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练习 岳麓版必修1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2794258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练习 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版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练习 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版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练习 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后提能再巩固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一期末)历史学家黄仁宇说:“(汉代)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仍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据材料判断,汉代实行()A郡县制度 B郡国并行制C内阁制度 D转运使制度解析:材料中的“(汉代)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仍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表明郡县制得以保留;“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反映的是封国制,由此可知汉代实行郡国并行制,B项正确。答案:B2汉书武帝纪记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材料论述的措施 ()A使封国的数量超过了郡县 B削弱了诸侯王的实力C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D加强了对诸侯王的监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汉武帝准许“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可知,这是指“推恩令”的实行;该制度将一个大的王国分成许多小的侯国,从而削弱了诸侯王的实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与史实不符。C项中“彻底”有误。答案:B3(2018全国卷)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唐代的藩镇除了河朔型擅自任免官员、拥兵自立外,其他类型的藩镇均由中央任免,并且驻兵防止分裂和异族进犯,维护社会治安。由此可知,“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基本维护了唐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材料中大部分藩镇是上缴赋税的,并且唐朝除了藩镇的税收外,还有其他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表格体现不出藩镇彼此攻伐不已,故B项错误;河朔型藩镇拥兵自重、与朝廷对抗,威胁到中央权威,故C项错误。答案:D4“比之隋朝和唐朝的统治者,宋朝统治者接受更多的后备人员进入官僚体制,并为那些适合在政府的某个职位上工作的人提供丰厚的薪金。他们甚至安置文职官员来监管军队。”这种做法()A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B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率C减少了政府财政支出D使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解析:材料反映了宋代采用分化事权和文官制度,体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D项正确。答案:D5宋史专家邓光铭在论宋学的博大精深中说:“在宋太祖、太宗相继统治时期内,在中央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宰相与副相之间,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充分利用其相互的牵制作用。”下列能说明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相互牵制的史实是()A知州“三岁一易”B另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C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D公文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解析:宋代中央集权加强,在地方上派遣文臣担任知州,与通判相互牵制,材料中“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的相互牵制主要体现在公文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答案:D6(2019吉林省吉林市十三中高一期末)帝尝召缙等曰:“尔七人朝夕侍左右,朕嘉尔勤慎因各赐五品服。”又以立春日赐缙等金绮衣,与尚书埒(等同),缙等入谢,帝曰:“代言之司、机密所系,且旦夕侍朕,裨益不在尚书下也。”据此判断,下列关于明朝内阁制说法正确的是()A材料中的两个“帝”是指明太祖B内阁官员与六部尚书地位相等C内阁是协助皇帝处理国政的重要机构D内阁代替皇帝处理机密的重要事务解析:明朝内阁是皇帝的咨询顾问机构,是协助皇帝处理国政的机构,C项正确;材料中的缙,指的是解缙,其入值内阁时是在明成祖之时,A项错误;内阁不是正式的中央机构,内阁官员的级别要低于六部尚书,B项错误;内阁不能代替皇帝处理国政,D项错误。答案:C7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废除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C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 D各部权力分明,提高效率解析:明朝的五府、六部、督察院分别负责军事、行政、监察事务,这样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了君权。 答案:C8明代大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从材料中看出明代的阁臣()A是位高权重的丞相 B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助手C完全剥夺六部的权力D是明代祸乱的根源解析:从材料中的“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可知,内阁阁臣只是皇帝的助手,其权力来自于皇权和对下属权力的侵夺,最终导致祸及自己,B项正确。答案:B9清朝嘉庆时“如无大典礼或大会议,(内阁)大学士可终年不至(内)阁,故必兼一管部,方有趋公之地耳”。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内阁是国家多余机构 B国家政治稳定以致无事可理C军机处职权范围的不断扩张D内阁大学士不关心国家政务解析:内阁是国家重要机构,不是多余的,A项错误;内阁阁员不到内阁不是其不关心政务,也不是国家稳定无事可理的体现,而是军机处取代内阁成为国家权力中枢,B、D两项错误,C项正确。答案:C10(2018北京卷)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间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A清朝内阁权力得到加强B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D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可知,内阁已经名存实亡,不可能权力得到加强,排除A。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大臣品级不高,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本身无决策权, 不能等同于宰相,而且早在明朝初期已经废除宰相制度,排除C。结合所学,乾隆从裁撤军机处到恢复军机处,关键在于军机处有利于皇权加强,故选D。答案:D11(2019广东汕头高一期末)康熙皇帝曾说:“臣下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政而归,抱子弄孙,犹得优游自适;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之日。”由此可知康熙时期()A君主权力高度集中B中央集权空前加强C官僚制度尚未成熟D君臣权限划分不明解析:从材料中的“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之日”可知,皇帝权力高度集中,不会下放权力,A项正确;中央集权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官僚政治早在唐朝就已成熟,C项错误;古代封建社会下,君臣界限分明,D项错误。答案:A12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解析:A、D两项不符合先秦的史实;分裂动荡未必引发专制,排除B项;从“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可知,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C项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汉书诸侯王表材料二: (晁错)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其反迟,祸大。”史记吴王刘濞列传材料三: (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汉书主父偃传(1)材料一、二认为西汉初年分封诸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0分)(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晁错和主父偃主张解决王国问题的手段有什么不同?这些手段实施的结果怎样?(10分)(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说明了什么?(6分)答案:(1)主要原因:刘邦认为秦亡原因在于没有实行分封制;汉高祖刘邦的同姓子弟寡少。(2)手段:晁错主张强制削夺王国封地;主父偃主张通过分割封地削弱王国势力。结果:前者促使矛盾激化,直接引发“七国之乱”;后者削弱了王国力量,加强了中央集权。(3)说明:中央集权的强大、措施或政策的得当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14(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欧阳修新唐书职官志材料二: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阁臣票发者,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每朝期,坐中左门外会议,如坐朝仪。雍正中设立军机处,议政之权遂微,然犹存其名以为满大臣兼衔。乾隆壬子,纯皇帝特旨裁之。 啸亭杂录材料三:皇权至高无上而无所不统的属性,使得全体臣民都是皇权统治和奴役的对象,没有平等可言。在皇帝制度创立后的历史中,皇权意识不断地膨胀却缺乏对其应有的制约与限制。正因为如此,在历史上才会出现不少皇帝滥用权力的现象,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赵斌浅析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利与弊(1)材料一反映了隋唐时期宰相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根据材料二,说明议政王大臣会议机构权力发生了怎样的转移?(12分)(2)汉、唐、明、清是中国历史上四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其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过程为内朝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据此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6分)(3)结合材料三的观点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皇帝制度的认识。(8分)答案:(1)宰相一职增多;集体共议国政;假借其他官名行宰相职责,分散宰相权力。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很大,他们对军国大政有直接处置权。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以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明显被削弱;乾隆时期,议政王大臣会议被取消,权力全部转移到皇帝手中。(2)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组成决策核心机构;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使其相互牵制。(3)皇帝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统一、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在该制度下,皇权独尊,极易形成皇帝集权专制,并且滋生腐败,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