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公司企业组织结构_参考

上传人:hy****o 文档编号:103387246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纤维公司企业组织结构_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碳纤维公司企业组织结构_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碳纤维公司企业组织结构_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碳纤维公司企业组织结构碳纤维公司企业组织结构目录一、 企业变革的阻力3二、 企业变革的原因5三、 事业部制7四、 直线参谋制7五、 企业的目标范畴8六、 目标管理对企业的贡献9七、 管理者的作用11八、 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12九、 管理的定义13十、 管理的任务13十一、 产业环境分析14十二、 各领域应用性能要求存在差别,2025国内市场空间有望达到230亿元15十三、 必要性分析20十四、 公司简介21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22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22十五、 发展规划22十六、 SWOT分析说明30一、 企业变革的阻力变革是现代社会永恒的主题。但是,就生产关系变革、组织结构与制度的变革而言,由于其涉及面广、变革的时间较长且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变革存有顾虑,并由此产生变革的阻力。1.来自个人方面的阻力多数员工习惯于稳定的工作状态,对企业变革和发展的目标、重要性、紧迫性等缺乏充分的了解和准备,所以当企业的变革触及员工个人原有的观念、利益、专业、规范、传统、习惯,时,在心理上和行为上会产生抵触,从而形成变革的阻力。产生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变革导致的未知因素引起员工心理恐惧和抗拒感;变革造成既得利益的减少和权力丧失,引起员工的反感和不满。表象如此,其实质是信息不对称、沟通不畅通、交流不充分。为了减少阻力、增强变革的动力和适应变革的要求,企业应该通过沟通、交流,尽量,让变革的信息对称,让企业员工了解变革的需求并参与变革计划的制定,使他们心中有底,认清变革的原因和影响。要形成不断进取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接受新观念的愿望,鼓励员工学习和接受改变的工作能力,树立刻苦、毅力、进取心、事业心、责任心和纪律性,等优秀品德。个人适应变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年形成的职业习惯和思想观念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转变。要做到“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是相当困难的,即使愿意接受转变的人,转变的方向和程度也会各有不同。因此,在企业变革中消除或减少个人阻力的工作是很艰巨的,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持续改进的毅力。2.来自组织方面的阻力在多变的世界中,组织的变革是绝对的,而组织的稳定则是相对的,适当的和适时的变革不仅有利于组织的发展,也有利于组织的稳定。企业变革形成的新的组织结构和新的行为规范、新的人际关系等,都会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变革的障碍,原本稳定的制度、程序会因此支离破碎,对于变革的怀疑和恐惧将可能动摇管理团队的变革决心,削弱组织支持变革的力量。消除来自组织方面的阻力需要的是战略的力量,从顶层设计开始就坚定变革的信心,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困难等有充分的估计和准备。3.克服变革阻力的具体方法企业克服变革的阻力可采用如下方法:说服并动员尽可能多的员工参加到变革中去,增加变革的认同感;进行教育和加强沟通,提高对变革的认知并保持信息畅通;变革要采取逐步展开的方式,有助于员工对变革的适应;认真分析变革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争取得到绝大多数员工的拥护和支持。企业变革有主动与被动之分。有些管理者考虑到组织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可能的变化,从变化与发展的眼光主动制定出对本身组织结构进行改革的战略计划,做到随着发展而逐步地变革组织结构。这种有计划的变革也可能因某些原因而加速或放缓进行。这种对未来的发展具有预见性、前瞻性的积极变革,往往也会导致更大的阻力,并且其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战略意图不透明等问题,为化解阻力增加了难度。主动变革总是有计划地进行,这就要求了解变革的阻力并筹划出克服这些阻力的适宜方案。具有权变思维的宏观形势研究是极其重要的,它将有助于设计变革的战略路线图和具体的实施方案,提升变革的成功率。二、 企业变革的原因企业变革的原因,主要在于企业的需求和内部、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1.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企业的外部环境主要有社会经济环境、技术进步、市场竞争的影响、社会价值观的变化,等,这些因素都影响着企业的变化。例如,市场上出现新产品、新的服务项目、老产品的提价或削价等,都会迫使竞争对手作出相应的反应。从政治方面说,国家重要官员的变动、方针政策的变化,都会对企业造成影响。从技术方面看,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产品层出不穷,加之互联网的推波助澜,对传统企业形成了强大的压力,企业组织结构不适时变革,就有被淘汰的危险。另外,经济的繁荣与萧条、物价的涨跌、生活费用的波动、投资者的变化、社会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变化等,都会引发企业组织的变革。2.内部环境影响因素企业内部也有许多因素迫使企业进行变革,如组织目标、人员素质、技术水平、个人价值观念、权力结构系统,以及管理水平、人际关系的变化等。什么情况下企业需要变革?西方组织管理学家西斯克对组织变革的征兆作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当组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就表明该组织需要变革:(1)决策的形成过于缓慢或时常作出错误的决策,以致常常坐失良机。(2)组织沟通不良,造成不协调、人事纠纷等严重后果。(3)组织的主要功能已无效率或得不到正常的发挥。(4)组织缺少创新,没有新的或良好的办法出现,致使组织停滞不前。