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印务有限公司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正式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2714810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7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印务有限公司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正式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某印务有限公司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正式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某印务有限公司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正式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第一章 总 论7一、项目概况7三、评价依据8三、评价范围10四、评价内容10五、评价方法11六、评价程序12七、评价质量控制14第二章 项目概况及运行情况15一、项目总体设计15二、职业卫生“三同时”执行情况17三、工程试运行情况17第三章 布局调查与评价18一、选址调查与评价18二、总体布局调查与评价18三、建筑物内功能布置18四、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19第四章 建筑设计卫生及辅助用室调查与评价20一、建筑设计卫生调查与评价20二、辅助用室的调查与评价21第五章 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评价22一、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与分析22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其接触情况调查分析25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27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与评价30第六章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与评价36一、防护设施设置及运行情况36二、防护设施的维护情况36三、防护设施评价36第七章 职业卫生现场管理调查与评价37一、个人防护用品配置种类及数量37二、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状况37三、现场应急救援设施调查与评价38四、现场告知情况调查与评价38五、现场清洁整齐度调查与评价38六、现场调查图片38第八章 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分析与评价40一、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情况40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40三、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病病人的处置40四、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评价41第九章 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与评价42一、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42二、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42三、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42四、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42五、职业病危害的告知情况42六、职业卫生培训制度及其落实情况42七、职业健康监护制度43第十章 建 议44一、整改性建议44二、持续改进性建议45三、预防性告知46第十一章 结 论47一、分项结论47二、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49三、综合结论49附件目录50附图目录50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防护51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名称:项目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地址:注册资金:用地总面积:32000平方米组织机构代码:X行业分类和代码:印刷(二)项目背景(三)任务来源(四)产品及其规模二、评价目的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2、明确该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存在的主要环节和危害程度;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该建设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控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3、针对该建设项目的特征,提出职业病危害的控制关键和防护要求。4、通过对本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的评价,为建设单位加强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也为相关安全部门在对建设项目实施竣工验收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三、评价依据(一)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1第60号)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1第52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4、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2002第352号令)5、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国务院2012第619号令)6、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文(卫生部2003年6月11日发布)7、职业病目录(卫生部 卫法监发2002第108号文)8、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生部 