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模块一 古代史 专题一 家国同构下的古代中国政治练习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2712581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模块一 古代史 专题一 家国同构下的古代中国政治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模块一 古代史 专题一 家国同构下的古代中国政治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模块一 古代史 专题一 家国同构下的古代中国政治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跟踪检测(一)家国同构下的古代中国政治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礼记王制规定:大诸侯国设三卿,都由天子任命,次一等的诸侯国也设三卿,其中二卿由天子任命,一卿由国君任命,小诸侯国设有两卿,都由国君任命。据此可知,西周分封制()A保证了周天子的专制统治B蕴含着中央集权的因素C有效限制了地方诸侯权力D宗法血缘色彩极其淡薄解析:“大诸侯国设三卿,都由天子任命,次一等的诸侯国也设三卿,其中二卿由天子任命,一卿由国君任命,小诸侯国设有两卿,都由国君任命”属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B项正确。答案:B2在考古发掘中,商代晚期的都城安阳殷墟、西周王朝的丰镐、周原和洛邑都没有发现外郭城墙,构成了中原早期王都“大都无城墙”的鲜明特色。对此解释最有可能的是()A皇权至上的强大吸引力B经济能力不足无力修建城墙C尚未掌握城墙修建技术D王都的强大实力和文化自信解析:中原早期王朝自身的强大(经济、政治、文化等)才是不修建城墙的原因,故选D项;A项错在“皇权至上”,皇权至上是秦帝国建立以后才出现的,排除A项;B、C两项不符合基本的逻辑,都城都建立了怎么会修不起城墙,怎么会没有掌握城墙修建技术?答案:D3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因社会发展较周边各部先进而自称为华夏。进入战国之后,内迁的各部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这一变化()A加速了社会转型B冲击了贵族政治C促进了民族认同 D推动了战国变法解析:“内迁的各部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促进了民族认同,故选C项;A、B、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答案:C4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的“现代化”内涵是()A从贵族政治到平民政治B从君主专制到君民共主C国家管理制度化有序化D从礼仪规范到中央集权解析: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指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贵族政治,国家统治秩序的维系,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宗法血缘关系和传统习俗。而秦朝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都是依靠制度化有秩化的政治制度来管理国家,从当时来看,体现了“现代化”趋势,C项正确。答案:C5汉高祖吸取秦始皇时形成“内重外轻”二世而亡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汉武帝时又形成了“内重外轻”局面,至汉平帝时基本达到了“内外相制”的境地;但到东汉末年又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最终导致东汉灭亡。这些变化说明()A中央行政体制尚未完善 B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C中央与地方要适度分权 D地方分权在不断削弱解析:“内”指中央集权,“外”指地方分权,“内重外轻”“外重内轻”都可能导致亡国,所以要在中央集权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分权,故选C项。答案:C6杜佑通典写道:“安禄山称兵内侮,未必素蓄凶谋,是故地逼则势疑,力伴则乱起,事理不得不然也。”据此,杜佑认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是()A边疆军事力量强大 B统治阶层更迭频繁C中央官吏管理疏漏 D地方管理体系不当解析:“安禄山称兵内侮,未必素蓄凶谋,是故地逼则势疑,力伴则乱起,事理不得不然也”,可见,该文强调安禄山因在地方拥兵自重才造成叛乱的局面,故选D项;“安禄山称兵内侮”说明不是边疆,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统治阶层,排除B项;“地逼则势疑”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而不是“中央官吏管理”,排除C项。答案:D7元朝在设置行省时,多人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如从地理位置上将属于南方且生活习俗与四川差距很小的汉中以及安康划入陕西而不划入四川。据此,可推知元朝设置行省的出发点是()A传达行政命令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防止地方割据 D扩大国家的疆域解析:人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不利于传达行政命令,也不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A、B两项错误;人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就是人为地限制地方形成割据势力,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故C项正确;行省是在疆域范围内设置的,故D项错误。