三、 事业部制事业部制最早是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于1924年提出的。它是一种高度(层)集权下的分权管理体制,适用于规模庞大、品种繁多、技术复杂的大型企业,是一些大型公司所采用的组织形式。事业部制是分级管理、分级核算、自负盈亏的一种形式,即一个公司按地区或按产品类别分成若干个事业部,从产品的设计、原材料采购、成本核算、产品制造,一直到产品销售,均由事业部及所属工厂负责,实行单独核算,独立经营,公司总部只保留人事决策、预算控制和监督大权,并通过利润等指标对事业部进行控制。四、 直线参谋制直线参谋制是在直线制和职能制的基础上,取长补短而建立起来的。这种组织结构形式是把企业管理机构和人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线领导机构和人员,按命令统一原则对组织各级行使指挥权;另一类是职能机构和人员,按专业化原则,从事组织的各项职能管理工作。直线领导机构和人员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有一定的决定权和对所属下级的指挥权,并对自己部门的工作负全部责任。而职能机构和人员,则是直线指挥人员的参谋,不能直接对部门发号施令,只能进行业务指导。直线参谋制既保证了企业管理体系的集中统一,又可以在各级行政负责人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各专业管理机构的作用。五、 企业的目标范畴由于企业存在着内部的和外部的两种可能互相冲突的目标,所以,企业只设置单一的目标去表达组织的宗旨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的目标设置应从下述八个领域中考虑:1.市场地位企业的目标应能反映其产品和服务所占的市场份额,以及与竞争对手相比所处的地位。这是可以定量分析的目标。2.技术革新企业的目标应包含有发展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法等技术革新的内容。技术上的目标也是可以量化的。3.生产率和生产能力生产率和生产能力是企业竞争能力的主要内容之一,可以定量设置目标。4,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必需的条件,所以,企业必须针对有限的资源设置获得、使用、维护等方面的目标。5.获得利润盈利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目标。就一个企业而言,应根据社会、市场和企业自身的发展设置其适当的获利目标。6.管理者的成就和发展企业应对管理者设置目标,指明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和行为成果方面的努力方向。7.员工的成就和态度企业应设置反映员工工作业绩和工作态度的目标,以便最大可能地发挥出企业的潜力。8.社会责任企业必须对社会承担其应尽的责任,只有承认这一点并使企业的目标得到社会的赞同和认可,企业才能生存下去。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反映其对顾客和社会负责以及负责内容和程度的目标。这八个方面都是企业建立其目标的领域。前五个方面必须得到后三个方面的支持,否则就会毫无意义。因为,企业是由人组成的,而社会责任又是企业存在的基础。总之,从企业发展的观点来看,这些方面的目标都是不可缺少的。六、 目标管理对企业的贡献目标管理活动的正确开展,除了有助于管理目标的实现,还能为企业运作水平的提高作出积极贡献。1.增强沟通和理解开展目标管理,首先在确定目标、定义目标、设定目标优先顺序等环节进行上下左右广泛的沟通,听取意见,使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认识和思想得到交流,增强大家对目标及目标管理的理解。2.增强积极性和自律性开展目标管理,有助于调动企业员工主动参与企业运作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他们按目标计划开展工作的责任性。目标管理要求上下级通过沟通对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活动达成共识,沟通中的宽松环境有利于各成员的积极参与,同时也有利于增强他们对目标及目标实施计划的认同感和工作的自觉性。3.促进组织变革和人力资源重新整合目标管理活动有助于促进企业以支持管理目标为导向变革组织的结构,并带动资源分配的改善。在这样的条件下,为有效地管理目标和实现目标,管理者必须结合组织结构中的岗位及岗位职能的变更、管理系统和管理环境的改变而积极推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对人力资源进行重新整合。4.督促按计划付诸行动.目标管理不是纸上谈兵,必须按计划付诸行动才能有助于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的目标管理活动在给出目标的同时,也要提出目标实现的途径,并借助目标的指导促进管理者及其部下的行动并纠正行动偏差。七、 管理者的作用管理者是组织中被授权指挥他人活动的人。在企业中,管理者的作用是领导全体员工共同实现企业的战略和经营目标,具体的管理活动主要体现在资源管理和决策制定两个方面。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资产资源、信息资源三个方面。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管理者的作用主要是代表、沟通和指挥。高层管理者代表企业整体,中层管理者代表企业的某个局部,基层管理者代表企业中的一个基层单位。管理者要在企业中进行上下左右的沟通,在上下级之间、横向之间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另外,管理者还要指挥和激励下级有效地完成任务。在资产资源管理方面,管理者要清晰解读企业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有效发挥企业资产的积极作用,持续提升企业资产价值。在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管理者的作用主要是有效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发布信息。管理者要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保证信息的正常和快速传递、信息系统的正常运作。管理者要借助信息系统为正确决策收集大量有效的信息,为正确决策进行有效的信息处理,发布指令并推动指令有效实施。在决策制定方面,管理者的作用主要是制定决策和推动决策的实施。管理者在自己行使职权的领域内要决策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并为决策方案得到有效实施而合理配置资源和协调各方矛盾。八、 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管理者在其管理活动中必须关注管理的有效性和管理的效率。1.管理的有效性管理的有效性是指管理工作对投入后的产出与企业目标一致性的影响。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很好地利用其拥有的资源去实现既定的目标,则说明其管理是有效的。