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年高考生物 考点一遍过15 酶(含解析)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611722 上传时间:2022-06-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0年高考生物 考点一遍过15 酶(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备战2020年高考生物 考点一遍过15 酶(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备战2020年高考生物 考点一遍过15 酶(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15 酶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1酶的概念剖析(1)本质与作用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合成原料氨基酸核糖核苷酸合成场所核糖体主要是细胞核(真核细胞)来源一般来说,活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除外)都能产生酶作用场所细胞内、外或生物体外均可生理功能生物催化作用(2)作用机理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2酶的特性(1)高效性: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高温、过酸、过碱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活;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很低,但空间结构稳定。3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1)实验原理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a反应原理:淀粉麦芽糖 碘液 碘液 蓝色无蓝色出现b鉴定原理: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淀粉的水解,滴加碘液,根据是否出现蓝色及蓝色的深浅来判断酶的活性。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a反应原理(用反应式表示):2H2O2 2H2OO2。b鉴定原理:pH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氧气的生成量,可用带火星的卫生香燃烧的情况来检验O2产生量的多少。(2)实验步骤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操作内容试管1试管2试管3底物控制2 mL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温度控制60 热水沸水冰块酶控制1 mL相同温度的2%新鲜淀粉酶溶液试剂控制等量的碘液观察指标检测是否出现蓝色及蓝色的深浅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操作内容试管1试管2试管3底物控制2 mL 3%的过氧化氢溶液pH控制1 mL蒸馏水1 mL 5%的HCl1 mL 5%的NaOH酶控制2滴过氧化氢酶溶液观察指标气泡的产生量考向一 酶的本质与作用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从而提高了化学反应速率B活细胞能通过转录、翻译产生酶,或通过转录产生酶C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并只能在人体的内环境中起作用D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A项错误;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经转录、翻译合成)或RNA(经转录合成),B项正确;酶在细胞内或细胞外均可起作用,C项错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的酶一般不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少数酶是RNA,其合成不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D项错误。规律总结对酶在细胞代谢中作用的理解(1)酶只能催化热力学上允许进行的反应。(2)酶通过降低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3)在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将保持不变。(4)酶既可在细胞内,也可在细胞外发挥催化作用。(5)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条件下快速进行。2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单链RNA分子,可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下列关于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和核酶的元素组成相同,ATP中的“A”不能作为核酶的基本组成单位B与无机催化剂不同的是核酶能够降低所催化反应的活化能C核酶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时,破坏的是相邻碱基之间的氢键D验证核酶的专一性时,可以用能够鉴定RNA的试剂来检测实验结果【答案】A【解析】ATP的全称是三磷酸腺苷,A代表腺苷,核酶成分是RNA,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两者的元素组成相同,都是C、H、O、N、P,ATP中的“A”不能作为核酶的基本组成单位,A正确;无机催化剂与酶都能降低活化能,与无机催化剂不同的是核酶降低催化反应的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B错误;核酸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时,破坏的是相邻碱基之间的磷酸二酯键,C错误;验证核酶的专一性时,可以用RNA和其他底物作对照,核酶只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不能降解其他底物来验证实验结果,D错误。考向二 酶的特性与影响因素3用过氧化氢进行相关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得到相应曲线图。