案D解析该贫血症基因和白化病基因分别在X染色体上和常染色体上,A错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发病率较高,B错误;某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其后代患病的概率为25%,C错误;某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其后代获得致病基因的概率为50%,D正确。2(加试)下图是先天聋哑遗传病的某家系图,2的致病基因位于1对染色体上,3和6的致病基因位于另1对染色体上,这2对基因均可单独致病。2不含3的致病基因,3不含2的致病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3和6所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若2所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不患病的原因是无来自父亲的致病基因C若2所患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与某相同基因型的人婚配,则子女患先天聋哑的概率为1/4D若2与3生育了1个先天聋哑女孩,该女孩的1条X染色体长臂缺失,则该X染色体来自母亲答案D解析正常的3和4生出了患病的3和6,所以此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3是女性,其父亲正常,所以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A错误;若2所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2不患病的原因是其含有父亲、母亲的显性正常基因,B错误;若2所患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这两种致病基因分别用a、b来表示,则2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其与某相同基因型的人婚配,子女患病的基因型为aa_ _或_ _bb概率为1/41/41/167/16,C错误;因3不含2的致病基因,2不含3的致病基因,2和3生育了一个先天聋哑女孩,该女孩的1条X染色体长臂缺失,不考虑基因突变,则2所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2为BBXaY,3为bbXAXA,理论上,2和3生育的女孩基因型BbXAXa(正常),女孩患病,说明来自母亲的X染色体上缺失A基因,D正确。3(2016浙江10月选考,21)人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所指遗传病在青春期的患病率很低B羊膜腔穿刺的检查结果可用于诊断所指遗传病C所指遗传病受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影响D先天性心脏病属于所指遗传病答案C解析染色体异常的胎儿50%以上会因自发流产而不出生,指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在中老年群体中随着年龄增加快速上升,指多基因遗传病,受多个基因和许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指单基因遗传病。故选C。4(2017“七彩阳光”联盟)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基因遗传病在人类中的发病率最高B不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C禁止近亲结婚能有效降低各种遗传病的发病率D利用显微镜观察可以确诊先天愚型和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答案D解析多基因遗传病在人类中的发病率最高,A项错误;不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会患遗传病,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项错误;禁止近亲结婚能有效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C项错误;先天愚型又叫21三体综合征,其形成原因是染色体数目变异,而染色体畸变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但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镰刀形异常红细胞,D项正确。5(2017“七彩阳光”联盟)某遗传病患者与一正常女子结婚,医生告诫他们只能生男孩。据此推测该病的遗传方式为()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X染色体显性遗传DX染色体隐性遗传答案C解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后代的发病率与性别无关,A项错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后代的发病率与性别无关,B项错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男病母、女必病,女正父、子正”,该遗传病的男患者与一正常女子结婚,后代女孩都患病,男孩都正常,因此建议生男孩,C项正确;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女病父、子病,男正母、女正”,该遗传病的男患者与一正常女子结婚,若该女子不携带致病基因,则后代无论男女都正常,若该女子携带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则后代无论男女都有可能患病,这与题意不符,D项错误。6(2017漳州三模)A是人体性染色体同源区段(如图)上的基因,正常情况下,在人的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携带A基因的染色体条数最多为()A1条 B2条 C3条 D4条答案B解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于细胞的着丝粒未分裂,该初级精母细胞中同时存在X和Y两条染色体,有可能两条染色体上均存在A基因,即最多有2条染色体上携带A基因;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由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只含有X或Y染色体,并且后期会发生着丝粒的分裂,因此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为1条或2条。因此一个细胞中携带A基因的染色体条数最多2条。7(2016温州检测)血缘是维系亲情的纽带。