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导学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3523274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鸿门宴》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鸿门宴》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鸿门宴》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第1学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了解鸿门宴会的时代背景和文学常识,识记重点文常知识。2熟读课文,掌握文言字词的正确读音。(重点)3梳理课文大意,了解课文基本情节,掌握部分字词的写法。(难点)二、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知识链接,了解背景和文学常识。2借助字典和课下注释,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明文义,读出语气。3运用提要钩玄(探取精微,摘出纲要)的阅读方法,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三、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继父职任太史令,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入狱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帝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历尽艰辛,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2作品介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含本纪12篇、年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史记不但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 背景:“鸿门宴”这个故事发生在陈涉起义后的第三年(公元前206年),陈胜起义后,各地云起响应,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四、自测题1快速默读课文,为加点的字注音。飨( )士卒 美姬( ) 卮( )酒 郤( ) 鲰( )生 玉玦( ) 目眦( ) 跽( ) 勠( )力 参乘( )( ) 刀俎( ) 啖( )樊哙(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写出与之相通的字并解释这个字。例:张良出,要项伯 (要邀,邀请)(1) 距关,毋内诸侯 ( ) (2) 置之坐上 (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 3. 梳理故事梗概(人物+事件,尽量用四个字展示)宴前(项羽坐失良机)(1段2段):无伤告密 范增说羽 项伯夜访 张良献计 项伯说情 宴中(项羽再失良机): 宴后(项羽纵虎归山): 4. 问题记录 五、当堂检测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美姬(j) 鲰生(zu) 以飨士卒(xing) 按剑而跽(j)B樊哙(kui ) 卮酒(zh) 瞋目视之(chn) 目眦尽裂(c) C玉玦(ju) 参乘(shng) 切而啖之(dn) 不胜杯杓(bi)D刀俎(z) 彘肩(zh) 戮力攻秦(l) 从百余骑(j )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固定句式并解释(1)为之奈何? (2)孰与君少长? (3)所以遣将守关者 (4)若属皆且为所虏 (5)军中无以为乐 (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六、知识清单: 1.识记关于史记的知识。2.识记导学案中涉及到的字音字形。3. 背诵下面来自课文中的成语。秋毫无犯:原指任何细小的东西都不侵犯,现多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利益。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表面上有一个堂皇的名目,实际上却另有所图。 劳苦功高:做事勤劳,功劳很大。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之权掌握在他人手里,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七、日清反思 第二单元第1课鸿门宴第2学时 一、 学习目标1.通过翻译课文1-3段,熟练掌握翻译技巧,做到字字落实,句句落实。(重点)2.通过初高中知识的展示,初步掌握词类活用技巧。(难点)二、学法指导1. 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口头翻译课文1-3段,完成自测题1。2认真阅读知识链接,完成自测题2,复习前面所学课文词类活用现象,完成自测题3来检测知识掌握情况。三、知识链接 古汉语中,某些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了某种不属于它的语法功能,相应的具有了新的意义,甚至改变了音调,这种用词的特殊现象,我们叫它词类活用。例如: 吾日三省乎吾身(论语十则):日,每天,名词作状语。 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故,旧知识,形容词作名词。新,新的知识,形容词作名词。传不习乎(论语十则):传,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奇,认为奇特、非凡,形容词意动用法。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西,向西,名词用作状语。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斗,像北斗星一样,名词用作状语。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闻,使听到,动词使动用法四、自测题1.读课文1-3段,口头翻译句子,解释加点词的含义。沛公欲王关中( ) 沛公居山东时( ) 旦日飨士卒( ) 素善留侯张良( ) 张良是时从沛公( ) 不可不语( )固不如也( ) 孰与君少长( ) 籍吏民( )不如因善遇之( ) 若入前为寿( ) 军中无以为乐( ) 2.找出前面学过的课文中活用的字并解释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 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太子迟之(荆轲刺秦王)( )3.