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还给学生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2239323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课堂还给学生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把课堂还给学生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把课堂还给学生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师生角色定位的研究【提要】:目前,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面对21世纪,我们的教育将向何处去?从根本意义上说,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的改革,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此,通过反思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探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从而来研究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应怎样转化。【关键词】:新课改 教师角色 转化社会在不断变革,必然要求教育不断变革。教育改革是永恒的主题。综观中外教育改革,无不是把课程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把课程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来加以改革和建设。因为教育目标都要依靠课程来实现。在教育改革中,课程改革是核心,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又是核心。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参与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课程改革是否能顺利实施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新的要求。基于此,对教师角色的科学定位及教师角色的转变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进行探究,在时代的浪潮中,正如镇舟之石,其意义是重大的。问题的提出: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很大的转变。所以教师也应当完成好角色的转换.问题的分析:长期以来,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思维定势和习惯心理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三中心论”,即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学习者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被牢牢地禁锢在课堂上学习书本知识。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作用。知识的传递主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灌输,教师填鸭式地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很难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也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在传统教学的课堂里,教师面对的是全班学生,往往满足不了学生个体差异的要求,因而教师提供的信息量不仅有限,而且缺乏针对性。所以教师应改变在学生中的主导地位,应从“教师”转变为“导师”,从“教”学习者,转变为“导”学习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尊重每一位学生,这就要求老师原有的角色发生变化,并且还要不断地适应新的角色。教师应如何完成好角色转换呢?我觉得有首先有必要反思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探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以便构思新课程观下现代教师角色。一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角色的反思回顾以前的教学方式,那一种简单的教学模式正如芦咏莉博士所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却只是一条传输带而己。没错,就这样的一条传输带要教导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具有竞争经验与承受失败毅力的人才是很难的。一是学生学习的只是书本上的内容而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但实质上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应该是一种探究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过程,为此,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学到知识,在知识中体验生活,这就得靠老师在学习中的引导。每一项学习在生活中都有它的原型,老师要引导学生找到原型,然后总结出所要的知识;也可以教会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因此,教学不再是单独地课堂上的教学,在的教学中,应该带领学生更多地参与生活,从枯燥地课堂学习中解放出来。二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以前所谈的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说还只是理论而己,真正做到又能有几?面对着21世纪的挑战,时代发展的日新月异对学习内容提出了不断更新的要求,也对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近十年来,随着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的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学生不是独立地,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的;学习的内容不是随意、自发的,而是经过选择和加工的已被科学证明的最基本的文化知识;教学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过程,而不是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的认识过程。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行为中的表现通常会有以下几个特征: 1.唯知识论 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或者唯一目的定位在完成知识性的任务,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较多关注的是知识性的要求,也有些课能够关注能力的培养。至于科学素质方面的要求虽然在教案中也有反映,但在教学中却并未摆下其应有的位置。2.唯教材论 大多数教师把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作为备课的中心任务,未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研究。学法大多数情况下也是把学生作为一个处于一定年段的抽象对象来认识,研究重点着力于考虑学生学习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研究的出发点是教材,教学过程严格遵循教材的逻辑,教学程序已经锁定于教师心目中,非常清晰地写在教案上。3.唯教案论理想的教和学是完成教案。教师期望学生能按教案设计作回答,教师努力引导学生,直至得出理想的答案,达到预定的目标。学生往往扮演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教师是“教案剧”的“主角”,少数学习好的主要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是“观众”。正是因为教师扮演了上述角色使课堂教学搞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启迪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使教学本身也成为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连最主要的认识任务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实现,更不可能全面实现学科的教学要求。因此,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首先研究的问题是教师角色的转变,以转变教师的角色为切入点,更新教学观念,构建新的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从而引导学生科学探究。二课程改革的深入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1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教育不仅具有生产力等经济功能和价值,而且这种价值和功能要与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道德品质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文精神的培养相协调。而我们原来的有些教育方法,对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以及创新素质的培养是格格不入的。针对这一客观事实,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的人才观.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从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既重视英才教育,又重视提高国民素质,多层次、多规格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已成为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基础教育不能仅仅着眼于培养少数“英才”,而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为社会培养各种层次、素质优良的人才;强化“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学生观.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单纯以学习成绩的优劣衡量学生的评价方法,将逐步被以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考评为依据来评价学生的方法所取代。