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8-2019学年高考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改革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1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247709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8-2019学年高考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改革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课标)2018-2019学年高考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改革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课标)2018-2019学年高考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改革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改革单元检测(一)A组经典模拟卷1.公元前498年,针对鲁国三位国相超越规格的城墙,孔子协助鲁定公实施“堕三都”的行动,最终失败;公元前453年,晋被赵、韩、魏三家成功瓜分。这两个历史事件反映了()A.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本质B.战国时代的到来C.当时社会转型带来的动荡D.统一趋势的加强解析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本质是诸侯间掠夺战争,这与材料中“堕三都”失败及“三家分晋”无关,故A项错误;公元前476年才进入战国时期,材料中时间公元前498年依然是春秋时期,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鲁国三位国相超越规格的城墙”、“堕三都”失败及“三家分晋”可知原有的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这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带来的动荡,故C项正确;材料中现象反映着社会分裂割据,没有体现统一趋势的加强,故D项错误。答案C2.历史上最早设县的是楚国和秦国。春秋后期各国县数骤增,到战国时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秦汉时期推行全国,达千余县之多;春秋至秦汉时期郡县制的变迁()A.加强了君主专制 B.拓展了中国疆域C.实现了国家统一 D.推动了官僚政治解析“春秋后期”没有确立“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春秋后期各国县数骤增,到战国时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并没有使疆域得到空前的扩大,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是分裂的时期,故C项错误;“春秋后期各国县数骤增,到战国时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秦汉时期推行全国,达千余县之多”可知,在郡县制下,官员由国家统一安排,并从春秋至秦汉,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官僚政治体系,故D项正确。答案D3.春秋时期,晋文公创立六卿制,掌管晋国政治、军事和外交事务,按照“长逝次补”的规则轮流执政。到战国初期,几大卿族在斗争中仅剩韩、赵、魏三家。晋国六卿制()A.是晋国确立霸业的条件B.为晋国分裂埋下的隐患C.是西周分封制度的延续D.是秦朝九卿制度的基础解析根据题目中“到战国初期,几大卿族在斗争中仅剩韩、赵、魏三家”得出:题目强调的是晋国六卿制为晋国分裂所埋下的隐患,并非使得晋国确立霸业的条件,故A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分封制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与题目中“按照长逝次补的规则轮流执政”不相符,故C项错误;题目中并未牵涉秦朝的九卿制度与晋国六卿制的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B4.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从秦汉到明清,分封和郡县的优劣争论,众说纷纭,延续了两千多年。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根本区别就在于()A.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不同B.君权和相权的制衡关系不同C.贵族和官僚的利益诉求不同D.对国家治乱的直接影响不同解析分封制下诸侯拥有较大的权力,诸侯国有一定的独立性,而郡县制下地方服从中央,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故A项正确;分封制和郡县制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与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无关,故B项错误;分封制下贵族垄断政权,而郡县制使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但这并非两者的根本区别,故C项错误;分封制前期巩固了西周的统治,后期遭到破坏,而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但这并非两者的根本区别,故D项错误。答案A5.商鞅列传中记载: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当时的秦国()A.变法深入贯彻 B.变法违背民意C.变法阻力重重 D.变法最终失败解析根据所学,商鞅变法是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习俗等领域推行全面改革,废除了旧制度,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分析材料,商鞅出逃后,受困于自己制定的制度。本题选A项。答案A6.