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学案及答案共13页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3203424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褒禅山记学案及答案共1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游褒禅山记学案及答案共1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游褒禅山记学案及答案共1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游褒禅山记学案及答案 【篇一:十、游褒禅山记导学案答案 1】class=txt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编写人:黎文审核人:王完凤编写时间: 20120816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学习目标】1. 能力目标:学习即事明理 ,叙议结合 ,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2. 情感目标:认识作者 “深思慎取 ”“尽吾志 ”的思想,明白其借鉴意义。 3. 知识目标:掌握极、观、求、其 “道 ”、 “所以 ”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 ;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教学重点】理解作者 “尽吾志 ”及“深思而慎取 ”的思想;【教学难点】学习本文 “因事说理 ”的写作手法,并通过创作实践来体验。学法指导: 诵读、感悟、理解、背诵。【知识链接】1文体介绍游记,古代散文一种,它是专门记游的文章,以描绘山川自然、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2. 走进作者:王安石 (1021 1089)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故又称 “王文公 ”。政治上主张变法,被列宁誉为 “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文学上也是革新派,主张文章 “务为有补于世 ”,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被推为 “唐宋八大家 ”之一(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其作品今存临川先生文集。 本文写于 34 岁任舒州通判时。4、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 15 里,风景秀美, “文革 ”前寺院(即课文记述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 200 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积累1,给加粗字正音:2,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及意义:始舍于于其址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有泉侧出 名词作状语,从旁边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穷: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则其至又加少矣。动词作名词,到达的人。 火尚足以明也。形容词作动词,照明 .其进欲难,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常在于险远。形容词作名词, .险阻僻远的地方。但有的也可以看作省略(如可以认为“其至 ”“险远”后面分别省略 “之人 “”之地 ”),这三个词在理解上没有什么困难,只要学生理解就行了,不一定要讲它们是形容词用作名词。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弄错,使 错。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也有人认为这是 “名”在文言中的通常用法,不是名词用作动词。),识其本名,说出名称。名之曰褒禅(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 而莫能名者(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3、找出句中古今异义词并解释,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4、指出下列句子属何文言特殊句式、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判断句,这就是 的缘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省略句,随(之)以怠).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省略句,又以(之)悲夫古书)二、整体感知1、全文五段,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段),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第二层(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第二部分(第三、四段),写游山的心得。这是文章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第二层(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 “深思而慎取”的态度。第三部分(第五段),是记游的结尾。2、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 2 节)3、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三、探究:文中作者将自己的所得进行了阐述,从哪些方面来阐述?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讨论归纳:从四方面阐述:突出志的重要性: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嘏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重要性: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说明物的重要性;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强调尽吾志的重要性: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在己为有悔物、力都足以至而未至,只有悔;只有尽吾志也,可以无悔也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四、品味:第自然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 “深思慎取 ”,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从第一段的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联想到 “古书之不存 ”,从 “音谬 ”联想到 “谬其传 ”,的情况不可 “胜道 ”,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 “深思慎取 ”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五、鉴赏: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色?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 “有志 ”“尽吾志 ”的观点,另外也涉及 “深思而慎取 ”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 “悔 ”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 “志”较详,议 “力”“物 ”从略。3文笔简洁,语言凝练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 “人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六、合作交流:本文得出了怎样的两个观点,你觉得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明确由 “不得极夫游之乐 ”生发出 “尽吾志 ”的观点,又由 “仆碑 ”生发出 “深思慎取 ”的观点。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 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 “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从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悟出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 “非有志者不能至 ”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 ”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 “至 ”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 “尽吾志 ”的观点 这正是 “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的结果。