事实上,仅以分数来看学生,不仅会使大批学习困难生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而且会影响一批有潜能的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相信和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习暂时困难生。教师既要重视学生共同的发展水平和变化趋向,又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考虑他们的特长、兴趣和爱好,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学生观;明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互动”那就不是“被动”,“互动”必然是“双向”的,不再是“单向”的,是师生间、同学间多边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会学习”,让每一位学生真正动起来:敢想、敢说、敢问、敢质疑,充满求知欲望和表现欲望,这就不是“听老师讲,把老师讲的、课本上学的记住,背熟”那种以记忆、重复为主的教学所能达到的。2.课程中新内容的增设,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新课程中,增设了部分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增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素质。这些内容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因此,要求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要能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思维具有超前性和独创性。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善于创设“创新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园地,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3新课程内容的社会化要求教师具有多元的知识结构新课程中,教育内容的社会化是新课程计划的一个特点,新课程计划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开设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等。因此,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上,还要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使自已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已的教育追求与风格。现代教师不再被比喻为“一桶水”,而应当被比喻为“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装满一桶水,享用一辈子”的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教师的知识结构是由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组成。教师作为社会化的人,必须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为了适应教学,中学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通过报刊,杂志、网络技术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自己的实践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4.新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新课程中,具备有多样的选择性,在共同基础上设置不同的系列课程,以供学生进行适合自己发展的选择。整个课程体系,包括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都将致力于根据学生的不同志趣,能力特征以及未来职业需求和发展需要,向他们提供侧重于不同方面的学习内容和实践活动。这就要求中学教师有能力胜任不同的课程,既能教基础课程也能教系列课。教师不仅是解惑者,还应是问题的诊断者,学习的启发者,还要求教师能了解所教学生的个性发展。指导帮助学生按自己的能力需要选择所学课程。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教数学的不研究数学在物理、化学、生物中的应用,教语文的也不光顾历史、地理、政治书籍。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5终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格 首先,终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把自身知识的更新视为一种责任,使“终身学习”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其次,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都会从教师的角色文化中折射出来。并通过他“映照”在学生的人格世界中,作为教师的言传身教,决定了其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这就要求中学教师按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塑造自我,实现“超我”。6.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要求教师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只有语言的传媒时代,教师有绝对的权威,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在文字出现以后,这时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是主演,因为学生必须通过教师的教学,才能获得必要的知识,进而才能自己阅读书籍。到了信息时代,学生获得教育信息的渠道是多元化的。有时学生获得的信息可能比教师快,比教师多。所以这时的教师在学生面前没有了绝对的权威。这是教师在心理上要接受的第一个事实。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将扮演着多种角色,从多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递者,他还是学生的榜样,集体的领导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心理治疗工作者,学者和学习者,以及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是在师生双方的相互作用下共同完成的。只有当师生之间互相作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激发和培养,学生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教师是组建者,引导者,解惑者。教师与学生在人格是平等的。这是教师在心理上要接受的第二个事实。教师在学生面前的角色变化将成为事实,我们教师只有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扮演好自已的角色三.新课程观下现代教师角色1. 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教师一直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传道、授业、解惑”被认为是教师的天职。但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应该充当的是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决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与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的书橱,而是教他如何去思维,教他学习如何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样,从求知过程中去组织属于他自己的知识。因此,求知是自主性的活动历程。 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互相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仅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而且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当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教师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教师除了参与、促进学生的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指导。作为学生学习指导者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制订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 新课程还强调教师应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棵究性学习。当教师以知识传授为重点时,他们的基本做法是,分解知识、技能,将其有组织地呈现出来,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由教师传授的知识,回答教材中的问题。而在探究性课程中,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营造支持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2. 由“教书匠”转向科研型、创新型教师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课程一直是统一内客、统一考试、统一教材教参、统一标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忠实地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教书匠”,这使得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影响了创造力的发挥。新课程鼓励教师搞科研、搞创新,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具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新课程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三级管理。