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16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4蜀道难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130828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216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4蜀道难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优化方案216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4蜀道难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优化方案216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4蜀道难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蜀道难蜀道难千古诗人,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他站在盛唐诗坛的高峰之巅,醉后敢将天子傲。一钩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他一声长叹,涌起层层墨香。念他的名字,天地间顷刻滴灌了浓浓的酒香;读他的诗篇,胸怀里霎时涌动着豪放的波涛。“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就请暂且舍弃“钟鼓馔玉”,抛却“摧眉折腰”,让我们同“青莲文苑第一家”,共攀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共醉一场绝美的酒宴。杜甫诗三首茅屋连黎庶,宿儒孤舟叹人间疾苦;草堂铸诗魂,圣哲七律吟世事沧桑。在中国文学史上,像杜甫那样一生为民请命、与民同悲喜、共患难,像他那样推己及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又有几人?杜甫胸怀的博大坦荡,爱心的真挚深厚令人感动。一句民谣道出了千百年来人民对杜甫的亲切之感:唐朝诗圣有杜甫,识得民间苦中苦。琵琶行并序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是音乐把他们联系了起来;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是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李商隐诗两首当盛唐的繁华落下帷幕,中唐又以其匆匆的步伐走过。曾经空前绝后的大唐王朝到了日薄西山的时候。李白登仙而去,杜甫困顿而逝,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的身影也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末世的余音里,李商隐走来了,这位晚唐的才子,旷世的情种,为大唐的黄昏添上了一道绚丽的余霞。4蜀道难,学生用书P24)诗海拾贝送友人入蜀唐李白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赏析】这首诗以写实的笔触,精练、准确地刻画了蜀地虽然崎岖难行,但却别有洞天的景象,劝勉友人不必过多地担心仕途沉浮,重要的是要热爱生活。诗作既有劝导朋友不要沉溺于功名利禄之意,又寄寓诗人在长安政治上受人排挤的深层感慨。语言简练朴实,分析鞭辟入里,体现了诗人文笔和思想都很成熟的特点。【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语林撷英一、文本名句1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二、李白名句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4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5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学生用书P24)1字音鱼凫(f)石栈(zhn)猿猱(no)扪参历井(shn) 巉岩(chn) 喧豗(hu)砯崖(png) 万壑(h) 崔嵬(wi)咨嗟(ji)2通假字所守或匪亲通“非”,不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通“鹄”,指黄鹄3一词多义(1)危(2)绝(3)当(4)尔4词类活用问君西游何时还名词作状语,向西朝避猛虎,夕避长蛇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傍晚使人听此凋朱颜使动用法,使凋谢砯崖转石万壑雷使动用法,使滚动5古今异义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6特殊句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状语后置句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宾语前置句但见悲鸟号古木省略句作者卡片姓名李白生卒年701762字号称谓字太白,号青莲居籍贯祖籍陇西郡成纪县相关材料少年时期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奉诏进京,得不到重用,被赐金放还,后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现存诗文较多,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背景呈现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唐天宝初年,即李白第一次入长安的时候,表现繁荣的唐朝隐伏着衰政、变乱的危机。