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伴你行)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251660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伴你行)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名师伴你行)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名师伴你行)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作业(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作业时间:月日1战国文献中出现了“九州”的地理概念,豫州,并州,冀州等皆属中原,而如北方之幽州,南方之荆州,东南之扬州都已覆盖了传统上的四宜居地。“九州”的出现()A加速了统一局面的到来B表明原有封国不复存在C适应了尊王攘夷的需要D是华夏文明扩展的结果答案:D解析:在夏、商、周时代就存在“九州”的地域区划,故“加速了统一局面的到来”错误,排除A项;“九州”的地域区划和诸侯国的划分并不冲突,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无关;根据我国九州“覆盖了传统上的四宜居地”,说明华夏文明发展,周边的少数民族之地也成为中国九州的一部分,故D项正确。2商朝分封方国首领为侯、伯,方国依旧分布在原地;西周封邦建国,把军事要地和经济富庶地区都控制在统治集团手中。这种分封的变化()A形成了君主专制的统治秩序B确立了血缘情感统治的主要方式C实现了中央对土地的直接控制D破坏了原有的社会血缘组织结构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的影响。根据所学,君主专制的统治秩序形成于秦代,故A项错误;西周分封制是血缘关系与政治等级相结合的主要统治方式,故B项错误;郡县制下中央能直接控制地方,故C项错误;“把军事要地和经济富庶地区都控制在统治集团手中”打破了原有方国之下的血缘组织关系,故D项正确。3在档案文献的编纂与传承之中,殷商的文字多以卜辞为主,专门记录鬼神之事,而殷商之后的文字以史官记事为主,如“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据此转变可推断周代()A逐渐进入有文字依据的信史时代B文字书写趋于简单与规范C神权与王权进一步结合D对人的社会实践更为尊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历史文献和思想转变。步入信史时代是从商朝开始的,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文字记录情况,不是文字本身的书写问题,故B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周朝神权和王权的结合不像商朝那般紧密,故C项错误;据题干中“殷商的文字多以卜辞为主,专门记录鬼神之事”到“殷商之后的文字以史官记事为主,如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可知,记载内容由重鬼神到重人事,反映了人的作用逐渐被重视,故D项正确。4司马迁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里说:“及至厉王,以恶闻其过,公卿惧诛而祸作,厉王遂奔于彘,乱自京师始,而共和行政焉。”司马迁在此沿用了西周史官这一段记录,并以公元前841年作为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端。这主要说明()A司马迁所述内容是第一手史料B贵族共同协商执政以应对危局C周召共和开启了共和制的开端D贵族干预政治表明分封制崩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西周政治的特点。司马迁所处的西汉时期距西周年代久远,其对西周历史的著述是根据西周史官的记录而成,并非第一手史料,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乱自京师始,而共和行政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厉王由于施行暴政,引发了国人暴动,召公和周公两相协商共同执政以应对危局,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共和行政”指的是召公和周公共同行政而非共和制的开端,故C项错误;根据史实不难得知,分封制走向崩溃是在战国而非西周时期,故D项错误。5有学者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段话重在强调分封制()A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B有利于巩固西周的统治C促进了各地区文化交流D加速了中华民族的融合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对中原文明传播的作用。根据题目中关键信息“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得出,分封制的实行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故A项正确;材料未强调分封制对西周统治的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原文明向外传播,没有体现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族融合的信息,故D项错误。6西周时期,有彝铭(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上载有“铸兹宝簠以享以孝于大宗皇祖、皇妣、皇考、皇母”和“其万年子子孙孙永用享孝于大宗”等语句。这些铭文反映了当时()A宗法关系与皇权相结合B血缘关系影响政治生活C祭祀旨在宣扬君权神授D僭越周礼的行为被遏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西周时期血缘关系对政治生活的影响。皇帝制度创立于秦朝,西周并无“皇权”一说,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大宗皇祖、皇妣、皇考、皇母”和“子子孙孙永用享孝于大宗”强调了大宗的特殊地位,宣扬了血缘继承关系,因此西周时期将大宗的地位刻在青铜器上体现了血缘关系对政治生活的影响,故B项正确;“君权神授”指君主的权力由神授予,材料表明君权来源于大宗血缘继承,故C项错误;材料与僭越周礼无关,故D项错误。7公元前892年周懿王死后,其叔姬辟方趁内忧外患、形势混乱之际即位,是为周孝王。但周孝王死后,王臣、诸侯等却一致拥戴周懿王的太子姬燮继位,是为周夷王。这反映出当时()A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B嫡庶观念仍较为牢固C诸侯可操纵王室事务D宗法意识已日趋淡薄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西周后期宗法制对王位继承的影响。材料“王臣、诸侯等却一致拥戴周懿王的太子姬燮继位”表明诸侯仍然承认周天子的共主地位,分封制并没有遭到严重破坏,故A项错误;材料中周懿王叔姬辟方属于小宗的后代,王位回到周懿王的太子姬燮表明回归嫡长子继承,体现嫡庶观念仍较为牢固,故B项正确;“诸侯可操纵王室事务”是对材料的曲解,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一致拥戴周懿王的太子”说明宗法意识仍旧很强,故D项错误。8春秋战国时期,以“亲亲”为纽带的“孝”逐渐让位于以“尊尊”为纽带的“忠”,后者很快在政治伦理体系中成为重要的道德规范。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A血缘宗法制度的破坏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C政治伦理观念的变化D诸侯国各种矛盾的缓和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的衰落。根据材料中“以亲亲为纽带的孝逐渐让位于以尊尊为纽带的忠”可知,血缘关系的成分逐渐减弱,体现了血缘宗法制度遭到破坏,故A项正确;材料内容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无关,故B项错误;C项是材料反映现象的体现,并没有说明实质,错误;这种政治道德的转变与诸侯国矛盾的缓和无关,故D项错误。