三级课程的实施意味着原来属于国家课程开发的权利部分地下放给学校和教师,从而使课程开发不再仅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专利,教师也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这样教师不再仅仅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新课程还使教学内容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随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给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这些都意味着课堂不仅是课程的实施场所,而且也是进行教育教学实验的实验室。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又是课程的研究者。 在提高自身科研创新能力的同时,教师更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人评价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两强、两弱”,即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应试能力也比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比较弱。我们要努力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新课程特别强调这一点。新教材提供了许多新的教学形式,而且许多都是首次出现,每一节课的形式都迥然不同,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进行有创意的教学。20世纪70年代,联合园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未来教师角色作了这样的描述: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起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池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激励、鼓舞。3. 由单一型教师转向综合型教师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此次课程改革,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和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综合型教师。 综合课程的提出和发展缘于对分科教育的批判。长期以来,课程整合的理想和学科割裂的现实困扼看中小学教学。我们不可能围固吞冬地传授、学习或探索科学知识,对其进行分类和分析加以识别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各种分门别类的教育在一个学生身上最终应该发生整合的作用。就课程与教学而言,分析与综合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与此相对应,学校课程中的分科和综合各自都有各自存在的道理,又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我们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状况和不同阶段学校教育的目标各有偏向。一般来说,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可以越高些。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综合化的程度应该高些,到了普通高中阶段,随着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课程就应采取分科形式。总之,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教师要努力去适应这一变化,开拓进取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博学悦教的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广泛的学习兴趣,经常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并善于把自己的学习与对学生的教学结合起来,善于将新知识吸收到教学中,用新的科学知识充实教学内客,改进教学方法。4. 由传统教学方式转向现代教学方式 21世纪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需要信息化人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的信息化。教材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教材立体化,就是说今天的教材早已不限于课桌上的纸介质的书,而是要以文字教材为主体,音像教材和电子教材为两翼,并向网络教材发展。文字材料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承担教材的所有功能,多媒体、立体化的教材更生动、更形象、更活泼,便于教师指导,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对培养创新精神和发展实践能力大有神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指出“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采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教学从观念、思想、理论到手段、方法、模式等的根本性变革。它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素质。随着信息网络的扩张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本领,将学生培养成“信息化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善于将信息网络上新的知识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信息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以新的知识信息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同时教师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储存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筛选利用信息以及更新创造信息的能力。教育信息化的突出表现就是教学技术的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教师必须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多媒体,将教学软件、网络等信息技术运用在教学中,教师还要能正确地指导学生进入信息高速公路检索信息获取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日益在学校领域的应用,给教师的教学方式带来了新的变革。而教学方式的变革可能是这个时代教育将要发生的变化中最突出的特征。5. 由面向全依学生转为面向全依与面向个体相结合 在班级授课的情况下,教师面对的是众多既有共同的身心特点,又有不同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智力水平、人格特性,而且身心发展又处在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中的学生。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向他们提出统一的要求,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又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多种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做到因材施教。新教材改革的趋势之一就是教材的个性化趋势。教材的个性化问题实际上也是因材施教的问题。新的教育观念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弄的学生”,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弄,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应该注意到,实施个性化的课程和教学的条件正在逐渐形成。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中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给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带来了新的机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尤其是基于Intenet的多媒体教育网络中的教学,可以将个别化教学与整体性教学结合起来。课程个性化的时代内涵就是要利用新技术带来的可能和机遇,为各种不同特色的学校和不同程度的学生开发和提供相适应的课程和教材,促进教学过程中的因材施教。结语: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反思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教师应改变在学生中的主导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所以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应极早认清未来教育中,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作好角色转变。总之, “一切为了学生”,这将是老师心中为之奋斗的目标;赋予学生自由,也将是老师教学中的唯一规范。愉快教学,将令老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共同成长,并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获得知识又得到个性的培养与健康发展。老师,任重道远!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教育理论与实践 3.苏式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高师课程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9 4.傅道春 新课程与教师行为的变化教研动态信息泉州师院教科所2002.1 5.李建平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全新挑战教研动态信息泉州师院教科所2002.2浅谈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摘要】: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传统角色,他已不再是传统课程体系下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因此,作为教师要完成这种角色的转换,就要全面深刻的领会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和精髓,更新观念,树立新形象,学习并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才能与新课程同行。