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治与现代行政管理

上传人:dus****log 文档编号:102256409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为而治与现代行政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无为而治与现代行政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无为而治与现代行政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为而治与现代行政管理摘 要:道既是哲学的抽象的又是实际政治生活中具体运用的管理原则,老子的道蕴涵了丰富的辩证法,给我们的处理各种矛盾提供了借鉴。无为而治并不是真的无为而是针对有为而言的,无为而治的目的是做到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给管理者的启示主要有:身正而行,品德高尚;知人择人,差异管理;应善于放权。在现实生活中无为而治运用方式有很多,在管理工作中常见的几种方式就是目标管理、授权管理、人本管理和柔性管理。关键词:老子 无为而治 现代行政管理老子思想尤其无为思想自产生之日起对社会各个方面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并影响了一大批军事家、政治家和哲学家。在现代中国转轨这个特殊时期里,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也许能给改革家们一个意想不到的启示作用。 从学术研究方面来看,过去人们对老子的研究大多从哲学角度老分析老子的思想,很少有人从管理的角度去研究。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把老子尊为帝王之师,认为他的思想是君王南面之术,无为而治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在西方国家,老子的影响日益扩大,人们研究老子并把老子的无为而治的管理原则用于现代企业管理。所以,从管理学的角度研究老子的思想,挖掘其思想价值和独特的管理方法和原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且对丰富现代管理思想也有重要意义。1 道的含义与无为而治的基本内容及管理模式1.1 道的含义 道既是哲学的抽象的,又是实际政治生活中具体运用的管理原则。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本体,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由以形成的最终根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1道本是一个无形、无声、不可感知的东西,它按自身的规律运动,并在运动中化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这种化生完全是自然运行的结果,是不受任何意志或意识所左右的。老子认为道分为天之道和人之道,天之道以自然为法则的,所以又叫做自然之道,其内容是无为无欲,它所反映的是自然规律,是不能改变和违背的。人之道同天之道是相对的,是有为有欲的。老子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所以老子强调的道是天之道。老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揭示了人和自然的有机性,整体性,系统性和一体化,强调人的行为不但要符合天道的要求而且应以实现天道为己任,要体现宇宙大化之流行,强调天道与人道,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和和谐统一,追求天、地、人的整体和谐,交融和协调,遵照自然规律起做好一切工作,天人协调即为在自然变化未萌之前加以引导,在自然变化既成之后注意适度,做到人不违天,天亦不违人。老子强调天人合德。天人合德即把自然伦理化,再以伦理化的自然解释人生、规范人生。老子认为人类活动的道德和自然的道德应该是一致的,“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4人类的道德应该以自然的道德为依据,所以老子提倡自然的道德反对人为的道德。他认为自然的道德是上德,人为的道德是下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5人为的道德惟恐自己的行为不合道德,而有意识有目的的追求道德,其实是没有道德;自然的道德不受人为的道德约束,也不追求任何目的,这才是真正的道德。 老子的道蕴涵了丰富的辩证法,对我们处理管理中的存在的各种矛盾提供了借鉴矛盾随时随地都有,关键是我们怎么对待它。“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6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就有了丑了;都知道怎样才算善,这就有了恶了。可以说,认识到矛盾,是我们认识自然迈出的第一步,老子主张矛盾的统一和平衡。“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先后相随。”7“侯王无以贞将恐蹶。”8管理者的成功离不开普通员工的支持,“自爱而不自贵”9,平等的对待下属,而不是颐指气使,盛气凌人。管理者与下属打成一片,才能得到下属的爱戴和拥护,“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10。道是辩证法,又是老子整个管理思想推理的逻辑基础。“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11,我们只有认真体会老子的辩证法,才能更好的理解道,理解老子的管理思想。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仅凭停留在书本上的管理理念,或是背诵原理和公式来进行管理活动是不能保证其成功的。老子论道,提出“道可道,非常道”12,他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总体规律的道,是难以用语言文字去形容和描述的。因为道如果可以讲出来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永恒之道了。况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将道文字化、程式化势必引起混乱。因此,老子希望人们能够抛开文字,在实际活动中用心去体会道、实践道。在管理学中,有一千个管理学家,就会有一千种管理理论,如果过分强调理论,会使我们无所适从。所以管理人员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的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真正做到运用之妙,在乎一心。