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课时强化练(十二)(含解析)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569874 上传时间:2022-06-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课时强化练(十二)(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课时强化练(十二)(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课时强化练(十二)(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强化练(十二) 时间:40分钟 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潍坊二模)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目录比较表 1954年宪法目录 1982年宪法目录序言 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国家机构 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 序言第一章总纲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 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 据表中的变化可知,1982年宪法新在()A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宪法原则B确立依法治国为国家体制改革重点C昭示着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D凸显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解析:据表中的变化可知,1982年宪法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提升为第二章,凸显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故选D项;1954年宪法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宪法原则,排除A项;1995年中共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为国家体制改革重点,排除B项;1954年宪法昭示着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排除C项。答案:D2(2019深圳二模)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来应邀访问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今埃及)、索马里等非洲十国,就国际局势、不结盟运动、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经济援助与合作等事宜进行了近两个月的交流。这一系列的外交活动()A促进了“求同存异”思想的形成B有利于改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环境C标志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舞台D推动社会主义阵营力量的壮大解析:材料中中国对非洲十国进行交流,有利于中非外交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使中国获得更多非洲国家的支持,因而有利于改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受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孤立的外交环境,故选B项;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A项;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发生,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舞台,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中埃及、索马里等非洲国家均非社会主义国家,因而中国加强与这些非洲国家的外交联系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壮大无关,排除D项。答案:B3(2019广东四校联考)下表反映了19911993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投资情况。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 企业数量(个)合同金额(亿美元)占台湾地区对外投资比例 1991 1 735 13.90 9.52 1992 6 430 55.43 21.78 1993 10 945 99.03 65.60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B两岸隔绝状态开始打破C“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D“一个中国”共识的达成解析:1992年和1993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投资与1991年相比有大幅增长,这主要因为1992年两岸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故选D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于1979年,排除A项;两岸隔绝状态开始打破于1987年,排除B项;“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在20世纪80年代初,排除C项。答案:D4(2019滨州模拟)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80年条约废止;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十二大会议上正式确立了不结盟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表明()A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方针B社会主义阵营走向解体C中国致力于推动不结盟运动D世界形势发生根本改变解析:中国1980年废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结束了中苏法律上的同盟关系,并于1982年确立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表明中国共产党不结盟、保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故选A项;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实际上已不复存在,排除B项;不结盟运动是指不与美苏结盟,中国与不结盟运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但并非不结盟运动国家,排除C项;这一时期世界形势未发生根本改变,仍处于“冷战”中,排除D项。答案:A5(2019贵阳模拟)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校学习文、法、商、教育等文科学生在总学生中的占比,从比值变化中,我们可以得出()时间 1949 1953 1956 文科学生占比 10% 14.90% 9%A.国家发展工业的需要B教育体制照搬苏联模式所导致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D国家调整国民经济的需要解析:19491956年高校学习文、法、商、教育等文科学生在总学生中的占比不断下降,这是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化发展的影响,此时需要大量的理工科人才,故选A项;材料强调文科生占比不断降低,不涉及教育体制,排除B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19561966年,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国家调整高校专业而不是国民经济,排除D项。答案:A6(2019毕节模拟)1956年12月,我国文化部发出了关于国营剧团试行付给剧作者剧本上演报酬的通知,通知指出实行按劳取酬的原则,必须推行剧本上演报酬制度。上演报酬制度的确立反映出()A市场调节机制指导文化建设B文化工作追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C国家对戏剧文化发展的重视D知识分子的待遇落后于其他阶层解析:根据材料“通知指出实行按劳取酬的原则,必须推行剧本上演报酬制度”可知,国家这是在通过物质利益来刺激和维护文艺工作者的权益,故C项正确。答案:C7(2019济宁二模)“一五”计划时期苏联援建的工程进入实际施工的共有150项:军工企业44个,冶金业20个,化工业7个,机械加工24个,能源52个,轻工医药3个。这些项目的建设()A推动了“一边倒”外交方针形成B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初步基础C彻底改变了工业布局的不合理性D确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体系解析:题干中提及“一五”计划建设的150个项目涵盖了重、化、轻工业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故选B项;推动了“一边倒”外交方针形成的是共同纲领和美苏冷战的形势,排除A项;C项中的“彻底改变”一词不妥,排除C项;“一五”计划确定的是确立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系,目前我国的经济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指向不明确,排除D项。答案:B8(2019汕尾二模)在“大跃进”时期,安徽少数农民自发搞起了“责任田”,到1961年安徽省实行“责任田”的生产队占总数的91%。甘肃、浙江、四川、河北等地也都实行了各种形式的责任制,且成效显著。党中央相关部门对此表示出积极支持的态度。这说明()A国民经济调整与巩固的任务基本完成B农民生产实践推动了改革开放的开展C中央着手调整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D生产责任制的探索有助于经济的恢复解析:据材料“各种形式的责任制,且成效显著”说明生产责任制的探索有助于经济的恢复,故选D项;国民经济调整与巩固的任务基本完成是1965年,排除A项;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才拉开序幕,排除 B项;中央调整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排除C项。答案:D9(2019济南二模)1957到1978年间,我国农业劳动者从19 316万人增加到29 426万人,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95.8倍,而同期农业总产值仅增长84%。这一现象说明()A农村经济体制亟待改革B城乡人口比例变化明显C社会经济结构严重失衡D国民经济发展增速缓慢解析:由材料,农业劳动者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大增长迅速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较慢,这说明这一时期的人民公社化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较低,农村经济体制需要改革,故选A项。答案:A10(2019肇庆模拟)1987年同1978年相比,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比重由77.6%下降到59.7%,集体经济的比重由22.4%上升到34.6%,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经营企业的合称)等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则由几乎为零上升到5.6%。