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国内证券市场和香港证券市场发行上市比较分析 一、主要发行上市指标比较1、发行市盈率比较结论 :香港市场的市盈率基本保持在 10 资料来源: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经整理。 股票过户登记处费用、 收款银行费用、 包销商佣金、 首次上市费、 交易征费等其它费用。 以上费用除首次上市费及交易征费外, 其它多种费用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大, 但一般情 况下,香港创业板的融资成本约占融资额的 10%以上。 注: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规定,目前承销费率为募集资金的 1.5%-3%,但承销费率将会有 所调整,如遇调整,公司将执行新的规定。 3、上市后的维护费用比较企业在香港上市后, 每年的维持费用将很高, 包括每年的律师费用、 财务审计费用、 非执行董事的薪金、投资者关系费用、独立研究报告费用、公司高管的责任保险等。值 得一提的是, 为吸引和维持投资者对新上市公司的注意力和兴趣, 投资者关系管理是极 其关键的,其费用也相对较高,加之海外的通信联络费用,上市后公司的管理费用等, 据统计, 规模较小的公司每年维护费用要 200多万港元,港元。 二、香港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再融资比较一般认为, H 股的首次发行及再融资较国内 A 股更为灵活,往往能将公募与私募、 全球配售与上网发行、 H 股与 ADR 结合起来,以确保在全球范围内成功发行。而且, H 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公开上市以前, 会在全球范围内向各大投资公司、 资产管理机构以 及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定向配售,并通过一些战略投资者的长期持有,以保持股份稳定。 但实际操作中, 海外投资者十分谨慎,得投资者对 H 股公司缺乏深入的了解; 加之 H 拟降低上市公司再融资条件,与国际接轨。值得注意的是:2001年初, 1997年在港发行 H 股的广州药业开始进行 A 股增发,成为第一家在国 内直接增发 A 股的 H 股上市公司,为 H 股上市公司探出一条在国内筹资的道路。到 2001年 7月,中国石化宣布增发 28亿 A 股,一举创下 A 股市场第一次募资额过百 亿的纪录,并且将中国境外上市公司、特别是 H 股公司向国内市场增发 A 股的回归 势头推到了高潮。之后,具有“海归”背景的新股发行和增发大大增加,包括:华 能国际、深高速、江西铜业、海螺水泥、北大荒、山东基建、中国联通、北人股份、 安徽皖通等公司。业内人士分析,大规模 “回归”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再融资。目前发行 H 股的中国 内地公司除了 IPO融资成为其必然选择。三、 H 股与红筹股的发行方式比较在香港股市融资,可以采取发行 HH 其实上市的待遇也有很 大差异。归纳起来有三点:(1以 HH函告公司是否同意受理其境外 上市申请。 红筹股则不同, 公司申请以红筹股方式上市无需经过境内 监管机构的核准。(2管理层可享受全部认股权的 H 股则不同, 即使是中国石化上市时对认股权进行突破改革, 管理层仍然(3红筹股与 H 股另一个重大差别是,红筹股股份全部可以流通,而国有 H 股则有 部分股份不能上市流通。因而日后增发新股时,红筹股拥有更大的弹性和空间;而 H 股增发的风险较高,时间也相对较长。同时,在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和公司债券时,红 筹公司并不需要符合内地的法律程序,但 H 股则需要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尽管红筹股比 H 股具有诸多方便之处,但是红筹股通常是企业集团,一些公司的资产要从母公司购买,而购买价格通常不很透明,因而失去在投资者中的号召力。目前 H 股成为国内企业赴海外市场融资的主要方式。2005年 1月 24日, 针对国内日益严重的资本外逃现象, 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了 关 于完善外资并购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该通知有针对性地对资本外逃通道加强了 监管力度, 对注册境外企业、 资本注入、 并购境内资产这几个主要环节都有严格的规定, 从而封杀了中小企业以红筹股方式在海外快捷融资的通道。图 1 红筹股上市流程图 四、过去十年 H 股的发展历程过去十年 H 股的发展可以分为六个阶段:1、 1993-1994年为初期的追捧期H 股在香港初露面时,受到市场狂热追捧,引发认购热潮。第一家发行 H 股的公司是青岛啤酒, 1993年 7月,青啤 H从此, 香港凭借其发达的资本市场成为内地企业在海外融资的窗口, 而 H投资者领略中国经济高增长的窗口。此后, H H数量已发展到 100多家。2、 1995年为宏观政策调整期1994年 11月以后,中国大陆开始宏观调控,国企 HH 股市场从此步入低谷。 恒生国企指数由 1561.71点最低下探到 1995年 的 672.7点,下降幅度 56.9%。3、 1996-1997H 股演绎了一段疯狂行情,恒生国企指数曾 攀至历史最高位4、 19981999月间,珠江钢管、北大荒两公司上市受挫,到 2月,山东国电第三次宣 10月 15日,有意在市场上拿回 22亿至 25亿美元的中海油招股失败,宣 布推迟上市,再一次震动香港及内地投资银行界。 2000年 3月,几经反复的中石油勉 强发行成功。尽管筹资总额 28.9亿美元,比计划数字缩小了 50亿美元。5、 2000年-2003年,为投资者的挑剔期2001年受到国内 B 股市场的推波助澜, H 股市场被热炒。 退潮之后, 随着国内宏观 经济的持续好转, H 股市场逐步走强,但是投资者都变得十分谨慎。试图发行 H 股的多家公司,先后都不顺利,但部分发行成功。 6、2004 年,超越抑或是轮回 2004 年 2 月份以来,股市的坏消息不断。随着美国加息预期以及中国近期抑制经 济过热措施的出台, 恒生指数连续下挫至 5 个月的低点,追踪 H 股表现的中国企业指数 下跌幅度更深。 同年 3 月 17 日, 中国人寿被美国纽约南区联邦地区法院起诉称其信息披露不及时, 涉嫌 6.52 亿美元的巨额财务欺诈,更是加重了外国投资者对中资企业的怀疑。 因为以上种种因素的间接影响,使这之后的中海集运、平安保险、蒙牛乳业、盛大 网络等公司的 IPO 均调低了发行价格,缩小了发行规模,华润上华甚至因为机构投资者 认购数量不够而不得不放弃 IPO。 虽然如此,最终蒙牛乳业、中海集运、平安保险等还是成功上市,从而验证了这样 一个事实:中国企业海外 IPO 的热潮会降温,但不会停止。投资者对质地良好的企业仍 然有兴趣。 (三)H 股筹资情况 表1 年度 新上市 配售 募集资金总额 1999 4,263.69 0 4,263.69 过去六年 H 股集资情况(百万港元) 2000 51,750.69 0 51,750.69 2001 5,570.84 497.25 6,068.09 2002 16,873.60 0 16,873.60 2003 46,252.59 592.04 46,844.63 2004 40,016.78 18,926.35 58,943.13 图 2 过去六年 H 股筹资情况(百万港元) 60,000.00 50,000.00 40,000.00 30,000.00 20,000.00 10,000.00 0.00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新上市 配售 募集资金总额 第 11 页 共 1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