卫法监发2002第63号文)9、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2006第49号令)10、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2012第47号令11、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监总局2012第48号令12、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2012第49号文1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安监总安健201273号)14、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安监总安健201289号15、市安全监管局关于印发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指导意见(试行)等文件的通知沪安监管职安201299号1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生部 卫法监发2002第63号文)(二)技术标准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 197-2007)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物理因素(GBZ 2.2-2007)5、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6、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GBZ/T 189.8-2007)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量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 192.1-2007)8、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5083-1999)9、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 J87-1985)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8-2003)1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1651-2008)12、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07)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14、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01)15、室内照明测量方法(GB 5700-2008)16、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 225-2010)(三)项目基础资料1、评价委托书 2、技术服务合同 3、4、项目其他相关资料(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相关图纸等)三、评价范围本次评价涉及技术范围: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对有限公司建造生产用房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和可能涉及的各类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对采取的相应防护措施进行描述、评价,并根据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关于本市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工作的通知(暂行)对建设项目作出职业病危害程度的分类结论。本次评价涉及具体建设范围:评价主要针对本项目在运行期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设施及控制效果和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进行评价。本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以该项目实际建设内容为准,只涉及项目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职业病危害问题,不包括项目翻建前的生产内容及公司已有建筑和项目后期因设备或工艺更改而遇到的新的职业病危害问题。本次评价涉及时效范围:主要是对项目生产装置及其辅助设施投产运行时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及防治内容进行评价。四、评价内容本次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有限公司建造生产用房项目的总体布局及设备布局的合理性,建筑设计卫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及程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辅助用室,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五、评价方法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和评价方案的要求,根据本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对运行期间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价。(一)职业卫生调查1、企业基本情况调查主要包括:工程概况、试运行情况、总体布局、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布局、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及辅料、副产品及企业职工人数、各个岗位的设置情况、工作制度等。2、职业卫生情况调查在分析本项目初步设计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本企业的职业卫生情况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时空分布、各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情况、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及运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配备及使用、应急救援措施的实施、建筑设计卫生、辅助用室的设置、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等。3、工作场所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供电、给排水、绿化、采光照明、采暖通风及岗位运行规程、运行管理制度。