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设计标准1

上传人:gui****hi 文档编号:103641802 上传时间:2022-06-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案设计标准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方案设计标准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方案设计标准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原有GSM系统改造工程馈线损耗:1/2馈线取7.5dB;7/8馈线取4.5dB。新建WCDMA分布系统工程馈线损耗:1/2馈线取11dB;7/8馈线取7.5dB。对于电梯的覆盖优先使用一定数量的定向天线(如八木天线、板状天线或对数周期天线,建议每3-4层设计一个)安装在电梯井道的方法来进行覆盖。天线口功率G网不大于15dB,W网不大于5dB,WLAN不低于10dB。二功分:插入损耗0.5dB,损耗3.5dB三功分:插入损耗0.6dB,损耗5.4dB四功分:插入损耗0.7dB,损耗6.7dB5dB耦合器,耦合度:51dB,插入损耗2dB6dB耦合器,耦合度:61dB,插入损耗1.5dB7dB耦合器,耦合度:71dB,插入损耗1.5dB10dB耦合器,耦合度:101dB,插入损耗1.0dB天线设计要求15dB耦合器,耦合度:151dB,插入损耗0.5dB20dB耦合器,耦合度:201dB,插入损耗0.5dB25dB耦合器,耦合度:251dB,插入损耗0.5dB30dB耦合器,耦合度:301dB,插入损耗0.5dB(1)可视环境(楼宇内部):如商场、超市、停车场、机场等,天线选型主要使用全向吸顶天线,覆盖半径取810米,由于此类区域一般位于低层,在WCDMA系统天线口PCPICH信道输入功率时设置为-24dBm,GSM/DCS系统天线口输入功率为610dBm;(2)狭长区域(如车道等)或吊顶过高区域(高度在5米以上)可使用定向板状或定向吸顶天线,覆盖距离取1015米,WCDMA系统天线口PCPICH信道输入功率为04dBm,GSM/DSC系统天线口输入功率为610dBm;(3)可视环境(楼宇边缘):如窗口附近、楼宇入口等,为避免对室外构成强干扰,天线选型主要使用定向吸顶天线,覆盖半径取48米,WCDMA系统天线口PCPICH信道输入功率高层为-13dBm、中层为-22dBm、低层为-50dBm,GSM/DCS系统天线口输入功率为68dBm;(4)多隔断环境:如宾馆、居民楼、娱乐场所等,天线选型主要使用全向吸顶天线,注意考虑不同隔断的衰耗情况,覆盖半径取410米,WCDMA系统天线口PCPICH信道输入功率高层为25dBm、中层为03dBm、低层为-30dBm;GSM/DCS系统天线口输入功率为812dBm;(5)电梯井道内:天线选型主要使用定向板状天线或对数周期天线,覆盖距离取10米左右,即每3-4层安装一副定向板状或对数周期天线,WCDMA系统天线口PCPICH信道输入功率为-14dBm,GSM/DCS系统天线口输入功率为712dBm;(6)依据可视环境(楼宇内部)布点原则,超过36平方米的会议室、餐厅、多功能厅及50平方米的办公室等人流集中或重要的房间布放天线,优先建议采取美化型隐蔽天线布点方式在上述区域内布点;(7)如原有GSM方案中天线点安装位置已满足以上要求,则在系统设计中不用改变天线位置,直接馈入WCDMA系统信号;如天线点安装位置不能满足以上要求,可针对信号不好的区域补装或移动原有天线点的位置达到良好覆盖,补点原则参照不同环境的天线覆盖范围。(8)各楼层天线口功率尽量平均分配,原则上相差不超过3dB。(9)本次安徽联通对地下场景(包括车库、地下通道、商场的地下部分等)的分布系统将采用严控机制,尽量减少地下区域的天线的布放数量,尤其对于车库和地下通道区域,尽量采用1、2个板状天线进行补盲覆盖即可。信号源的划分无线室内覆盖系统信号源引入方式主要分为两类:基站和直放站。其中:(1)基站引入方式含:微蜂窝基站引入、宏蜂窝基站耦合信号、射频拉远(RRU)、还有直接采用宏蜂窝基站引入方式。蜂窝作信源信源稳定、扩容性好,但需要保证传输到位,信源投资较大。(2)直放站引入方式含:射频直放站、光纤直放站。直放站作信源安装快捷、节省投资,但有抬升源基站底噪、信号源不稳定、扩展性差。信号源选取原则(1)考虑网络容量、对基站底噪的影响以及维护监控,对于较为重要的室内分布系统宜优先选用基站作为信号源,A类建筑信号源必须选择基站作为信号源。对于光纤资源不能按时到位的A类建筑物,可以临时采用射频直放站作为信号源,待光纤资源到位后可再更换为RRU;(2)对于低话务需求、规模不大、重要性低,且无线环境较为封闭的场景(如封闭的地下、电梯等),根据投资效益分析,在干扰可控的前提下,可选用直放站作为信号源;(3)选用射频直放站时,必须保证其施主端可以接收到质量较高且稳定的施主信号:1)施主端收到的施主信号强度应满足直放站正常工作的要求:施主扇区的接收电平应不低于-65dBm;2)施主端收到的施主信号应足够纯净:WCDMA 施主扇区主导频Ec/Io 应不低于-7dB,且其他导频的Ec/Io 较主导频的Ec/Io 低7dB以上;GSM 施主扇区的C/I 应不低于9dB,要求施主天线处测试到的GSM 最强扇区信号场强与次强扇区信号场强相差至少10dB。