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学案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485970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考纲要求考情分析命题趋势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3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2017全国卷,292017江苏卷,62016江苏卷,92016全国卷,41对近代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考查主要涉及近代前期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注意从现代化史观角度认识西方列强侵华的双重影响分值:212分考点一两次鸦片战争(见学生用书P23)1鸦片战争(1)原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准备侵略中国;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直接原因: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走私鸦片;林则徐虎门销烟。(2)过程开始: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扩大:1841年初,英军强占_香港岛_。接着攻占了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结束:1842年8月,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3)结果:中英签订_南京条约_及附件。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开放广州、_厦门_、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_关税_,由双方商定。(4)影响:给中国带来巨大屈辱和灾难,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_半殖民地半封建_国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含义“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在思想文化上则表现为西方的思想文化开始传入中国。“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留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2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权益。直接原因:“_修约_”要求遭到拒绝。(2)过程1856年,英军进攻_广州_,随后法国也加入侵华战争。英法联军攻陷广州,继而北上进逼天津。1858年,英法两国分别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时间1858年1860年内容允许外国公使进驻_北京_,增开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_长江_各口岸通航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_天津_为商埠;割_九龙司地方一区_给英国;对英法赔偿增至800万两白银(4)影响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2018山东滨州调研)有学者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该学者认为领事裁判权(A)A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B是符合时代需要的合理规定C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D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解析由“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可知,领事裁判权促使中国司法改革,使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故A项正确。(见学生用书P23)中国外交从朝贡体系到不平等条约体系1朝贡体系:是指东亚地区传统的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之周边各邻国与中国形成的双边“封贡关系”为结构的国际体系。朝贡体系的立足点是“华夷观”思想,体现了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定位。在该体系下,“朝贡册封”是其基本外交模式,实质上是宗主认同外交。在朝贡体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儒家、佛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2不平等条约体系: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确立的西方列强在华特权制度的总称。其法律依据是1842年南京条约以来的所有不平等条约。这个不平等条约体系的本质特征是西方列强通过战争手段凭借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享有各种特权,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不平等条约体系另一面将中国推入近代化的进程中,具有客观上的积极作用。首先,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是迫使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国经济开始了与世界经济的接轨;其次,使中国外交从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须遵循互派外交使节、递交国书等国际惯例;再次,不平等条约体系使中国政府有了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例题】1834年,英国两艘军舰仅受轻伤就轻易闯过虎门,威逼广州。为加强虎门要塞,这年底,道光帝任命关天培为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吸取1834年的教训,历时5年,修建了“三重门”的防御体系。战前,多次操练演习。材料表明(A)A面对挑衅,清政府是有所准备的B清政府本质上是腐朽卖国的C清朝备战工作在知己知彼的状态下展开D清朝的备战无法应对工业化的西方军队解析依据材料“吸取1834年的教训”“修建了三重门的防御体系”“多次操练”,表明清政府是有准备的,故A项正确;清政府的本质是维护封建统治,故B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了个别地方的准备,用知己知彼夸大了清朝的准备工作,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西方的工业化军队,故D项错误。1关于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条款的规定,英国人认为:“同英国臣民进行贸易的中国臣民将不因为他们那方面进行交易而承受特别的负担或特殊的苛捐杂税”。清政府认为:这个税率(值百抽五)比现有的帝国税率(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还高,所以应允了英方的要求。