(二)检查表法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等,通过对本评价项目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检查部位、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本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三)职业卫生检测依据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通过现场检测和实验室分析,对本评价项目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建筑设计卫生内容(如通风、采光照明)以及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进行评定。(四)职业健康检查按照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执行。六、评价程序(一)准备阶段接受建设单位委托、签订评价工作合同、收集和研读相关技术资料、开展初步现场调查、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要点等。(二)实施阶段依据评价方案开展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卫生管理措施核实等工作,并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三)报告编制与评审阶段分析、整理所得的资料、数据,并对其进行评价,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完成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对评价报告书进行评审、修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程序见图1-1。接受建设单位委托 准备阶段 实施阶段 报告编制及评审阶段1收集有关资料(法规、标准、技术资料)2初步现场调查和工程分析3确定评价单元,筛选重点评价因子拟订控制效果评价方案质控审查确定控制效果评价方案确定控制效果评价方案 依据控制效果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1职业卫生调查 2收集有关资料3职业卫生检测 4职业健康监护 汇总、分析资料国家、地方有关法规、标准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内部审核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建设单位组织专家评审提交正式报告报告修改及建设单位确认图1-1: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程序七、评价质量控制评价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如表1-1。表1-1:评价质量控制表序号评价主要过程质量控制1业务受理接受建设单位委托,签订技术服务合同。2资料收集与审核(1)建设单位依据评价单位的资料清单提供资料;(2)评价人员对资料进行审核,资料应真实、齐全 。3现场初步调查评价人员在类比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对建设项目业进行初步调查。 4评价方案编制与审核(1)评价人员在充分研读有关资料、进行初步工程分析和现场调查后编制;(2)评价室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评价方案进行审核,形成审核意见,方案编写人根据意见进行修改,完成评价方案。5依据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评价人员按审定的方案要求,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并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现场检测和评价。6报告编写阶段评价人员对收集的相关资料、职业卫生检测等进行分析,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要求编写报告。7报告审核评价室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评价报告进行审核,形成审核意见,报告编写人根据意见进行修改,完成评价报告(评审稿)。8建设单位专家评审建设单位(或委托)组织相关专家对评价报告(评审稿)进行技术评审,形成评审意见。9建设单位同意发出正式报告报告编写人按评审意见修改,经评审组长确认合格后出具评价报告(正式稿),发送建设单位审核与确认,建设单位出具同意发出正式报告的确认函。10出具报告正式报告进入评价相关人员手签、报告打印、装订、盖章申请与领导签发。第二章 项目概况及运行情况一、 项目总体设计(一)项目选址图2-1:本项目厂区位置示意图表2-1:项目与周边建筑物的距离表2-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1厂区总用地面积m22厂区建筑地面积m23生产车间包括(办公楼)m24丙类仓库m25配电房m2(二)自然环境概况(三)社会环境条件(四)生产规模(五)生产制度及劳动定员六)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本项目包括1幢主体一层生产车间、1幢二层的仓库、1幢二层的办公综合楼、1幢一层的配电房。二、职业卫生“三同时”执行情况三、工程试运行情况第三章 布局调查与评价一、选址调查与评价本项目位,项目在厂区中位置见图2-1,项目与周边邻近建筑物的距离见表2-1。本项目选址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和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中对建设项目选址的要求,办公楼与生产车间中间有墙隔离。二、总体布局调查与评价该项目总体布局见图2-1,本项目主要经济指标见表2-2。 项目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中对工业企业平面布局的相关规定。三、建筑物内功能布置该项目建筑内部功能区域布置见表3-1。表3-1建筑内部功能区域布置建筑物名称层次层内区域位置生产车间1F在车间西侧沿墙设置5台印刷机及成品待检区,区域之间有围墙隔离;车间东侧设置有特林机、上光机、压光机、膜烫机、唐印机、有恒机;车间北侧为仓库及糊盒区;车间南侧为辅助用室、晒版间、菲林房、油墨间等。仓库2F比邻生产车间北侧办公楼2F比邻生产车间南侧四、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本项目主要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调墨间及印刷车间的甲苯、二甲苯、溶剂汽油、丙烯酸甲酯、噪声等,以及后道处理时接触的苯乙烯、丙烯酸、噪声,项目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将主要生产设备设于厂房底层,印刷车间、调墨间等分别独立设置,并设置了局部机械排风系统,基本做到将产生有害因素的工艺分别布置的要求,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中关于生产设备布置的要求。