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促进秦国经济发展和封建制度形成,汉代董仲舒却对商鞅进行过一定的批判,认为汉代很多社会问题源于商鞅,下列可能成为其理由的是()A.商鞅是法家代表,为专制主义政治服务B.商鞅确立土地私有制,易产生土地兼并C.商鞅提倡重农抑商,压抑社会经济活力D.商鞅奖励军功,冲击了门第对选官的影响解析汉武帝时期社会潜伏着危机: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匈奴为患,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董仲舒也为专制主义政治服务,不会“批判”商鞅,故A项错误;土地兼并是“汉代很多社会问题”来源之一,是商鞅确立对土地私有制的产物,故B项正确;汉武帝推行一系列重农抑商经济政策,不属于当时“汉代很多社会问题”的原因,故C项错误;汉武帝初年,起用儒学之士如董仲舒,也不是因为门第,不属于当时“汉代很多社会问题”的原因,故D项错误。答案B7.北魏时期政府多次下诏,规定:“百工伎巧,驺卒子息,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这主要反映出()A.政府注重保护传统的手工业技艺B.世袭制有利于手工业技术传承C.北魏政府严格限制私立学校发展D.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非常严格解析材料“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主要反映了政府注重对工匠的管控,而不是为了保护传统的手工业技艺,故A项错误;材料“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主要反映了政府注重对工匠的管控,而不是传承手工业技术,故B项错误;材料“不听私立学校”专指手工业技术学校,并不是针对所有的私立学校,故C项错误;据材料“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可知,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非常严格,故D项正确。答案D8.北魏迁都后,在都城洛阳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主要居住有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和朝贡使节、入朝的周边民族首领以及大多以朝贡使节名义进入洛阳的胡商贩客,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此举旨在()A.促进洛阳经济的恢复发展B.彰显民族政策的开明C.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D.缓和南北政权的矛盾解析A项是材料“大多以朝贡使节名义进入洛阳的胡商贩客”信息的作用,但不是目的,故A项错误;据材料“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可知,此举的目的是为了凸显正统,而不是彰显民族政策的开明,故B项错误;据材料“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可知此举的目的是为了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故C项正确;据材料“有归魏的南朝人士”可知,收留归魏的南朝人士,会加剧南北政权的矛盾,而不是缓和矛盾,故D项错误。答案C9.北齐均田令中,有“每丁给永业田(不必归还政府的土地)二十亩,为桑田,其中种桑五十根,榆三根,枣五根”的条文。隋朝均田令也规定了永业田必须“课之以桑、榆及枣”,“以备生生之资,以供养老之具”。据此可知()A.农民的负担逐渐减轻B.均田制推动了小农经济发展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D.政府的土地政策趋向于宽松解析材料中北齐与隋朝政府对永业田的种植情况进行了规定,这与农民的负担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北齐与隋朝政府对永业田的种植规定中桑、榆、枣的数量均较少,从“以备生生之资,以供养老之具”也可看出北齐与隋朝政府对永业田的种植规定符合家庭小农生产规模,推动了小农经济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中北齐与隋朝政府对永业田的种植情况进行了规定,这与农产品的商品化无关,故C项错误;封建政府推行限制土地兼并的土地政策,材料中均田制便是限制土地兼并的一种措施,故D项错误。答案B10.宋代以后,“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的情形比前代更为严重。导致这一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中央集权弱化 B.生产工具改进C.土地政策调整 D.重农抑商强化解析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强化,故A项错误;“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土地兼并严重的社会问题,土地兼并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故B项错误;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故C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强化会加剧土地兼并,因果倒置,故D项错误。答案C11.在宋朝,中央政府设转运使主管路级行政区的财赋,除宋神宗元丰改制时以外,宋朝始终没有放弃对转运使财赋运转的审计权,而且南宋还采用逐级申报财政的办法来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这表明在宋朝()A.中央以转运使监督地方行政长官B.政府重视完善地方监察体系C.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D.中央注重对地方的财政支持解析宋代设置通判监督地方行政长官,故A项错误;材料中对转运使的审计和监督体现了政府对地方财政权的控制而不是完善地方监察体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宋朝始终财赋运转的审计权,而且南宋还采用办法来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说明中央通过掌握地方财权来达到控制地方的目的,即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中央对地方财政权的严格控制,并没有说明中央注重对地方的财政支持,故D项错误。