本文就新课程理念的内涵,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以及新课程理念下教师适应新角色的策略等问题都做出了详细的论述。【关键词】: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1.问题的提出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的主观反应。因此,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决定了一定社会中的教育是否要进行改革,而且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标乃至规模。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曾做出过举世公认的、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然而,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种种错综复杂的原因使我国的发展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本次新课程改革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意义。当前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而现在,我国正进行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为了当前的社会发展。这次课程改革不是对原有课程内容的简单调整,也不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小修小改,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这一场变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调整、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的实施、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它是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其核心任务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其根本途径是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平台。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传统角色,他已不再是传统课程体系下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角色的转换,有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以及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作为教师要完成这种角色的转换,就要全面深刻的领会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和精髓,更新观念,树立新形象,学习并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才能与新课程同行。2新课程理念概念剖析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基础教育要以人为本,做到两个“全面”,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理念就是一个人具有的并且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包含以下内容: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体系综合性开放性;教材资源多样性趣味性科学实用性;教学过程体现学习者的参与性;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多样性;评价体系的发展性等五个方面。2.1课程核心理念:凸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传统的课程强调学科知识传承的需要,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新课程则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理念,让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这种新的课程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学生是课程的主体,一方面是指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是课程的依据,另一方面是指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主体性。第二、课程实施是学生主动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学生是在动态的反思和创造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反思和创造的对象。第三、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探究和创造为根本。传统课程观的弊端之一,就在于把学生视为书本知识的接收者,接受学习是其课程规定的基本存在方式。新课程关注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从实施角度讲,要注意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等基本的学习活动方式。2.2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新课改无论是“总目标”,还是“具体目标”,均体现了新课程在目标设计上,是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这一特点的。第一,新课程重新定位知识技能的作用,不再把知识定性,即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它而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建构出新的意义。第二,新课程重新定位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第三,新课程重新定位了课程与生活的关系。新课程认为,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课程不是把学生与其生活割裂开来的屏障,而是使学生与其生活有机融合起来的基本途径。2.3课程体系:着眼于“开放”、“创新”。新课程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综合化。第一,各学科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综合,课程向儿童经验与生活回归。第二,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尽可能地反映社会生活实际本质,如新设“综合”学科: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历史与社会、艺术。第三,新课程设立专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必修课。2.4课程内容:倡导“新、活、宽”。传统学科教学模式下的教材内容存在诸多弊端,表现为“偏、难、窄、旧”。新课程提倡的是“新、活、宽”。新课程把学生的生活及其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作为课程内容,强调的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进了许多现代社会生活和科技知识。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2.5课程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或发现式学习方式转变。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学生认识过程仅仅是以直接接受书本知识为主,以及以模仿为主,学生的学习成了纯粹被动的接受、记忆过程。3传统教师的角色的定位受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崇尚权威”的影响,“师道尊严”的观念根深蒂固。甚至把教师这个社会角色神化了,树立了教师高高在上的形象。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学生认为老师的话全都是对的。由于老师的角色蒙上了一层神圣的色彩,教师们潜意识里时时刻刻告诫自己,不能犯错:不能写错别字,不能说自己不懂、不知道,不能说错话。课程的理解角度是众多的,为了尽量少犯错误,教师们收敛起与众不同的见解,尽可能以教参为准;预先设计好完备的教案,带领学生走进统一的答案。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单向“培养”活动。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是权威的代言人。他以专家的姿态,将各种概念、法规、理论与经验强制灌输给学生,学生则背诵、记忆这些现成的知识。在这样的课堂上,教代替了学,学无条件的服从于教。许多教师滔滔不绝地说着别人的话,自己的思想很少参与课堂的教学,教师的自我是缺席的,个人真实的思想大多数情况下是沉默的。许多教师本身就成了应试教育的受害者,离开了教参不知开口讲什么。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至今还占据着课堂教学的大部分。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定位必然抑制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必然改变不了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存在的“高消耗、低效率”的局面。4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4.1教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建构者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就是如何把书本知识原原本本地传递给学生。“教师把教材上的内容当作金科玉律,把教参中的提示当作颠扑不破的真理,把预先设计好的教案当作亦步亦趋的向导。”而评价教师教学的好坏就是看教师是否能把教材、教案、教参上的东西传递得熟练、准确、到位。显然,教师就成了教材、教参、教案的复制者。在新课程环境中,教学过程被看成是师生双方积极主动、共同发展、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建构主义看来,这一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而非单纯的“客观知识”传递过程。