其中对酶的特性分析错误的是 A图甲、图乙分别说明酶具有高效性和催化作用B图丙、图丁说明温度和pH能够改变酶的催化效率C图甲、图乙所示实验中的自变量分别是催化剂的种类、有无催化剂D根据图丙、图丁实验结果可知,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绘制的曲线一定位于两曲线之间【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据图分析,甲图的自变量是铁离子和过氧化氢酶,说明酶具有高效性;乙图用过氧化氢酶与未加催化剂相比,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A正确。图丙的自变量是温度,图丁的自变量是pH,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B正确。图甲、图乙所示实验中的自变量分别是催化剂的种类、有无催化剂,C正确。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绘制的曲线可能位于两曲线之间,也可能在两曲线之外,D错误。解题技巧“四步法”分析酶促反应曲线(1)识标:“识标明变量”。明确酶促反应曲线坐标图中横坐标(自变量)和纵坐标(因变量)的含义。(2)析线:“析线理关系”。分析酶促反应曲线走势,明确因变量怎样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上升”“下降”“先升后降”“先升后稳”“水平”等。(3)明点(特殊点):“抓点求突破”。明确酶促反应曲线中起点、终点、顶点、拐点、交叉点、特殊条件下的交点等表示的生物学含义。(4)判断:“先分后合巧辨析”。对于多条酶促反应曲线图,根据曲线上不同标示物识别曲线所代表的意义(有的曲线直接标出),首先对每一条曲线单独分析,进行比较,判断曲线间有无联系或找出相互关系,然后综合分析。4某实验小组利用过氧化氢做了如下实验,则相关说法正确的是试管编号及组别abcde加入试剂2 mL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2 mL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2 mL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2 mL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2 mL H2O试剂、剂量以及处理措施90 水浴加热2滴FeCl3溶液2滴肝脏研磨液2滴煮熟的肝脏研磨液2滴肝脏研磨液温度常温常温常温常温气泡多少多较多最多无无Aa组和c组对照,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Bb组和c组对照,说明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Cc组和d组对照,说明高温会破坏酶的结构使酶失活Dc组和e组对照,可排除肝脏研磨液中其他物质的影响【答案】D【解析】a组高温也会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不能与c组对照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A项错误;b组与c组对照,说明酶具有高效性,但不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B项错误;c组与d组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高温会使酶失去活性,但不能确定是否是由于空间结构改变引起的,C项错误;c组是实验组,e组是对照组,c组和e组的自变量是是否含有过氧化氢,该对照实验说明气泡来自过氧化氢的分解,排除肝脏研磨液中其他物质的影响,D项正确。考向三 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5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学生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试管底物和试剂实验条件甲1 cm3的蛋白块+4 mL胃蛋白酶溶液37 水浴乙1 cm3的蛋白块+4 mL胃蛋白酶溶液70 水浴丙1 cm3的蛋白块+4 mL胃蛋白酶溶液0 水浴A该实验中pH属于无关变量,故三支试管的pH应相同且适宜B检测该实验的结果可选用双缩脲试剂C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D该实验的观测指标是相同时间内蛋白块的变化情况(或记录蛋白块消失所用的时间)【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三组实验中的不同条件是温度,所以温度是自变量,pH属于无关变量,三支试管的pH应相同且适宜,A正确;检测该实验的结果不可选用双缩脲试剂,因为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反应前后是不变的,可以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B错误;三组实验中的不同条件是温度,所以温度是自变量,C正确;该实验的观测指标是相同时间内蛋白块的变化情况(或记录蛋白块消失所用的时间),D正确。 解题必备用梯度法确定酶的最适温度和pH设计思路:常用“梯度法”来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或pH),设计实验时需设置一系列不同温度(或pH)的实验组进行相互对照,最后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酶促反应时间最短的一组所处的温度(或pH)即为最适温度(或pH)。相邻组间的差值(即梯度值)越小,测得的最适温度(或pH)就越精确。6下图表示在20 、不同pH条件下,向等量的反应物中加入等量的某种酶后,生成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此实验中,不同pH为自变量,生成物的量为因变量,20 为无关变量B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活性逐渐降低C该酶的最适pH为5D若将温度改为15 ,酶的最适pH不会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依据实验结果的曲线图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时间和pH,因变量是生成物的量,温度等其他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变量均为无关变量,A正确;生成物的量在达到最大值之前,在相同时间内,pH从5升高到7所对应曲线的酶促反应速率依次减慢,说明酶的活性逐渐降低,B正确;在pH为5、6、7这三种实验条件下,pH为5时酶的活性最高,但因缺乏pH小于5和pH在56之间的实验组,所以不能判断该酶的最适宜pH是5,C错误;酶的最适pH是酶的一种性质,不会因温度的改变而发生改变,D正确。