一个A型血视觉正常的男性和一个B型血色盲的女性结婚,关于他们子女的遗传性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女孩是色盲的概率大于男孩B女孩的血型不可能是O型C可能出现B型血色盲的男孩D可能出现A型血色盲的女孩答案C解析父亲色觉正常,女孩患色盲概率为0,母亲色盲,儿子患色盲概率为100%,A错误;父母分别是A型血和B型血,他们的基因型可能是IAi和IBi,所以子女都可能是O型血型,B错误;因为父亲是A型血,如果其基因型为IAIA,则子女不可能为B型血;但如果其基因型为IAi,则子女中可能出现B型血色盲的男孩,C正确;因为父亲视觉正常,含XB基因,所以其女儿必定含有XB基因,因而不可能出现A型血色盲的女孩,D错误。8(加试)(2017嘉兴模拟)多指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属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图系谱图中有上述两种遗传病,已知2、4、2和4均不含上述两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携带红绿色盲基因的是乙家族B红绿色盲基因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的C若1和2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两病均患的概率为1/16D若1和2生了一个女孩,则该女孩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2答案C解析由于2、2不含两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所以甲家族不可能携带红绿色盲基因,因此携带红绿色盲基因的是乙家族,A正确;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是单基因遗传病,所以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的,B正确;设与多指相关的基因用A、a表示,与红绿色盲相关的基因用B、b表示,1的基因型为AaXBY,2的基因型为1/2aaXBXb、1/2aaXBXB,若1和2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两病均患的概率为1/21/21/21/8,C错误;1的基因型为AaXBY,2的基因型为1/2aaXBXb、aaXBXB,若1和2生了一个女孩,则该女孩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2,D正确。9(2017台州模拟)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显性遗传病,调查发现该病的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女性患者的儿子都患该病C男性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低于女性D该致病基因控制的性状表现与性别相联系答案B解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显性遗传病,且该病的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说明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正确;女性患者可能是杂合子,其儿子不一定患病,B错误;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女患者多于男患者,说明男性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低于女性,C正确;由于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所以该致病基因控制的性状表现与性别相联系,D正确。10(加试)(2017台州模拟)如图是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甲病是伴性遗传病,5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病和乙病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4中控制甲病和乙病的致病基因在同一条X染色体上C8和一个正常的男性婚配,所生女儿正常的概率是1/4D若4和5生了一个正常的儿子,则表明发生了基因重组或染色体畸变答案D解析根据分析,甲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A错误;由于4的父亲不患乙病,所以4中控制甲病和乙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在同一条X染色体上,B错误;由于5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所以8与一个正常的男性婚配女儿不可能患乙病,患甲病的概率为1/2,所生女儿正常的概率是1/2,C错误;4的两条X染色体上分别含有甲病和乙致病基因,其与5所生儿子必定患甲病或乙病,若4和5生了一个正常的儿子,则表明发生了基因重组或染色体畸变,D正确。11(加试)(2017浙江模拟)如图为一红绿色盲(G、g)的遗传家系。图中“A”、“B”、“AB”、“O”表示相关个体血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的基因型为IBiXGXgB丁为O型血,且又是红绿色盲患者的概率为C若乙与丙又生了1个葛莱弗德氏综合征的色觉正常男孩,则他的染色体异常是由丙造成的DAB血型个体的红细胞上既有A抗原又有B抗原,原因是IA和IB间不存在显隐性关系,表现为共显性答案C解析由于甲正常,其女儿是红绿色盲且为O型血,其丈夫是A型血,儿子是B型血,所以甲的基因型为IBiXGXg,A正确;乙的父亲为O型血,其女儿为AB型血,且儿子色盲,所以乙的基因型为IAiXGXg,丙的妹妹是O型,所以其基因型为IBiXGY,丁为O型血且又是红绿色盲患者的概率为,B正确;葛莱弗德氏综合征(47,XXY)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若乙与丙又生了1个葛莱弗德氏综合征的色觉正常男孩,则他的染色体异常是由乙或丙造成的,C错误;AB血型个体的红细胞上既有A抗原又有B抗原,原因是IA和IB间不存在显隐性关系,表现为共显性,D正确。