答案C12.北宋中期出现了“积贫积弱”的局面,主持变法的王安石认为北宋贫困的症结在于()A.冗官冗兵导致冗费B.中央集权过度导致地方无权C.生产少及土地兼并D.长期战争费用及缴纳“岁币”解析王安石认为冗官冗兵只是末节问题而不是根本,故A项错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属于国家结构形式的问题,与题干设问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王安石认为导致国家贫困的原因,不是开支过多,而是生产过少,导致农民贫困的原因是兼并和繁重的徭役,故C项正确;在王安石看来,战争费用和“岁币”只是开支,不是导致贫困的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答案C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为了在思想文化上进行控制,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发布了“焚书令”,禁止法家以外各学派的发展,“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为了提高皇权,在法律形式上规定:命为“制”、令为“诏”。“严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诛,至收族。灭大臣而远骨肉,贫者富之,贱者贵之。”“法令诛罚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汉代接受了秦亡的教训,在法律上“改秦之弊”。刘邦初入咸阳,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文帝即位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司法改革,废除连坐收孥法、废除诽谤妖言罪、废除肉刑。武帝时期,随着统治阶级由“无为”向“有为”的转化,法网渐趋繁密。董仲舒倡导的“引经决狱”之风兴起。在立法方面,董仲舒强调以经书为根据,提出了“亲亲得相首匿”、“原心定罪”等原则,这些原则对以后封建法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法律思想的不同之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法律思想变化的原因及历史价值。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发布了焚书令,禁止法家以外各学派的发展”得出:秦朝以法家思想为主;根据材料“严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诛,至收族。灭大臣而远骨肉,贫者富之,贱者贵之。”“法令诛罚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得出:秦朝轻罪重刑,严刑酷法。根据材料“刘邦初入咸阳,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文帝即位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司法改革,废除连坐收孥法、废除诽谤妖言罪、废除肉刑。”“武帝时期统治阶级由无为”同时结合汉代初年的主导思想是黄老之学,故得出:汉代前期约法省刑,简易疏阔,以黄老之学为主;根据材料:“武帝时期法网渐趋繁密。董仲舒倡导的引经决狱之风兴起。”故得出:武帝后以礼入法,儒家学说和法律条文相结合。第(2)问,第一小问原因,“汉代接受了秦亡的教训,在法律上改秦之弊”得出:吸取秦朝法律严酷,暴政而亡的教训;根据材料“武帝时期,随着统治阶级由无为向有为的转化,法网渐趋繁密。”主导思想是汉初实行黄老无为之学,统治者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第二小问历史价值,根据材料中“董仲舒强调以经书为根据,提出了亲亲得相首匿原心定罪等原则,这些原则对以后封建法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得出:董仲舒强调以经书为根据,提出了“亲亲得相首匿”、“原心定罪”等原则,这些原则对以后的封建法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答案(1)不同:秦:轻罪重刑,严刑酷法,以法家思想为主。 汉:前期约法省刑,简易疏阔,以黄老之学为主;武帝后以礼入法,儒家学说和法律条文相结合。 (2)原因:吸取秦朝法律严酷,暴政而亡的教训;汉初实行黄老无为之学,统治者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 价值:儒法结合的法律精神,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法律思想的基础,对中国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为中国特色的法治建设提供借鉴。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秦汉以来,“刑罚类杂、频异,且严酷”。北魏律规定了死、流、宫、徒、鞭、杖六种法定刑,北齐律承其后,最终确立了死、流、徒、鞭、杖五刑。北齐律废除宫刑,北周进一步废除肉刑。北魏之前缘坐的范围甚广,特别是出嫁妇女既随夫家受诛,又随父家受戮。北魏孝文帝以诏令特加缩小:非犯干名犯义之重罪者,缘坐处死皆止其身。北齐、北周更多次明令轻罪“重教化、轻刑罚”。此外,自先秦以来,大刑之间就缺乏过渡、差等较大。如罪重于徒,不至死,怎么判定?从北魏开始,大刑之间出现弹性,北齐时流刑已成为一种法定刑作为死刑与徒刑的中间刑,北周又将流刑按里程分为五等,使流刑更为规范化,进而填补了自汉文帝以来死刑与徒刑之间的差等。这一时期的刑法制度改革,为隋唐以后封建五刑的定型奠定了基础。据曾宪义中国法制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北朝刑法制度改革的主要趋势。(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朝刑法制度改革的积极意义。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秦汉以来,刑罚类杂、频异,且严酷。北魏律规定了死、流、宫、徒、鞭、杖六种法定刑,北齐律承其后,最终确立了死、流、徒、鞭、杖五刑”可知,北朝刑法制度改革使刑罚种类趋于明确;根据材料“北齐律废除宫刑,北周进一步废除肉刑。北魏之前缘坐的范围甚广,特别是出嫁妇女既随夫家受诛,又随父家受戮。北魏孝文帝以诏令特加缩小:非犯干名犯义之重罪者,缘坐处死皆止其身。北齐、北周更多次明令轻罪重教化、轻刑罚”可知,北朝刑法制度改革使得刑罚趋于宽缓;根据材料“此外,自先秦以来,大刑之间就缺乏过渡、差等较大。