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 代谢 第1讲 酶和ATP 第Ⅰ课时 双基保分检测卷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385328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 代谢 第1讲 酶和ATP 第Ⅰ课时 双基保分检测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 代谢 第1讲 酶和ATP 第Ⅰ课时 双基保分检测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 代谢 第1讲 酶和ATP 第Ⅰ课时 双基保分检测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讲 酶和ATP第课时 双基保分检测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内酶的分布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催化ATP水解的酶在活细胞中都有分布B人体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含有催化丙酮酸转化为CO2的酶C人体肌细胞内的RNA聚合酶只分布在细胞核中D酶通过为化学反应供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解析:选A活细胞中均需消耗能量,催化ATP水解的酶在活细胞中都有分布,A正确;人体细胞的线粒体中含有催化丙酮酸转化为CO2的酶,B错误;人体肌细胞内的RNA聚合酶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少数分布在线粒体中,C错误;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D错误。2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的合成不一定都需要消耗有机物和氧气B人的造血干细胞和肌细胞中不存在相同的酶C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所需的能量由ATP供应D主动运输会导致细胞内ATP的含量明显增加解析:选A光合作用光反应合成ATP时,既不消耗有机物,也不消耗氧气,A正确;人的造血干细胞和肌细胞中都存在和细胞呼吸有关的酶,B错误;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不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主动运输消耗ATP,另外,ATP在细胞中含量很少,不会出现明显增多的现象,D错误。3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将一定量的淀粉与淀粉酶进行混合,图中曲线为麦芽糖生成量情况,曲线或为在P点时改变某一条件后所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所示麦芽糖生成速率不断减小说明淀粉酶活性不断降低B在P点时若降低温度会得到曲线,若提高温度会得到曲线C在P点时若适当降低pH、将酶换成无机催化剂均会得到曲线D在P点时若增加一定量的淀粉会得到曲线解析:选C曲线是在最适pH条件下得到的,故在P点时适当提高或降低pH均会得到曲线;酶的催化效率高于无机催化剂,故将酶换成无机催化剂也会得到曲线,C正确。曲线所示麦芽糖生成速率不断减小是淀粉不断被消耗,含量减少所致,淀粉酶活性不改变,A错误。曲线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得到的,故在P点时提高温度或降低温度均会得到曲线,B错误。在P点时若增加淀粉量会使最终生成的麦芽糖总量增加,而图中麦芽糖的最终生成量是恒定的,所以曲线不是增加淀粉量造成的,D错误。4(2018中原名校质量考评)某同学在进行某一酶促反应实验时,第一次实验测得生成物的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中曲线a所示,第二次实验仅对第一次实验中的条件进行了一处调整,实验结果如曲线b所示。该同学改变的条件可能是()A酶的种类B酶的用量C底物浓度 D反应温度解析:选C从两条曲线可以看出,两次实验中反应速率均逐渐减慢,一段时间后反应终止,生成物不再增加,但两次实验中生成物的总量不同。如果改变酶的种类或反应温度,要么反应无法进行,要么反应总时间发生改变,但反应终止后生成物总量不会改变;如果改变酶的用量,反应总时间可能发生改变,但反应终止后生成物总量不会改变;如果改变底物的浓度,将会影响反应的速率和生成物总量,反应终止后生成物总量必然改变。5如图为ATP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也是构成DNA和RNA的五碳糖B图中指高能磷酸键,在ATP分子中共有3个C图中是mRNA与质粒共有碱基之一D图中是构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解析:选C由图可知,依次表示核糖、高能磷酸键、腺嘌呤、腺嘌呤核糖核苷酸。DNA分子中不含核糖,A错误;ATP分子中有3个磷酸键,高能磷酸键只有2个,B错误;质粒为环状DNA分子,DNA与RNA共有的碱基有腺嘌呤、鸟嘌呤和胞嘧啶,C正确;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构成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D错误。6细胞所处的能量状态用ATP、ADP和AMP之间的关系式来表示,称为能荷,公式如下:能荷,其中AMP为一磷酸腺苷。能荷对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高能荷时,ATP生成过程被抑制,而ATP的利用过程被激发;低能荷时,其效应相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根据能荷的公式组成,推测一般情况下细胞能荷数值小于1B细胞中ATP、ADP和AMP之间可以相互转化C细胞在吸收Mg2时,能荷较低D能荷及其调节是生物界的共性解析:选C细胞吸收Mg2依靠主动运输,需消耗ATP,故ATP的利用过程被激发,此时应处于高能荷状态。7(2019届高三丰台区检测)如图是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的4个组别,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是3号与4号的自变量B1号为对照组,其余为实验组C1号与4号对照,说明酶具有高效性D3号和4号实验可置于90 水浴中进行解析:选B3号与4号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无机催化剂和酶),温度是3号与4号的无关变量,A错误。1号未施加某一自变量,为对照组;2号、3号、4号均施加了某一自变量(分别是高温、无机催化剂、酶),B正确。3号(加入无机催化剂)与4号(加入酶)对照,说明酶具有高效性,C错误。90 水浴会使酶变性失活,所以3号和4号实验不可置于90 水浴中进行,D错误。8(2019届高三辽宁大连期末)下列试管中加入碘液后变成蓝色的是()试管试管中的内容物条件12 mL淀粉溶液2 mL清水37 ,5 min22 mL淀粉溶液2 mL唾液37 ,5 min32 mL淀粉溶液2 mL唾液95 ,5 min42 mL淀粉溶液2 mL稀释的唾液37 ,5 min52 mL淀粉溶液2 mL唾液3滴盐酸37 ,5 minA.1、3、5 B2、3、4C2、4、5 D1、4、5解析:选A 1号试管中缺少唾液淀粉酶,淀粉不发生水解;3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在高温下变性失活,不能发挥催化作用;5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在盐酸作用后变性失活,不能发挥催化作用。因此,1、3、5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变成蓝色。2号试管中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催化水解,4号试管中稀释的唾液也具有催化作用,因此,2、4号试管中均不含淀粉,加入碘液后不变蓝。