第四章 建筑设计卫生及辅助用室调查与评价一、建筑设计卫生调查与评价(一)建筑设计本项目生产车间房为单层建筑,长轴南北走向,东西朝向。车间东西两侧均设有排风扇,车间内部有建筑隔断、部分需隔离的场所使用金属网做隔离。(二)通风项目主要靠设置的排风扇进行机械通风,车间东西两侧均设有排风扇,厂方在生产区域与部件库之间有建筑隔离。同时为加强空气流通,在高温季节加强防暑降温,在厂房中部的支柱上设置电风扇以加强通风。车间东面与西面墙面均设有可开启式窗体。仓库主要靠设置的排风扇进行机械通风。(三)照明本项目生产车间照明采取自然采光辅以人工照明,本项目对生产区域进行了照度检测,现场检测时车间灯具开启,检测结果见表4-1。表4-1:照度检测结果序号检测地点检测结果(lx)照度标准(lx)单项结论1印刷操作位354-376300(机械加工一般加工)符合2压光操作位311-336符合3糊盒操作位306-316符合检测结果显示,本项目对生产区域操作位的照度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的标准。二、辅助用室的调查与评价本项目辅助用均位于主体厂房内,包括办公室、盥洗室,其数量及位置分布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要求。但未设置浴室,不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要求。第五章 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评价一、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与分析(一)工艺流程及说明本项目生产工艺分为:打样工段、印刷工段、后道处理工段三个主要工段。生产工艺示意图见图5-1。产品设计盒型打样材料/结构分析确认产品打样样品确认产品设计制作拼版菲林输出晒版印刷表面处理烫印模切糊盒包装打样印刷后道处理图5-1:生产工艺流程图2、工艺流程简要说明1)打样工段包括产品设计、盒型打样、材料/结构分析确认、产品打样、样品确认。设计人员完成产品设计后、后道处理人员进行盒型打样、制版人员进行材料/结构分析并制版、印刷车间完成产品打样,样品交予设计人员分析、确认。2)印刷工段分为制版工序(制作拼版、菲林输出、晒版)和印刷工序。其中制版工序包括制作拼版、菲林输出、晒版;印刷工序包括调墨、印刷和设备清洗。(1)制版工序:本项目制版分菲林版出版和CTP(电子直接出版系统),以CTP方式为主。菲林出版所使用的菲林版外购,制版机利用菲林版输出印刷模板(PS聚苯乙烯板),输出过程使用曝光、显影技术,最后经晒版成型。CTP是集显影、水洗、上胶、烘干为一体的自动设备。某些多色印刷产品需多张印刷模板,这些模板需经打孔定位处理才能满足设计要求。(2) 印刷工序:调墨:调墨人员根据材料/结构分析结果调配印刷原料,后将料单交予印刷车间负责人领取物料,由印刷车间工作人员投加油墨、稀释剂。印刷:印刷设备物料投放完毕后、启动印刷设备,本项目采用喷粉印刷技术。洗车:印刷设备需定期维护以保证印刷质量,主要工作内容是清理设备中残留的印刷原料,人工使用布料清理,使用洗车水,每二到三天清洗一次。设备清理后产生的废物集中储存,由回收单位收取。3) 后道处理工段包括表面处理(上光、压光)、烫印、模切、糊盒、包装。上光:是使用红外线在200将水性光油附加于纸材上;压光:是利用85110(电加热)温度将光油附加于纸材上;烫印:工作温度是120(电加热),使用复膜胶;折页:部门印刷说明书产品需使用折页机折页处理;模切:模切设备切割出印刷图像;糊盒:自动糊盒机使用糊盒胶粘合纸张。3、本项目主要使用的工艺设备见表5-1:表5-1:主要使用的工艺设备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机器尺寸m数量1CTP-22打孔定位机-13罗兰七色R707 LV236.114罗兰六色R705 LV18.26.11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机器尺寸m数量5小森五色LS540+1 13.65.316小森四色LS44013.65.31708机YP1A1A6.53.618覆膜机FM11006.52.319特林机USTAR-102132.3110全面上光RHW1000J-UV16.52.9111全面压光YG-12008.42.5112有恒机MK1060MF9.55.9213旭恒模烫机1050FC9.45.9214有恒烫金机MK1060ST10.55.6115博斯特MELONG80013.91.9216有恒糊盒机MK800FBII13.41.6217品检机DH-JP420-24.43.2218卷筒分切机-4.43.2219折页机-4.41.7220成品机SQZK920MH2.32.31(二)原辅材料本项目主要原辅料品种及消耗量见表5-2。表5-2主要原辅材料用量序号名称包装用量(年)主要成分1板纸-12000t-2卡纸-4000t-3NCP FG调墨油盒装15t合成树脂1030%、碳酸钙3050%、助剂510%、高沸点石油溶剂1020%。4新金冠系列油墨盒装合成树脂1040%、颜料1030%、植物油1030%、助剂510%、高沸点石油溶剂2030%。5新宝龙系列油墨盒装合成树脂1040%、颜料1030%、植物油2030%、助剂510%、高沸点石油溶剂2030%。6水性糊盒胶桶装2.5t聚丙烯酸酯乳液7090%、EVA乳液010%、助剂510%。7水性复膜胶桶装4t丙烯酸乳液树脂4555%、水4248%、20%的氨水1%8水性光油桶装20t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9洗车水桶装7.5t石油精3060%、轻芳烃溶剂石脑油石油3060%。10CTP版-25万张11CTP版显影液桶装5t含碳酸钠的水溶液。12润版液桶装5t磷酸三钠015%、柠檬酸010%、硝酸钠015%、柠檬酸钠515%、水50100%。13电化铝箔-1t-14油墨稀释剂桶装1t甲苯50%,120#溶剂油(三)化学物料储存、管理与使用油漆存放于调墨间的专用储存箱内,由专人负责保管。工人使用时进行申领,并做小账登记。除领用时间外,储存箱上锁处理。储存向外张贴“禁止烟火”标示以及油漆MSDS资料和操作规程等文字说明。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其接触情况调查分析(一)生产制度及定员工作制度:本项目年工作日250天,实行二班制,每班工作时间8小时。劳动定员:本项目厂区定员290人,其中管理人员55名,生产线职工235名。两班制,每班8小时。(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与接触情况1、调墨间调墨工作者调配油墨过程中使用油墨和稀释剂,可能接触的有害因素是油墨及稀释剂中挥发的物质,丙烯酸酯、高沸点矿物油、甲苯、二甲苯、溶剂汽油等。2、印刷车间本项目采用无醇印刷技术,印刷车间使用的化学物料主要是油墨、稀释剂、洗车水。工作人员投料时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丙烯酸酯、高沸点矿物油、甲苯、二甲苯、溶剂汽油等;设备正常运行时工作人员主要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噪声、丙烯酸酯、高沸点矿物油、甲苯、二甲苯、溶剂汽油等;洗车时工作人员主要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石油精、轻质芳烃石脑油等。