2.管理的效率管理的效率是指管理工作对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的影响。投入少,产出多,说明发挥作用的资源比例高,浪费的资源少,管理的效率高。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是相互联系的。管理中只讲有效性不讲效率,或只讲效率而不讲有效性,都是应当避免的。良好的管理应该是既有效,又高效率,既能达到企业的目标,又能充分地利用企业的资源。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来看,就是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既定的有效产出,或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有效产出。九、 管理的定义管理的定义是:确立组织战略和目标,整合组织所有的一切资源,通过优化配置和运作资源更好地实现组织战略和目标的所有的活动过程。这一定义有五层含义:第一,管理是一个活动过程。因此,管理是动态的。第二,管理的任务是达成组织的战略和目标。第三,管理的手段是配置和运作组织拥有的资源。由于资源是有限的,并且可能是分散的或多种多样的,所以必须对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第四,管理的核心是持续改进和追求更好(卓越)。第五,管理的本质是决策和协同。过程中的矛盾和不协调可能会成为组织实现既定目标的阻力和障碍,管理就是要努力消除各种不协调和障碍,使成员能够协同行动而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十、 管理的任务人们组成群体的最初和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生存和改善生活,而群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步调一致。为此,人们在群体中就必须放弃以前的那种各自为政的散漫行为方式,在群体中通过成员间的协同行动和群体目标的实现来满足个人的需要。因此,群体中的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在大方向上应该是一致的,并且在不/同视角下互为基础。在群体中协调个人的行为,就需要管理。随着群体中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逐步得到有序安排,组织就形成了。这样,一个组织的存在肯定有其目标,管理的任务就在于引导和协调组织成员的行为以达到组织的目标。具体讲,就是把组织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加以合理的组合和运用,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为推动组织向目标一步一步地接近,必须规定组织中每个成员应当从事的活动,并使他们的活动相互协调。如果这些活动都规定得当、协调一致、进行顺利,那么组织中各成员的活动就会对组织目标的实现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这一意义上讲,在管理过程中要鼓励那些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成员行为,阻止那些妨碍组织目标实现的不利行为。在规范组织成员行为的过程中,制度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组织管理的“基础设施”。由于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必须以系统思想为指导进行持续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不断优化、夯实和保障实施。管理的现代化,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的方方面面现代化,更需要其内涵升华为先进的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作用于所有组织成员的态度和行动之中,并影响组织的精神面貌和整体影响力。十一、 产业环境分析到“十三五”末,力争实现经济增长、发展质量效益、生态环境在省市争先进位;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增加1.5倍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增加1.5倍以上;是到2020年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二、 各领域应用性能要求存在差别,2025国内市场空间有望达到230亿元碳纤维产业发展形成大丝束、小丝束两种技术路线与标准模量、中高模量两个割裂市场。国际碳纤维行业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日本和英国为主导的实验室技术开发,至70年代应用于体育休闲与航空航天结构件。80年代碳纤维在商业飞机领域应用实现重大突破,单线产能达到千吨每年,东丽公司开发完成了大部分现有产品型号。90年代卓尔泰克开始研发并推进低成本大丝束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形成了高性能小丝束和低成本大丝束两种技术路线,同时碳纤维行业开始了大规模并购整合,进入平稳发展期,至21世纪10年代碳纤维的应用急剧扩大,产业进一步整合。国内碳纤维行业早期在实验室进行技术研发产量较低,技术引进持续受到封锁限制,一直未能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至20世纪90年代基本停滞。21世纪初欧美对中国T300以上采取禁运措施,国内碳纤维企业大干快上,将实验室技术简单放大扩充产能,整体效果不佳。21世纪10年代以来国内碳纤维企业由40余家逐渐变为10余家,具备核心工艺技术的企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形成了国内中高模量产品自产,标准模量与国际巨头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国内企业达产率已趋近国际水平,2021年经产能扩张全球占比已达30.6%。过去中国碳纤维行业达产率低的现象比较严重,产能利用率远低于国际水平,主要原因是核心工艺技术掌握不足,大部分企业尚达不到T300的水平,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较差。近些年随着自主研发的突破产能利用率不断上升,已经从2015年的10.5%达到了2020年的51.2%,2021年达产率略有下滑主要系吉林化纤、中复神鹰、新创碳谷的产能建设完成是在下半年或年底,正常生产时间不足所致。从2020年来看,正常开车的企业达产率通常在65%以上,甚至有些企业已经达到90%。在达产率方面已经跨越了低达产率的历史阶段,趋近国际水平,经2021年产能扩张全球占比已达30.5%。碳纤维景气度走高,国际巨头进行了一定的产能扩张。碳纤维行业目前产能集中度较高,2021年CR5为57.1%。