9西周时期,“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这反映了当时()A政治等级建立在土地占有的基础上B重农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经济政策C利益分配不公导致贵族间的矛盾D关注民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等级制度。材料中“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讲述的是西周时期不同等级占有土地的多少,后面又讲到土地占有的不同导致各等级享有的权力也不同,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国家重视农业,故B项错误;材料中讲到分封制下各等级所分封的土地多寡,并不能体现贵族之间因为利益分配不公而产生矛盾,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反映关注民生,故D项错误。10周王拥有的最高权力因宗法分封而兴,亦因之而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分封制是对宗法王权的一个制约因素。这意在说明周代()A君主权力受到宗法关系限制B血缘关系对贵族政治的制约C家国一体政治架构开始形成D宗法分封对王权的双重影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西周时期分封制、宗法制与王权的关系。根据材料中“周王拥有的最高权力因宗法分封而兴,亦因之而衰”并结合所学可知,宗法分封制度一方面有利于维护王权,另一方面又制约王权,故D项正确;A项只是看到了其制约作用,不够全面;B项是宗法分封对贵族政治的影响,与材料中王权不符;家国一体是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的产物,材料未涉及,故C项错误。11春秋时期,郑国在泰山下有一块封地,叫作枋(fn)田,原为周王封给郑国作为祭祀泰山的场所;鲁国在许国有一块封地,叫许地(今河南许昌)。公元前715年,郑鲁两国协商,本着就近原则将两块封地交换。这反映出()A经济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化B诸侯国交往更注重现实利益C诸侯国封地所有权观念淡薄D周礼制度的约束力被削弱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时期周礼的衰落。材料反映的依旧是分封制,故A项错误;材料仅能反映诸侯国交往的小部分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本着就近原则将两块封地交换”反映的是对土地所有权的重视,故C项错误;郑鲁两国私自将两块封地交换,是对周礼的破坏,故D项正确。12.春秋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平原君门客四千,孟尝君门客三千,信陵君门客三千,春申君门客三千。诸侯公卿对人才的渴求()A导致宗法分封制的瓦解B冲击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权威C加剧了诸侯之间的纷争D冲击了贵族世卿世禄制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盛行养士之风所产生的影响。养士之风并没有导致宗法分封制瓦解,故A项错误;诸侯公卿对人才的渴求,与冲击周天子天下共主的权威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诸侯之间的纷争促使养士之风的盛行,C项因果关系倒置,故错误;诸侯公卿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不论出身,冲击了世卿世禄制,故D项正确。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宗法制在周代完备而严格,继位的族长在宗族中有对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对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拥有经济的支配权。同一宗族内,“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这种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君统宗统的合一。摘编自冯尔康等中国宗族史材料二清末民初,宗族组织原则发生了某些变化。1905年,上海王、朱两氏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从事家族立宪”。1918年该族增订族会章程,1924年修改,并经会员大会讨论通过。曹氏宗族的管理体制也开始近代化,规定族众有参与宗族事务的重大权力。此外,浙江绍兴阮氏宗族在1923年之前设立该族议事、执行二部,实行任期制,由选举产生。摘编自常建华撰中国文化通志宗祖志(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周代宗法制的特点,并分析该制度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民初宗族管理和周代相比有何不同。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3)我们应如何认识宗法制的这种演变?答案:(1)特点:嫡长子继承制;体系完备;等级森严(族长具有专断权力);与政治关系密切(家国一体)。影响:积极方面,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提高民族凝聚力。消极方面,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约束。(2)不同:宗族管理具有民主性、规范化和分权色彩,与政治关系分离。背景:政治近代化的推动(维新运动、清末立宪运动、辛亥革命或中华民国的成立);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思想的解放、近代媒体的发展;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资本主义的发展等。(3)认识:由等级森严发展到具有民主色彩,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言之有理即可)。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晋献公曾祖父(非嫡长子)被封到曲沃(自然条件好)后,大力发展农业,力量壮大起来。经过七十年时间,晋献公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将晋国国君消灭。西周天子对此违反宗法制度的行为束手无策。晋献公即位后,地位不稳,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强大,威胁到国君,于是,晋献公将同姓的公族消灭殆尽。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无公族”。虽然消除了公族内部对君位的威胁,可是这样一来,政权就渐渐落到卿大夫手中。这种卿权坐大的现象在秦国却并不严重。晋国的卿权强大,发展到最后便是韩、赵、魏三家分晋,强大统一的晋国顷刻间消失了。卿权坐大是春秋时期历史的必然,但发生在晋国等少数诸侯国中又是历史的偶然。摘编自王立群历史从未走远王立群读史札记等材料二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不论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相关历史背景,试从“历史的必然与偶然”的角度分析晋国解体的原因。(2)提炼材料二所反映的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予以说明。答案:(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宗法制度遭到破坏;经济上,井田制在不断瓦解;文化上,礼崩乐坏。最终三家分晋只不过是周王朝走向解体的一个缩影,它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晋献公将同姓的公族消灭殆尽,导致“晋无公族”,削弱了其统治的宗族支持基础,这是晋国卿权坐大和晋国走向解体的偶然因素。(2)观点:历史的偶然性中蕴含着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说明:西安事变前夕,民族矛盾激化,团结抗日成为社会的一种潮流;蒋介石抗日步伐迟缓及加速“围剿”的做法,必然会导致事变,这些都是西安事变爆发的必然原因。但它最终是通过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扣押蒋介石的偶然形式表现出来,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