这表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C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遭到削弱D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解析:据材料“全民所有制”、“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说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故选B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1984年,排除A项;据材料“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则由几乎为零上升到5.6%”说明公有制仍占主体地位,排除C项;材料说明是各种所有制所占比重不单指城市经济,排除D项。答案:B11(2019郑州模拟)中国经济改革30年(政府转型卷)指出,新时期中国政府转型的历程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经济建设型政府阶段、经济调节型政府阶段、公共服务型政府阶段。这表明新时期的中国政府转型()A以增强企业的活力为中心任务B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D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解析:抓住题干中的时间新时期即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转型为最终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结合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史实,政府转型是为了更好地领导经济体制改革,故选C项;题干中政府不仅仅服务企业,还包括各行各业,排除A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且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手段,排除B项;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是在2001年前后,但题干的时间从1978年开始的,排除D项。答案:C12(2019贵州适应性考试)1987年12月深圳首次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修改宪法草案,删除原宪法中禁止土地“出租”两字,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这说明()A宪法修改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C土地的所有制性质发生了变化D我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解析:由材料“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修改宪法草案,删除原宪法中禁止土地出租两字,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宪法及时修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故选A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排除B项;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性质没有变化,排除C项;21世纪初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其中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淄博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唐朝的对外开放繁荣,除中外使节的往返,还有商旅流动、僧侣请益、留学生互派等形式。唐廷不仅采取了诸如任其往来贸易、开放官学等种种优惠措施,将大批商人、学者等吸引进来,还营造出宽松的环境使他们的才智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外商的介入使唐代的从商人数、从商规模、市场规模均在悄然增长,从而培育起较为发达的市场系统。为了便于商品外销,手工业者专门制作具有外域文化特征的产品。唐太宗处理当时国际关系的宗旨是“德泽布”,即“天下和为一家”“中国贵尚礼义,不灭人国”。在此精神的指导下,唐朝与周边国家和平交往,“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彼此丰足,皆有便宜”。唐都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 摘编自周尚兵唐代对外开放的特征及历史意义 材料二近代以来,通商口岸的作用和影响对于中国来说是“利害参半”。伍延芳等诸多清朝官员认为,对外开埠通商“利多害少”,主张自开商埠。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危局,推动了清王朝自开商埠的实施。清末新政时期,自开商埠为数更多,先后开放岳州、秦皇岛、济南等地。1905年,沙俄企图独占东北。为了抵御沙俄侵略,清政府采纳张之洞的建议,全面开放东北。自开商埠中的各方面主权完全属于中国,更不准在此设立租界。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材料三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作出重大贡献,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摘自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外开放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自开商埠的原因。(8分)(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近代自开商埠相比,当今对外开放有哪些发展。(5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的信息从交往领域、形式、政府措施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作用,促进了唐朝的繁盛;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提升唐朝国际地位,推动“中华文化圈”发展; 第(2)问,根据材料二的信息从清政府的认识、有识之士的推动、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等方面回答;第(3)问,根据材料三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特点:交往领域全面,形式多样;政府采取措施主动开放;商品生产呈现外向型倾向;秉持“和平互利”的宗旨。作用:促进了唐朝的繁盛;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提升唐朝国际地位,推动“中华文化圈”发展。 (2)原因:清政府认为自开商埠“利大于弊”;有识之士的推动;挽救危局,自开商埠;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 (3)发展:由被动融入到主动引领;由封闭半封闭的开放到全面开放;为世界的发展做出更多建设性贡献。14(2019德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9492008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简表 时间法律19491954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或者批准的法律共23 件,包括政务院及所属各机构组织通则、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选举法等。 19541958年 195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此后,通过的法律共60件,包括全国人大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组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兵役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 19591978年 1966年起,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停止工作。 除1975、1978 年,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分别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三部宪法外,全国人大共通过法律6件,包括商标管理条例等。 19791992年 除3件宪法修改和1982 年宪法外,共通过法律126 件,包括选举法、地方组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 19932003年 除宪法修改2 件外,共通过法律153 件,包括立法法、行政复议法、公司法、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拍卖法、票据法等。 20032008年 除宪法修改1 件外,共通过法律72 件,包括劳动合同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企业破产法、物权法、行政许可法、监督法等。 摘编自陈斯喜新中国立法60年回顾与展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中某一时段或若干时段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法律的制定和修改,结合材料中提供的材料信息及法律制定的背景和影响,说明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发展的,如“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作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将过渡时期总路线写入宪法,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法律保障,改革开放后,形成了以1982年宪法为核心法律体系,为新时期的建设保驾护航。答案:示例一看法:我国宪法的制定与修改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 说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通过的“共同纲领”带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对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1954年,为了从政治上向社会主义过渡,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用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国体与政体,也指明了全国人民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制定了1982年宪法,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国人大又对宪法进行 了多次修改,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使之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示例二 看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说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国家立法工作全面展开。1982 年宪法的颁布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了根本依据,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刑事、民事、诉讼程序和国家机构等方面的 一系列基本法律,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992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法律件数大为增加。一方面我国加强了经济立法,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另一方面, 针对立法、行政、司法等制定了相关法律,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而保障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