由此可见, “尽吾志 ”的观点跟 “深思慎取 ”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 ”的观点是在 “深思慎取 ”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 ”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 “深思慎取 ”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古人之观于天地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这句话,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七、课堂检测:整理 “其”和 “观”的意义和用法其: 1、其下平旷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3、则或咎其欲出者 4、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5、择其一二扣之 6、其皆出于此乎7、其孰能讥之乎 8、尔其无忘乃父之志9、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 1 代词山 2 代 他们3 代 那个 4 代自己 5 代其中的 6 句首副词表揣测大概 7 副词,难道 8 副词一定 9 假设连词,如果观: 1、古之人观于天地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3、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4、大王见臣列观5、坐井观天1、观察 2、景象 3、景象 4、一般的台观即章台 5、观看附教师指点与答疑: 一词多义: “卒 ”:死, “卒葬之 ”。终于,士兵。 “疲敝之卒 ”“文”:碑文,整篇文章。 “其文漫灭。 ”文字。 “独其为文 ”。 “道 ”:道路。 “有碑仆道 ”。说、讲。 “何可胜道也哉 ”。道理。 “传道受业”(师说)正确的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4,“得 ”:能够。 “不得极夫游之乐”。心得、收获。 “往往有得 ”。5“夷 ”:平坦。 “夷以近 ”。铲平、削平。 “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 “南抚夷越 ”。(隆中对)之战)古今异义: “非常 ” 不“寻常 ”、 “非同一般 ”,是两个词。 “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虚词: “以 ”:作介词用:因、由于。 “以故其后名之曰 ?褒禅 ?”用来、拿。 “无物以相之 ”。作连词用,相当于 “而”:表并列。 “险以远”。表承接。 “由山以上 ”。后起字,有此字后, “花“”华”分开。)“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 “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篇二:游褒禅山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作者 “要有志,尽志无悔 ”的思想;2、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 “因事说理 ”的写作手法。一、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王安石( 1021 1086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 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 “积贫积弱 ”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 1069 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然而王安石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他认为 “变法 ”对国家有利,就尽力推行新法,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但毫不动摇退缩。传有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的观点。被列宁誉为 “中国 11 世纪的改革家 ”。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被推为 “唐宋八大家 ” 之一。(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 背景介绍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 1054 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 ”、“志 ”、“力 ”的关系。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志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革命先驱李大钊有诗道: “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这里,闪耀着思想的光辉。一、预习检测:(一)读音褒禅() 庐冢() 漫天()谬误()窈然() 咎() 相之()(二)解释加点字意思1.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2.以故其后名之曰 “褒禅 ”3.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6.有泉侧出 7.不出,火且尽8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9.火尚足以明也。10.则或咎其欲出者 11.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1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4.其文漫灭 5.盖音谬也 ,1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_ 1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5.其孰能讥之乎? 1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 17.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三)完成课后第一题表格。二、文本探究1想一想,作者在第 1 自然段为什么要写 “仆道 ”石碑上文字 “漫灭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 花山 ?”其作用有二:说明 为后文 “”提供事实根据。2在第 2 自然段中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前洞和后洞,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比的?这样比较的作用是什么?根据提示,完成下表。最后得出观点: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用第 3 段原话回答)3作者在第 3 自然段是怎样阐述 “尽吾志 ”的?作者游华山洞后深有感触,认为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但这种境界 “人之所罕至焉 ”,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怎样才能达到呢?作者提出来了三个 “不能至 ”来阐述自己的 “尽吾志 ”:(用文中原话回答)(1)-突出 “志”的重要性(2)-说明 “力”的重要性(3)-说明 “物”的重要性首先要有 “志 ”,其次要有 “力 ”,再次要有 “物 ”,把需要坚定的志向、不断地艰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完成一种理想追求的道理,说得清楚、完备、透彻。由于 “志”是最根本的,所以文章又对 “志”的重要性进一步强调和申述: 指出只要“尽吾志 ”,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这又体现了他辩证的唯物主义观点,这既是作者的游山之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4在第 4 自然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作者从第一段的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 “音谬 ”联想到“谬其传 ”的情况不可 “胜道 ”,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 的结论。三、达标检测一次多义 有碑仆道 何可胜道也哉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孰能讥之乎? 还也,亦去之。 翻译句子1.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3.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5.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何可胜道也哉!四、拓展练习1.积累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毛泽东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2.仿写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同时又对我们走向成功之路有什么启发呢?下面我们通过仿写句子,表达自己的看法。以“成功 ”和“失败 ”为中心写一段排比句虚心的人往往成功, 骄傲的人常常失败; , ; , 。