纸张切割时工作人员主要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噪声。3、后道处理折页岗位工作人员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上光、压光岗位工作人员投料和观察设备时主要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苯乙烯、丙烯酸;烫印岗位工作人员投料和观察设备时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丙烯酸;糊盒岗位工作人员投料和观察设备时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丙烯酸。 根据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本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情况见表5-3。表5-3: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情况调查表单元名称岗位名称危害因素名称设备状况接触方式时间(h/d)人数印刷单元调墨操作位甲苯、二甲苯、溶剂汽油、丙烯酸甲酯、高沸点矿物油等敞开人工投料0.58印刷操作位噪声、甲苯、二甲苯、溶剂汽油、丙烯酸甲酯、高沸点矿物油敞开机械操作834洗车操作位石油精、轻芳烃石脑油敞开人工操作12后道处理纸张切割间噪声敞开机械操作44折页操作位噪声敞开机械操作24上光、压光操作位苯乙烯、丙烯酸敞开机械操作82烫印操作位丙烯酸敞开机械操作82糊盒操作位丙烯酸敞开机械操作84变电机房巡检位工频电场-0.51注:高沸点矿物油目前国家无职业卫生标准限值,故对高沸点矿物油只做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不做检测。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一)检测日期三天。(二)检测条件本次现场检测(采样)时,厂房内处于正常生产状态、符合检测要求。(三)检测项目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及有关标准的规定,确定本评价的检测项目有甲苯、二甲苯、溶剂汽油、苯乙烯、丙烯酸、噪声、工频电场职业病危害因素。(四)检测方法和仪器检测方法和检测仪器见表5-4。表5-4:检测方法和检测仪器列表序号测定项目检测依据采样仪器1甲苯GBZ/T160.42-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芳香烃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大气采样器SQC-22二甲苯GBZ/T160.42-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芳香烃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大气采样器SQC-23溶剂汽油GBZ/T160.40-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混合烃类化合物大气采样器SQC-24苯乙烯GBZ/T160.42-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芳香烃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大气采样器SQC-25丙烯酸甲酯GBZ/T 160.64-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不饱和脂肪族脂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大气采样器SQC-26丙烯酸GBZ/T 160.64-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不饱和脂肪族脂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大气采样器SQC-27噪声GBZ/T 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BK4444噪声剂量计8工频电场GBZ/T 189.3-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3部分:工频电场工频电场测定仪RJ-5(五) 检测频次见表5-5。表5-5:检测频次序号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采样点频率样品件数1甲苯调墨间操作位、印刷操作位一班182二甲苯调墨间操作位、印刷操作位一班183溶剂汽油调墨间操作位、印刷操作位一班184苯乙烯压光操作位一班95丙烯酸甲酯调墨间操作位、印刷操作位一班186丙烯酸压光操作位、烫印操作位、糊盒操作位一班277噪声印刷操作位、纸张切割操作位、折页操作位一班278工频电场变电机房巡检位一班9(六)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1、化学有害因素的卫生标准按照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与该项目相关的有害因素接触限值标准见表5-6。表5-6:工作场所中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序号有害因素名称PC-TWA(mg/m3)PC-STEL(mg/m3)超限倍数1甲苯50100-2二甲苯50100-3溶剂汽油300-1.54苯乙烯50100-5丙烯酸甲酯20-26丙烯酸6-2.52、物理因素的卫生标准(1)噪声根据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224-2010)规定,噪声作业是指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h/d或40h/w噪声暴露等效声级80dB(A)的作业。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规定,每周(w)工作5天(d),每天工作8小时(h),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A),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的限值为85dB(A),见表5-7。表5-7:工作场所噪声职业接触限值接触时间接触限值dB(A)备 注5d/w,=8h/d85非稳态噪声计算8h等效声级5d/w,8h/d85计算8h等效声级5d/w85计算40h等效声级 (2)工频电场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规定,8h工作场所工频电场职业接触限值见表5-8。表5-8 工作场所工频电场职业接触限值频率(Hz)8h职业接触限值电场强度(kV/m)505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与评价(一)检测结果1、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检测结果见表5-9。