考向四 与酶有关的实验设计7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A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C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因为过氧化氢不稳定,在高温下会自行分解成水和氧气,从而不能正确表现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验证酶的专一性,只能用斐林试剂鉴定,根据是否有砖红色沉淀来判断淀粉酶是否对二者都有催化作用,从而探究酶的专一性,不能用碘液,因为碘液无法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可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应设置在最适pH左右。解题必备酶实验探究的两种方法(1)试剂检测探究酶的本质设计思路:从酶的化学本质上来讲,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在高中教材中常见的一些酶,如淀粉酶、蛋白酶等,其本质都是蛋白质。所以,对酶本质的验证常常是变相地考查蛋白质的鉴定方法。因此,使用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即可。设计方案项目实验组对照组材料待测酶溶液已知蛋白液(等量)试剂分别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现象是否呈现紫色呈现紫色结论呈现紫色说明该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否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2)对比法探究酶的高效性设计思路:通过将不同类型催化剂(主要是酶与无机催化剂)催化底物的反应速率进行比较,得出结论。设计方案项目实验组对照组材料等量的同一种底物试剂与底物相对应的酶溶液等量的无机催化剂现象反应速度很快,或反应用时短反应速度缓慢,或反应用时长结论酶具有高效性(3)对比法探究酶的专一性设计思路:常见的方案有两种,即底物相同但酶不同或底物不同但酶相同,最后通过观察酶促反应能否进行得出结论。设计方案项目方案一方案二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材料同种底物(等量)与酶相对应的底物另外一种底物试剂与底物相对应的酶另外一种酶同一种酶(等量)现象发生反应不发生反应发生反应不发生反应结论酶具有专一性酶具有专一性8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做了三个实验。相应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2中的自变量为_,因变量为 _。(2)实验1的目的是探究_。(3)实验2探究了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BC段O2产生速率不再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_。(4)实验3的结果显示,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为_。实验还证实,当pH小于d或大于f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将永久丧失,其原因是_。【答案】(1)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O2产生速率 (2)酶的高效性 (3)过氧化氢酶的量有限 (4)e 过酸、过碱会导致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 【解析】(1)据题可知,实验1、2、3中的自变量分别为催化剂种类、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pH。实验2中因变量为O2产生速率。(2)实验1的目的是探究酶的高效性。(3)由实验2曲线可见,在BC段所对应的H2O2浓度范围内,O2的产生速率不变,所以该浓度范围内的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不会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BC段O2产生速率不再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酶的数量(浓度)有限。(4)实验3的结果显示,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为e。实验还证实,当pH小于d或大于f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将永久丧失,其原因是过酸、过碱会导致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1下列有关酶的表述,正确的是A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B酶活性最高时对应的温度不适合该酶的保存C脂肪酶加双缩脲试剂不会呈紫色D淀粉酶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可导致淀粉酶活性发生变化2某实验小组实验操作如表,一段时间后,分别加入碘液,不会呈现蓝色的试管是试管物质实验处理条件1等量淀粉液加入唾液37水浴2等量淀粉液加入煮沸唾液37水浴3等量淀粉液加入唾液和HCl37水浴4等量淀粉液加入麦芽糖酶37水浴A1B2C3D43如图所示有4套装置,每套装置内的小型圆底烧瓶中分别盛等量的H2O2,保温于相应温度下适宜时间,然后向各小型圆底烧瓶中迅速加入等量相应温度的如图所示的相应物质,烧瓶口紧包着一个小气球,使小型圆底烧瓶沉于烧杯底部的同一位置(瓶内气体产生达到一定量时烧瓶即可浮起)。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图1中的小型圆底烧瓶最先浮起B肝脏研磨液中的H2O2酶和Fe3+的作用机理不同C图4中,沉入烧杯底部的小型圆底烧瓶不能浮起D图2与图3对比,可说明H2O2酶具有高效性4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利用A酶和B酶进行实验后绘制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活性B若要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应将温度控制在50左右C酶活性可用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D80时A酶的空间结构完整,B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5淀粉酶是人体消化液中重要的消化酶,在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为了探究不同物质对胰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甲为空白对照,目的是测定胰淀粉酶在适宜条件下的活性B实验结果说明茶花粉提取物对胰淀粉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C胰淀粉酶能将淀粉水解成果糖,进而再代谢水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D推测维生素C对茶花粉提取物降低血糖的作用没有影响6将少许的二氧化锰和新鲜土豆匀浆分别加入到等量过氧化氢溶液中,检测两者产生的气体量。