诗末抒发的感慨,是针对时局,寄寓了诗人的隐忧。知识链接乐府: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机构,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后来乐府成了一种诗歌。唐代诗人作乐府诗,有沿用乐府旧题以写时事,抒发自己情感的,如塞上曲关山月等;也有即事名篇,无复依傍,自制新题以反映现实生活的。1奠定全诗抒情基调的诗句是什么?我的答案:_2第二段中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写蜀道的奇险难行及途中的恐怖气氛。从文意上看可分为哪两层?我的答案:_答案1.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一个感叹句,也是贯穿全诗的主旨句。它奠定了全诗的抒情基调,含有丰富的咏叹意味。它在诗中先后出现三次: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道之重要。诗人的思想、情感尽在“三叹”之中。2第一层(“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作者借“悲鸟”和“子规”来渲染途中悲凉凄清的氛围,有千里孤身之感。第二层(“连峰去天不盈尺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作者极写蜀道的险恶。想象游览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震耳欲聋的“飞湍瀑流”之间,惊心动魄。最后用“其险也如此”劝阻历险者慎入蜀地。,学生用书P25)1诗篇用“噫吁嚱,危乎高哉”几个惊叹词开头,有什么作用?名师指津先指出这种用法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再联系全文挖掘出表达效果。我的理解“噫吁嚱”“乎”“哉”这些惊叹词的接连使用,表现了诗人吐纳山川的宽广胸怀,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2这首诗的开篇是如何叙述蜀道悠久的历史的?名师指津诗人在诗歌的开篇以“噫吁嚱”感叹起笔,指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到底“难”在何处?接着诗人层层剥离,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蜀道难的原因。我的理解 这首诗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直击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先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引传说中蚕丛、鱼凫的开国,寓高山阻隔之意,“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叙述;接着描述秦蜀间重山叠岭的地貌,“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然后叙述蜀道来由。3诗人选择“悲鸟”“古木”“子规”“夜月”“空山”等意象,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氛围?有什么作用?名师指津通过分析这些意象,概括出“空寂苍凉”的气氛,指出对写蜀道之难所起到的作用。我的理解 鸟是“悲鸟”,树是“古木”。飞鸟雌雄相依,不敢失伴;月夜空山寂寥,子规声悲。诗人用这些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人愁思和蜀道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4诗歌共三段,每段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各是什么?名师指津逐段分析内容,概括情感时,要结合诗人的内心感受。我的理解内容情感第一段道蜀道来历,状蜀道高峻感叹蜀道的高峻难行第二段写景物凄清,状山水险恶感叹蜀道的艰难可畏第三段述剑阁险要,想杀人惨景叹蜀道的高峻、艰险、可畏5.“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名师指津作者写蜀道的“险”,运用了不同的描写手法,既有动静相生,也有不同的特写镜头,更重要的是选取了不同的意象,组接在一起就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我的理解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6“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政治远见?名师指津抓住这几句诗中的关键语句,指出“剑阁”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分析出诗人的高瞻远瞩,概括出对表达这首诗歌主题所起的作用。我的理解诗人由地理形势的险要联想到军阀割据的危险,表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政治远见,以及对国家命运和人民安全的深刻忧虑,增添了发人深思的严肃的思想内容。“蜀道难”本来是一个难以言传的主观感受,诗人为什么能描绘得如此生动感人?名师指津在这首古诗中,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将传说故事引入诗歌,运用夸张的手法和富有激情的语言,极力描绘出了蜀道之难。作答时,可任选一点加以分析。我的理解(观点一)大胆的夸张。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使蜀地山川的雄伟奇险得到了充分体现。