如罪重于徒,不至死,怎么判定?从北魏开始,大刑之间出现弹性,北齐时流刑已成为一种法定刑作为死刑与徒刑的中间刑,北周又将流刑按里程分为五等,使流刑更为规范化,进而填补了自汉文帝以来死刑与徒刑之间的差等”可知,北朝刑法制度改革还使得大刑之间的差等逐步填补。 第(2)问,根据材料“这一时期的刑法制度改革,为隋唐以后封建五刑的定型奠定了基础”可知,既完善了秦汉以来的刑法制度,又奠定了隋唐以后封建五刑的基础;根据材料“北齐、北周更多次明令轻罪重教化、轻刑罚”可知,有利于儒家伦理的传播;此外,改革后的刑罚趋于宽缓,这非常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融合加强。答案(1)趋势:刑罚种类(法定刑)趋于明确(定型);刑罚趋于宽缓;大刑之间的差等逐步填补。 (2)意义: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儒家伦理的传播;完善了秦汉以来的刑法制度;奠定了隋唐以后封建五刑的基础。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女真建国之初,实行以勃极烈共治国政为主要内容的女真官制,勃极烈成员由完颜氏家族中大贵族组成,位高权重,按不成文的习惯法治理国家。金熙宗废除了女真勃极烈制度,仿照唐宋官制,实行“三省六部”制,以尚书省总领全国行政事务,又设御史台掌管诉讼刑狱,设都元帅府掌管军事,设国史院监修国史,设宣徽院掌管殿廷礼仪等。制定皇统新制,使金朝由“人治”为主开始向“法治”过渡。设立行台尚书省,是地方上最高行政机构,由中央的主要官员兼领行台尚书省事,在中央尚书省的统一领导下管理该地区具体事务。摘编自赵永春论金熙宗的改革(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金熙宗行政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熙宗行政改革的影响。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仿照唐宋官制,实行三省六部制”得出仿唐宋汉制,改革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以尚书省总领全国行政事务,又设御史台掌管诉讼刑狱,设都元帅府掌管军事,设国史院监修国史,设宣徽院掌管殿廷礼仪等”得出权力分立,部门责任明确;根据材料“制定皇统新制,使金朝由人治为主开始向法治过渡”得出颁布法律,依法治国;根据材料“设立行台尚书省,是地方上最高行政机构,由中央的主要官员兼领行台尚书省事,在中央尚书省的统一领导下管理该地区具体事务”得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第(2)问,立足措施分析其影响;再者是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材料中金是少数民族政权,仿照唐宋官制即是改革落后制度,学习先进文化,推动了女真族汉化进程,促进女真社会进步;同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的措施,得出加强对地方管理,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统治;而对于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同样是民族融合的体现,得出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答案(1)特点:仿唐宋汉制,改革政治制度;权力分立,部门责任明确;颁布法律,依法治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2)影响:改革落后制度,学习先进文化,推动了女真族汉化进程,促进女真社会进步;加强对地方管理,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统治;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张居正堪称大明王朝首屈一指的政治家。在他担任首辅之初,经济凋敝,国库空虚,吏治腐败,民生惨淡,国家已经走到崩溃的边缘。面对这样的危局,张居正在李太后的支持下,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义无反顾的推出了“万历新政”。所谓“万历新政”,首先在于整顿吏治,实行“考成”制度,淘汰了一大批贪官、昏官和庸官,使官场腐败之风得到抑制,朝廷上下面貌一新。其次是在全国范围内重新丈量田亩,对皇亲国戚、地方豪强大肆兼并土地和偷逃税银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使国家财政逐步好转。三是实行“一条鞭”法,改革国家的税收制度,大大减轻了民间税负,使民众得到休养生息,促进了经济稳步发展。然而,这样的升平景象仅仅维持了十年。随着张居正的离世,“万历新政”也嘎然而止,那些反对改革的势力上下勾结,疯狂进行反攻倒算。张居正被抄家,长子被逼死,追随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的大批官员被罢免,诸多改革举措被否定,一切似乎都回到过去,大明王朝至此走上彻底衰败的道路。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万历新政”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万历新政”为什么失败?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张居正堪称大明王朝首屈一指的政治家。在他担任首辅之初,经济凋敝,国库空虚,吏治腐败,民生惨淡,国家已经走到崩溃的边缘。面对这样的危局,张居正在李太后的支持下,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进行归纳概括可知其背景为财政困难;阶级矛盾尖锐;吏治腐败;军备废弛,变动不断;张居正掌内阁;李太后及司礼监支持。 第(2)问,根据材料“随着张居正的离世,万历新政也嘎然而止,那些反对改革的势力上下勾结,疯狂进行反攻倒算”可知其原因是改革触动官僚阶层利益,遭到反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威权震主”引起皇帝态度变化;张居正用人选才失误;阶级局限桎梏张居正思想;张居正过早离世。答案(1)背景:财政困难;阶级矛盾尖锐;吏治腐败;军备废弛,变动不断;张居正掌内阁;李太后及司礼监支持。 (2)原因:“威权震主”引起皇帝态度变化;改革触动官僚阶层利益,遭到反对;张居正用人选才失误;阶级局限桎梏张居正思想;张居正过早离世。B组真题体验卷先秦至南北朝时期1.(2016新课标全国卷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解析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意义。