重点句翻译(找出得分点,注意词类活用,逐字翻译)(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3)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4. 问题记录 五、当堂检测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欲王关中 此其志不在小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秦地可尽王也C项伯杀人,臣活之 籍吏民,封府库D于是项伯复夜去 项伯东向坐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范增数目项王 常以身翼蔽沛公B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此亡秦之续耳C道芷阳间行 夜缒而出D越国以鄙远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重点句翻译(1)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六、知识清单: 1.背诵自测题中涉及的文言知识点。(同座互相抽查)2.在1-3段中任选三个句子口头翻译。(学科长检查)3.理解识记本课词类活用知识点。七、日清反思 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第3学时一、学习目标1熟读 4-7自然段,积累部分重点实词和虚词。(重点)2了解文言文倒装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式,熟练掌握其翻译方法。(难点)二、学法指导1. 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口头翻译课文4-7段,完成自测题1。2认真阅读知识链接,完成自测题2复习前面所学课文宾语前置句式,完成自测题3检测知识掌握情况。三、知识链接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X是X”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亚父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亚父面向南坐。”四、自测题1.读课文4-7段,口头翻译句子,解释加点词的含义。今日之事何如( ) 拔剑切而啖之( ) 杀人如不能举( ) 窃为大王不取也( ) 会其怒( ) 沛公置车骑( )度我至军中( ) 公乃入( ) 间至军中( )再拜献大王足下( ) 拔剑撞而破之( ) 吾属今且为之虏( ) 2.翻译下列句子,体会宾语前置句式特点(1)夫晋,何厌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2)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 3.重点句翻译(找出得分点,逐字翻译,注意宾语前置句式的翻译技巧)(1)大王来何操? (2)沛公安在? (3)客何为者? (4)不然,籍何以至此? 4. 问题记录 五、当堂检测翻译下面句子1.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2.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3.劳苦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六、知识清单: 1识记知识链接和检测题中的知识点。2. 在47段中任选三个句子口头翻译。(学科长检查)3. 理解并识记本课文言句式。七、日清反思 第二单元第1课鸿门宴第4学时 一学习目标1研读课文,学习司马迁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技巧。(重点)2学会分析人物形象,概括性格特点。(难点)二、学法指导1.研读课文,在课文中划出描写人物的句子,并在句子旁边简要分析其手法。2.分小组深入探讨人物性格和命运,尝试用辩论的方法对人物进行多元化解读。三、知识链接 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鲁迅的小说故乡运用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主题。有环境描写的景情对比,如通过眼前萧条破败的故乡和想象中美丽的故乡进行对比,抒发了对现实的故乡无限失望与由此产生的无比悲凉之情。有人物肖像描写的对比,如闰土与杨二嫂肖像的变化表现了冷酷的社会现实。有人物性格的对比,如闰土和杨二嫂都是被压迫、被欺凌、被损害者,二十余年不同的生活塑造了两个不同的性格。一个成了“木偶人”,另一个成了“细脚伶仃的圆规”;一个朴质、淳厚,另一个尖刻、泼悍;一个粗笨迟钝,另一个尖嘴利舌;一个老实本分,靠自己劳动所得,另一个自私自利,“顺手牵羊”,还要怪罪于人;一个“辛苦麻木而生活”,一个“辛苦恣睢而生活”;一个将自己摆脱苦难命运的希望寄托在木制的偶像上,另一个则靠自己的放纵、占小便利、欺负别人而企图成为生活的强者。这些的变化都是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压迫、剥削和欺凌以及形形色色的旧的传统观念造成了二者“灵与肉”的不同畸形。 四、自测题1请完成下面表格。阵营主帅谋士武士内奸刘营 项营 2“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课本剧表演樊哙闯帐 3 探究题: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4问题记录 五、当堂检测比较阅读下面三首诗,分析作者对项羽的观点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认为: 题乌江项王庙诗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认为: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认为: 六、知识清单: 美文美段赏析(熟读)1项羽,昔日的楚霸王,纵然有盖世神功也无法改变楚国破灭的事实。乌江旁,他已被敌军层层包围,空气中飘荡着象征繁盛的楚歌,悠远婉转。此刻,他刚毅无比的心开始脆弱起来,看到四处躺着的无数兄弟,他懊恼曾经的刚愎自用,悔恨楚国的大好局势和弟兄的生命葬送在自己手里。怀着深深的自责,他把刀架在了自己脖子上,刹那间,血染红了乌江河畔,倒映着半边天空。残阳如血,楚歌依然哀婉缠绵。一个巨人倒下,却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2“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在垓下歌中流露出了几分哀愁,几分无奈。在我看来,他是充满棱角的多边形,纵使有豪迈的气概,称霸的壮志,却只能在四面楚歌之时放纵形骸,苍凉的歌颂只能让滚滚的乌江为之伴奏,又有何颜面见江东父老?