(观点二)奇特的想象。诗人心游万仞,精骛八极,想象了六龙回日、黄鹤之飞、悲鸟号鸣、子规啼声等情景,增加了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观点三)引用传说故事。诗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从蚕丛鱼凫开国、五丁开山写到盘踞剑阁的猛虎长蛇,富有时空感。(观点四)语言富有激情。诗歌从头到尾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一种赞叹惊异的情绪,并在每一段具体描绘之后,都有一些单独抒发主观感受的句子。蜀道难运用夸张手法“三注意”写法指导蜀道难一诗中,诗人成功地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使蜀地山川的雄伟奇险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些夸张的艺术手法,突出了山水形象的本质特征,使其以一种高于形象原状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给人以强烈而深刻的感受。夸张手法是文艺创作中为突出描写对象的某些特点而采用的一种手法,其原本意思是:夸张,过甚其辞,指为了启发听者、读者、观众们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表达的力度,用夸大的言辞、动作、情景等来形容事物。夸张手法的特点是诙谐、幽默、直观易懂,引人入胜。夸张是写作时一种很好的“调味剂”,运用夸张手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夸张允许言过其实,但必须要有依据。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对人或事物的特征进行合情合理的渲染。否则,夸张就失去了真实感。2运用夸张要明确、显著,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夸张”,说话不能又像夸张,又像真实。如:说“白发三千丈”,这是明显的夸张;但如果说“白发三尺长”,这就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了。3运用夸张要力求新颖,不落俗套,不要抄袭前人的,或简单地模仿、套用。随堂练笔运用夸张的手法,写一段文字,描写一位你所熟悉的人物,要求语言富有文采,不少于150字。范文示例他,生来似乎就是这副冰冷的面孔,在夜晚不禁会让人联想到吸血鬼,让人瑟瑟发抖。一头微卷的“稻草”密集地散落在头顶,似乎很久没有去整理,一点层次感都没有。那张变形了的心型脸上,凹凸不平,如石子路般;两只深陷深邃的眼睛透出缕缕寒光,那是冬天的冷风,被看上一眼,像是中了锋利的一刀,血液被凝固般的寒冷;那极其有特点的鹰钩鼻悬挂在中央,鼻尖处高高耸立,像是一个摄像头,随时准备捕捉猎物;嘴巴宽大又厚重,与脸型极不相称。看他的样子,整个人都会变成冰块,无处不散发着寒冷,是那么悲凉与凄惨,像是经过了什么大灾难似的。,学生用书P26)李白的壮志在困难面前,很多人都意志消失了,垂头丧气了,自怨自艾了,自暴自弃了;可是,当李白空怀抱负却多年不仕、入仕做官却只任闲职之时,他所发出的“难于上青天”的慨叹,非但没有丝毫的萎靡之气,反而让我们感到有一个不屈的灵魂在泥淖中挣扎着,虽然会跌倒,但总会站起来;让我们看到一个不畏艰险、勇于开拓、敢于探险的志士,战斗在这“壮”而“奇”的绵绵险途中!适用话题李白:孤独的月光郭保林李白二十五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一生浪迹江湖,最后魂断异乡,客死长江下游当涂县。他从上游走来,历经人生苦难坎坷,在长江下游画上生命的句号。李白一生有两大嗜好:一是饮酒,一是醉月。酒和月是李白诗中的意象,又是李白诗的具象。酒和月是李白诗的主旋律,是李白诗之魂。李白是酒中仙,也是月中仙。李白一生存诗一千首,其中有四百首写到月。李白青年时期借满天霜月,挥洒青春意气。“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人到中年,书剑飘零,半生谋官,却仕途蹭蹬,看到官场黑暗,便产生激愤和抗争:“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他壮怀激烈,孤愤难平,每至静夜,反思人生,烦恼,忧愁,满腹怨患,油然升起,再看那轮孤月,心情更感到孤苦,青年时期的浩气、豪气都化为一杯苦涩的苍凉。月光是空的,迷离的,缥缈的,虚无的。越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越能产生浪漫主义的想象,越能激发诗人“上天揽月”的欲望。“酒能使人入梦幻,月能使人入仙道。”李白在仕途和理想上的沉重悲哀、孤寂和绝望,并未导致精神上的崩溃、自暴自弃的人格堕落。他背对龌龊的现实,放浪山水,啸傲江湖,皈依道家,寻仙悟真。“道真倍可娱,清洁有精神。”李白具有管、晏之术和匡扶天下的雄心大志,但又天真浪漫,无廊庙之才;他向往仕途,又蔑视皇权;他有儒家积极入世的追求,又有浪迹山水、自由放纵的道家风骨,这是李白性格的悲剧。其实唐明皇并没有看错他,李白只能当诗人,不能胜任高官大吏。政治这玩意他玩不转。李白应诏入京,原以为能施展抱负,他倾心酬主,急于披肝沥胆,抒写忠心。然而他卓尔不群、恃才傲物的品格,注定了他在朝廷不会受到重用。“君王虽爱娥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皇上只封了他翰林,且为供奉翰林。李白哪里受得这等窝囊气?自己虽拂剑击壶,慷慨悲歌,终莫奈何!当皇上赐金还山,李白仕途之梦破灭了,只好重操旧业,浪迹江湖。这是李白人生的第一道低谷。尽管他遭到如此的尴尬,却并没有熄灭他“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天风海雨般的豪情,绝望的灰烬仍有希冀的火星,苦涩的心灵荒漠上仍有希望的花卉。“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你看他浪漫主义的诗情依然天真得可爱。