答案:C8宋代丞相吕蒙正曾说:“中书、枢密院,自来难处之地。唐末帝王,专委臣下,致多缺失,兼家族罕有保全。今陛下躬决万几,臣下止于奉行圣旨,臣尝与同列等言,实知荣幸。”这说明()A唐末帝王不顾大臣安危 B宋代中央集权加强C藩镇割据削弱唐末皇权 D宋代君主专制强化解析:据材料“今陛下躬决万几,臣下止于奉行圣旨”可知宋代皇帝专权,大臣多是奉旨行事,说明宋代君主专制强化,故D项正确。答案:D9宋代有京师、州城乃至县城,往往竖立“科甲功名”牌坊表扬地方在学业上有成就的士人。地方学校的各类建筑物往往也会在命名时采用科举入仕的著名官宦的姓名,或者取名为魁星、文昌(皆为科举神)。上述举措()A体现出科举制发展到完备程度B导致地方获得了部分选官权力C确立了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D有助于扩大科举的社会影响力解析:通过题干可知,在宋代,地方政府为了表彰学业有成就的士人,采取了许多措施,如“竖立科甲功名牌坊”、以士人的名字命名建筑物的名称,这样会促使更多的士人参加科举考试,在客观上会扩大科举制的社会影响力,故D项正确。答案:D10宋史职官志载:宋代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被视为“州郡最要之任”,“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这表明宋代()A重视对监察体系的建设和完善B通判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C地方的权力扩大威胁中央集权D避免了藩镇割据局面的重现解析:根据“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刺举以闻”等信息可知宋代赋予通判较大的权力,重视监察工作,故A项正确;通判负责监督,并非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故B项错误;在地方设通判进行监督,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藩镇割据是由于地方拥有政治、经济、军事等权力,材料仅行政上削弱地方权力,故D项错误。答案:A11朱元璋立国不久即下令重修乡饮酒礼,并颁布到全国乡里等基层组织,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和睦邻里,教育子弟,各安生理,毋作非为”的“敕谕”作为乡饮酒礼上宣讲的重要内容。其意在()A提高官员道德水平以整顿吏治B改变前朝宗族秩序混乱的局面C借助乡规民约以强化人伦秩序D稳定社会秩序以维护政治统治解析:乡饮酒礼是敬贤尊老之礼,由地方官设宴招待贤能之士而非官员,故A项错误;宗族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关系,由材料“颁布到全国乡里等基层组织”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乡村秩序而非家族秩序,故B项错误;乡规民约是基层组织共同制定或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由材料“朱元璋立国不久即下令重修乡饮酒礼”可知,乡饮酒礼是统治者主导修订的而非乡规民约,故C项错误;由材料可知乡饮酒礼是统治者推行教化的手段,目的在于稳定秩序以维护统治,故D项正确。答案:D12五代十国时期,战争不断,军队在国家中的地位大增,枢密院演变为辅政机关。北宋时,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管理财政的“三司”成为正式的宰相机构。雍正年间,为削弱诸王权力、保密军机,设立军机处。这表明宰相制度()A演变有其政治经济军事因素B在中国古代史上越来越完善C变化事关国家的前途与命运D发展使皇权与相权矛盾消失解析:题干中反映在五代十国时期、北宋、雍正年间,枢密院、三司、军机处分别起了中枢机构的作用,结合所学,故A项正确;宰相制度在明太祖时期被废止,故B项错误;题干涉及的是不同机构在不同时期起了宰相职能,不是涉及宰相的地位,故C项错误;题干未涉及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且皇权与相权的消失的节点是明太祖时期,题干未涉及,故D项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在古代中国,县以下基层社会,由具有强烈自治色彩的家族、宗族、乡族等组织系列(里社保甲与行会等亦均以家族、宗族等实体组成)在行政司法、经济活动、精神生活等方面,成为国家末端政权的补充,起到所谓“结构功能替代物”的作用。费正清曾说:“中华帝国有一个不可思议的城方,就是它能用个很小的官员编制来统治如此众多的人口。”进而他解释:“政府统治的活动可以区别为两类,一类是往下只到地方县一级的正规官僚机构的活动,另一类是由各地缙绅之家进行领导和施加影响的非正规的网状系统的活动。”“地方长官是中央政府任命的该地唯一代表。这种表面地位造成的结果,就是地方长官只有在与当地士绅头面人物的密切合作下,才能做他的工作。”摘编自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材料二在清末民国的地方治理中,形成了几种具有公共权力性质的组织机构,他们的首领人员是各地的士绅。如县议(事)会、参事会、城镇乡议(事)会、董事会、乡董(佐);各县的教育、警务、实业和财务等四类局、所,县、区、乡保卫团等地方保卫机构;教育、警务、自治等各种形式的区乡行政机构;各地乡村长副、正佐等村治组织;农会等社会自治团体等。曾经是以“士”为基本特征的文化权威在地方自治的制度演变之下,逐渐开启了“士绅权绅化”和“绅权体制化”。此时的士绅已非传统社会中的威望型人士,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占有公共组织和权力机构的权绅。他们在主持基层社会的公共事务时。已经不是源于他们曾经所具有的无形的社会声望,而是“大多已具有成文的法律依据”。