中英双方不同的认识说明(D)A英国通过该条款进一步控制中国B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市场C中国逐渐丧失对关税主权的保护D清政府缺乏国家主权的概念解析英国通过关税协定条款加紧了对中国的掠夺,但并不能体现出进一步控制中国,故A项错误;此题与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市场无关,故B项错误;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了中国对国内经济的保护,故C项错误;清政府认识不到关税协定是丧失了关税主权,反而还为获得了比之前更高的税率而高兴,体现了其缺乏国家主权概念,故D项正确。2有学者在谈到中国近代历史时认为:“生活在天朝中的人们,自有一套迥然相别的价值标准,另有一种平等观念。他们对今天看来为平等的条款往往愤愤不平,而对今天看来为不平等的待遇却浑然不觉。”在该学者看来,让当时“天朝”的人们感到愤愤不平的条款应该是(A)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领事裁判权C中英双方协定关税 D片面最惠国待遇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这在今天看来属于正常的外交行为,是平等条款,当时清朝人感到愤愤不平,认为侵犯了“天朝”的尊严,故A项正确;领事裁判权、中英双方协定关税和片面最惠国待遇无论在过去还是今天,都是不平等条款,但当时清朝人浑然不觉,故B、C、D三项错误。考点二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见学生用书P24)1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根本原因:日本在_明治维新_后实力上升,蓄谋侵略中国。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日本乘机入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2)过程战争爆发:1894年7月底,日本舰队在朝鲜_丰岛_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平壤战役:清军在朝鲜_平壤_陆战失利,退回国内。黄海大战:日军控制黄海制海权。辽东、威海卫之战:日军进攻辽东、山东半岛,占领大连、旅顺、威海卫等地,威海卫之战后,_北洋舰队_全军覆没。(3)结果: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巧记马关条约的内容(4)影响:中国社会_半殖民地化_的程度大大加深。中国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新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外国在华_投资设厂_,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_势力范围_”,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八国联军侵华(1)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企图瓜分中国。直接原因:义和团发动的_反帝爱国_运动形成高潮。借口:镇压义和团。(2)过程发动战争:1900年6月,从天津向北京进犯。遭到阻击: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在_廊坊_和天津顽强阻击侵略者。攻陷北京:1900年7月,八国联军占领天津;8月,攻陷北京。(3)结果:1901年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_使馆界_”,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驻兵北京至_山海关_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_外务部_,位居六部之上。(4)影响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_半殖民地半封建_社会的境地。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禁止本国报纸派记者采访战争过程,也拒绝外国记者随军采访。日本政府则启动了所有的宣传机器,宣传本国的开战立场,主张战争的正当性,允许外国记者随军采访和外国武官随军观战,赢得了西方国家的好评。清政府这一做法实质上是(C)A未认识到舆论导向的重要性B出于军事保密的需要C专制体制加强对信息的管控D担心西方列强的干涉解析清政府未认识到舆论导向的重要性是清政府禁止国内外记者采访的原因之一,不是实质,故A项错误;出于军事保密的需要是清政府的目的之一,并非实质,故B项错误;清政府禁止国内外记者采访,本质上来说即专制制度对信息的严加管控,故C项正确;清政府在战争发动前就开始寄希望于各国的“调停”,并非担心西方列强的干涉,故D项错误。(见学生用书P25)以通史观审视近代列强侵华阶段特征1第一阶段:19世纪4060年代(1)特征侵略方式:以发动战争为打开中国大门的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国家:英法为首,俄美随后。(2)影响政治: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思想: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外交:国门大开,清王朝被迫开放。2第二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1)特征侵略方式: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到实行“以华制华”;经济上,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国家:除英、法、美、俄外,德、日、意加入,尤其是日本企图独霸中国。(2)影响政治:民族危机加深,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经济:严重摧残了中国的民族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思想:维新思想和民主共和思想对封建思想形成了巨大冲击,新文化运动更是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外交: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反动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3第三阶段:20世纪三四十年代(1)特征侵略方式:主要从“以华制华”到独霸中国,主要国家是美日。国家:侵华主要格局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由日本独霸中国。(2)影响政治: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促成国共合作抗日。经济: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例题】中国近代有学者称“夫外货舶来品之侵入,关税自主之后,犹可挽救,独此病入膏肓之洋商工厂,犹如跗骨之疽,不克(不能做到)消除”。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A外国在华设厂加重中国经济的危机B领土主权受损影响经济的独立发展C投资设厂成为列强扩张的主要方式D丧失关税自主权引发列强开厂热潮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该学者把外国人在中国兴办工厂视为“病入膏肓”之症,说明外国在华设厂加重中国经济的危机,故选A项;材料无法体现领土主权受损,故B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投资设厂成为列强侵华主要方式,故C项排除;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而列强在华设厂热潮出现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故D项错误。