12(2017南昌二模)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为由X染色体上基因b(B对b为显性)控制,在中欧某地区的人群中,该Xb的基因频率为,只考虑这一对基因的遗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人群中男性发病率为B该病携带者致病基因只能来自于外祖父C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XBXb,可能是基因重组所致D人群中各种基因型的交配方式中子代能体现伴性遗传特点的有2种答案D解析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基因型为XbY,该Xb基因频率为,则该人群中男性发病率为,A错误;该病携带者的基因型为XBXb,其中致病基因可能来自于外祖父或外祖母,也可能来自祖母,B错误;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XBXb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所致,C错误;人群中各种基因型的交配方式包括6种,即XBXBXBY、XBXBXbY、XBXbXBY、XBXbXbY、XbXbXBY、XbXbXbY,其中子代能体现伴性遗传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隔代交叉遗传)的有2种,即XBXbXBY、XbXbXBY,D正确。13(2017西昌期中)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红绿色盲和白化病兼患的儿子,与红绿色盲有关的基因是B、b,与白化病有关基因是A、a,则下图中不可能存在于该夫妇体内的是()答案D解析A图示基因组成为AaXBY,可存在于父亲体内,A正确;B图示基因组成为aaXBXB(一条X染色体上有2个基因),可以是双亲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的细胞,B正确;C图示基因组成为AAXBXb(一条X染色体上有2个基因),该细胞的X染色体上既有B基因,又有b基因,可表示母亲的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后,分裂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C正确;D图示基因组成为AAXBY,其后代不可能患白化病,所以该夫妇体内不可能存在该细胞,D错误。二、非选择题14(2018温州测试)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由于X染色体上的某个区段重复,使果蝇正常的圆眼(记为X)变成了棒眼(记为XW)。为研究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用两组果蝇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组别亲本(P)子一代(F1)11雌性雄性甲组一对:棒白眼棒红眼全为棒红眼棒白眼圆白眼11乙组多对:棒红眼圆红眼?棒红眼圆红眼棒白眼圆白眼1111请回答:(1)果蝇的棒眼性状源于_(填变异来源),属于_(填“显性”或“隐性”)遗传,该性状与眼色的遗传_(填“符合”或“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2)甲组亲本中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若让甲组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到F2,则理论上F2中圆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3)乙组亲本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其F1雌果蝇有_种表现型。答案(1)染色体片段重复(或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染色体畸变)显性不符合(2)XaXWa3/16(3)XaXWA和XAXWa215(2017浙江11月选考,31)果蝇的有眼与无眼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眼色的红色与白色由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1只无眼雌果蝇与1只白眼雄果蝇交配。F1全为红眼,让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F2。F2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项目红眼白眼无眼雌蝇3/801/8雄蝇3/163/161/8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B在果蝇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_。(2)果蝇的有眼与无眼中,显性性状是_。F1雄蝇的基因型是_。(3)让F2中全部的红眼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3雄果蝇的表现型为_,其比例是_。(4)用测交的方法鉴定F2双杂合红眼雌果蝇基因型,用遗传图解表示。答案(1)基因座位(2)有眼BbXRY(3)红眼、白眼和无眼621(4)如图所示P红眼雌蝇无眼雄蝇BbXRXrbbXrYF雌配子雄配子BXRBXrbXRbXrbXrBbXRXr红眼雌蝇BbXrXr白眼雌蝇bbXRXr无眼雌蝇bbXrXr无眼雌蝇bYBbXRY红眼雄蝇BbXrY白眼雄蝇bbXRY无眼雄蝇bbXrY无眼雄蝇解析(1)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基因座位。(2)从表中F2的表现型及比例可知有眼果蝇多于无眼果蝇,故有眼相对于无眼是显性性状,红眼果蝇多于白眼果蝇,故红眼相对于白眼是显性性状。分析F2的表现型及比例:眼色的红色与白色在后代雌雄中遗传情况不同,说明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且雌雄果蝇都有该性状,说明控制眼色的R、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表可知,有眼无眼在雌雄性中比例均为31,可推知F1中亲本均为Bb;又由表知F2中雄蝇有两种眼色,可推知F1中母本眼色基因型应为杂合子,故亲本无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bbXRXR和BBXrY,F1雄果蝇基因型为BbXRY。(3)F2中雌雄红眼果蝇基因型分别为B_XRX和B_XRY。首先看一对等位基因,雌雄果蝇中B均有两种基因型分别为2/3Bb和1/3BB。杂交后代只会出现两种表现型,有眼无眼81。对于红眼和白眼相对性状,XRX会有两种基因型,分别为1/2XRXR和1/2XRXr,其与XRY交配后,后代雄蝇中红眼白眼31。故两对表现型组合后,可得后代雄蝇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白眼无眼621。(4)参见答案所示。由于该题配子数量较多,若用常规遗传图解画法,容易引起错乱,建议用棋盘法。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