在全球需求的持续增长下,国际巨头也进行了一定的产能扩张。东丽旗下卓尔泰克继2021年6月碳纤维产能由1万吨扩张到1.3万吨后,于11月18日宣布注资1.3亿美元扩张产能至2万吨,计划于2023年1月完成。2021年5月韩国晓星宣布新建一条年产2500吨碳纤维生产线,预计将于2022年建成投产达到6500吨总产能,远期计划2028年达到2.4万吨总产能。国内碳纤维企业持续扩产,或改变世界碳纤维产能格局。2021年国内企业吉林化纤集团碳纤维产能增长近1.6万吨(含收购江城的产能),常州新创碳谷新建产能6000吨,中复神鹰扩产8000吨(含老厂产能调整),浙江宝旌扩产2000吨,整体扩产近3.2万吨。碳纤维行业规模效应显著,产能扩张可有效降低单位生产成本。碳纤维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原丝生产成本和碳化成本,生产1kg碳纤维需要消耗2.1至2.2kg原丝。原丝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成本,碳纤维生产成本构成也类似。据PAN基碳纤维制备成本构成分析及其控制探讨2010,某1100吨/年原丝产线单位成本为4.784万元/吨,规模上升至3500吨/年时单位成本可下降至为3.807万元/吨。据ORNLLowCostCarbonFiberOverview2011,碳纤维产线规模化可以使得碳纤维生产总成本降低2.03美元/磅,规模化降本占原总成本比例可达21%。碳纤维工艺复杂生产壁垒高,技术优化可有效降低单位生产成本。碳纤维生产主要分两步:第一步是原丝的制备,包括聚合和纺丝;第二步是原丝的预氧化和高温碳化,即碳纤维的制备。预氧化使得PAN线性分子链转化为耐热的梯形结构,使其在高温碳化时不熔不燃和保持纤维形态;碳化则是形成碳纤维,若制备高模量石墨纤维还需在氩气中对已碳化的碳纤维再进行高温石墨化处理。碳纤维降本通常以“新原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为方向,新原材料主要探索聚丙烯腈以外的原丝来制作碳纤维,新工艺通过干喷湿纺与大丝束碳纤维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新技术研究提高原液浓度、加快聚合及纺丝速度,降低预氧化与碳化能耗的方法。例如中复神鹰大规模应用的干喷湿纺工艺具有纺丝速度快、碳化时间短、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在高性能小丝束碳纤维生产方面有效降低了成本,荣获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内碳纤维厂家及设备商逐渐掌握核心工艺技术,国产化有望降低设备投资。碳纤维进口设备价格通常为国产设备3-5倍。绝大部分欧美设备厂家对碳纤维的工艺、生产与维护的理解并不深入,主要是因为碳纤维生产商在与设备商的合作中对技术保密,只对设备方提出基本要求,待设备交付后再根据自己的技术经验进行一定的改造,技术的核心部分通常会在改造上,所以国际碳纤维巨头技术不断地进步,而一些欧美厂家的设备却极少有改进。国内碳纤维厂家通过多年使用欧美设备,自行改造解决大量工艺适配性问题,有些逐渐成为了设备专家。据光威复材、精功科技公告,光威复材子全资公司光威精机具备成套生产设备的设计、制造和安装以及生产线的建设的能力,可自产氧化炉、高温碳化炉、低温碳化炉、预浸料设备、涂胶机、混合反应釜等;精功科技通过与德国、意大利设备商合作和持续自主研发投入,已经具备千吨级成套碳化线交钥匙能力,2020年底交付吉林精功大丝束碳化线基本接近全国产,2020年初顺利交付韩国2000吨级碳纤维生产线预氧炉设备,风速均匀性和温度均匀性两项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以风电拉挤板为例,碳纤维与复材制造一体化有望节省卷绕及放卷工序成本。据赛奥碳纤维分析,碳纤维生产与后续应用过程中会经历卷绕与放卷的过程,放卷过程中丝束在纱锭上往复行走会造成预浸料制备过程中分丝梳上的毛丝与毛团间隙、叠丝以及丝束预浸带的丝宽变化等问题。在风电领域用量足够时可采取定制化风电拉挤板碳化生产线,原丝碳化后直接进行拉挤板生产,不仅可以节省卷丝和放卷的成本,而且丝束没有经历收卷与放卷过程的伤丝,能够使力学性能达到最好的状态。丙烯腈为大宗化工原料,油剂已实现国产化,碳纤维生产无原材料进口依赖。生产碳纤维原丝所用原材料主要是丙烯腈和油剂。2020年全球碳纤维需求10.686万吨,按照丙烯腈生产碳纤维比例2.2:1计算,仅占全球丙烯腈产能788.4万吨的2.98%。碳纤维原丝的工艺主要分为纺丝原液的聚合和原丝的纺制过程,其中油剂使用在纺丝上油过程中。油剂质量和上油工序直接影响原丝和碳纤维的质量,据索式萃取法测定聚丙烯腈原丝的含油率测量,碳纤维原丝的油剂重量占比约1.2%。十三、 必要性分析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十四、 公司简介(一)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石xx3、注册资本:107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3-5-137、营业期限:2013-5-13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二)公司简介公司始终坚持“人本、诚信、创新、共赢”的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顾客为中心”的企业服务宗旨,竭诚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一流服务,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指导和洽谈业务。公司秉承“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信托理念,将“诚信为本、合规经营”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不断提升公司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三)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5996.574797.264497.43负债总额2142.901714.321607.18股东权益合计3853.673082.942890.25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24337.7119470.1718253.28营业利润5089.294071.433816.97利润总额4375.973500.783281.98净利润3281.982559.942363.0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281.982559.942363.03十五、 