“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仍然期望时来运转,否极泰来,一展抱负。真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安史之乱”期间,李白已进入人生的暮年。但他极想报效国家,以酬壮志。他看厌了敬亭山,玩腻了桃花水,他不远千里投奔李磷平叛队伍。谁知,李磷这忤逆之徒打着平叛的旗号,扩大地盘,妄图分裂国家。唐肃宗戳穿其狼子野心,兵锋指处,灰飞烟灭。李白也因此获罪,身陷囹圄。在流放押解途中,又喜获特赦,真是天降喜讯,天佑英才。李白又回到皖南,玩他的桃花水,看他的敬亭山,捉他的采石矶的月。但是时光易逝,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李白老矣,青莲居士老矣,翰林老矣,西蜀才子、巴山剑客老矣!“旧国见秋月,长江流寒声。”孤独和凄苦折磨着一颗苍老的诗心。青天中道流孤月,长洲孤月向谁明?【思考】1作者为什么说李白是“孤独的月光”?答:_2有人说李白诗歌表现的思想极其复杂,你对此怎样理解?答:_参考答案:1李白一生存诗千首,其中有四百首写到月,月是他诗歌中的重要意象;李白欲报效国家,却不能够,在心灵深处,他是孤独的。2李白具有管、晏之术和匡扶天下的雄心大志,但又天真浪漫,无廊庙之才;他向往仕途,又蔑视皇权;他有儒家积极入世的追求,又有浪迹山水、自由放纵的道家风骨,这些自然都会在诗歌中有所表现,从而使其诗歌表现的思想极其复杂。,学生用书单独成册)一、基础考查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鱼凫(f) 抚膺(yn) 悲号(ho) 飞湍(tun)B喧豗(hu) 砯崖(png) 万壑(h) 咨嗟(ji)C崔嵬(wi) 峥嵘(zhng) 扪参(shn) 吮血(yn)D猿猱(ru) 石栈(zhn) 萦绕(ro) 秦塞(si)解析:选B。A.“号”应读作ho;C.“吮”应读作shn;D.“猱”应读作no。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逆折:回旋,倒流B.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离开C扪参历井仰胁息 胁息:屏住呼吸D.侧身西望长咨嗟 咨嗟:叹息解析:选B。去:距离。3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B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D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解析:选C。正确的划分应为“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4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B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C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D朝避猛虎,夕避长蛇解析:选D。D.比喻,A、B、C项是夸张。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5请找出颈联中用得最精妙的两个字,并对其中一个进行赏析。答:_解析:最精妙的词往往是动词或形容词。分析其妙处的时候,首先要点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具体阐述。答案:最精妙的两个字是“分”和“挂”。茂密修长的野竹与云雾相接,本来是一幅静景,然而诗人用了一个“分”字,就有了动的意味了,它使人联想到山风徐来,移动的云雾不断地从野竹梢头飘过的情景。青翠的山峰之上,一线泉水,凌空飞泻,本来是一幅动景,然而诗人用了一个“挂”字,就又由动化静了,它使人想见山峰的陡峭峻拔和山泉的垂直落下的情状。6有人说这首诗主要的人物形象是李白,有人说这首诗主要的人物形象是道士。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答:_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但不管认同哪一种观点,都必须结合文本分析,不可主观臆测。答案:(示例1)我认为这首诗的主要人物形象是李白。因为诗歌通过描述李白访友未遇的一天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抒发了李白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真挚感情以及未遇友人的失落怅惘之情。(示例2)我认为这首诗的主要人物形象是道士。因为从题目来看,诗是因道士而写。诗中的景物描写,如桃花、野竹、两三松,都烘托了道士淡泊、疏放的风骨。诗人访道士的心情从出发的愉悦到不遇的失望,表现了诗人对道士的仰慕和敬重,其实也侧面写了道士。(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古风(其十五)李白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注】燕昭:燕昭王;郭隗:劝说燕昭王求士。剧辛:战国时燕将,原为赵国人。邹衍:战国时著名的哲学家,齐国人。7这首诗开头四句引用燕昭王招贤纳士的典故,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先弄清典故的具体内涵,再根据诗意看诗人引用的意图,通过与现实对比,指出这种表达的效果。答案:以燕昭王招贤纳士典故引出诗歌话题,引出下文对现实人才际遇的描写;与下文描写的现实中人才的遭际构成对比,突出诗人不被重用、怀才不遇的现实处境;赞许燕昭王招贤纳士之举,表达诗人的向往之情。8诗歌结尾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黄鹄举”是诗人自比,“千里独徘徊”是说诗人意欲高飞却又不知飞往何方的无奈,从侧面表达出对得不到重用的不满。