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课时素养评价五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2981529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课时素养评价五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课时素养评价五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课时素养评价五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素养评价五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合格性考试】(选择题每小题3分,非选择题15分,共30分)1.下列朝代曾结束分裂局面、统一中国的是()秦朝西汉西晋东晋隋朝A.B.C.D.【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割据争战局面,统一中国;280年西晋灭东吴,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完成统一;589年隋灭南陈,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了统一,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荆州(今湖北境内)从359万增加到620万。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江南地区开发B.北方战乱频繁C.经济重心南移D.民族交融加强【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东汉末年北方战乱不断,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江南地区。故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为B。3.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南迁和民族交融的影响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D.南方人口增多【解析】选A。解答本题应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南方出现“北方面食”。魏晋南北朝时期,为躲避战乱,北方人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故选A。4.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说:“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B.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D.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解析】选B。根据材料“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由此可以看出,北魏迁都洛阳,主要是为了有效控制中原地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B符合题意。【补偿训练】孝文帝迁都后,有“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其中“塞下”应是()A.洛阳 B.长安 C.平城 D.建康【解析】选A。根据材料“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时期把都城由平城迁至洛阳,故“塞下”应是洛阳,A正确。5.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相比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除旧布新”主要体现在()A.废分封行县制B.实行盐铁专营C.废旧俗兴汉化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解析】选C。为了革除鲜卑族的旧俗,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统治,孝文帝首先迁都洛阳,然后革除鲜卑族的旧俗,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故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除旧布新”主要体现在废旧俗兴汉化方面。6.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围绕“改革促发展”这个中心,开展了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回答相关的问题。材料一北魏孝文帝决心迁都,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494年,孝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文武官员和20万大军南下。到达A城时,正值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不愿意继续前进,孝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都在此,随行人员没再反对,于是大功告成。材料二3个鲜卑姓改的汉姓:鲜卑姓汉姓拓跋元步六孤陆贺赖贺魏书记载:“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材料三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北方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1)材料一中的“A城”是哪里?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精心安排这一迁都的“计谋”?(4分)(2)材料二所示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两项措施?(4分)(3)根据材料三,说一说这次改革取得了什么效果。(7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第(2)题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汉姓、学汉语两项措施。第(3)题依据材料信息“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交融;增强北魏实力或中原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兴盛,传统的汉文化在北方得到大发展。答案:(1)洛阳。冲破守旧阻力(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2)改汉姓;学汉语。(3)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交融;增强北魏实力或中原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兴盛,传统的汉文化在北方得到大发展。【等级性考试】(选择题4分,非选择题16分,共20分)7.“自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苦于长期战乱的中原人大量迁移到他们视为畏途的南方而这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往往能在较长时期内无风尘之警,水利兴修和农田垦辟在持续进行,位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尤为突出。”材料表明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的原因有()中原人大量南迁 局势相对安定 统治者的重视自然条件优越A.B.C.D.【解析】选C。从材料中“自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中原人大量迁移到南方而这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水利兴修和农田垦辟在持续进行”可以看出,导致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的原因有,中原人大量南迁,局势相对安定和统治者的重视。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成皋之战、昆阳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 摘编自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材料二数百年来,历史学界对于“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问题多有争论,诸说并起,被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根据诸说认定的湖北省各个不同地点进行统计,至少有七种“赤壁说”:蒲圻q说、黄州说、钟祥说、武昌说、汉阳说、汉川说、嘉鱼说。从当代观点来看,争论的焦点在蒲圻说和嘉鱼说之间。 摘编自国际在线 (1)据材料一“有名的大战”中,“弱者”战胜强者的共同策略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赤壁之战发生在今天的哪一省份?目前,“新赤壁大战”争论的焦点是哪两个地点?历史学界对“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争论不休的原因是什么?(6分) (3)从赤壁之战中,你能吸取到什么经验教训?(4分)【解析】第(1)题考查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共同策略都是后发制人。第(2)题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在今天的湖北省,第二问结合材料“从当代观点来看,争论的焦点在蒲圻说和嘉鱼说之间”可得出答案。第三问对发生的地点争论不休的原因是年代久远,记载模糊。 第(3)题结合实际,从做事要戒骄戒躁,全局考虑等方面回答。答案:(1)先让一步,后发制人。(2)湖北省。蒲圻和嘉鱼。原因:赤壁之战年代久远;史书记载的模糊性。 (3)做任何事情,都不要骄傲自满。-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