发展规划(一)公司发展规划1、发展计划(1)发展战略作为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技术支撑,正在转变发展思路,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公司顺应产业的发展趋势,以“科技、创新”为经营理念,以技术创新、智能制造、产品升级和节能环保为重点,致力于构造技术密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品质优良、持续发展的新型企业,推进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经营目标目前,行业正在从粗放式扩张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公司将进一步扩大高端产品的生产能力,抓住市场机遇,提高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注重技术创新,提升公司科技研发能力;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开发应用节能减排染整技术,保持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按照公司治理准则的要求规范公司运行,提升运营质量和效益,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行业的标杆企业。2、具体发展计划(1)市场开拓计划公司将在巩固现有市场基础上,根据下游行业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特点,以新技术新产品为支撑,加快市场开拓步伐。主要计划如下:a、密切跟踪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建立市场、技术、生产多部门联动机制,提高公司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 b、进一步完善市场营销网络,加强销售队伍建设,优化以营销人员为中心的销售责任制,激发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c、加强品牌建设,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充分利用互联网宣传途径,扩大公司知名度,增加客户及市场对迎丰品牌的认同感; d、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市场,推进省内外市场的均衡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场占有率。(2)技术开发计划公司的技术开发工作将重点围绕提升产品品质、节能环保、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展开。公司将在现有专利、商标等相关知识产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将技术研发成果整理并进行相应的专利申请,通过对公司无形资产的保护,切实做好知识产权的维护。为保证上述技术开发计划的顺利实施,公司将加大科研投入,强化研发队伍素质,创新管理机制和服务机制,积极参加行业标准的制定,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开发能力。(3)人力资源发展计划培育、拥有一支有事业心、有创造力的人才队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对人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人才对公司发展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显现。为此,公司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a、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培育优秀技术人才、管理人才;b、加强与高校间的校企人才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开展技术合作和人才培养,全面提升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c、加强对基层员工的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和自动化设备的操作能力,有效提高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d、积极探索员工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4)企业并购计划公司将抓住行业整合机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充分利用现有的综合竞争优势,整合有价值的市场资源,推进收购、兼并、控股或参股同行业具有一定互补优势的公司,实现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经营规模和市场竞争能力。(5)筹融资计划目前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新生产线建设、技术改造、科技开发、人才引进、市场拓展等方面均需较大的资金投入。公司将根据经营发展计划和需要,综合考虑融资成本、资产结构、资金使用时间等多种因素,采取多元化的筹资方式,满足不同时期的资金需求,推动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积极利用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为公司的长远发展筹措资金。3、面临困难公司资产规模将进一步增长,业务将不断发展和扩大,但在战略规划、营销策略、组织设计、资源配置,特别是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同时,公司今后发展中,需要大量的管理、营销、技术等方面的人才,也使公司面临较大的人才培养、引进和合理使用的压力。公司必须尽快提高各方面的应对能力,才能保持持续发展,实现各项业务发展目标。(1)资金不足发展计划的实施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目前公司融资手段较为单一,所需资金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解决,融资成本较高,还本付息压力较大,难以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能否借助资本市场,将成为公司发展计划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如果不能顺利募集到足够的资金,公司的发展计划将难以如期实现。(2)人才紧缺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在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生产经营管理方面,高级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相对缺乏,将影响公司进一步提高研发能力和管理水平。