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训练13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岳麓版必修2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448088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训练13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训练13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训练13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跟踪训练(十三)一、选择题1清朝著名诗人、外交大家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A火车 B电车 C电报 D电话解析重“万钧”,但“动如绕指柔”的应是火车。答案A2下图是1881年开平煤矿请英国人设计的铁路,顽固官僚认为火车的轰鸣与振动会“损伤地脉”,最后竟不行机车,而出现图中所示骡马拖载车辆的运煤情景,变成了“马车铁道”,这条铁路应该是()A吴淞铁路 B京张铁路C唐胥铁路 D粤汉铁路解析吴淞铁路是英国资本集团擅自修建的,与“开平煤矿请英国人设计的铁路”不符,故A项错误;京张铁路是1905年詹天佑主持的中国人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唐胥铁路是当时开平煤矿为煤运而修建的,清政府以机车行驶震及皇帝陵园为由,只准许以骡、马曳引车辆,故C项正确;粤汉铁路是1900年动工的从广东广州到湖北武昌的铁路,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31868年11月24日上海新报报道,“兹见上海有车几辆,乃一人坐于车上,一轮在前,一轮在后,人用两脚尖点地,引轮而走。”材料中的交通工具是()A黄包车 B自行车 C汽车 D电车解析黄包车是两轮在后,不是一轮在前,一轮在后,故A项错误;自行车是一轮在前,一轮在后,故B项正确;汽车是四个轮子,故C项错误;电车靠的是电力作为动力,不符合材料意思,故D项错误。答案B41879年盛宣怀指出:电报为国防要务,利于用兵调度和联络,非急起图功不可。由此可见盛宣怀兴办电报事业的目的在于()A提升军事调动的效率 B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C传播民主平等的思想 D壮大洋务企业的实力解析根据题目中“电报为国防要务,利于用兵调度和联络”,故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提到盛宣怀兴办电报是为资本主义发展、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和壮大洋务企业的实力,故B、C、D项错误。答案A5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马路上,是各种交通工具最为混杂的年代,“每天要通过大量各式各样的车辆汽车、卡车、电车、马车、自行车、人力车、独轮推车、手推车”这一现象最能说明()A上海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商业城市B上海市区交通秩序混乱亟待改进C西方交通工具取代了传统交通工具D交通工具适应了不同阶层的需要解析仅从交通工具不能说明城市的繁荣,故A项错误;交通工具混杂不等于交通秩序混乱,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传统交通工具和西式交通工具并存,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上海马路上传统交通工具和西式交通工具并存,体现了交通工具适应了不同阶层的需要,故D项正确。答案D6唐山机务段火车头纪念碑上镌刻一行文字:“中华铁路,师夷之技,源唐胥始,于龙号(机车编号)起,几多艰难,历经风雨。”下列对此则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A唐胥铁路是在中国出现的第一条铁路B“龙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C中国修筑铁路借鉴了西方的先进技术D中国铁路修筑过程艰难曲折解析唐胥铁路是中国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中国出现的第一条铁路是1876年的吴淞铁路,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龙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打下了封建时代的烙印,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华铁路,师夷之技,源唐胥始”表明中国修筑铁路借鉴了西方的修筑技术,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几多艰难,历经风雨”表明中国铁路修筑过程艰难曲折,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A7旧中国哈尔滨、太原、成都、昆明等铁路局修建的铁路轨距是1米,俗称为“窄轨”,与中国当时四大干线京汉、京奉、津浦、沪宁接不上轨。这种情况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南北地方地理环境差异显著B重工业基础薄弱C列强的经济侵略D铁路建设各自为政解析“窄轨”,涉及哈尔滨、太原、成都、昆明等铁路局,遍布中国东北,华北,西南,并没有体现明显的南北差异,故A项错误;重工业基础薄弱是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的现状,但是与材料并没有相关,故B项错误;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体现在争夺修筑铁路权,并以铁路的延伸进行侵略,但是与“窄轨”并不相关,故C项错误;“窄轨”的修建是在北洋军阀时期,军阀割据一方,各自为政,故D项正确。答案D8“稀奇稀奇真稀奇,两个轮盘当马骑”,这是鲁迅先生小时候经常念的一句童谣。它说的是近代中国出现的一种交通工具。这一新交通工具开始出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是在()A19世纪中期 B20世纪初C新中国成立后 D改革开放后解析“稀奇稀奇真稀奇,两个轮盘当马骑”童谣说得是自行车,根据所学,20世纪初德国入侵青岛,德国传教士把自行车带入了青岛,时间是19031905年,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B9下列有关近代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叙述,正确的有()A20世纪50年代,自行车传入中国并逐渐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B1906年我国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工程在上海建成C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动力的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D台湾总督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解析自行车传入中国并逐渐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是在20世纪初期,故A项错误;我国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工程在天津建成,故B项错误;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动力的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故C项正确;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故D项错误。答案C10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1937年曾写道,“九十年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间之交通事业所可比拟”。1939年时,任教于云南大学的白寿彝应邀到重庆中央大学讲学,并想体验“九十年来”在中国新出现的交通工具,那么他可以选择乘坐()轮船火车汽车飞机A BC D解析从云南到重庆,在某些路段,可以沿长江坐轮船,故正确;火车虽然进入了中国,但是西南地区一直到建立新中国之后才修筑了宝成线,故错误;20世纪初,汽车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重庆作为当时的陪都,从政治和军事等角度出发,是有公路修建的,故正确;1920年中国开通了京津民航线路,故正确,选项C符合题意。答案C111890年,晚清诗人黄遵宪今别离: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门前两行树,离离到天际;中央亦有丝,有丝两头系。