作答时,要紧扣诗意,弄清诗人的表达意图。答案:诗歌结尾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诗人以高飞的黄鹄自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中权贵昏庸腐朽、不重用人才的不满和意欲远走高飞而又不知前途何在的迷茫。(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蝉唐虞世南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注】虞世南:初唐重臣,诗人、书法家。唐太宗曾多次称赞其人格。(ru):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藉(ji):凭借。9本诗前三句所写的“蝉”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最早的一首,四句诗中三句写“蝉”的形象,仔细分析,概括出其特点。答案:这首诗所写的蝉尊贵清高。它触须下垂,栖于疏桐,饮吸清露,鸣响流播。10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答:_解析:这首诗中的“蝉”寓意深远,作者借此自寓,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赞许之意。答案:托物寓意。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蝉”的形态、习性、鸣响,自然引出立身尊贵而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的道理,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三、语言表达11“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是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请你用一段散文化的语言来描绘这幅画面。答:_解析:要求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画面,必须注意联想与想象,同时,在表达时尽量运用优美的、富有文采的语言。答案:原始森林荒寂、凄清,只听到古树丛中传出鸟儿阵阵悲号,雄雌相随飞翔在荒芜的山林之间。清凉的夜晚,月儿苍凉、悲惨,只听到杜鹃啼血的哀鸣,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凉的空山!12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0字。唐代初期,诗歌创作仍受南朝诗风的影响,题材较狭窄,追求华丽辞藻。待到被称为“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出现,才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从台阁走向关山和塞漠,显示出雄伟的气势和开阔的襟怀。他们无论写边塞,还是写行旅、送别,都有着这样的情思和风貌。在诗的体式上,这时完成了五七言律体的定型。律诗属于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古体诗分四、五、七言和杂言,平仄没有限制,也不求对偶。近体诗平仄和押韵有一定的体式,也要求对偶。律诗的定型,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它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主要体式。答:_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初唐四杰在诗歌发展史上所做的贡献,他们扩大了诗歌的表现范围,在诗的体式上完成了五七言律体的定型。答案:(示例)初唐“四杰”的诗歌创作摆脱了南朝诗风的影响,开阔了题材,律诗体式定型完成。13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南华早报报道,由于北京持续受到重度雾霾的困扰,所谓的“烟雾箱”计划已在加速展开。雾霾实验室将建在北京怀柔区,可与世界最大的大气模拟设施欧洲光反应实验室相匹敌。负责该项目的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贺泓说,竣工后的“烟雾箱”可利用600立方米的污染空气进行实验,比欧洲光反应实验室的容量多出50%。据悉,怀柔的“烟雾箱”将由两个半球型容器组成,可制造类似于雾霾的环境条件。通过把不同的污染物压入这两个半球型容器内,研究人员将能够在日照条件下细致地研究其化学反应。这种成对的箱体设计将使科学家能够并排对比实验结果。 答:_解析:可从所给材料的第一段(导语部分)着手,指出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要点概括要全面。答案:(示例)北京(或中国)将建世界最大雾霾实验室。14(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下面是中国邮政为保护地球水环境发行的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答:_解析:本题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对画面的理解和语言表达鲜明、生动的能力。描述画面要抓住画面特征,准确描写图上的地球、清水、鱼、手和污水,揭示出它们的相互关系。配文要简洁,表达要鲜明、生动。答案:(示例)该图由地球、清流、鱼、手和浊流构成。地球上各种鱼在清澈的水流里游动,人类之手正在阻挡排向清流中的污水,整个图形表达了人类保护水环境、拒绝水污染的决心。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