因此,能否尽快引进、培养这方面人才将对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公司未来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4、采用的方式、方法或途径建立多渠道融资体系,实现公司经营发展目标公司拟建立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改变融资渠道单一依赖银行贷款的现状,为公司未来重大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筹集所需资金,确保公司经营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加强与商业银行的联系,构建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及时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缓解公司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压力。(1)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高层次人才,应对经营规模快速提升面临的挑战公司现有人员在数量、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将不能完全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需求,公司需加快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力度,确保高素质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以及营销人才满足公司发展需要。为此,公司拟采取下列措施:(1)加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通过建立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和公平有序的职业晋升机制,吸引优秀的技术、营销、管理人才加入公司,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2)进一步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员工激励与约束机制,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企业文化,强化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保持公司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和积极性;(3)加强年轻人才的培养,建立人才储备机制,增强公司人才队伍的深度和厚度,形成完整有序的人才梯队,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2)以市场需求为驱动,提高公司竞争能力公司将以市场为导向,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密切跟踪印染行业政策及最新发展动向,推动科技创新和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开拓高端市场,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容,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最终实现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二)保障措施1、创新融资体制机制拓宽融资渠道,鼓励企业通过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租赁等形式获得运营资金。推进能源资产证券化,有效盘活存量资产,为存量结构优化提供资金保障。加强金融机构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项目和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财政投资,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增强对社会资本的引导、带动作用。2、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国内大企业集团总部、区域性总部以及营销、研发、财务等职能总部落户。制定总部经济发展重大政策、战略规划,在总部企业财税、用地、人才等方面完善政策体系。适当放宽总部企业所需人才的户籍管理,在置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对专业人才予以便利。3、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部门间沟通协调机制,制定考核机制,把产业发展工作纳入责任评价考核体系。组织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对产业标准贯彻落实的监管。4、做好项目建设服务新建项目向重点区域集聚,建立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健全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推行全天候、多方位的一站式服务,对产业项目实行能办即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繁事简办。5、完善产业监管体系强化产业监管,健全监管组织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监管规则,创新监管方式,加大对产业战略规划和政策标准落实,提高监管效能。6、开展宣传推广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发展产业现代化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广泛宣传产业相关知识,提高社会认知度认可度,营造各方共同关注、支持产业现代化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产业现代化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十六、 SWOT分析说明(一)优势分析(S)1、工艺技术优势公司一直注重技术进步和工艺创新,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设备,不断加大自主技术研发和工艺改进力度,形成较强的工艺技术优势。公司根据客户受托产品的品种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工艺技术参数,以满足客户需求,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艺技术。