3.总结本文写作特点从文章事与理的一一照应,我们感受到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明确】因事说理、叙议结合。让道理有据可依,使道理更有说服力;前后呼应,结构谨严。下面的诗句就是借助生活中的小事,小的细节阐发深邃的哲理。同学们仔细阅读并思考,看看小事背后分别阐发了什么生活哲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 宋苏轼)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不同,就会得到的 不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宋朱熹)哲理: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想有渊博的学识,必须不断地 知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哲理:精辟地道出了唯有 ,才能 ;唯有拼搏,才能进步。(答案:立场或角度,结论;积累;登高,望远;)(五)课堂小结 一个道理:要有志,尽志无悔 一种方法: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结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攀得越高,认识就越深远。我们若充分运用 “志、力、物 ”三个条件,就不会有王安石的遗憾了,而一定能找到一个理想的高度。(六)布置作业:1、背诵第三段2、写一篇游褒禅山记的读后感。文言虚词词义推断六法一、语境推断法。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二、全句关照法。许多文言虚词的意义不存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如作语气助词的 “也、矣、焉、哉 ”,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 “息息相关 ”。比如 “也”(举例略)。三、代入检验法。因为高考虚词的考查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一些较典型的用法,应是考生熟知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了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将它代入另一句中去检验,如果语意通畅,就是准确的。如 “而”“且”(举例略)。四、句位分析法。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比如 “也 ”,多为句末助词,可表示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 “其 ”,可用作代词、副词、连词、助词等。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 “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因为 “其 ”一般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五、语法(词法、句法)分析法。文言虚词中,有不少词(如 “之”“其”“以”“而”“焉”等)在不同的句中或在同一句子的不同位置上,有时有着不同的词性和用法,如果能够把握某个虚词的词性,往往就能推测出它的含义。如 “之 ”(举例略)。六、利用特殊句式法。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如能记住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文言特殊句式,可帮助你快速答题。文言句式总的来说有两大类: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特殊句式有:判断句( “?者,? 也”)、被动句( “见”“为? 所”“受”“被”“于”)、倒装句(主谓倒装( “甚矣,汝之不惠。 ”)、宾语前置( “大王来何操? ”)、定语后置(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状语后置(“贫者语于富者曰 ”等)、省略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等。固定句式较多,值得熟记的至少有十种以上,如:“不亦?乎”、“无以?”、 “何? 为?”、 “如? 何? ”,“若? 何? ”,“奈? 何?” 所“以?”等。综上所述,在解答高考虚词辨析题时,如能灵活的采用一种或综合运用多种答题技巧,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当然,要想攻克文言虚词这块堡垒,光靠几招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要靠同学们平时多记多练多积累。【篇三:游褒禅山记导学案 答案】ss=txt 备课:赵国同 审核:班朋(1) 一词多义乃 (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 “是”“就是 ”) (副词,于是,就,才)盖 (车盖) (超过)(副词,表假设) (有 “大概 ”的意思)文 (文字) (文章) (掩饰)然 (如此,这样) (对,正确) (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 ”(但,但是) (2)词类活用 1、(深度) 2、(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3、(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 4、(说清楚,说明白。 名词活用为动词) 5、(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课堂探究】1、第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 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 前洞 “记游者甚众 ”与后洞 “来而记之者已少 ”、“其至又加少 ”对比; “余所至”之浅与 “好游者 ”所至相比; 进洞时 “其见愈奇 ”的欣喜与出洞后因 “不得极夫游之乐 ”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本段着重写什么?提示: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 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提示:五层意思: 用一 “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 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 “求思 ”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 “往往有得”的原因。 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 “求思 ”精神对比。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 “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 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 “无讥”、“无梅 ”。作者揭示了 “志 ”、 “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 “力”与 “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 “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 “无悔 ”、“无讥 ”,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3、在第 4 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提示: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 “深思慎取 ”,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从第一段的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联想到 “古书之不存 ”,从 “音谬”联想到 “谬其传 ”,的情况不可 “胜道 ”,自然得出治学必须 “深思慎取 ”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4、 明确: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照应。先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 “深思而慎取 ”的态度。【巩固训练】2d(“至”是动词活用作名词,其他是名词活用作动词。)3d(例句中的 “其 ”与 d 项中的 “其 ”都用作副词,表反诘语气。其他三项中的 “其”都用作代词。) 4b(a 项中 “以”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 c 项中 “以”是表修辞关系的连词; d 项中 “以”是表因果关系的连词。)5d(d 项中 “观”当动词讲,意思是 “观察 ”,其他三项中的 “观 ”都是名词。)6c(a 项中“所以 ”表原因, b 项中 “非常 ”是“不同寻常 ”的意思。 d项中 “至于 ”是“到?”的意思。)7b(“侧”是名词作状语, “明”是形容词用作动词, “幽暗昏惑 ”是形容词用作名词。)8a(a 项中者在句中起停顿作用,其余 b、c、d 项中三者都译为“? ?的人 ”。)9b(应这样停顿:嗟乎!师道之不传也 |久矣。) 10.b 11.c 12.b 13. d 14.d15、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