第(1)问,依据材料从改革庙号、祭祀祖庙、突出同姓贵族、不违儒家礼制、降爵位等级等角度组织答案。第(2)问,主要结合所学知识从接受汉族文化、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等角度回答。答案(1)内容: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2)意义: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少改革阻力。2.(2014新课标全国卷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 000 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达906卷,770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 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摘编自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解析第(1)问,据材料可以概括即可;第(2)问,从材料第一段中“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的信息可归纳出汉武帝以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从材料第二段“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的信息可归纳出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答案(1)特点: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突出伦理犯罪。(2)影响:“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3.(2014新课标全国卷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秦汉时期山林属国家所有,不允许私家占有山林湖泊。东晋以后,巨室大族在南方擅占山泽,晋成帝颁布了“占山护泽,强盗律论”的禁令,但难以执行。豪强之家违法占山封水,政府无力制裁,平民百姓却无此特权,“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南朝宋孝武帝实行改制,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等级设限,第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递减,九品及百姓占山一顷;“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缺)少,依限占足”。私人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产权国有与私有并存。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可知改革的主要原因是豪强大族擅占山泽,百姓无权享有山泽之利;从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可知是北方战乱,人口南迁的大背景。第(2)问,结合实行改革的原因和目的可总结归纳改革的作用。答案(1)背景:北方战乱,人口南迁;豪强大族擅占山泽,百姓无权享有山泽之利。(2)作用:确定山泽占有私有制;缓解山泽占有的矛盾;保护了官僚阶层的经济利益;推动南方开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隋唐宋元时期4.(2017新课标全国卷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 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据隋书(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新律制罪二十等,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可以概括为改变了北周的严刑竣法,减轻刑罚;根据材料 “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可以概括为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第(2)问根据“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可以归纳为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根据材料 “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可归纳为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皇律为隋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为后世特别是唐代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答案(1)特点:改变了北周的严刑竣法,减轻刑罚;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2)意义: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为隋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5.(2016新课标全国卷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解析第(1)问,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据材料“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可得出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据材料“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可得出扩大入选范围;据材料“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可得出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据材料“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可得出建立新的门第标准。