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工艺研发,公司已经建立了丰富完整的产品生产线,配备了行业先进的设备,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工艺,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2、节能环保和清洁生产优势公司围绕清洁生产、绿色环保的生产理念,依托科技创新,注重从产品结构和工艺技术的优化来减少三废排放,实现污染的源头和过程控制,通过引进智能化设备和采用自动化管理系统保障清洁生产,提高三废末端治理水平,保障环境绩效。经过持续加大环保投入,公司已在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3、智能生产优势近年来,公司着重打造 “智慧工厂”,通过建立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自动输送系统,将企业的决策管理层、生产执行层和设备运作层进行有机整合,搭建完整的现代化生产平台,智能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公司的订单管理和工艺流程的优化,在确保满足客户的各类功能性需求的同时缩短了产品交付期,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增强了对客户的服务能力。4、区位优势公司地处产业集聚区,在集中供气、供电、供热、供水以及废水集中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源配套优势明显。产业集群效应和配套资源优势使公司在市场拓展、技术创新以及环保治理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5、经营管理优势公司拥有一支敬业务实的经营管理团队,主要高级管理人员长期专注于印染行业,对行业具有深刻的洞察和理解,对行业的发展动态有着较为准确的把握,对产品趋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瞻能力。公司通过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等方式,建立了一支团结进取的核心管理团队,形成了稳定高效的核心管理架构。公司管理团队对公司的品牌建设、营销网络管理、人才管理等均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及时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对公司战略和业务进行调整,为公司稳健、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二)劣势分析(W)1、资本实力不足公司发展主要依赖于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公司产能建设、研发投入及日常营运资金需求较大,目前的信贷模式难以满足公司的资金需求,制约公司发展。尤其面对国外主要竞争对手的资本实力,以及智能制造产业升级需求,公司需要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优化产品结构,增强自身的竞争力。2、产能瓶颈制约公司产品核心技术国内领先,产品质量获得客户高度认可,但未来随着业务规模扩大、产品质量和性能不断提升,订单逐年增加,公司现有产能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面对未来逐年上升的产品需求量,产能成为制约公司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可能会削弱公司未来在国内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三)机会分析(O)1、符合我国相关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近年来,我国为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先后出台了多项发展规划或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政策的出台鼓励行业开展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促进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有利于本行业健康快速发展。2、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广阔的终端消费市场及逐步升级的消费需求都将促进行业持续增长。3、公司具备成熟的生产技术及管理经验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工艺研发,公司已经建立了丰富完整的产品生产线,配备了行业先进的染整设备,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工艺,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染整综合服务。公司通过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等方式,建立了一支团结进取的核心管理团队,形成了稳定高效的核心管理架构。公司管理团队对行业的品牌建设、营销网络管理、人才管理等均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及时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对公司战略和业务进行调整,为公司稳健、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4、建设条件良好本项目主要基于公司现有研发条件与基础,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的要求,通过对研发测试环境的提升改造,形成集科研、开发、检测试验、新产品测试于一体的研发中心,项目各项建设条件已落实,工程技术方案切实可行,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全面提高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具备实施的可行性。(四)威胁分析(T)1、技术风险(1)技术更新的风险行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对行业新进入者存在着较高的技术壁垒。公司需要自行研制工艺以保证产成品的稳定性。作为新兴行业,其生产技术和产品性能处于快速革新中,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如果公司在技术革新和研发成果应用等方面不能与时俱进,将可能被其他具有新产品、新技术的公司赶超,从而影响公司发展前景。