1.2 无为而治的含义无为是针对有为而言的,而且主要是指向君主的无为。君主要以无为的方式来成就有为的事业。老子认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所以难治”13,“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14无为不是不为, 要真正做到无为,首先是任人民自然发展,而不要做有悖于自然、有悖于人民的事情。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15,意思是天地无所谓仁慈,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效法天地,不存在仁爱之心,不干涉百姓自己的事情,让他们自作自息,自由的发展个性。若是“治大国,若烹小鲜”16 ,不常常翻弄,则可以长生久视了。其次,取于民而有节制。“民之饥,是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17,“民之轻死,是以其上求生之厚”18,因而不要与民争利,以不争得到人民的爱戴。正如“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19一样,圣人是“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0。因为,如果统治者事事处于人民之前,见利就争,必然给人民带来损害和灾难,从而导致了人民造反,推翻其统治。无为是要以静制动。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21,认为“清静为天下正”22,“正”即“政”,意思是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清静所体现的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和虚怀若谷的气概。老子认为要想做到清静唯一的方式就是寡欲。欲望太多,人们就会受到外在事物的诱惑,更为甚者,会失去自我。但假若人们减少欲望,不为外物所动心,各守本分,则会营造出质朴的社会风尚。所谓“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23和“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24就是这个道理。1.3 无为而治的基本内容 不尚贤,使民不争老子认为,社会道德的沦丧,在于人有争权夺利的心,争权夺利心产生的根源,在于崇尚贤德。如果不崇尚贤德,就可以制止纷争。他说:“不尚贤,使民不争”26。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老子认为,社会上出现强盗,一方面是法令滋章的原因,更主要的是由于统治者在经济政策上,人为的使难得之货贵重,促使民众偷盗。因此他主张:“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27。 绝圣去智,绝仁弃义老子认为,智慧是人间伪诈的诱因,一切礼、法、知识都不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都在取消之列。“智慧出,有大伪。”28“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29五色、五音、五味之类的事物,起着蛊惑人心的作用。“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30所以,“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31那么,治理国家一定要取消文化,消除智慧。这样的结果,是让民众也无知无欲。“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32由愚钝的统治者去统治无知无欲的民众,达到无为无不治。1.4 无为而治的管理模式 慎赋税,轻刑罚,慎用兵老子认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又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37此为厚敛产生的损不足以奉有余之害。“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38“法令滋彰,盗贼多有。”39此为严刑重罚所产生的反应。“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40此为穷兵黩武的恶果。针对统治者的苛政,儒家欲以仁义之德、礼乐之制拨乱反正。老子认为儒家之举也属有为,本身已违背自然之道。欲以之救乱,无异于扬汤止沸,不仅是徒劳的,而且于事无补,愈治愈乱。欲除苛政之暴,惟有“镇之以无名之补”41,“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42,以不治而待天下自定。去欲去智老子认为私欲是社会起争端的主要原因,“罪莫大于可欲”43。争夺奢侈之行,苛烦纷扰之政皆由私欲而起,故消除私欲,便可复归于自然无为。而且贪多进取之心,争夺诈伪之行,又多由智慧而起。所以“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44,自己要少私寡欲,自然无为而治。又要“常使民无智欲”45。“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46老子认为,“绝学无忧”4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共尘。”48“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50欲寡智去,人们各保自然之德,焉有争夺诈取之乱。老子认为,少私寡欲去智,可使人类生活减少不必要的纷扰而更符合自然的本性,目的在人的全性自适,并非要压抑自然生活本身。“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50“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若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51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认为,为无为,则无不治。为是为了无为,达到无为则无不治。“清静为天下正。”“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52“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53实行无为而治,首先是降低政府的作用,减少政事的范围,对老百姓少干涉。