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489160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后限时集训(十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据统计,1912 年一年内成立的实业团体有40 多个,遍及全国22 个省区。这些实业团体以“振兴实业”,“富强国家”为宗旨。如中国实业共济会章程规定:“本会以集合五大民族,共筹振兴实业开拓国家之富源,发展民族之经济为宗旨”。材料主要反映了()A各种实业团体崛起B实业救国潮流C民族工业短暂春天D辛亥革命影响B各种实业团体崛起说的是当时一些现象,这些现象背后反映的是实业救国潮流,故A项错误,故B项正确;民族工业短暂春天是在各种实业团体崛起后实业救国潮流的推动下出现的,故C项错误;实业救国潮流出现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故D项错误。2. (2018昆明一中月考)下表是19181920年日本纱和印度纱进入中国上海的情况(单位:海关两): 年代日本纱印度纱合计 1918年5月1919年4月70 89139 251110 142 1919年5月1920年4月34 177138 996173 173 增减36 71499 74563 031 结合时代背景,对上表解读合理的是()A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受阻B北洋政府鼓励发展经济政策有效C反帝爱国运动推动的结果D印度纱相比日本纱价格有优势C“19181920年日本纱和印度纱进入中国上海”表格中只是选取了“1918年5月到1919年4月”和1919年5月到1920年4月“这两个单位时间,不能体现进口工业品对全国的影响,故A项错误;根据表格”增减“栏可以看出,在这两个时间段里,“合计63031”进口总体呈上升趋势,无法体现北洋政府的有效政策,故B项错误;根据表格可知,在上述时间段里,“日本纱”大幅减少,“印度纱”印度纱大幅增加,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与国内流行的反日运动相关联,故C项正确;表格中没有关于“日本纱”和“印度纱”价格对比,无法判断其是否有价格优势,故D项错误。3(2019晋中调研)1922年,吴蕴初在上海创办天厨味精厂。为了对抗日本味精的冲击,他不得不借“国货”为天厨味精打开销路,甚至捐献飞机表示抗日,进而博得爱国名声,天厨味精的销路于是猛增,吴本人也被称为“味精大王”。这一现象反映了()A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B爱国运动推动民族工业发展C日本对华贸易优势逐步衰弱D实业家有较强民族救亡意识B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可知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为了对抗日本味精的冲击,他不得不借国货为天厨味精打开销路,甚至捐献飞机表示抗日,进而博得爱国名声,天厨味精的销路于是猛增,吴本人也被称为味精大王”得出爱国运动推动民族工业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爱国运动推动民族工业发展,日本对华贸易优势逐步衰弱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是爱国运动推动民族工业发展,实业家有较强民族救亡意识虽然符合史实,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4. (2018茂名一模)1925年6月,永利碱厂创办人、大实业家范旭东通过上海英文大陆报发表题为请看英人摧残国货毒辣手段的文章,披露工业用盐收税案的经过,揭露英国资本家丁恩等人侵犯主权、摧残我国工业的情况,在舆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材料表明()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制约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官僚资本的阻碍D民族资本主义在技术领域受制于人A英国资本家丁恩等人摧残中国工业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制约,故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打压,故B项错误;官僚资本主义产生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提及英国资本家在工业用盐税收方面打压民族工业,而非技术领域,故D项错误。5(2019沧州质检)史料记载,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税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至10%,1933年提高至20%,到1934年更是达到25%。关税收入从1928年的1.34亿元增至1931年的3.88亿元。关税收入的增加()A促使近代企业占据主导地位B使列强商品输出遭到毁灭性打击C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促使中国近代经济结构趋于平衡C近代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然经济,故A项错误;关税的提高影响列强商品输出,但没有毁灭性打击,故B项错误;关税的提高,关税收入的增加,是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保护,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项正确;中国近代经济结构趋于平衡是指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与材料的内容关税提高不符,故D项错误。6(2019泉州高中毕业班质检)下面是19351937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指数示意图。