下列有关该实验结果的预测图(实线为加入二氧化锰产生的气体量,虚线为加入土豆匀浆产生的气体量),正确的是A BC D7下表是某同学所做的有关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步骤试管编号abcd加入试剂3%H2O22mL3%H2O22mL3%H2O22mL3%H2O22mL设置反应条件常温常温常温0蒸馏水FeCl3溶液肝脏研磨液煮熟的肝脏研磨液剂量2滴2滴2滴2滴观察气泡产生A在该实验中,产生气泡最快的试管是b号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但只能在细胞中发挥作用C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是过氧化氢的浓度和用量、观察时间等D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新鲜的肝脏研磨液8图甲表示某反应过程,图乙表示不同条件下图甲有关物质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物质a可以表示蔗糖,c表示葡萄糖B图乙中曲线表示的是物质a随时间的变化C若图乙中曲线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酶活性大小为:D若图乙中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温度大小为:9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下列相关评价正确的是 步骤步骤组别甲乙丙1质量分数为2%的蔗糖溶液2 mL质量分数为2%的蔗糖溶液2 mL质量分数为2%的蔗糖溶液2 mL2蒸馏水1 mL酵母提取液1 mL稀释睡液1 mL337 恒温水浴,保温10 min4斐林试剂1 mL斐林试剂1 mL斐林试剂1 mL55065 温水中加热2 min实验结果蓝色砖红色蓝色A甲、丙组对照说明唾液中不含酶,没有催化作用B甲、乙组对照不足以说明酵母提取液中含有蔗糖酶C根据丙组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D根据三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酶在高温和过酸条件下失活10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后,想进一步探究在一个小区间内的两个温度t1、t2(t1Tmt2)条件下的酶的活性,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取4支试管,编号A、B、C、D,向A、B两试管中各加5 mL5%的淀粉溶液,向C、D两试管中各加入2 mL淀粉酶溶液,将试管A、C和试管B、D分别置于温度为t1、t2的恒温水浴中保温10 min,然后将C、D两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加到A、B两试管中,摇匀后继续在各自的恒温水浴中保温10 min。请分析回答:(1)图1中Tm为酶的_。(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_(写出两种即可)。(3)利用提供的U形管(已知溶液中的淀粉及其分解产物不能通过U形管底部的半透膜)继续完成探究实验(如图2)。实验步骤:从试管A、B中取_的溶液,分别倒入U形管的A、B两侧并标记液面高度;一段时间后观察_的变化。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如果_,则温度为t1时淀粉酶的活性强;如果_,则温度为t2时淀粉酶的活性强;_。11(2107新课标II卷)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12(2017天津卷)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下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叙述错误的是A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B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CT2后B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D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值增大1【答案】B【解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体内均具有催化活性,A错误;酶活性最高时对应的温度属于适宜温度,不适合该酶的保存,酶需要保存在低温条件下,B正确;脂肪酶的化学本质属于蛋白质,加双缩脲试剂会呈紫色,C错误;淀粉酶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可导致淀粉发生水解反应,酶作为催化剂反应前后性质保持不变,D错误。2【答案】A【解析】淀粉遇碘会变蓝,若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完全水解,则加入碘液不会变蓝。试管1温度适宜,且含有唾液淀粉酶,因此淀粉酶能将淀粉水解,加入碘液后不变蓝,A正确;试管2虽然含有唾液淀粉酶,但在煮沸的高温下,酶会变性失活,不能将淀粉水解,所以加入碘液后变蓝,B错误;试管3虽然含有唾液淀粉酶,但在过酸条件下,酶会变性失活,不能将淀粉水解,所以加入碘液后变蓝,C错误;酶具有专一性,试管4中麦芽糖酶不能催化淀粉的水解,所以加入碘液后变蓝,D错误。3【答案】D【解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小型圆底烧瓶内盛等量的H2O2,迅速加入等量的下列图示中的物质,烧瓶口紧包着一个小气球,由于过氧化氢分解生成了氧气,因此沉于烧杯底部的烧瓶可以浮起来,过氧化氢分解的越快,产生的氧气越多,烧瓶浮起来的时间越短。由图分析可知,图3的新鲜肝脏研磨液中含有H2O2酶,温度适宜( 37 ) ,H2O2分解最快,故图3中的小型圆底烧瓶最先浮起,A错误;肝脏研磨液中的H2O2酶和Fe3+均为催化剂,都是通过降低H2O2分解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起催化作用的,作用机理相同, B错误;图4中,久置肝脏研磨液中的酶的活性较低或已失活,但H2O2在37 下仍可以分解,沉入底部的烧瓶也可以缓慢浮起,C错误;图2与图3对比,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实验结果能说明H2O2酶具有高效性, D正确。4【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自变量为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酶,因变量是酶活性。两种酶的最适温度大概为50度左右。