天下之事听任百姓自为,则上下相安,各得其所。如果强加干涉,多兴事端,必然欲治反乱,庸人自扰。现实社会中“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货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54这就是有为政治造成的恶果。2 无为而治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2.2 无为而治在现代行政管理中的运用 目标管理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缩写为MBO)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于美国,以泰罗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特别是其中的参与管理)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凭借这种制度,可以使组织的成员亲自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实现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而对于员工的工作成果,由于有明确的目标作为考核标准,从而使对员工的评价和奖励做到更客观、更合理,因而可以大大激发员工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努力。由于这种管理制度在美国应用得非常广泛,而且特别适用于对主管人员的管理,所以被称为“管理中的管理”。目标管理是一种系统管理方法,它与计划和控制有很大的关系。目标管理是具有活力的管理方法,下级人员通过设置目标来承担自己的义务,目标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允诺管理。目标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法,鼓励创新,防止工作中出现相矛盾的目标或根本没有目标。目标管理是帮助管理人员在组织需求和资源有限的范围内完成工作的有效的途径之一。目标管理可以改善管理工作,它迫使管理人员考虑依据结果拟订计划,而不仅仅计划活动或工作。为了确保目标是实际的,目标管理要求管理者必须思考完成目标的方式、组织和成员,以及需要的资源和援助。而且,明确目标是最好的激励手段和控制标准。 授权管理授权就是上级给予下级一定的权力和责任,使下属在一定的监督下,拥有相当的自主权。授权可以使高层管理者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处理重大问题;可以提高下属的工作热情,增强下属的责任心,并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提高下属的才干,有利于管理人员的培养;可以充分发挥下属的专长,弥补授权者自身的不足。授权管理制度是一种全新的经营核心管理制度。这种管理制度的最大秘诀是通过职工参与、信息透明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用之不竭的工作干劲。在现代行政管理中,由于政府高层管理者面临管理任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授权就显的尤其重要,而管理专业化和系统化的趋势又使授权管理成为必然选择。授权就意味着高层管理者手中的权力的减少,换一个角度说,高层管理者运用无为的方式取得比有为更佳的结果。 人本管理老子哲学的基本精神就是以人为本,老子不仅多处批评统治阶级荒淫无耻,而且为民请命,对统治者提出警告。“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用规章制度,用肉体惩罚,甚至以死对人民进行恐吓是没有用的。应该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64管理者以人为本,不得以积累财富,追求利润为最大目标。“不贵难得之货”,“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65“金玉满堂,莫之能守。”66“天之道,损有余以奉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67管理者应该关心公益事业,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才能获得丰厚的回报,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行人本管理,要多倾听职工的心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68管理者对待员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满足他们物质和心理方面的种种需要。“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企业实行员工终身雇佣制,使员工爱厂如家。在公司中有一种家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而不远徙”。以人为本,还要实行职工民主管理。老子有“立天子,置三公”69这样的话,应当是原始社会末期共选部落首领的事迹。员工选出自己满意的人,来管理自己的事情,能更好的激发员工主人翁意识,提高管理效率。 柔性管理 刚柔关系是老子重要话题之一,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70“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71“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72“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73“见小日明,守柔日强。”74“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故强大处下,柔弱处上。”75老子从自然界中找出大量生动直观的例子,无非是希望人们能够保持柔弱,并且做到以柔克刚。然而,老子所说的柔主要是一种处世的态度和自我保全的策略。我们实行柔性管理,主要是强调组织的灵活化,制度的非刚性化,方法的情感化,影响的无形化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化。仅仅依靠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是很难凑效的。“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管理者不要轻易发号施令,“悠兮其贵言”76,“希言自然”77 。