据此推知()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初步发展B国民政府经济建设运动取得成效C中国的对外贸易由入超转为出超D西方国家经济陷入经济危机泥潭B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故A项错误;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故B项正确;对外贸易进出口指数体现不了入超到出超,故C项错误;19351937年大危机已经逐渐摆脱,故D项错误。7下表是1935年和1941年中国民族工业资本状况对比表,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时间工业类别1935年1941年资本总额(万元)占全国总资本比例资本总额(万元)占全国总资本比例冶炼业47.40.19%13 570.737.01%机械金属业415.51.66%4 402.710.6%纺织业12 170.348.53%5 884.714.17%食品工业6 159.824.56%2 726.66.57%A轻工业的发展逐渐衰退B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化C工业生产为军事服务D民族经济遭到日本破坏C轻工业占民族资本的比例下降,并不代表轻工业生产下降,故A项错误;根据表格内容可知,1935年民族工业以轻工业为主,而1941年纺织业和食品工业比例迅速下降,冶炼业比例急剧上升,这是不正常的,故B项错误;根据表格内容可知重工业占比迅速上升,结合1941年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可推知重工业比重上升是为军事服务,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民族工业结构的变化,不能体现民族经济遭到日本破坏,故D项错误。81948年10月30日,大公报写道,上海一家西药房门前的挤购行列中,甲客突然回头问乙客:“你预备买什么?”乙想了一下,反问:“你要买什么?”甲告诉他:“有什么买什么。”此报道客观上反映了()A上海民众得疾病者众多B政府放开了药品的管制C通货膨胀下的抢购风潮D美国物品在中国的畅销C材料只是反映西药房门前挤购人数多,看不出得疾病者,故A项错误;材料未反映政府对药品的态度,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后期,由于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通货膨胀严重,且材料中挤购人群中甲客购物盲目抢购,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商品是哪国的,故D项错误。9(2018乌鲁木齐一模)民国中期以后,一种更新式更简化的婚礼形式“集团结婚”在上海、北平等大城市流行,并很快为全国各地效仿。1935年,上海市社会局筹划组织了第一次集团婚礼,盛况空前,全国各大报纸派出记者百余名,上海市民更是比肩接踵前来一睹盛况。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集团婚礼在当时被民众普遍接受B集团婚礼效仿了西方的生活习俗C大城市民众的思想解放程度高D新式婚礼形式冲击着传统习俗D集团婚礼是新式婚俗,并未被民众普遍接受,故A项错误;集团婚礼体现了婚俗的近代化,不能得出效仿西方生活习俗,故B项错误;婚俗的变更在大城市出现不能完全说明大城市民众思想解放程度高低,故C项错误;由材料可知,新式简约的集团婚礼冲击着传统繁复的婚俗,故D项正确。10“时装”是近代社会才出现的概念,其最大特点是流动性和随意性。“时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人们可以不受某种人为的限制,随意选择。“时装”概念的出现,从根本上体现了()A近代社会的变迁B思想观念的变化C西方文化的影响D制衣技术的进步A“时装”属于服饰文化的内容,其变化的根源是社会的发展进步,故A项正确;思想观念的变化与服饰的变化有关,但不是根本原因,故B项错误;近代服饰文化的变迁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制衣技术的进步对时装有影响,但不是根本影响,故D项错误。111922年,上海的公共汽车公司在报纸上打出这样的营业广告:“要求事业速成,必须交通便利,要求事业速成,必须时间经济,请看欧美列强由人力车而马车,由马车而脚踏车而汽车、电车,愈来愈省时间,有利于农工商学各界”。这则广告()A旨在引导民众正确看待西方文明B认为新式交通有助于提高效率C说明新式交通已为广大人民所接受D体现出对西方文明的盲目崇拜B根据材料“要求事业速成,必须交通便利,要求事业速成,必须时间经济,请看欧美列强由人力车而马车,由马车而脚踏车而汽车、电车,愈来愈省时间”可以得出该广告认为新式交通有助于提高效率,故B项正确。121923年中共中央教育宣传问题决议案强调:“凡能与工人接触之党员当尽力用前锋、新青年、向导、社会科学讲义等材料,使用口语,求其通俗化。”这说明中共早期报刊()A已经失去通达民情的作用B无法完全满足大众的需求C遭遇理论化与通俗性尴尬D没有认识到普通民众的作用C根据题意可知,中共早期报刊的局限性并不在于失去通达民情的作用,而是“使用口语,求其通俗化”,故A项错误;B项说法正确,但并不是最好的答案,并没有讲明白具体为何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故B项错误;要求使用口语,通俗化体现了其理论性太强,即遭遇到了理论化与通俗性的尴尬,故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普通民众的作用,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广州调研)(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天文学兴盛颇早,授时颁历一直是历代君主的要务。例如,北宋确定了西夏的附属地位后,宋真宗将新历和冬服赐予西夏。在元政府的支持下,郭守敬吸取阿拉伯天文历法的优点,创立授时历。它所确定的地球公转时间比实际相差仅26秒。明朝建立后不久,政府对授时历进行了微改,并将其命名为大统历。清朝政府也将修改历法作为头等大事,传教士汤若望参与制定的时宪历很快被颁布实行。