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3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2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363615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3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3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3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一、选择题1赫鲁晓夫上台后,首先对农村做了实际调查,对农业和粮食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农业改革。下列结论不符合其调查结果的是()A农业生产管理过于集中B农民对劳动生产的成果漠不关心C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过高D农业发展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答案】C【解析】赫鲁晓夫时期,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已经阻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在这种体制下,农业生产实行集体化,管理集中,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要,A、B、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在斯大林体制下,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价格不会过高,C项错误,符合题意。2 19541959年,苏联农业产值以平均每年70%的速度在增长。1958年同1953年相比,谷物产量增长了91%。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A重点在农业方面B符合苏联的国情C实现了根本突破D取得了一定成效【答案】D【解析】材料中数据说明19541959年,苏联农业产值和谷物产量都有了实际的较大增长,这说明赫鲁晓夫在农业领域进行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故D项正确;A项没有体现材料主旨,排除;赫鲁晓夫改革在农业方面的部分措施不符合苏联的国情,排除B项;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排除C项。3.(2019甘肃武威六中学段考)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是一个勇于否定过去而又不能彻底摒弃历史遗产的人物。”李鸿章曾自嘲为“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的相同局限是()A.未推动社会发展进程 B.缺乏勇于改革的精神C.没有彻底改变旧体制 D.面临必然失败的命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不能彻底摒弃历史遗产”“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共同的局限性在于没有彻底改变旧体制,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4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A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B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C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D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答案】C【解析】材料中苏联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地方的经济自主权,故C项正确;1957年苏联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调整,并没有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也没有削弱公有制的主导地位,故A、B、D三项错误。5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政府的基础建设投资总额中,约27%投向了农业。这一投资数额在当时世界主要国家中居首位。由此可见()A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农业B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效率较低C勃列日涅夫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工作重点D苏联的农业问题已得到了有效解决【答案】B【解析】材料“苏联政府的基础建设投资总额中,约27%投向了农业”说明当时苏联农业集体化过程中效率极低,所以政府投入较多,故B项正确;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是工业,故A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把工业现代化作为工作重点,故C项错误;此时苏联农业面临重大问题,故D项错误。6就其实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A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B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C把重点放在农业方面D把重点放在工业方面【答案】B7.(2019河南周口大联考)1991年7月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了私有化法,根据这部法律,到1992年年底,苏联有将近一半的工业企业将脱离国家控制。由此可知,该法律()A.使苏联开始打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B.促进苏联尝试推行了国家资本主义C.不利于苏联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D.表明苏联全盘接受了市场经济模式【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该法律使苏联将近一半的国有工业企业转化成私人企业,这必然会削弱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经济基础,从而不利于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故C项正确。8“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面的好芯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这一改革导致苏联()A国民经济迅速好转B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C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国内局势失控并最终解体【答案】D【解析】材料“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说明这一改革导致苏联解体,由此可知该改革为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未见成效,故A项错误;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应是赫鲁晓夫改革,故B项错误;从斯大林模式开始,苏联国民经济比例就已严重失调,故C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苏联国内局势失控并最终解体,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上台:1953年下台:1964年上台:1964年下台:1982年材料二他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苏联文学报评论(1)从材料一看,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对苏联经济的作用如何?(2)结合史实说明,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评价?【答案】(1)作用:在一段时期内有一定效果,但长期而言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失败的境地,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经济存在的问题。(2)理解:赫鲁晓夫的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因此说“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但赫鲁晓夫改革又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所以说“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