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班级 姓名 【课前预习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熟练掌握实践的含义、基本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含义、特点,真理与谬误;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2.能力目标:通过对实践、真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以及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知道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能够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认识真理;树立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丰富和发展真理的思想。 【知识梳理】(详读教材,结合自学讲义考点解读和要求,在体系内速记重点原理。)1.实践 (1)含义 想一想:人类的认识活动是实践吗?蜜蜂酿蜜、老鼠打洞是不是实践?为什么?(2)特征: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温馨提示:准确理解实践的三个特征。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想一想:“意识源于物质”和“认识源于实践”有什么区别? “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什么不同?(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从3个方面理解)。注意: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但不是唯一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温馨提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即通过实践,人们把观念中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两者对照,就能判断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3.真理(1)含义 (2)特点 (3)真理和谬误温馨提示:准确理解真理的三个特点。4.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理解)(2)认识具有无限性(从认识的对象、主体、基础方面理解)(3)认识具有上升性(准确理解)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归纳提升: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这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实践的作用。(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体系构建】(具体要求:5分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求索真理的历程 【课堂探究案】【自主探究】 1.重点检查(小组互查,教师抽查)(1)什么是实践?其特点有哪些?(2)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是什么?(4)什么是真理?如何理解其特点?(5)为什么说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方法论要求是什么?2.判断正误(1)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马克思主义等科学理论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3)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4)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所以真理是客观的。( )【合作探究】(自主思考,写出要点;合作讨论,完善要点;点评点拨,总结规律方法)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正确认识与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历史。改革开放前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完全由政府通过国家计划进行资源配置1978-1984年形成并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1984-1988年确认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8-1992年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1992-2012年强调要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追求真理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国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探索是如何体现这一过程的?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4年8月18日,首都大学生记者团寻找“最美中国梦”社会实 践活动正式启动。通过为期一周的集体采访,广大青年学生与农民同吃 同住同劳动,从中发现和挖掘基层群众的最美中国梦,并在实践中接受 检验、磨炼品质、锻炼毅力,不断积累新闻采访的经验,提高新闻职业素 养,提升爱国情感。结合材料,运用实践的相关知识,分析青年学生参加寻找“最美中国梦”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当堂检测】1. (2015上海卷)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与之相关的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接踵而至,人类居住环境承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由此在融合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基础上,形成了人类环境学。这表明实践是A.认识的重要来源 B.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类认识的目的 D.检验认识的标准2.国务院发布“宽带中国”战略及其实施方案,对未来8年中国宽带发展的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说明。这体现了实践具有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主动创造性3.(2015浙江卷) 中国的先哲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构成。到了19世纪,人们认为世界的最基本成分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100个左右的元素。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的是夸克,电子等。由此可见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 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真理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 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A. B. C. D.4.“假说”在没有事实验证的情况下还不是科学理论,现有的科学理论远不是事实的全部。而有的科学家在从事研究工作时,总是拘泥于现有的学说,试图用实验结果来证明这些假说的合理性,而不是设法去否定它。这一观点赞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在实践中发展真理 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ABCD5. (2015四川卷)观察图2.漫画蕴含的哲理有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人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具有主体差异性人们实践水平的高低决定其认识能力的高低 人们的意识归根到底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A. B. C. D. 【课后拓展案】1. 李克强到广西调研时强调:“纸上谈兵不如下马服务,要从过去坐等审批转向主动加强为企业、为基层服务。”“纸上谈兵不如下马服务”强调了A.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 (2015江苏卷)下列名言警句中体现相近哲理的是为学之实,固在践履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 A. B. C. D.3. 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村税费改革,再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加上即将建立的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党和政府不断推进农村制度改革,探究农村发展幸福 路。三农政策的不断推进和完善,说明了认识的需要能够推进实践的发展 真理在克服谬误中不断超越自身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 无止境的过程A BCD4.科学家提出建造“活地球模拟器”的设想,期望通过这个模拟器,预知更多未来可能发生的事,然后再根据这些模型模拟出可能发生的危机情况,提前采取相关措施,避免危机的产生或减少危机带来的危害。这一设想进一步佐证了A严密的逻辑和长期的研究能确保“活动模拟器”建造的如期成功B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建造“活动模拟器”的直接动力C意识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能推动认识和科技的发展D科学家的好奇、兴趣和思考是推动“活动模拟器”发展的源泉5. (2015海南卷)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之美誉的中国珠算产生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 体现了实用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有机统一表明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可靠 印证了认识工具是认识的重要来源A. B. C. D. 【我的疑问】(具体要求:动脑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参考答案【自主探究】2.判断正误(1)(2)(3)(4)【合作探究】1.认识具有反复性。受到当时各种条件的限制,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改革开放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决定了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化发展的。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探索过程,正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生动体现。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青年学生参加寻找“最美中国梦”社会实践活动,可从中发现和挖掘基层群众的最美 中国梦。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青年学生参加寻找“最美中国梦”社会实践活动,能够磨炼品质、锻炼毅力,不断 积累新闻采访的经验,提高新闻职业素养,提升爱国情感。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青年学生参加寻找“最美中国梦”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检验并丰富 自己对中国梦的认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青年学生参加寻找“最美中国梦”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不断积累新闻采访的经验,提 高新闻职业素养提升爱国情感更好地为实现中国梦服务。【当堂检测】1.B 2.B 3.A 4.A 5.C 【课后拓展案】1D 2B 3D 4B 5A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