摘编自张培瑜等中国古代历法材料二民国建立之初,以新历(西历)为官方历法,行政机关、城市采用新历,乡村民间可依旧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继续推行中西(新旧)合历。1928年至1934年间,南京国民政府集中力量废除旧历。政府查禁旧历书、颁行新历书,取消“二十四节气”;要求商家按新历确定结账日期、签订契据等;废止旧历节日,代之以新的纪念节日。此后,商家按新历确定结账日期、签订契据成为商界主流。但在推行新历时,政府遇到了许多阻力,特别是禁过旧历年节的做法,遭到百姓的抵制。1934年后,政府不再干涉民众过旧历新年,也渐少提及“废除旧历”。摘编自左玉河南京国民政府废除旧历运动评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历法的特点。(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中西合历现象存在的原因及其影响。(15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授时颁历一直是历代君主的要务”可知,历史悠久;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历法是用来指导农业生产的,注重实用性;包括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也是其特点;根据材料中“吸取阿拉伯天文历法的优点”可知,吸收外来成果;根据材料中“宋真宗将新历和冬服赐予西夏。在元政府的支持下政府对授时历进行了微改清朝政府也将修改历法作为头等大事”,归纳出政府主导、政治色彩浓厚等特点。第(2)问应从民国初期中西合历现象分析在这个新旧交替时期存在的原因,并指出新历和旧历的存在,有利于时间体系和时间观念的多元化。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注重实用;长期领先世界;吸收外来成果;政府主导:政治色彩浓厚。(任答5点即可,10分)(2)原因: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小农经济占主导;原有社会习俗力量强大;原有历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近代城市工商业发展;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国;民国历届政府积极推行新历;西方文化的影响。(任答5点即可,10分)影响:有利于中国融入世界;推动社会生活的近代化;促进民众思想理念的转变;保留了传统文化;促进中国时间体系和时间观念的多元化。(5分)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中国成立前(18761949)铁路干支线总表(不包括矿山线、森林线、码头线在内)时期分布新建(单位:公里)分布比例(约)经营类型清政府(18761911)关内各省5 749.563%(主要在华北、上海周边)国营、商办、中外合营、官商合办等东三省3 387.737%共计9 137.2北洋政府(19121927)关内各省2 169.955%国营、商办日本、擅修、中日合办东三省1 776.845%共计3 946.7国民政府(19281949)东三省(19281931)910.87%主要为国营和日伪经营、少量商办关内各省(19281937)3 602.527% (主要在南京周边)国民党政治区(19371945)1 913.614.5%华北人民解放区(1948)590.5%关内日伪控制区(19371945)924.77%东三省和热河省(19371945)5 745.844%共计13 156.4新中国成立前全国大陆铁路26 240.3摘编自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18761949)综合提取表中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解析:这是一道材料论证题,首先从从表中提取相关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如:近代铁路发展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近代中国铁路分布不平衡,再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紧扣论题,合理引用史实,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答案:示例一:论题:近代铁路发展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2分)阐述:晚清时,中国铁路在艰难中产生发展。由于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国家不独立,思想观念和科技落后,铁路建设艰难。但在洋务运动的推动和列强在华资本输出的刺激、诱导下,铁路建设还是取得了较大成绩。(3分)北洋政府统治时中国铁路整体发展缓慢。原因是国内政局动荡和战争频繁,日本大肆掠夺中国路权。(3分)国民政府统治时,国内铁路取得快速发展。原因有国民政府全国政权的建立,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展开,抗战运输的需要,日伪加大掠夺路权力度等。(3分)总之,铁路的发展折射了中国社会变迁,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1分)示例二:论题:近代中国铁路分布不平衡。(2分)阐述:清政府统治时铁路主要分布在东三省和北京、上海周边。因为东三省战略地位重要、资源丰富。北京和上海分别是清政府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3分)北洋政府统治时,东三省铁路所占比重较大。因为一战期间日本加大对中国的侵略及奉系军阀的修建。(3分)国民政府统治时,新建铁路主要集中在南京周边、东三省和热河。南京是国民政府政治中心,东三省和热河为日占区,日本通过铁路强化侵略。(3分)总之,近代中国铁路主要分布在东北和东南地区,西北和西南较少,分布不平衡。(1分)-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