1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拒绝前去救援受敌攻击的福建水师;甲午战争期间,北洋水师抗击日本海军时,南洋水师保持中立。材料说明此时期(A)A部分洋务官员视水师为个人私产B清政府已经丧失军事指挥的权力C地方自强势力与清政府分庭抗礼D新兴汉族地方割据集团逐步形成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在外敌侵略面前,清朝南洋、北洋、福建水师并没有同仇敌忾,其主要原因是部分洋务官员视水师为个人私产,不愿意因援助他军而使自己利益受损,故选A项。21901年的辛丑条约规定,中国赔偿各国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从1909年起,美国将部分本利退回,充作留美学习基金,到1924年退回1 250余万美元,作为中国教育文化基金。1925年,法、英、比、意、荷等国都先后声明退回赔款余额,用于办理对华教育文化事业。这一变化说明(D)A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教育的重视B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巨大提高C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取得一定成效D列强企图通过文化加强对华控制解析材料中美、法、英、比、意、荷等国将庚子赔款用于办理对华文化教育事业,其目的是企图通过文化加强对华控制,故D项正确,A项错误;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弱国无外交”,当时中国在国际上地位较低,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与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无必然联系,故C项排除。(见学生用书P25)【典例1】(2017江苏卷)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贫富不均 B莠民作乱C民性懦弱 D吏治败坏【答题送检】来自阅卷名师报告错误致错原因A材料信息未涉及贫富不均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影响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莠民作乱C“民性懦弱”是百姓不敢“闹事”的原因而不是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解析】耆英认为,官吏因“欺压良善”,而“自命为能员”,这是不能抵御外寇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也折射出清政府吏治败坏,故选D项。【规范答题】D【典例2】(2017天津卷)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都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这体现出近代中国()A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B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C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D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答题送检】来自阅卷名师报告错误致错原因A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是被动的B近代中国是在西方列强的炮舰下被动地与世界联系在一起的D近代中国海军发展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并没有顺应历史大潮【解析】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并未真正认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规范答题】C1鸦片战争前,在广州有许多依靠对外贸易为生的劳动者,战后,这些人中的大部分生计维艰,不得不加入流浪者的行列。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广州(C)A遭到战争破坏严重B对外贸易受到限制C受到新通商口岸冲击D抵制洋货运动兴起解析鸦片战争后,中英两国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广州对外贸易受到新通商口岸冲击,导致广州依靠对外贸易为生的劳动者生活艰难,故选C项。2这个条约撕开了一个专制政权的铁幕。战前清廷朝野普遍认为民主国家决策程序复杂,不能尽快作出决定;人民拥有权利,不会拼死作战。但无情的战争把这些谎言扔进了垃圾箱。条约签订后,“民主”“共和”“立宪”的思潮迅速在中国蔓延开来。这个条约是(C)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都没有影响清朝的专制统治,故A、B两项错误;根据材料“这个条约撕开了一个专制政权的铁幕”和“条约签订后,民主共和立宪的思潮迅速在中国蔓延开来”,可推知应为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故C项正确;辛丑条约签订之前,“民主”“共和”“立宪”的思潮早已宣传开来,故D项错误。(见学生用书P26)1(2017全国卷)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 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解析1904年,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及直隶的留日学生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85%以上,而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占比较小,这从本质上说明了近代中国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地区以及直隶遭受西方列强侵略较早,客观上促使这些地区的开放程度与经济文化水平较高,而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较低,故选A项。2(2016全国卷)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C)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解析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已经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并且取得了较大成效,如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及近代军队的建设,故选C项。清政府还没有“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仅仅是“开始”,排除A项;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表明集权制度并不一定有利于作战指挥,排除B项;西方列强对清政府持侵略态度,不会进行援助,排除D项。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