他的锐气,他的突兀,他的彰显,让历史也惧怕三分。“序八州而朝同列,吞二州而亡诸侯”的始皇已将天下扰得惶惶不得终日,哪又容得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3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的项羽,生于楚国将官世家。小时候家里请老师教他识字,没认几个他就不肯再学下去。再让他学剑术,又没学成。项羽的叔叔项梁十分生气,骂他不长进。项羽袒露心迹说:“认字,能够写自己的名字,就足够了;剑术,只能对付一个敌人,不值得去学。我要学就学对付千军万马的本领!”于是项梁就教项羽学习兵法,终于成就了项羽“西楚霸王”的大业。4看着站在乌江边上的你,雄姿英发,豪情万丈。相信人们忘记了的是你四面楚歌的窘迫,铭记下来的是你的豪情、你的大度与你的痴情。江边自尽,是你的宽怀所致,所以人们只会记得你的宽厚,“鬼雄”之称无愧。人们铭记着你,难怪李清照要说“至今思项羽”了。5李清照有诗云:“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很多人眼里,项羽是一个忠肝义胆的豪杰。他叱咤风云的伟业,所向披靡的战绩,在秦汉交替之际掀起了澎湃的浪潮。曾几何时,举世共仰,千秋景慕。项羽因之而成为历代王朝倍加推崇的人物,着实为后人所景仰。6“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驹不逝。驹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的悲怆无疑已成为千古绝唱。假如项羽不固守那狭隘的“义”,那么,意气风发,衣锦还乡,击筑高歌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四海兮归故乡,安得猛将兮守四方”的人,可能就不会是刘邦了。7“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若奈何?”江水悠悠,泊船无数,纵使晴空万里,也无船载得动昨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冲天霸气。莫说一生只有一次失败,纵然有一千次,也永远无法抹去这伟岸男子的千古雄姿。“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钢铁铸成的生命,竟然伟大到毫无韧性的地步,没有一丝一毫的权宜与苟且。要么一战灭暴秦,要么一战而弃天下,酣畅淋漓而壁立千仞,真是一种至奇至美的大活法啊!七、日清反思 鸿门宴导学案答案第1课时 四、自测试题1飨( xing )士卒 美姬( j )卮( zh )酒 郤( x )鲰( zu )生 玉玦( ju 目眦( z ) 跽( j )勠( l )力 参乘(cn )( shng ) 刀俎( z ) 啖( dn ) 哙( kui )2(1)内纳,接纳 (2)坐座,座位 (3)倍背,背叛 (4) 蚤早,早些 (5)郤隙,隔阂 3 宴中(项羽再失良机):沛公谢罪 范增举玦 项庄舞剑 樊哙闯帐 宴后(项羽纵虎归山):沛公出逃 张良留谢 项王受璧 范增破斗 沛公除奸 五、当堂检测1 B 2(1)奈何: “如何”、“怎样”(2) 孰与:与相比,谁?(3) 所以:“的原因”(4)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5)何为:表反问,“哪里用得着呢”:“要干什么呢” 为:用在反问句尾的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第2课时 四、自测试题1称王 崤山以东 犒劳 一向 这 告诉 本来 与相比,哪一个更 登记 趁机 你 没有用来的办法 2鄙,把当作边邑,名词意动用法 白衣冠,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帽子,名作动 迟,嫌动身迟 ,形容词意动用法 3(1)楚国的左尹项伯这个人,是项羽的叔父,平时和留候张良友好。(2)项伯就连夜骑马赶到刘邦军中,私下会见了张良,详细把事情告诉(张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刘邦)(3)在秦朝的时候,项伯和我有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现在有了紧急的情况,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五、当堂检测1 D A 名词动用/形容词作名词 B 名词作状语 /名词动用 C 使动用法/名词动用 D 名词作状语 2 C A 名词动用/名词作状语 B 名词动用/动词作名词 C 名词作状语 D 名词动用/形容词作名词 3 (1)谁替大王出的这个主意呢?(2)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入和意外变故。第3课时四、自测试题1 怎么样 吃 全 私下 适逢 丢弃 估计 才 从小路 两次 击破 被 2(1)那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2)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呀。3(1)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礼物? (2)沛公在哪里?(3)客人是干什么的?(4)不然的话,我怎么会这样呢?五、当堂检测1沛公现在有急难,(我)逃跑离开是不讲道义的。 2四个人拿着剑和盾徒步跑着,顺着骊山脚下,取道芷阳,从小路逃走。3象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谗言,要杀有功劳的人,这是灭亡的秦国的后续者啊!第4课时四、自测试题1阵营主帅谋士武士内奸刘营刘邦张良樊哙曹无伤项营项羽范增项庄项伯2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叹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外貌描写:“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的写出了樊哙的威猛。浓墨重彩、形神兼备写樊哙的忠诚勇武智慧,还衬托了项羽的寡谋轻信、刘邦的老谋深算,更突出了张良的足智多谋。3 (1)自大说 (2)沽名说 (3)不忍说学者张志坤在其文鸿门宴楚汉得失之我见认为鸿门宴实际上是项羽兵不血刃,不废吹灰之力夺得关中,既降伏刘邦,又维护自己反秦盟主的地位;而刘邦忍辱负重,拿土地换来渡过暂时难关,仅此而已。 五、当堂检测杜牧认为 : 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王安石认为: 军民离心,败势难回。根据“壮士衰”“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等可分析出作者的意图。李清照认为: 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因为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