3)施主天线安装位置不宜高于 25 米;4)施主天线方向性要好,施主天线宜选择较窄的主瓣宽度,避免其他基站的信号被直放站接收、放大,影响其他基站的正常工作;施主天线前后比应在25dB 以上;5)尽量使用功率不超过5W的射频直放站,避免使用10W以上的射频直放站;6)单个射频直放站(/单套室内分布系统中的各干放)对施主基站(信源基站)引入的噪声系数抬升应控制在3dB 以内;城区及其他高话务区应避免在单个施主扇区下的引入多个大功率直放站,避免在分布系统中有干放时采用直放站信源;其他区域可以使用,但必须将施主扇区的总噪声系数控制在3dB 以内;7)选用射频直放站和干放时需要考虑上下行功率平衡,整个系统上下行增益差一般不应超过5dB(有特殊需求除外)。(5)对于设有室外宏蜂窝基站的建筑,当基站设备配置有余量时,宜耦合部分基站信号作为本建筑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耦合基站信号时应采用插损小的器件,尽量减小耦合信号对宏蜂窝基站的影响。信号源场景总体建议在室内覆盖系统信源选取时,需要从容量及覆盖两个方面加以考虑,信源选取时的建议如下:(1)对于业务需求特别大的场所如机场、火车/汽车站、大型商场、大型写字楼、体育场馆、会议会展中心、联通自有场所等,宜采用宏蜂窝基站或BBU+RRU作信号源;(2)对于星级宾馆、普通写字楼、企事业政府机关办公楼、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大型娱乐场所、地铁、地下商场、小型娱乐休闲场所等,宜采用微蜂窝基站或BBU+RRU方式作信号源;(3)大功率射频直放站原则上不采用,仅用于光缆引入特别困难的拟覆盖楼宇。射频直放站的使用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类型和直放站对施主基站的上行噪声的抬高因素,不能单纯考虑本套直放站对施主基站的影响,同时也需要考虑周边射频直放站对同一施主基站的综合低噪抬升。(4)对于覆盖面积及业务需求较小、有明显主控小区的场所如隧道、电梯、停车场等,覆盖面积最好控制在500平米以内,场地较开阔且没有隔断、话务需求不高、封闭性相对较好。可考虑采用微功率的射频直放站,安徽联通本次采用的微功率的设备直放站在200mw左右;(5)原则上利旧原有2G机房作为WCDMA系统的机房。另外,建议直放站不作为重要楼宇的信号源,考虑工程实际情况,一般情况下选用BBU+RRU作为信源。(6)对于共分布的2G系统,建议以1800信号源为主进行信源选择。根据覆盖需求选择合适的信号源(1)一般小型建筑物室内覆盖信号源选择对于10层楼以下,面积小于1万平米的建筑物。满足覆盖和容量需求的前提下,建议采用1个BBU+1个RRU设备作为信号源引入。(2)一般中型建筑物室内覆盖信号源选择对于10层到20层,面积在2万平方米的建筑物。满足覆盖和容量需求的前提下,建议采用1个BBU+2个RRU设备作为信号源引入。(3)一般大型建筑物室内覆盖信号源选择对于20层到30层,面积在3万平方米的建筑物。满足覆盖和容量需求的前提下,建议采用1个BBU+3个RRU设备作为信号源引入。(4)一般超大型建筑物室内覆盖信号源选择对于30层以上,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的建筑物。满足覆盖和容量需求的前提下,建议采用2个BBU+多个RRU设备作为信号源引入。2011年安徽省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1)室内外协同规划,进一步加大室分建设力度,重点推进A 类建筑物及高档住宅小区的室内覆盖建设。A类建筑物的覆盖率达到95%的水平,高档住宅小区覆盖率达到85%的水平,A类楼宇将采用名单制管理;(2)适度推进B类建筑物(含三星级酒店、写字楼、高校等)覆盖率达到80%;(3)缩小C类建筑物覆盖率差距,以覆盖高档餐饮娱乐场所、连锁知名酒店为主,并考虑一部分住宅小区深度覆盖的解决问题,尽量缩小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对于C类中的住宅小区需要和大网协同规划,大网能够解决的尽量大网解决,大网不能解决通过小区覆盖解决。(4)完善合武高铁安徽境内隧道覆盖。(5)鉴于室分建设难度,新建室分同步考虑2G/3G 建设,对于可通过室外宏站满足2G 覆盖需求的,可以不上2G;(6)原有独立2G 室分,应根据业务需求情况,确定规划期内3G 信源馈入规模。原则上,所有A 类建筑物的独立2G 室分应馈入3G 信源;(7)统筹多种技术手段和多种建设方式,室内外协同规划,根据建筑物分类,分优先级确定建设规模和目标;(8)室分建设应综合考虑3G、2G 网络及WLAN 的业务需求,统筹规划,统一实施。(9)推进室内分布共建共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