表5-9:工作场所粉尘及化学有害因素检测结果序号检测位置检测项目检测日期检测结果(mg/m3)单项结论检测值范围CTWA1调墨间操作位甲苯2013-2-1722.9-61.02.38符合2013-2-182.59-11.91.2符合2013-2-1921.8-42.52.12符合2二甲苯2013-2-173.33.3符合2013-2-183.33.3符合2013-2-193.33.3符合3溶剂汽油2013-2-171.51.5符合2013-2-181.51.5符合2013-2-191.5-3.91.5符合4丙烯酸甲酯2013-2-179.39.3符合2013-2-189.39.3符合2013-2-199.39.3符合5印刷操作位甲苯2013-2-171.21.2符合2013-2-181.21.2符合2013-2-191.21.2符合6二甲苯2013-2-171.21.2符合2013-2-181.21.2符合2013-2-191.2-1.891.2符合7溶剂汽油2013-2-171.5-5.44.1符合2013-2-181.5-8.43.5符合2013-2-191.5-10.15.4符合8丙烯酸甲酯2013-2-179.39.3符合2013-2-189.39.3符合2013-2-199.39.3符合9压光操作位苯乙烯2013-2-171.71.7符合2013-2-181.71.7符合2013-2-191.71.7符合10丙烯酸2013-2-173.33.3符合2013-2-183.33.3符合2013-2-193.33.3符合11烫印操作位丙烯酸2013-2-173.33.3符合2013-2-183.33.3符合2013-2-193.33.3符合12糊盒操作位丙烯酸2013-2-173.33.3符合2013-2-183.33.3符合2013-2-193.33.3符合2、工作场所稳态噪声强度及观察室内噪声强度见表5-10。表5-10:工作场所噪声强度检测结果检测地点检测时间日接触时间(h)噪声测定结果 dB(A)8h等效声级dB(A)接触限值dB(A)单项结论印刷操作位2013-2-17879.5-79.779.685符合2013-2-1879.2-79.379.3符合2013-2-1979.8-79.979.9符合纸张切割操作2013-2-17475.8-75.972.885符合2013-2-1876.1-76.373.2符合2013-2-1976.2-76.473.3符合折页操作位2013-2-17290.1-90.384.285符合2013-2-1889.6-89.883.7符合2013-2-1990.3-90.584.4符合备注:对于日接触噪声非8h多岗位工作操作工,测量各岗位时间段内噪声并结合非操作时在观察室内噪声计算8h等效声级。3、工作场所工频电场检测结果见表5-11。表5-11:工作场所工频电场强度检测结果测定地点检测时间电场强度(kV/m)123变配电巡检位2013-2-170.0170.0170.0172013-2-180.0170.0170.0172013-2-190.0170.0170.017(二)检测结果达标情况统计检测结果达标情况见表5-12。表5-12:检测结果达标情况分析表序号检测项目检测点数合格点数超标岗位1甲苯22-2二甲苯22-3溶剂汽油22-4丙烯酸甲酯22-5苯乙烯11-6丙烯酸33-7噪声33-8工频电场11-(三)检测结果分析及评价本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甲苯、二甲苯、溶剂汽油、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酸、噪声、工频电场、高沸点矿物油等。因高沸点矿物油国家现行标准无检测方法和限值要求故只做识别,不做检测。本次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甲苯、二甲苯、溶剂汽油、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酸、噪声、工频电场。 2013年2月17日-19日连续三天检测结果显示各检测点检测值均符合GBZ2-2007中的职业卫生标准的限值,但折页操作位的噪声检测结果均在80dB(A)以上,属于噪声作业岗位,应重视该作业区的噪声危害,为生产人员配备耳塞等个体防护用品,并督促员工正确使用。(四)本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特性 见表5-13。表5-13:职业病危害因素特性一览表名称存在状态主要作用途径主要危害职业禁忌症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甲苯、二甲苯液态呼吸道血液、神经系统上岗前:(1) 血常规检出有如下异常者:1)白细胞计数低于4.0109/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2109/L;2)血小板计数低于81010/L;(2) 造血系统疾病在岗期间:造血系统疾病1) 职业性慢性苯中毒(见GBZ68)2) 职业性苯所致白血病(见GBZ94)溶剂汽油液态皮肤皮肤、神经损害上岗前:(1) 严重慢性皮肤疾患(2)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在岗期间:同上岗前1)职业性慢性溶剂汽油中毒(见GBZ27)2)汽油致职业性皮肤病(见GBZ18)噪声声波听觉器官听力损伤上岗前:各种原因引起的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2)中度以上传导性耳聋;3)双耳高频(3000Hz、4000Hz、6000Hz)平均听阈40dB;4)II期和III期高血压;5)器质性心脏病在岗期间:噪声易感者职业性噪声聋参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以上内容以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最新修订版为准。 本项目调墨操作位主要接触甲苯、二甲苯、溶剂汽油,接触时间为0.5h,接触人数8人。该岗位测得甲苯CTWA为1.2-2.38mg/m3,测得二甲苯CTWA3.3mg/m3,测得溶剂汽油CTWA1.5mg/m3,接触水平较低。本项目印刷操作位主要接触甲苯、二甲苯、溶剂汽油、噪声,接触时间为8h,接触人数34人。该岗位测得甲苯CTWA1.2mg/m3,测得二甲苯CTWA1.2mg/m3,测得溶剂汽油CTWA为3.5-5.4mg/m3,测得噪声8h等效声级为79.3-79.6dB(A),接触水平较低。本项目折页操作位主要接触噪声,接触时间为2h,接触人数4人。该岗位测得噪声8h等效声级为83.7-84.4dB(A),接触水平较低。本项目压光操作位主要接触苯乙烯、丙烯酸,接触时间为8h,接触人数2人。该岗位测得苯乙烯CTWA1.7mg/m3,丙烯酸CTWA3.3mg/m3,接触水平较低。 综上,本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关键点为调墨操作位、印刷操作位,接触甲苯、二甲苯、溶剂汽油;折页操作位,接触噪声,此次检测结果均在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内,其职业危害处于较低水平。第六章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与评价一、防护设施设置及运行情况(一)防噪措施项目方选用先进、自动化程度高低噪声的印刷、上光、烫印设备,布置在底层,并设减振机垫,以减少设备振动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和人身危害。(二) 防毒本项目印刷、调墨等区域独立设置,与其他区域隔离。调墨车间独立设置吸风柜,采用水性油墨材料及稀释剂。选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印刷设备,印刷机设置有独立吸风装置。