9如图是研究物质甲和物质乙对某种酶活性影响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甲能提高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物质乙能提高该种酶的催化活性C减小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甲对该种酶的影响D增大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乙对该种酶的影响解析:选D在底物浓度较低且同一底物浓度下,加入酶和物质甲后反应速率比只加酶的反应速率大,说明物质甲提高了酶的催化活性,即降低了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且减小底物浓度不能消除物质甲对该种酶的影响;在底物浓度较低且同一底物浓度下,加入酶和物质乙后反应速率比只加酶的反应速率小,说明物质乙降低了酶的催化活性;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底物浓度较大时,加入物质乙和酶时与只加酶的反应速率一样,说明增大底物浓度可消除物质乙对该种酶的影响。10为使反应物A产物P,采取了有酶催化(最适温度和pH)和有无机催化剂催化两种催化方法,其能量变化过程用图甲中两条曲线表示;图乙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A距离b可反映无机催化剂催化效率比有酶催化时效率低的原因B适当升高温度,有酶催化时的曲线对应的距离a将下降C图乙中可代表蔗糖,那么可代表果糖和葡萄糖D图乙所示过程可以说明酶具有专一性解析:选B 图甲所示为最适温度和pH下的酶促反应,则适当升高温度时,酶降低活化能的程度减弱,即a将上升。11(2018江西师大附中检测)图甲表示植物和人的淀粉酶在不同pH条件下的活性,图乙表示a、b、c三种脱氢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相同时,pH也可以相同若环境由中性变成酸性,人淀粉酶的活性逐渐升高a、b酶活性相同时,温度对酶的影响相同c酶的最适温度应等于或大于40 A BC D解析:选B图甲中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pH6的条件下,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相同,正确; 若环境由中性变成酸性,人淀粉酶的活性逐渐降低,错误;图乙中两条实线的两个交点说明 a、b酶活性相同,其中右侧交点对应的温度对a酶是促进作用,对b酶是抑制作用,错误; 根据图乙中虚线分析,c酶的最适温度应等于或大于40 ,正确。 12研究人员以HCl溶液和淀粉酶为实验材料,探究它们对蛋白质和淀粉的催化水解作用,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两图中,物质甲、乙分别为蛋白质和淀粉B图1、图2实验所用催化剂分别是HCl溶液和淀粉酶C该实验可证明酶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D该实验可证明淀粉酶具有降低活化能的作用解析:选D酸能催化多糖、蛋白质等物质水解,故能同时催化蛋白质和淀粉水解的是HCl溶液(图1);酶(淀粉酶)具有专一性,只能催化一种物质(淀粉)水解(图2),所以乙是淀粉,甲为蛋白质。对比两图中乙的分解速度可以看出,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远远低于酶;本实验没有反映出酶具有降低活化能的作用。二、非选择题13过氧化氢酶在食品工业中被用于除去制造奶酪的牛奶中的过氧化氢,也被用于食品包装,防止食物被氧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过氧化氢酶能够促进牛奶中过氧化氢的分解,其作用机理是_。(2)某同学为证明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不是RNA,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材料和试剂: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试管夹、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酶溶液、用蛋白酶处理过的过氧化氢酶溶液、用RNA酶处理过的过氧化氢酶溶液。实验步骤:取三支试管,分别编号为甲、乙、丙,分别加入_;向甲试管中滴加两滴过氧化氢酶溶液,乙、丙试管的处理分别是_;观察三支试管中气泡产生的速率。实验结果:甲、乙两试管中气泡产生的速率基本相同,丙试管中几乎没有气泡产生。实验结论:_。(3)若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则实验的设计思路是_。答案:(1)降低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活化能(2)实验步骤:等量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乙试管中加等量的用RNA酶处理过的过氧化氢酶溶液、丙试管中加等量的用蛋白酶处理过的过氧化氢酶溶液实验结论: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不是RNA(3)设置一定的温度梯度,每个温度条件下都设置一个加酶和一个不加酶的两组实验14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重要的物质,它为细胞的许多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回答下列问题:(1)ATP能在动物细胞的_中产生,ATP发挥作用的机理是远离由_构成的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能量。(2)在叶绿体中的_上能形成ATP。如果对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突然遮光,则短时间内叶绿体内ATP/ADP的比值变化情况是_。(3)在细胞内ATP的含量并不高,但可以满足细胞生命活动对ATP的大量需要,这是因为_。(4)ATP分子可以转化为ADP,ADP可以进一步转化为AMP,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MP的名称为_,AMP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_。若用32P标记AMP,以该物质作为有关生理过程的原料,则在DNA复制和转录的产物中能检测到32P的是_(填“DNA复制”“转录”或“都不能”)。解析:(1)ATP在动物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TP水解的实质是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断裂释放其中的能量,用于生命活动,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构成。(2)叶绿体基粒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光反应,此部位能产生ATP。对植物突然遮光,则光反应产生的ATP减少,暗反应中C3的还原消耗ATP,ADP暂时积累,导致叶绿体内ATP/ADP降低。(3)细胞中ADP与ATP相互转化的速度快,可以满足细胞生命活动对ATP的大量需要。(4)AMP的名称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之一。AMP的结构中不含高能磷酸键。答案:(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腺嘌呤和核糖(2)类囊体薄膜下降(3)细胞内ATP 与ADP相互转化的速率快(4)一磷酸腺苷(或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AP转录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