最好的统治者,人们往往不知道他的存在;差一点的统治者,人们亲近他、赞誉他;更次的统治者,人们畏惧他;最次的统治者,人们轻蔑他。用老子的话说,就是“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辱之。”78“民不畏威,则不威至矣”79,所以说让员工害怕的管理者是最失败的管理者。管理需要权威,但是靠制度和职权建立权威是愚蠢的。管理者要用情感和榜样的力量去感染职工,才能产生潜在持久的影响,化为员工自觉自在的行动。“信不足,有不信。”80只有管理者自己诚信不足,才会有员工不信任他。老子过分强调了柔弱的作用,我们在柔性管理中要做到以柔为主,刚柔并济。即在完善规模制度的同时,不断的融入人情味,加大情感投资力度。总之,老子的道及其无为而治的思想无论是在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受到了各行各业管理者的欢迎,无为而治这种既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又能笼络人心的管理方式也确实给各个组织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无为而治的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授权管理,柔性管理等在现实的管理活动中也被演绎的淋漓尽致。当然,无为而治也应因组织的具体情况而异,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尤其是在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更要慎用无为而治的管理方法,以使通过无为而治使我国的行政管理运行更加高效。 简答题儒家管理思想有着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建立起了系统的人性管理模式,注重管理的道德性,把“道之以德”作为管理的主要手段,建立了一整套的人才管理理论体系,提出了“和为贵”的社会生态平衡的和“刚柔相济”、“宽严结合”的领导原则指导原则,以“阴阳互补”的方法论为指导,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富民”“安民”的管理目标。所以,在现如今的许多企业中,都运用了儒家的管理思想。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字面意思是对人际关系及身心和谐的关注,用现代语言说,儒家管理是基于人性的管理。相应地,管理手段是“为政以德”,即使在施行法律的时候也不忘道德教化的结合使用,始终强调人性关怀、伦理亲情的感化、劝谕功能,强调“诚”、“信”、“忠”、“恕”等品质的培养、塑造。儒家管理的推行途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管理者必须以身作则,从自我管理开始,再到家庭管理、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这几个过程的关系既体现为逐层演进又表现在彼此的相互渗透印证中。总起来说,儒家管理是强调自我责任、注重和谐、注重整体利益的管理。近几十年,日本是运用儒家智慧最成功的例子。被称为 “日本近代企业之父”的涩泽荣一,著有论语讲义,解释儒家管理思想,并亲自向企业员工讲授,以此构成企业文化的核心。在日本,非常多的企业家自觉学习儒家经典,并力求化为己用。实际上,儒家思想始终是中国人思想、行为、性情的主线,无论其优劣,他总是在以各种形式或隐或显地塑造、影响着中国的发展。道家的管理思想是以“道法自然”,“无为而不为”的柔性管理为特征。所谓“柔性”管理,就是按照事物自身的法则来进行管理,不把人的主观意志强加给事物及其过程,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强调“柔弱胜刚强”,认为只柔弱的东西才是有生命力的东西,刚性的事物很快要走向反面。人们在认识问题时,不要只看到眼前的状况,要看它的发展和将来;管理还要像水一样,水普利万物而不争利,它虽然柔弱,可是其力量却强大无比道家非常注重对管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提出“道法自然”,即管理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一切要顺应自然才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在管理方式上,道家认为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管理者行使管理职责时,不应勉强作为,不可越权行事,而须因势利导,营造一个放权下属的宽松氛围。表面看来,管理者似乎什么也没有做、什么也不必做,但自己的组织却被整饬得井井有条。道家同时也创建了一整套管理艺术,如静观待变、守弱用柔、知盈处虚、居上谦下、不争之争、见微知著、欲取先予、以曲求全、藏而不露、知足常乐等。道家的“无为而治”与现代西方管理学理论中的倡导的“自动化管理”、“成本最小收益最大化管理”有着微妙的相通之处,同样致力于避免干预、提倡自由、鼓励下属发挥创造性与积极性。从道家的管理模式或管理风格中,可以看出对科学管理的崇尚、对个人创造能力的尊重及对管理绩效的追求。道家管理艺术中,如“见微知著”、“欲取先予”等,更是经常被企业界人士所津津乐道法家的管理思想强调法治,强调他律,强调法律的强制作用,强调集权的权威,强调管理手段的运用,强调尚贤。法家的管理思想追求效益,充满着强力、竞争、严密控制的倾向。法家管理以“法”即管理制度为核心,注重“法”、“势”、“术”即管理制度、管理权威与管理技巧的完美结合。法家明确赞同“法治”而反对“人治”,主张时时事事都必须严格遵循既定的法令、规则,而绝对不能只依赖管理者的主观判断或个人好恶。法家相信,如果坚守法制,哪怕是平庸普通的人也能成功地进行管理;但若抛开法制,才能超卓的人也必然会面临失败。法家还看到,“徒法不足以自行”,仅有管理制度,没有强力、灵活的推行措施,也不行。所以,管理权威和管理技巧也是必须的。法家将管理权威分为“自然之势”和“人为之势”,前者指管理者在既成条件下(如受委任)所获得的权威,后者指管理者利用各种资源自行创造的权威。法家尤其注重充分利用和强化“自然之势”,主动创设“人为之势”,并以此为后盾,保证管理制度的实施。法家通常较少理会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准则,往往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嫌,但其管理技巧却比其他各家都要丰富。在组织机构的建立、职位的设置、人员的选拔、授权、监督、考查等方面,法家提供了中国古代管理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极佳范例。(历史上,法家代表人物大多有丰富的执政和管理经验。虽然这些人物所获毁誉各异,但法家理论却从未被遗忘过。)即便在今天,我们也仍能从中不断寻求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