教案、教参、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资源,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教师需要进行资源的整合、分割、重新积极构建,然后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形成丰富多彩、富有情趣、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把教材的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的、生成的教学资源,把课堂的“复制知识”转变为动态的、生成的课堂,从而使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从这个方面来看,不仅仅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和知识资源的建构者,教师更要把自己置于开放的环境中,成为课堂资源的积极建构者。4.2教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服务者我国长其以来形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活动、内容的控制者,更是学科学习的统治者。教师总是把自己的思路,见解强加于学生身上,甚至学生创造性的见解也被教师“格式化”。这种统治与被统治之间的关系阻碍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的热情,教师的教学创新也受到了严重的束缚。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在学生已经能从课堂之外,不依赖教师获取知识。有了课堂之外各种媒体信息的传递,学生获取知识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远远超出了教师的想象,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知识甚至超过了教师。因此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由课堂的统治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服务者,为学生创设积极的学习情景服务,为学生克服困难服务,学课堂学习氛围服务,努力营造出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使教师、学生在平等、愉快的状态下进行交流。4.3教师应成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4.3.1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发和实施的。它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而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发展创造空间。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学生完善其自主选择意识和能力方面,而不是代替学生选择。同时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并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富有创意的生活,促进学生发展。“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方式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之中。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基础的研究性学习,突出的是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但这并非意味着与教师无关。必须坚持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是学生兴趣体现、个性发展、探究学习的指导者。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从指导内容而言,教师的指导从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与学生共同展开探究过程。从指导方式而言,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不能把指导权只赋予某一学科的教师或专门从事从和实践活动的教师,而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4.3.2“教师即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变。“教师即促进者”的角色转变并非不需要知识传授,它需要的是新课程条件下新意义的知识传授,主要体现为: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只重“结果”向既重“结果”更重“过程”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既是新角色的知识传授者,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4.3.3教师是学生的促进者主要表现为: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识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创新思考;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与学生一道寻求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4.4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研究者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程的实施,使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大量增加并变得非常复杂,因此“教师即研究者”这一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必须逐步养成自我反思、科学设计教育教学行为、从事教育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这既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探索和研究内容主要表现为:素质教育观念的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为教育实践和研究寻找理论依据;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指导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研究;新课程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协同组织、创新教学方法的研究;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新课程目标整合研究;教育科研方法特别是教育行动研究法的运用与研究。教师由传统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多元化转变特别是向“教师即研究者”这一创新型角色的转变,不可能是一次性整体完成,而是一个不断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研究方法本身是十分重要的。一般而言,教师行动研究法是比较适合教师发展与富有成效的研究方法。其主要过程及操作程序包括:寻找探究的起点:从教师自身的兴趣出发;从教学的困难出发;从教学中一种不明情况出发。收集已有资料;观察和记录情境;在师生的交流中寻找必要的信息;通过内省激发自己的隐含知识;教师间交流与合作。分析资料;阅读、选择资料;分析、解释资料及做结论。形成行动策略,不要只满足于一个构想;不要过多的受到执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的干扰;充分利用教学情境中的多种资源和力量。实施与检验行动策略的实施,真正将行动策略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行动策略成果的标准:收到了改善情境的效果、未产生副作用、改善能较长期的保持下去;行动策略检验时可能发现的问题:在执行的方法上、在行动策略的构想上在教学情境的分析上、在收集资料的全面上、在问题的界定上等。明确新课程条件下教师的研究内容和掌握切实有效的研究方法是教师进行“教师即研究者”角色转变的关键。在新形势下,教师缺乏对教育教学的探究,是无法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的。4.5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资源有效利用者和开发者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场所必须从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社区,学习内容的载体也必须从教科书转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社区实际。因此,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课堂外的,蕴藏与社会、社区生活之中的课程资源,直接影响到这一课程的有效实施,这对教师课堂讲授的传统角色提出了挑战。教师是综合社会实践课程资源的利用者和实质上的开发者,没有教师创造性的利用和开发,社会生活这一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就会枯竭,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就会流于形式。这一角色是教师的全新体验,也是一种考验。为此,教师必须明确认识三个问题: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课程资源的建设必须纳入课程改革的计划。因此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到:更新教育观念,认识到自己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营造良好的精神氛围,把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强迫学生或把学生束缚在书本、课堂的圈子里;善于挖掘有价值的教育资源,重视积累相关资料,不仅能根据课程实施指南执行课程,而且能结合本校、本地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开发和设计、利用教育资源。善于把本学科与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吸纳新知识,改善能力结构,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5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对新定位角色的应对策略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5.1要更新教育观念首先,教师要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其次,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课程改革中来。