上光、压光、烫印设备集中布置,设备自带密闭罩、废气净化装置。糊盒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自带密闭罩。生产车间东西两侧设有排风扇。 二、防护设施的维护情况公司定期对吸风柜、吸风装置等防护措施进行维修、保养。三、防护设施评价通过现场调查及检测数据分析,结合项目工艺特性,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设备和岗位,公司均设置了相应的局部排风降噪等设施,从检测结果来看,上述设施运行下职业危害因素浓度在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内,防护效果较好。第七章 职业卫生现场管理调查与评价一、个人防护用品配置种类及数量 厂方制定有劳防用品发放标准。现场调查时,本项目为作业人员配备工作服、防毒口罩、橡胶手套、防噪声耳塞等。具体防护用品发放及佩戴情况见下表:表7-1 现场个体防护用品的发放、佩戴情况单元名称岗位名称佩戴种类发放种类符合率(%)印刷单元印刷操作位防毒口罩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毒口罩工作服防护手套100印刷操作位防毒口罩耳塞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毒口罩耳塞工作服 防护手套100纸张切割间耳塞工作服 防护手套耳塞工作服 防护手套100后道处理折页操作位耳塞工作服 防护手套耳塞工作服 防护手套100压光操作位、烫印操作位、糊盒操作位防毒口罩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毒口罩工作服防护手套100公司定期向员工发放防护用品,并有发放记录。安全及职业卫生负责人员对车间工人个人防护用品佩戴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二、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状况车间内凡涉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附近明显位置均张贴相应的警示标示及中文说明。在工人经常经过的过道旁张贴职业危害告知等内容。公司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置情况符合关于印发上海市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沪安监管职安2011212号)的要求。三、现场应急救援设施调查与评价现场调查时,公司生产车间内均配备有消火栓、灭火器、应急照明等应急救援设施,并指定负责人。 项目已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设置消防给水系统。可满足消防要求。车间、办公楼等单体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设置灭火器。车间内设置应急照明,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通道设置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对可能产生急性中毒的调墨、印刷等岗位,项目方制定了事故应急预案。车间应急救援设施设置情况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四、现场告知情况调查与评价生产岗位张贴了物质资料安全表(MSDS),但未设置职业病危害告知牌,现场告知不够清楚。五、现场清洁整齐度调查与评价本项目现场物件的堆放较有序,车间墙面、地面、设备表面、工作台等摆放有序,无明显积尘,现场清洁整齐度良好。六、 现场调查图片:调墨间设置有应急洗眼装置,见图7-1。图7-1 调墨间应急洗眼装置第八章 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分析与评价一、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情况目前,该公司安全部门设有专人兼职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制定有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制度中规定了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规定检查机构要求符合资质,规定职业禁忌证要及时调离岗位,建立有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项目方按照已建立职业健康监护及档案管理制度等规定,新录用职工(包括转岗到该作业岗位的人员)、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职工必须进行上岗前健康检查,新入职员工必须经职业健康体检合格后方可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公司对长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职工应组织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健康检查。2012年3月至2012年7月,公司委托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机构对本项目工作人员52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其中42人为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人员均为操作工(公司方所提供资料未具体说明岗位)。42人均接触甲苯,其中有4人接触噪声。体检结果为目前正常38人,其他疾病或异常4人。10人为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均目前正常。此次职业健康检查未发现有血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及双耳听力异常等情况。有4人被检查出其他疾病或异常,建议去综合性医院复查就诊。根据项目方的岗位设置,对甲苯、噪声接触岗位的劳动者均进行了相应的职业健康检查,但遗漏了职业有害因素溶剂汽油。 厂方委托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具有甲级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符合本项目职业健康检查的要求。三、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病病人的处置该公司规定,由公司安全部门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四、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评价公司能够委托具有职业健康监护资质的机构对项目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甲苯、噪声接触岗位的劳动者均进行了相应的职业健康检查,但遗漏了职业有害因素溶剂汽油,未按接触溶剂汽油的职业健康监护要求进行相应的职业健康检查。