第(2)问,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从当时看,据材料“皇族被列为第一”和所学知识可得出加强皇室地位,维持了政权的稳定;抑制了“山东士族”的影响。从长远看,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答案(1)内容: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2)作用: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6.(2015新课标全国卷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币值混乱,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识读成“开通元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重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解析第(1)问,材料关键信息:“这(铸造开元通宝)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概括即得。第(2)问,材料关键信息:“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可见唐代币制改革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通的历史,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从长远看,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还为非金属货币纸币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可见唐代币制改革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唐代币制改革有利于避免“劣币盛行”,为商品交易提供了便捷,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1)内容:推动了衡法向十进位制转变;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值。(2)意义: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通的历史,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方便了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明清时期7.(2015新课标全国卷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也有二千两左右。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提高。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可知原因有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从“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可知原因有各种税外之税繁多,官员贪腐现象普遍;从“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可知原因是百姓税负沉重,社会矛盾尖锐;从“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他决定改革,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可知原因有政府力图整顿吏治。第(2)问,结合养廉银制度出现的原因,辩证全面地分析该制度对当时官场和社会起到的作用。答案(1)原因: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各种税外之税繁多,官员贪腐现象普遍;百姓税负沉重,社会矛盾尖锐;政府力图整顿吏治。(2)作用:提高了官员的合法收入,有助于抵制贪腐;暂时减轻民众负担,缓解社会矛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8.(2016海南高考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398年,16岁的建文帝继位,开始“维新之政”。他倚重黄子澄、方孝孺等文臣,发布宽刑省狱的政策,对洪武年间的一些冤案、错案予以平反纠正。建文年间,囚犯人数大幅减少,建文二年(1400年)颁布诏令“江、浙赋独重宜悉与减免,亩不得过一斗”。他又省并州县,4年间撤并了许多州、县和巡检司。同时,针对“诸王多不逊服”的问题,建文帝与亲信大臣密议削藩。建文元年(1399年)2月,颁布“诸王毋得节制文武吏士”令,对诸藩王的权力进行节制。建文帝的削藩政策引起藩王的极力反对。建文元年7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举兵“靖难”,攻入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摘编自吴德义政局变迁与历史叙事:明代建文史编撰研究(1)根据材料,概括建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文帝改革的意义。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发布宽刑省狱的政策,对洪武年间的一些冤案、错案予以平反纠正”可以得出宽刑省狱,根据材料“江、浙赋独重宜悉与减免,亩不得过一斗”可以得出减轻赋税,根据材料“4年间撤并了许多州、县和巡检司”得出撤并州县,根据材料“颁布诸王毋得节制文武吏士令,对诸藩王的权力进行节制”可以得出削藩。第(2)问,根据材料内容可以分析出宽刑省狱使政治气氛较为宽松,减轻赋税有利于江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撤并州县减少地方行政开支;削藩有利于中央集权。答案(1)内容:宽刑省狱;减轻赋税;撤并州县;削藩。(2)意义:使政治气氛较为宽松;有利于江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减少地方行政开支;有利于中央集权。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