第三,教师要时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第四,教师要认识到在未来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5.2要更新知识结构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新知识层出不穷,教师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有的早已老化。因此,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以利于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其次,通过报纸、杂志、信息技术等来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自己的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扩大知识面,对跨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个性化、多样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念来面对自己的教学对象。5.3要调整好心理状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权威,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源泉。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获得教育信息的渠道是多元化的,是丰富多彩的。有时学生获得的信息可能比教师还快,比教师要多。所以这时的教师在学生面前可能会在心理上造成某种落差。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扮演多种角色,从多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多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为学生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有时要求教师从台前退到幕后,而教师付出的劳动可能会更多,因此,教师可能会在心理上造成另一种落差。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是教师在心理上要接受的事实。5.4最后要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肯定会存在许多新问题、新情况,这就要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形成备课集体,共同研究,共同探讨,提倡教师的自我反思,将课堂变为教师的研究场所。教师就是科研人员,要努力成为研究者,研究新的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实施新课程的各种因素。提倡同事之间的互评,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新课程指向人的发展,在人的潜能向人的现实素质的生成过程中起着中介的作用。教师只有在这个中介里,充当好促进者的作用,才能实现新课程的使命:人的生动活泼、充分自由发展。教师在学生面前的角色变化必将成为现实,教师只有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综上所述,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中学教学教师极早认清未来教育中,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作好角色转变的准备。将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有了第一流的教师,才会有第一流的教育,才会出第一流的人才。当代的中学数学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而对于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在时代的浪潮中,正如镇舟之石,其意义是重大的。【参考文献】: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贺斌教师怎样与新课程同行谈教师角色转变及学会新的专业技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05)左桂兰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中职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5,(04) 顾勇现代教育技术与高职生自主创新学习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5,(04) 陈培瑞时代呼唤教师进行新的角色定位教育发展研究,2002,(10)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感悟,充实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那么,呢?概括起来为:1、教师将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即促进者,是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第一,老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及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一方面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攀登;另一方面教师要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那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该怎样去做呢? (1)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助他们找到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2)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 (3)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5)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6)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教师作为促进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样的课堂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尔泰在第三次浪潮中也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而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我们教师就必须变课堂上的传授者为学习上的引路人。2、教师将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总是认为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是教师教得如何,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就会有很多教师为学生成绩提高不上去而苦恼。 在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就不再单单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著名教育家奥尼舒说:“教师要把完成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地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独立去获取知识,并补充和扩大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技巧。”教的本质在于引导。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参与所教内容的探索过程,教师要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变单一主体为双主体,在当好导演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积极参与教与学的活动。 引导的价值是无穷的,因为“给”只是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很可能,经过教师的努力引导,学生仍然不能知道,但是经过引导和没有经过引导,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的痕迹是很不一样,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哪怕是一分钟,都是有效的。 教师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作为引导者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呢? (1)以催化者代替领导者,“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以学习者代替无所不能者。“教学相长”,学生也可能是教师成长的一面明镜。 (3)鼓励学生培养自我思考与自我决定的能力。 (4)以情绪教育代替惟智教育。重视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不能把学生训练成一部应付考试的工具。 (5)以个别创造性代替团体一致性。重视个人的学习历程与创造才能,激发个人多元智能的真实展现。3、教师将由学生的管理者变为学生进步的协助者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是被动的、学习的奴隶。课程改革中,就要实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师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的教师: (1)建立起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师生伦理关系。 要建立起新型的民主和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教师首先要树立教育民主思想。尊重学生人格,让学生自由充分发展自己,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尊严感和幸福感。并且还要不断地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更要努力加强本身的师德修养,纯化师生关系。 (2)创造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师生情感关系 要建立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师生情感关系,首先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品味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4、教师将由教材的忠实遵从者变为教材的开发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