诗中描述的新奇事物是()A有轨电车 B有线电报C邮政信件 D电话解析根据材料描述可知是通讯工具,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信息有字、不是手书、电线等信息综合考虑可知其为有线电报,故B项正确;邮政信件为人手书,并且其不用电线,故C项错误;电话虽然用到电线,但是其与文字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121874年,法国人米拉在中国引进了日本人力车,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又名黄包车。在20世纪20至30年代,它的数量远超过汽车,达到五六万辆之多,在城市中来往穿梭。材料从侧面反映出()A近代中国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B黄包车促进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C近代中国交通呈半殖民地色彩D黄包车较大提升了市民生活水平解析黄包车仍然是人力车,材料从侧面反映出近代中国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故A项正确;黄包车仍然是人力车,而且直到20世纪20至30年代大量存在,不利于中国交通的近代化,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国主权的部分丧失,与半殖民地色彩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黄包车对市民生活水平的影响,故D项错误。答案A1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传统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这些现象不包括()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已经出现自行车成为人们主要的代步工具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A B C D解析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解体,近代民族工业诞生,买办和买办化商人出现,故正确,不符合题意;自行车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是在建国以来,故错误,符合题意;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进入国人办报时期,1873年昭文新报是国人自办的第一份报纸,故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发生在现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时间不符,故错误,符合题意,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B141865年,总理衙门密函各地将军暨各省督抚,指出:“倘任其安置飞线,是地隔数千里之遥,一切事件,中国公文尚未递到,彼已先得消息,办事倍形掣肘。且该线偶值损坏,必归咎于官民不为保产,又必丛生枝节。是以叠经本处力为拒绝。”材料表明当时清廷()A对外国架设电线持犹豫态度B认为电线应该由本国来架设C对一切西方的科技坚决抵制D出于抵御和害怕的心理状态解析从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清王朝总理衙门对电线的架设是一种抗拒和抵制的态度,故A项错误;“电线应该由本国来架设”这一点材料无从体现且与史实不符,清王朝正式认识到这一点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故B项错误;材料中提及的仅是电线一项,“对一切西方的科技坚决抵制”有以偏概全之意,故C项错误;由“一切事件,中国公文尚未递到,彼已先得消息,办事倍形掣肘。且该线偶值损坏,必归咎于官民不为保产,又必丛生枝节”可知,清王朝是“出于抵御和害怕的心理状态”才对电线的架设持一种拒绝的心态,故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15铁路的建设发展,关系到经济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上图是1980年英国发行的利物浦至曼彻斯特火车铁路开通150周年的首日封。纪念的是1830年史蒂芬孙修建的,连接港口城市利物浦和棉纺织中心曼彻斯特之间的第一条完全用机车牵引的铁路。首日封中描绘了“火箭号”动力机车、各等级车厢、运羊货车、平板货车、邮车,以及运河附近的田园风光。材料二自强之道,练兵、造器固宜次第举行,然其机括则在于急造铁路。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务、商务、矿务以及行旅、厘捐者,不可殚述。而于用兵一道,尤为急不可缓之图。刘铭传1880年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材料三中国铁路兴建情况表(摘编)单位:公里年份全国里程平均每年兴建里程1912192713040.48213.891928193114238.86299.601932193721036.141132.88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1)材料一中这张首日封纪念的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简述这条铁路修建的作用。(2)依据材料二,概括刘铭传的主要观点,并说出其观点的指导思想。(3)依据材料三中表格,说明民国时期铁路建设的发展趋势,并指出其发展背景。解析(1)第一小问成果,根据材料一“纪念的是1830年史蒂芬孙修建的第一条完全用机车牵引的铁路”得出纪念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二小问作用,根据材料“连接港口城市利物浦和棉纺织中心曼彻斯特”结合所学得出交通运输日益便利,各地联系更加密切,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2)第一小问观点,根据材料二“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务、商务、矿务以及行旅、厘捐者,不可殚述”得出修建铁路有利于发展经济,根据材料二“而于用兵一道,尤为急不可缓之图”得出巩固国防;第二小问思想,根据前面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洋务派“自强”“求富”的主张。(3)第一小问趋势,根据材料三中的数据看出“全国里程”“平均每年兴建里程”不断增加,得出民国时期的铁路建设有一定的发展,“19321937年”比“19281931年”增幅大得出19321937年兴建里程增长较快;第二小问背景,结合所学得出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战争威胁日益紧迫。答案(1)哪次:第一次工业革命。作用:交通运输日益便利,各地联系更加密切,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2)观点:认为修建铁路不仅有利于发展经济,更重要的是巩固国防。思想:洋务派“自强”“求富”的主张。(3)趋势:民国时期的铁路建设有一定的发展,19321937年兴建里程增长较快。背景: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战争威胁日益紧迫。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最盛时全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办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我国古代驿传制度材料二“入手而能用,著耳而得声,坐一室而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謦欬,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止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盛宣怀奏请开办“德律风”业务的奏折(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材料三由清政府投资,于1907年2月建立的上海电话局,是上海第一个由中国政府经办的电话局。上海电话局是以始于1902年的商办电话为基础组建的,它的开设,打破了自1882年2月上海出现外商电话公司以后,上海电话通信事业基本由外商垄断的局面。摘自上海档案信息网(1)根据材料一探究我国古代驿传通讯的特点。(2)据材料二判断“德律风”指的是哪一项通讯技术?此项技术应用的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分析近代中国通讯手段变化的原因。答案(1)驿传通讯耗费人力、物力大,种类较多,制度较完善。(2)电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3)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政府推动;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答出三点即可)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