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酶的种类,因变量是酶活性,A错误;若要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温度是无关变量,应控制在最适温度50 左右,B正确;酶活性可用底物的剩余量或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C错误;80 时A酶的空间结构大多被破坏,B酶的空间结构完全被破坏,D错误。故选B。5【答案】C【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物质对胰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加入的“不同物质”,因变量是胰淀粉酶活性。甲没有加入“不同物质”,为空白对照,目的是测定胰淀粉酶在适宜条件下的活性,以便与加入“不同物质”后的胰淀粉酶的活性进行对照,A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柱形图显示:加入茶花粉提取物的各实验组的胰淀粉酶的活性均低于对照组甲,说明茶花粉提取物对胰淀粉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B正确;胰淀粉酶能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进而再代谢水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C错误;甲、乙、丁三组对照,同时加入茶花粉提取物与维生素C的实验组丁与只加入茶花粉提取物的实验组乙的胰淀粉酶活性相同,但都低于对照组甲,说明维生素C对胰淀粉酶的活性没有影响,也不能缓解茶花粉提取物对胰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进而推知维生素C对茶花粉提取物降低血糖的作用没有影响,D正确。6【答案】C【解析】土豆匀浆里有酶,属于生物催化剂,而二氧化锰是化学(无机)催化剂,酶具有高效性,在开始相同的时间内,酶产生的气体量多,又加入到等量过氧化氢溶液中,故最终产生的气体量一样多,故选C。7【答案】C【解析】c试管中的催化剂是过氧化氢酶,且温度适宜,催化效率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快,产生气泡最快,A错误;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如消化酶,B错误;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多种,如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和用量、观察时间等,C正确;过氧化氢受热会加快分解,不宜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错误。8【答案】B【解析】图甲中物质a不能表示蔗糖,蔗糖水解后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而该图中a可以表示麦芽糖,c表示葡萄糖,A错误。图乙中曲线表示的是物质a随时间的变化,B正确。若图乙中曲线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酶浓度大小应是,C错误。若图乙中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温度大小无法确定,D错误。9【答案】B【解析】甲、丙组对照说明唾液中不含有消化蔗糖的酶,而不是不含有酶,A错误;甲乙组对照不足说明酵母提取液中含有蔗糖酶,可以设置一组添加蔗糖酶的对照实验,B正确;只根据丙组的实验不能得出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需要设置对照实验,C错误;实验中没有涉及高温和过酸的条件,得不出结论,D错误。10【答案】(1)最适温度 (2)温度 淀粉溶液的浓度和量、酶的量、pH (3)等量 U形管的A、B两侧液面 A侧液面高于B侧 A侧液面低于B侧 如果A侧液面高度等于B侧,则温度为t2、t1时淀粉酶的活性一样强 【解析】(1)分析图示可知:图示1中Tm为酶的最适温度。(2)实验的自变量是根据实验目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来设定的,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淀粉溶液的浓度和量、酶的量、pH值等。(3)由于摩尔浓度大的一侧吸水能力强,液面会高于另一侧,故此渗透装置可以看出U形管的A、B两侧哪边摩尔浓度大。从试管A、B中取等量的溶液,分别倒入U形管的A、B两侧并标记液面高度。一段时间后观察U形管的A、B两侧液面的变化。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已知溶液中的淀粉及其分解产物不能通过U形管底部的半透膜,由于酶活性强的一组分解淀粉多,导致溶液的摩尔浓度大,吸水能力强,所以该组溶液置于U形管的哪一侧,哪一侧的液面会升高,故实验结果和结论如下:如果A侧液面高于B侧,则温度为t1时淀粉酶的活性强;如果A侧液面低于于B侧,则温度为t2时淀粉酶的活性强;如果A侧液面高度等于B侧,则温度为t2、t1时淀粉酶的活性一样强。11【答案】C【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DNA复制,所以也有参与DNA合成的酶,A错误;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既能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也能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只要给予适宜的温度和pH,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仍然有催化活性,B错误;向某些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无机盐溶液后,可以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作盐析,可在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加浓(NH4)2SO4使蛋白质凝聚沉淀,C正确;酶在低温环境中保存,D错误。12【答案】C【解析】T1时加入酶C,A物质减少,B物质增加,可推测酶C催化A物质生成B物质,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A正确;由曲线可知,T1T2间,酶促反应速率加快,超过T2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B正确;T2后B增加缓慢是底物A含量过少所致,C错误;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绘制的,若降低反应温度,则反应速率减慢,T2值增大,D正确。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