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33 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学案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166058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33 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33 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33 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考点33 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近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化的原因及与近代社会变动之间的联系。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俗局面出现的原因【知识梳理】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变化原因:鸦片战争打破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产生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受维新派、革命派主张的影响。2表现:(1)穿:清代:等级森严礼治规范(1)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女装:旗袍(新式与旧式) “洋布”“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设计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2)吃: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开始出现西餐馆,吃西餐等。(3)住:西方建筑样式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的注目,一些官员和商人也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4)风俗: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民国成立后: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探究】1.“断发”与不缠足运动 (1)原因(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及维新变法运动的推动。 (2)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3)康有为等改革之士的推动,中国政府法令的推动 a.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 自由剪发 的法令,并多次下令废除缠足。 b.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发出 剪辫通令 。 维新派人士的倡导,如发起女权运动,成立 不缠足会 ”等。 (2)评价 “ 断发 ”和 不缠足运动 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革除了社会陋习,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3.影响 (1)反映了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 (2)折射出 人文精神 和 民主意识 。 (3)成为 妇女解放 的重要标志。 (4)发展不平衡, 下层民众 相对闭塞和贫穷。4.为什么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主要发端于通商口岸? (1)通商口岸最早受到西方的侵略,受“西学东渐”的影响较早,也较为深入。 (2)这些地区历史上商品经济比较繁荣,人们思想较开放,受封建思想影响相对较小。 (3)这些地方人员混杂,流动性特别强,家族、宗族的血缘关系受严重冲击,个性比较自由。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时尚 1变化原因(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2)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3)党和政府的重视2表现(1)穿:服装颜色从灰蓝色主调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男装:列宁装、中山装、中式便装女装:列宁装、连衣裙、中式便装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2)吃:到1987年,中国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3)住:近十多年以来,人民的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4) 风俗: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新的社会风尚在逐步形成。【合作探究】1.知识结构探究:列表比较我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时 期服 饰饮 食 居室建筑 习俗风尚鸦片战争前长袍马褂布衣满汉美食粗食深宅大院普通民居婚姻包办迷信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洋布洋装中山装西服粗布大衫学生装西餐馆面包房咖啡馆传统民居欧式洋房中西合璧豪宅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新式婚礼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衣着朴素灰蓝色调为主款式单一食物简单凭票供应住房拥挤勤俭节约无私奉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服装颜色五彩缤纷款式多样解决温饱问题菜篮子工程居住条件和环境大为改善,安居工程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2.近代服饰演变有何特点? 提示 (1)西方服饰和中国传统服饰并行不悖。 (2)西方服饰并未取代传统服饰,而是促成了中国服饰的改良,出现了中西合璧的服饰。(3)既受西方 服饰的影响又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如中山装的造型。3.社会史观含义: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即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研究领域: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等。 研究方法: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观点去分析除政治、经济、文化问题之外的所有社会问题。研究意义:马克思:“现代历史著述方面的一切真正的进步,都是当历史学家从政治形式的外表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深处时才取得的。”李大钊:“历史这样的东西,是人类生活的行程,是人类生活的联续,是人类生活的传演,是有生命的东西,是活的东西,是进步的东西,是发展的东西,是周流变动的东西。”4.你知道中山装里隐含有哪些信息么?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 其二,门襟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5.社会习俗发生变迁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原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变革,(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及改革开放),社会习俗和风尚也随之发生变化。(2)表现:婚嫁习俗的变迁:古代: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近代:婚姻自主、删繁就简;现代: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丧葬礼俗的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趋于简化;出现西方色彩的新式葬礼、殡仪馆和公墓; 新中国成立后,改土葬为火葬。其它社会习俗: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 公历、社交礼仪:点头鞠躬 取代 跪拜作揖; 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6、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演变 1特点 (1)从地域看: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推向内地和市镇。(2)从过程看:由西方引进,有较强的殖民地色彩,且中西、新旧并存,甚至中西合璧、相互渗透。(3)从水平看:总体进展缓慢;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4)从动力看:每一次风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上层人物的倡导起到社会示范作用。(5)从程度看:大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只有少量洋货进入部分家庭,传统习惯坚如磐石。2影响 (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中国文化的精髓,又顺应时代变革。【典型例题】鸦片战争之后,随着“西风东渐”,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原因:西方列强侵略的客观影响。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列强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的同时,也带来了近代西方文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政府的推动。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政府也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变化,这些改革使中国的社会生活进一步发生变化。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中外交往的不断扩大,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都冲击了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演变。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逐步兴起,人们的生活习俗也随之发生变化。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