(2)人才流失的风险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其技术含量较高,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控制对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优秀的人才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国内外同行业企业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若公司未来不能在薪酬待遇、晋升体系、工作环境等方面持续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可能会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同时现有管理团队成员及核心技术人员也可能流失,这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3)技术失密的风险公司在核心技术上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公司制定了严格的保密制度并严格执行,但上述措施仍无法完全避免公司核心技术的失密风险。如果公司相关核心技术的内控和保密机制不能得到有效执行,或因行业中可能的不正当竞争等使得核心技术泄密,则可能导致公司核心技术失密的风险,将对公司发展造成不利影响。2、经营风险(1)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公司的发展受行业整体景气指数影响较大。行业与我国乃至全球的宏观经济走势联系紧密,使得公司面临着一定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近年来,国际宏观经济复苏程度较为有限,且我国宏观经济也正处于由高增长转向平稳增长的过渡时期。未来,若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无法好转,将可能影响到行业的外部需求,从而使得公司面临产品需求、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2)产业政策变化、下游行业波动及客户较为集中的风险行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受宏观经济状况、产业政策、产业链各环节发展均衡程度、市场需求、其他能源竞争比较优势等因素影响,呈现一定波动性。未来若主要客户因产业政策变化、下游行业波动或自身经营情况变化等原因,减少对公司的采购而公司未能及时增加其他客户销售,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及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3)原材料价格波动与供应商集中的风险若未来公司主要原材料市场价格出现异常波动,公司产品售价未能作出相应调整以转移成本波动的压力,或公司未能及时把握原料市场行情变化并及时合理安排采购计划,则有可能面临原料采购成本大幅波动从而影响经营业绩的风险。公司与主要供应商形成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虽然该等合作关系能保障公司原料的稳定供应、提升采购效率,但若主要原料供应商未来在产品价格、质量、供应及时性等方面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3、市场竞争风险近年来相关行业发展迅速,行业集中度较高,竞争优势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业内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竞争焦点也由原来的重规模转向企业的综合实力竞争,包括产品品质、技术研发、市场营销、资金实力、商业模式创新等。如果公司不能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日益增强的市场竞争压力,不能充分发挥公司在技术、质量、营销、服务、品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无法持续保持产品的领先地位,无法进一步扩大重点产品以及新研发产品的市场份额,公司将面临较大的同业企业市场竞争风险。4、内控风险近年来,公司业务不断成长,资产规模持续扩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但随着经营规模的迅速增长,特别是未来募集资金到位和投资项目实施后,公司的资产规模及营业收入将进一步上升,从而在公司管理、科研开发、资本运作、市场开拓等方面对管理层提出更高的要求,增加公司管理与运作的难度。倘若公司不能及时提高管理能力以及充实相关高素质人才以适应公司未来成长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将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利的影响。5、财务风险(1)毛利率波动及低于同行业的风险公司毛利率的变动主要受产品销售价格变动、原材料采购价格变动、产品结构变化、市场竞争程度、技术升级迭代等因素的影响。若未来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原材料价格上升,公司未能有效控制产品成本;公司未能及时推出新的技术领先产品有效参与市场竞争等情况发生,公司毛利率将存在波动加剧的风险,公司毛利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状况可能一直持续,将对公司盈利能力造成负面影响。(2)应收款项回收或承兑风险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司应收款项金额可能上升。如果客户信用管理制度未能有效执行,或者下游客户因经营过程受宏观经济、市场需求、产品质量不理想等因素导致其经营出现困难,将会导致公司应收款项存在无法收回或者无法承兑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的收入质量及现金流量造成不利影响。(3)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低于同行业的风险如果未来公司账龄半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坏账实际发生比例超过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将对公司的业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6、法律风险(1)知识产权保护风险若公司被竞争对手诉诸知识产权争端,或者公司自身的知识产权被竞争对手侵犯而采取诉讼等法律措施后仍无法对公司的知识产权进行有效保护,将对公司的品牌形象、竞争地位和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2)产品质量、劳动纠纷责任等风险公司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因产品质量瑕疵、劳动纠纷等其他潜在事由引发诉讼和索赔风险。如果公司遭遇诉讼和索赔事项,可能会对公司的企业形象与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