第九章 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与评价一、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该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由公司安全部门负责,配备2名兼职人员。二、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该公司根据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需要,依法组织实施该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定期发放个人防护用品、组织职工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等,设置职业卫生工程防护设施、警示标识,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配置齐全。三、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公司对各个岗位定有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要求员工按照安全卫生规程的规定操作相关的机器设备。岗位人员基本能够按照相应的安全卫生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四、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该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中制定有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据现场调查,厂方按照相关法规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工作。五、职业病危害的告知情况该公司制定有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主要通过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告知、组织职业安全教育培训告知等。告知内容包括: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劳动合同中职业病防护措施、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结果等。六、职业卫生培训制度及其落实情况该公司制定有职业卫生培训制度,由安全部负责人员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指导正确使用和个人防护用品。现场调查时,公司有相关职业卫生培训制度的文件,并形成了书面年度培训计划培训记录等资料 。七、职业健康监护制度该公司有职业健康检查与职业病、疑似职业病诊疗制度,规定综管部负责公司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疗管理。依法组织对职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规定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委托取得合法资质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诊断,若确诊为职业病则立即送往医疗机构救治,并根据相关法规作出相应的处理。项目方遗漏了职业有害因素溶剂汽油,未按接触溶剂汽油的职业健康监护要求进行相应的职业健康检查。八、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与评价现场调查时,有限公司制定有劳保用品发放标准及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采取定期定额的发放方式。从现场调查的情况看,现场操作人员佩戴防毒口罩、耳塞等个体防护用品情况良好,公司应继续严格按照制定的标准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制定个体防护用品领用台账并及时做好发放记录。九、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施及演练情况现场调查时,公司已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且已设置应急救援设施。十、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状况项目已设置相关的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十一、职业卫生档案管理情况该公司由安全部负责职工的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工作,公司对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等相关职业卫生资料分类管理存档。十二、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项目未提供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数据。第十章 建 议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对产生的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操作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程度,但生产过程中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始终存在,劳动者接触这些职业病危害因素不可避免。为进一步提高职业卫生管理水平,改善作业场所劳动条件,保护职工健康,提出如下建议。一、整改性建议1、完善企业职业健康监护制度,按要求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至取得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医学随访和应急时的医学检查与观察。项目方应按照劳动者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相应的职业健康检查,不能遗漏。2、定期对防护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如调墨间吸风柜,印刷机吸风装置等。3、生产岗位张贴了物质资料安全表(MSDS),但未设置职业病危害告知牌,现场告知不够清楚,建议项目方在生产岗位附近设置职业病危害告知牌。4、公司应根据工作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制定有针对性的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预案,并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设施并适时演练,应急救援设施应做好日常维护。5、项目方应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