摘编自杨东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与参与主体的近代嬗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1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民国基层治理相较于古代中国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其成因。(11分)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具有强烈自治色彩”可得出地方自治色彩鲜明,根据材料一“家族、宗族、乡族等组织系列(里社保甲与行会等亦均以家族、宗族等实体组成)在行政司法、经济活动精神生活等方面,成为国家末端政权的补充”可得出宗法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一“能用个很小的官员编制来统治如此众多的人口”可得出节省了国家行政开支,根据材料一“地方长官是中央政府任命的该地唯一代表。这种表面地位造成的结果,就是地方长官只有在与当地士绅头面人物的密切合作下,才能做他的工作”可得出有效治理了基层地方,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层经济发展等。(2)第一小问不同之处,根据材料二“几种具有公共权力性质的组织机构”可得出清末民国形成了具有近代性质的基层公共权力组织机构,根据材料二“县议(事)会、参事会、城镇乡议(事)会、董事会、乡董(佐)”可得出基层事务处理的层次性、专业性增强,根据材料二“大多已具有成文的法律依据”可得出处理基层事务有了成文的法律依据;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所学可得出近代社会的变迁的原因,即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传入、国内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改革和革命的推动等。答案:(1)特点:地方自治色彩鲜明;宗法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历史意义:节省了国家行政开支;有效治理了基层地方;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层经济发展。(2)不同之处:清末民国形成了具有近代性质的基层公共权力组织机构;基层事务处理的层次性、专业性增强;处理基层事务有了成文的法律依据。原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传入;国内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改革和革命的推动。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由于血缘宗族社会是中国数千年传统社会的基本形态,其中孕育生长的传统价值观念,便成为引导这一社会形态稳定发展的核心力量。换而言之,正是血缘宗族社会的内在需求,为以伦理道德为特色的传统价值观提供了存在的合理依据,而作为中华元典的“六经”,正是传统价值观的承载者。它们共同塑造了中国“连续性”形态的文明。运用相关历史知识,对材料中中国文明“连续性”形态的成因进行探讨。(说明:可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论证、修改补充或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本题要探讨的问题是中华文明为何能稳定延续,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血缘宗族进行论证,也可以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选取一个或多个因素对材料的观点进行修改补充。答案:示例一观点:宗法制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形态。论证:在中华文明早期,西周的社会政治制度就是通过血缘纽带建立起来的,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从而保证了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春秋以后,西周的宗法制趋于解体,但此后形成的血缘宗族社会形态,作为传统价值观的主要载体一直延续至今。而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念,是以儒家建立起来的道德体系为主体的。这个体系以“仁”为最高理念,包含了孝、忠、恕、礼、义等许多道德概念和范畴,以宗族社会为载体,又强化了血缘人伦关系,从而维系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有序发展,成为整个民族认同、接纳并践行的价值观念。总结:血缘宗族社会和儒家传统价值观念,作为中华文明的一体之两面,共同促成了一种“连续性”形态的文明。示例二观点:中华文明“连续性”形态的形成,除了宗法制和儒家思想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政治上的长期统一的局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论证:从秦朝开始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保持了中国政治上的长期统一,对中华文明的保存和延续有明显的好处。首先,它使中国具有一个十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在这个中央政府的领导下,既可以有效地抵御外来民族的侵略,又可以抵御大型自然灾害的冲击,并有效地防止地方分裂。其次,它推动了中国的货币、度量衡、文字的统一,这些都是一个文明能够延续久远的重要载体。最后,政治上的统一保证了中华民族历史的完整记载。历朝历代都设有专门的史官编写前朝及本朝的历史,大型史学巨著更是离不开中央政府的支持。总结:中国政府上的统一,中央政府的强大才是令中华文明得以完整地延续的重要原因。-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